名人拜师的故事

时间:2022-12-07 14:26:49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名人拜师的故事(精选15篇)

  我们所了解的名人们背后,都付出了怎么样的努力呢?他们是怎么变成这么厉害的呢?相信部分人都还不了解。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名人拜师的故事,欢迎阅读!

名人拜师的故事(精选15篇)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1

  年羹尧是清朝的一员大将。他少年时代骄横傲慢,不肯读书,动不动就打老师。家里先后给他请过三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这一来,再也没有人敢到他家教书了。年羹尧的父亲很是忧虑,无可奈何,只得张榜招聘老师,可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仍不见一人前来应聘。这一天羹尧父亲正在堂上发愁,忽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来访,表示愿意应聘。羹尧父亲说:“感谢先生的好意,只是我这不肖的儿子恶习难改呀!”老先生满不在乎地回答:“我早就听说了。没关系,就让我试试看吧!”

  羹尧父亲见老先生态度坚决,大喜过望,当即留他在府上住下,并嘱咐羹尧好好听老师的话,不得再恣意妄为。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新老师刚来了两三天,年羹尧便逃开学了。老先生装作不知,也不去管他。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一天,老先生关起门来拉胡琴。忽然,羹尧推门进来说:“先生,我愿学这个。”可是刚学了一会儿,他又不肯学了。一天,老先生又吹起胡笳来,羹尧和上次一样,热了一阵子,很快又凉了。

  这样又过了很多天,老先生忽然一反常态,在院子里练起拳棒来。这下子可逗起了年羹尧的兴趣,看来看去舍不得离开。老先生说:“听说你力气大,善搏斗,找几个人比一下怎么样?”年羹尧当然满口答应,随即叫来十六个身强力壮的仆人跟他比试。只见他棍子一挥,如风似火,十六个人全跌倒了。老先生微微一笑说:“你敢和我比试吗?”羹尧犹豫了一会儿,真的与老师交上了手。谁知还不到一个回合,老师就不见了。羹尧好生奇怪,猛回头,发现老师正站在他身后呢!他自惭形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一再要求老先生教他拳棒。老先生拿出一卷书交给羹尧说:“你先认真读读这卷书吧!”羹尧迷惑不解地问:“我学的是搏斗,读书有什么用?”老先生回答:“学搏斗,不过是打败一两个人,读此书,则能打败千千万万的人啊!”

  年羹尧沉思片刻,觉得有理。从此以后,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2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3

  项橐,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项橐。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象没有看见一样。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气提了40多个问题。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就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连叹到:后生可畏也。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赌博原来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拜项橐为师。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4

  话说当年在苏中七捷之仗打响前,陈毅率部队在苏北根据地进行备战。当时住在一个村里,在空闲时间陈毅到村里一私塾堂,拜见一位老先生。在闲聊时看见墙上挂一棋盘,棋盘上的老将被钉死在上头,陈毅感到好奇就提出要讨教一二。老先生就答应了,同时把老将拿了下来。

  陈毅就问;“先生为何把老将钉死?”先生说;“我同别人下棋从不动老将,今天你是贵客,我就破把例。”说完两人就你杀我砍杀将其来,很快陈毅就胜了第一盘。二三盘两人是打了个平局。老先生站起身说;“老朽不才不才同志见笑了。”

  过了一阵子,几次大仗打过也都获胜,陈毅是载胜而归。又一次来到老先生在的村,陈毅又想起了下棋那桩事,于是再次来到老先生处还要大战几合。这次老先 生没拿下老将,很快陈毅连败三盘。此时陈毅不解就问;“老先生,前次对弈,你动了老将,我反胜一两和,今日你不动老将,我怎么连战皆输呢?”

  老先生笑答;“你上次来身后有几个带短枪的人,我就知道你是个首长,而那时我听说在我们苏北将要打大仗,我就想,战前不能挫伤指挥员的锐气。后来我知 道你就是闻名的陈毅将军,我庆幸当时没有胜你的棋。现如今,几个大仗咱都胜,我赢你三盘好让你冷静一下头脑啊!”此刻陈毅听了连忙起身说:“在棋艺上你是 我的先生,在对待胜负问题上你也是称得起,请你收下我这个徒弟吧!”

  这就是一段佳话传天下;元帅拜师学棋艺,先胜后败求真谛,躬身大礼来拜师,后传佳话是陈毅。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5

  柳公权是我国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的字写得清峻挺拔,为后世学者钦敬临习。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呢?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6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是三国时期刘备属下一位著名将领,以在当阳长坂坡救阿斗的忠勇行为而扬名,刘备称他“一身都是胆”。历任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等职,封永昌亭侯。

  他九岁的时候,有一个拜师学艺的故事。

  赵云自幼丧父,家中贫寒,无以生计,全靠母亲纺纱织布维持生活。父亲去世前,赵云也读过书,学过字,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舞枪弄棒。每当艺人来到村中表演,他便去看,看会几招,回家就练。每每听说哪个村中有会武术的,他便登门求教,然后自己苦练。久而久之,到他十岁左右的时候,虽然不懂系统的武术套路,但也掌握了不少武功招数。

  有一天,他正在门口练习,忽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路过这里,被他那刻苦练武的精神所感动,便停下观看,看到好处,也不由得拍手叫起好来。

  这一叫好,赵云便停了下来,他认为老人是个内行,便上前施礼问道:“道长,您会武功吗?如会,就请您教我两招吧!”

  老道长见赵云对学武功如饥似渴,便笑着对他道:“孩子,很抱歉,我不会武功。不过,我却认识一位武林高手,你若经他指点,保准能学到天下第一流的武功!”

  赵云一听大喜,急问道:“请问道长,这位高人现在何处?我一定前往拜师求教。”

  老人说:“离这里很远,你这么小的年龄,怎么能去得了?”

  赵云说:“不怕,再远也不怕。我一个月走不到,就走两个月,两个月走不到,就走三个月,直至一年,甚至两年,一直走到为止。”

  老人见他决心如此之大,就对他说:“那好,我告诉你,此人就是太行山玄武洞的玄真道长,你就去拜他为师吧!”

  赵云听后,立即回到家中告诉了母亲。母亲因他年龄尚小,开始不同意他去。后见他主意已定,再三央求,也就不再阻拦,给他做了些干粮,还让他带上盘缠,便送他上路了。

  一路上,赵云风餐露宿,饥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困了睡在破庙里、小路边。鞋子磨破了,脚上起了很多血泡,走路一拐一拐的,他不叫苦,不喊累。不久,干粮吃光了,盘缠花完了,他便沿途乞讨,继续前行。就这样,经过千辛万苦,赵云一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来到了太行山玄武洞。

  可是,当他来到玄武洞后,只见洞门大开,却不见人影,急得他高声喊道:“玄真道长,您在哪里?赵云求您收做徒弟来了!”但是,回答他的,只有山间回响。赵云此时又饿又累,加之连日奔波,又见没人应声,便在洞门口蹲了下来,准备休息一会儿再说。不料,他这一蹲,竟蹲在山洞门口睡着了。

  赵云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洞中的一个床上了。他忽然发现,在他身旁坐着一位道长,正是在自家门口遇到的那位老人,不由得惊喜万分,赶紧下床跪倒在地说:“道长,就请您收我为徒吧!”

  玄真道长说:“孩子,你经过千难万险,来到这里,我一定会教你武功的。不过,你先休息几天再说吧!”

  赵云着急地说:“师傅,我不累,您现在就教我吧!”

  道长见赵云学武心切,不忍再拒绝,便答应了他。

  从此,赵云在玄真道长的精心教导下,勤学苦练,从不懈怠。两年后,他终于练就了一身武艺,后来投靠刘备,成了三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战将。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7

  卡萨尔斯被认为是上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大提琴家。15岁那年,他在西班牙皇宫完美地演奏了48首赋格曲,赢得了王公贵族的极高赞誉,被皇室赠予两年的奖学金。可不久,卡萨尔斯就厌倦了这种奢华散漫的生活,决心去比利时求学。父亲不理解他的决定:“在这里你可以免费接受音乐教育,还可以随时出入皇宫,为何非要离开呢?”但卡萨尔斯去意已决:“当今最有名望的大提琴家都在布鲁塞尔,我要去那里拜他们为师!”

  就这样,卡萨尔斯与父亲来到陌生的布鲁塞尔,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当时声名最高的大提琴教授约克伯。约克伯显然不看好卡萨尔斯的音乐潜质,说:“瞧你那些粗大的指头,我真担心它们在弹奏时会把琴弦给弄断。”卡萨尔斯没料到对方说话如此刻薄,脸涨得通红:“要是你不相信我能弹,不妨现场测试几首曲子。”约克伯一脸不屑,点了高难度的《十二平均律》,幸好卡萨尔斯曾多次练习过这支曲目,便娴熟地演奏起来。

  约克伯以为卡萨尔斯能弹《十二平均律》是机缘巧合,又选了几首冷门的曲子,心想这样他一定会出糗。没想到,每首曲子卡萨尔斯都能轻松地演奏出来。约克伯这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如果你愿意跟随我学习,我将免除你一年的学费。”

  周围的人都以为卡萨尔斯会答应,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不起教授,我原本梦寐以求想要来这里进修,但就在刚才我却突然发觉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这里。”卡萨尔斯拽着父亲离开,压低嗓门对他说:“一个浅薄、傲慢、无礼的老师,纵然他技艺再高,也不可能教出优秀的学生。”

  此后,卡萨尔斯独自来到巴黎,一边坚持练习演奏,一边学习创作,直到74岁时在比利牛斯山上举办了自己的音乐节,终于引起轰动并扬名世界。成名之后,卡萨尔斯习惯对每一位前来讨教音乐的年轻人说:“你们要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才可能成为优秀的大提琴家。”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8

  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这山上有个道观,里边住个白发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这问那。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一一回答。

  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诸葛亮会说话了。非常高兴,跑到道观向老道人拜谢。老道人说:“回家对你爹娘说,我要收下你当徒弟,教你记忆识字,学天文地理,阴阳八卦用兵的方法。你爹娘同意,就天天来学,不可一天旷课!”

  从此,诸葛亮就拜这位老道人为师,风雨无阻,日不错影,天天上山求教。他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读书过目不忘,听讲一遍就记住了。老道人对他更加喜爱了。

  转眼七、八年过去了。

  再说,在这山腰间,有个“庵”,诸葛亮每天上山下山都从这庵前经过。有一天,他下山走到这里,突然狂风大作,铺天盖地地下起雨来。诸葛亮忙到庵内避雨。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把他迎进屋里。只见这女子长得细眉大眼,油嫩丝白,娇娆仙姿,犹如仙女下凡。他不由心中一动:庵里有这样漂亮的女子呀!临走,那女子把诸葛亮送出门,笑着说:“今天我们算认识了,往后上山下山渴了累了来歇息用茶。”

  打这以后,诸葛亮每到庵中来,那女子不仅殷勤接待,还盛情挽留,做好的饭菜。吃过饭他们不是说笑,就是下棋逗趣。与道观相比,这里真是另一个天地。诸葛亮被那女子的甜言蜜语弄得神魂颠倒!

  诸葛亮思想出了岔,对学习倦了起来。他笑着从庵里出来,走进观里发愁,真是“出门欢喜进门愁,笑脸丢在门外头”。师父讲的他这个耳朵进去,从那个耳朵出来,印不到脑子上;书上写的,看一遍不知道说的啥,再看一遍还是记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问题,把诸葛亮叫到跟前,长叹一声说:“毁树容易栽树难哪!我白下了这些年的功夫!”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9

  叶天士是清朝著名的医学家,也是我国猩红热病的最早发现者和治愈者。

  他的医术之所以高明,就在于他永不满足,时时求教。只要他听说某位医生善治什么病,便千方百计地前去拜师。据说,在他一生中,仅正式拜过师的,就有十七位之多,从而使他采诸家之长,补自身之短,医术不断得到提高,被世人誉为“神医”。

  本文所述的“化名拜师”,就是他最初拜师求教的故事。

  叶天士,名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公元1667年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当地很有名的医生。

  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他自幼喜读医学书籍。可是他的父亲却硬要他读经书,以便将来考个一官半职,也好光耀门庭。叶天士犟不过父亲,又不愿放弃自己的'爱好,只好把经书放在医书的上边,表面上读经书,暗地里看医书。由于他总怕父亲发现他私下看医书,心中不踏实,所以,既没有读好经书,也没有读好医书。后来,这件事被他的祖父发现了,便和他的父亲商议说:“将来能做官固然好,但我们祖传的医学也不能丢,还是不要强他所难,弄得一事无成吧!”商议结果,叶天士白天以主要精力读经书,晚上则读医书。

  小天士解放了思想,不但读医书认真,对经书学习也很刻苦。他从七岁去私塾读书,两年后,在班里就成了佼佼者;而在医学方面,他先后读完了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隋唐时期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在祖父和父亲为人治病的时候,只要他在家,必然现场观察,而且常常是从看五官、切经脉,直到开药方、配药,跟踪全过程。时间一久,他便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

  公元1681年,叶天士的父亲去世,他在祖父和父亲门人的鼓励下,毅然放弃读书,鼓起勇气,正式挂牌行起医来。这年,他才十四岁。

  叶天士挂牌行医后,在祖父及父亲门人的支持下,学习更加刻苦,看病十分仔细。往往为了一个病人,他在开处方之后,进行跟踪治疗,对药量的多少、药效的反应,不断摸索、探讨。一年后,凡经他看过的病人,痊愈者十之八九,当地人们都称赞他的医术超过了他的父亲,他的名气越来越大。

  有一天,有一个在苏州做生意的江西人,患了风寒症,上门求他治疗。叶天士看过后,给了他两服药就治好了;但就在这时,那商人偶尔咳嗽了两声,叶天士听了感到吃惊,便看了看他的舌苔,切了脉,十分同情地对他说:“你患有肺病,现在已到了晚期,我才疏学浅,无法医治,希望你赶快回去,迅速寻求高人医治,否则就迟了,就是神医也无能为力了。”

  那商人知道叶天士很有名望,说话不会错,便失魂落魄地回到店铺,把商品削价处理掉,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便起程赶回江西。

  那商人一边赶路,一边寻医治病。但是,一个个医生看过后,均摇头叹息,束手无策。

  且说这一日,那商人带着绝望的神态来到镇江,路过金山寺,忽有一位老和尚对他说:“请问施主,我看你身有重病,为何还在此闲逛,快快求医治病去吧!”

  那商人听了,长叹一声说:“师傅说得不错,我患的是肺病,已到晚期,一路上寻求高明,都说不可救药了!”

  那老和尚听了,随便找了个地方,让那商人坐下,一边切脉,一边问道:“最初是谁给你看的?”

  商人说:“江南名医叶天士。”

  老和尚又说:“叶天士诊断果然不差,你的病的确已经到了晚期。这在一般人说来,确实无可救药,可就脉相而言,由于你的身体素质好,可能还是有救的。”

  那商人闻言,扑通跪在地上说:“我家有妻儿老小,万望师傅救我性命!”

  老和尚便开了个方子,交给他说:“现在正值八九月份,生梨已经上市,你买上两筐,带在身边,口干了吃,肚子饿了也吃。等你回到家中,梨也就吃个差不多了,然后再按此方,吃上几付药就没事了。”

  那商人按着老和尚的方法做后,过了不久,病就好了。然后,他在去金山寺向老和尚表示感谢的同时,又专程来到苏州,感谢叶天士的提醒。

  叶天士知道后,立即让人把牌子暂时收起,背起药箱,隐姓埋名,步行数百里来到金山寺,请老和尚收他为徒。老和尚见他求学心切,拜师心诚,便同意收他为徒。

  三年后,老和尚终于弄清了叶天士的身分,再不敢和他以师徒相称;可叶天士却一直尊称老和尚为师傅。老和尚深被叶天士的虚心好学精神所感动,随后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秘方,全部传授给了他。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10

  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是已经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是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11

  华佗是东汉末年安徽省亳县城北小华庄人,全家人仅靠父亲教书,母亲养蚕织布为生。可是当时,宦官当道,捐税徭役繁重,加之兵荒马乱,瘟疫流行,家家顾命不得,谁还有心叫孩子上学?这样一来,华佗家的生活就更拮据了。

  一天,华佗的父亲带他到城里“斗武营”(即当地富豪斗拳比武的地方)看比武。回家后忽然得了肚子疼的急病,医治不及,死了!华佗娘俩悲痛欲绝,设法把父亲安葬后,家中更是揭不开锅了。那时华佗才七岁,娘把他叫到跟前说:“儿呀!你父已死,我织布也没有本钱,今后咱娘俩怎么生活呀?”华佗想了一想说:“娘,不怕,城内药铺里的蔡医生是我爸爸的好朋友,我去求求他收我做个徒弟,学医,既能给人治病,又能养活娘,不行吗?”娘听了满心欢喜,就给华佗洗洗脸,换了件干净的衣服,让他去了。

  华佗拜了师傅,就跟蔡医生学徒,不管是干杂活,采草药,都很勤快卖力,师傅很高兴。一天,师傅把华佗叫到跟前说:“你已学了一年,认识了不少药草,也懂得了些药性,以后就跟你师兄抓药吧!”华佗当然乐意,就开始学抓药。谁知师兄们欺负华佗年幼,铺子里只有一杆戥秤,你用过后我用,从不让他沾手。华佗想:若把这事告诉师傅,责怪起师兄,必然会闹得师兄弟之间不和,但不说又怎么学抓药呢?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华佗看着师傅开单的数量,将师兄称好的药逐样都用手掂了掂,心里默默记着分量,等闲下时再偷偷将自己掂量过的药草用戥秤称称,对证一下,这样天长日久,手也就练熟了。

  有一回,师傅来看华佗抓药,见华佗竟不用戥秤,抓了就包,心里很气愤,责备华佗说:“你这个小捣蛋,我诚心教你,你却不长进,你知道药的份量拿错了会药死人的吗?”华佗笑笑说:“师傅,错不了,不信你称称看。”蔡医生拿过华佗包的药,逐一称了份量,跟自己开的份量分毫不差。再称几剂,依然如此,心里暗暗称奇。后来一查问,才知道是华佗刻苦练习的结果,便激动地说:“能继承我的医学者,必华佗也!”此后,便开始专心地教华佗望闻问切。

  一次,丁家坑李寡妇的儿子在涡河里洗澡被淹坏了,李氏飞奔来找蔡医生,蔡医生见孩子双眼紧闭,肚子胀得象鼓,便叹气说:“孩子难救了。”李氏听了哭得死去活来。华佗过去摸了摸脉,低声对师傅说:“孩子可能还有救!”蔡医生不信。华佗叫人牵头牛来,先把孩子伏在牛身上控出水,然后再放平孩子,用双腿压住孩子的腹部,提起孩子的双手,慢慢一起一落地活动着,约摸一刻钟工夫,孩子渐渐喘气,睁开了眼。华佗又给开了剂汤药,把孩子治好了。华佗起死回生的消息象风一样的传开了。蔡医生羞愧地对华佗说:“你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没本事教你了,你出师开业去吧!”华佗出了师,也不开业,却游学徐土一带,寻访名医,探求医理,给人治病。

  据说华佗死后,亳县盖的华祖庵,就是李氏为纪念华佗救活自己的孩子而捐钱修盖的。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12

  鲁班年轻的时候,决心要上终南山拜师学艺。他拜别了爹妈,骑上马直奔西方,越过一座座山岗,趟过一条条溪流,一连跑了30天,前面没有路了,只见一座大山,高耸入云。鲁班想,怕是终南山到了。山上弯弯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条,该从那一条上去呢鲁班正在为难,看见山脚下有一所小房子,门口坐?一位老大娘在纺线。鲁班牵马上前,作了个揖,问:“老奶奶,我要上终南山拜师学艺,该从哪条道上去”老大娘说:“这儿九百九十九条道,正中间一条就是。”鲁班连忙道谢。他左数四百九十九条,右数四百九十九条,选正中间那条小道,打马跑上山去。

  鲁班到了山顶,只见树林子里露出一带屋脊,走近一看,是三间平房。他轻轻地推开门,屋子里破斧子,烂刨子摊了一地,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伸?两条腿,躺在床上睡大觉,打呼噜像擂鼓一般。鲁班想,这位老师傅一定就是精通木匠手艺的神仙了。他把破斧子,烂刨子收拾在木箱里,然后规规矩矩地坐在?上等老师傅醒来。

  直到太阳落山,老师傅才睁开眼睛坐起来。鲁班走上前,跪在地上说:“师傅啊,您收下我这个徒弟吧。”老师傅问:“你叫什麽名字从哪儿来的”鲁班回答:“我叫鲁班,从一万里外的鲁家湾来的。”老师傅说:“我要考考你,你答对了,我就把你收下;答错了,你怎样来还怎样回去。”鲁班不慌不忙地说:“我今天答不上,明天再答。哪天答上来了,师傅就哪天收我做徒弟。”

  老师傅捋了捋胡子说:“普普通通的三间房子,几根大柁几根二柁多少根檩子多少根椽子”鲁班张口就回答:“普普通通的三间房子,四根大柁,四根二柁,大小十五根檩子,二百四十根椽子。五岁的时候我就数过,师傅看对不对”老师傅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老师傅接?问:“一件手艺,有的人三个月就能学会,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学会。学三个月和学三年,有什么不同”鲁班想了想才回答:“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老师傅又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老师傅接?提出第三个问题:“两个徒弟学成了手艺下山去,师傅送给他们每人一把斧子。大徒弟用斧子挣下了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们心里刻下了一个名字。你愿意跟哪个徒弟学”鲁班马上回答:“愿意跟第二个学。”老师傅听了哈哈大笑。

  老师傅说:“好吧,你都答对了,我就得把你收下。可是向我学艺,就得使用我的家伙。可这家伙,我已经五百年没使唤了,你拿去修理修理吧。”

  鲁班把木箱里的家伙拿出来一看,斧子崩了口子,刨子长满了,凿子又弯又秃,都该拾掇拾掇了。他挽起袖子就在磨刀石上磨起来。他白天磨,晚上磨,磨得膀子都酸了,磨得两手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弯弯的月牙。一直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快了,刨子磨光了,凿子也磨出刃来了,一件件都闪闪发亮。他一件一件送给老师傅看,老师傅看了不住地点头。

  老师傅说:“试试你磨的这把斧子,你去把门前那棵大树砍倒。那棵大树已经长了五百年了。”

  鲁班提斧子走到大树下。这棵大树可真粗,几个人都抱不过来;抬头一望,快要顶到天了。他抡起斧子不停地砍,足足砍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才把这棵大树砍倒。

  鲁班提斧子进屋去见师傅。老师傅又说:“试试你磨的这把刨子,你先用斧子把这棵大树砍成一根大柁,再用刨子把它刨光;要光得不留一根毛刺儿,圆得像十五的月亮。”

  鲁班转过身,拿斧子和刨子来到门前。他一斧又一斧地砍去了大树的枝,一刨又一刨地刨平了树干上的节疤,足足干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才把那根大柁刨得又圆又光。

  鲁班拿?斧子和刨子进屋去见师傅。老师傅又说:“试试你磨的这把凿子,你在大柁上凿两千四百个眼儿:六百个方的,六百个圆的,六百个楞的,六百个扁的。”

  鲁班拿起凿子和斧子,来到大柁旁边就凿起来。他凿了一个眼儿又凿一个眼儿,只见一阵阵木屑乱飞。足足凿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两千四百个眼儿都凿好了:六百个方的,六百个圆的,六百个楞的,六百个扁的。

  鲁班带凿子和斧子去见师傅。老师傅笑了,他夸奖鲁班说:“好孩子,我一定把全套手艺都教给你!”说完就把鲁班领到西屋。原来西屋里摆好多模型,有楼有阁有桥有塔,有桌有椅有箱有柜,各式各样,精致极了,鲁班把眼睛都看花了。老师傅笑?说:“你把这些模型拆下来再安上,每个模型都要拆一遍,安一遍,自己专心学,手艺就学好了。”

  老师傅说完就走出去了。鲁班拿起这一件,看看那一件,一件也舍不得放下。他把模型一件件擎在手里,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每一件都认真拆三遍安三遍。每天饭也顾不得吃,觉也顾不得睡。老师傅早上来看他,他在琢磨;晚上来看他,他还在琢磨。老师傅催他睡觉,他随口答应,可是不放下手里的模型。

  鲁班苦学了三年,把所有的手艺都学会了。老师傅还要试试他,把模型全部毁掉,让他重新造。他凭记忆,一件一件都造得跟原来的一模一样。老师傅又提出好多新模型让他造。他一边琢磨一边做,结果都按师傅说的式样做出来了。老师傅非常满意。

  一天,老师傅把鲁班叫到眼前,对他说:“徒弟,三年过去了,你的手艺也学成了,今天该下山了。”鲁班说:“不行,我的手艺还不精,我要再学三年!”老师傅笑?说:“以后你自己边做边学吧。你磨的斧子,刨子,凿子,就送给你了,你带去使吧!”

  鲁班舍不得离开师傅,可是知道师傅不肯留他了。他哭?说:“我给师傅留点什么东西呢”老师傅又笑了,他说:“师傅什么也用不了,只要你不丢师傅的脸,不坏师傅的名声就足够了。”

  鲁班只好拜别了师傅,含眼泪下山了。他永远记师傅的话,用师傅给他的斧子,刨子,凿子,给人们造了许多桥梁,机械,房屋,家具,还教了不少徒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所以后世的人尊他为木工的祖师。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13

  陈寿,字承祚,出生于公元233年,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县北)人。他就是我国史学宝库“二十四史”中《三国志》的作者。

  晋书说陈寿:“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意思是说,陈寿小的时候很爱学习,老师就是他的同乡谯周。本文所要叙述的,就是他拜谯周为师过程中的一个故事。

  陈寿小时候很聪明,对学习也勤奋刻苦。父亲见他幼而好学,学有成效,还专门为他请了家庭教师。他在年仅十岁的时候,就能写出词句优美而又十分得体的文章来了。到十多岁的时候,便读完了家中所有的藏书,连父亲为他请来的老师,也因无法教他,而主动辞职回家了。

  不久,父亲又要为他请一位家庭教师,他没有同意。因为他听说县城西有一位叫谯周的学者,很有学问,便想去拜他为师。父亲说:“听说谯周收弟子条件苛刻,未必肯收你为弟子。”

  陈寿道:“我会有办法的。”

  于是,陈寿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独自一人步行三十余里,来到了谯周家。

  谯周见他个子矮小,身体瘦弱,问道:“你今年几岁了?”陈寿言:“十二岁了。”谯周摇了摇头说:“年龄太小,有什么文化基础?先回去读书,过几年再说吧!”

  陈寿一听让他回去,忙说:“先生,我年龄虽小,却早已读完了《诗》、《书》、《礼》和《左氏春秋》,您若不信,可当面测试!”

  谯周见陈寿口气虽大,但气色坦然,不像有假,便半信半疑。于是,他从陈寿点名的几种经书中找出了几个比较难的问题,让他回答。没想到陈寿不仅对答如流,且延伸释义,显得知识非常广博。谯周便高兴地收留了他。

  谯周精研六经,尤通书礼,还通天文,善辩才,是三国时蜀汉国内的著名学者。陈寿在他手下学习,深感其所授与众不同。自己过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顿时迎刃而解。对于新学的知识,更觉讲授得体,分析精辟,使他觉得十分解渴,越发激起了他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谯周见陈寿对于自己所授的知识理解深透,掌握牢固,每次考试,年龄虽最小,成绩却名列榜首,因此,对他特别喜爱。

  一晃几年过去,陈寿在学业上把谯周的上百个弟子,远远地抛在了后边。

  后来,当陈寿学习毕业时,谯周曾十分激动地对友人说:“昔仲尼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而我今日弟子众多,虽然只出了一个陈寿,但我已心满意足。因为就他的才学而言,天下是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论的。”

  陈寿毕业后,初事蜀汉,封观阁令史。入晋后,被司空张华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平阳侯相,后任御史治书。撰魏、蜀、吴《三国志》,凡六十五篇,广受时人称赞。又有著作《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蜀相诸葛亮集》等。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14

  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他的技术全面,精通医道,尤于外科,曾发明全身“麻沸散”用于剖腹开背、切除胃肠等大手术。特别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仍谦虚好学。华佗拜师学艺故事,被后人传不佳话。

  一次,华佗给一个年轻人看病,经望、闻、切脉后,认为患者得了头风病。可是一时又拿不出治疗此病的药方,急得束手无策,病人也很失望。后来,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医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华佗听后很是惭愧,便打听到老中医的住处,决心去拜师学艺。但华佗当时名噪四方,恐老医生不肯收他不徒,于是改名换姓,来到老中医门下,恳求学医。老人见他心诚,就收下了他。从此,华佗起草贪黑,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终于获得了治头风病的绝技。当华佗满师归来时这个老,中医才明白眼前这个徒弟就是名医华佗,他一把拉住华佗的手说;“华佗啊,你已是名扬四海,为何还要到我这里受苦?”华佗把来意告诉了老人,并说“山外有山,学无止境。人各有所长,我不懂的地方就应该向您学习。”

  华佗拜师,不耻下问的故事说明了既要参加实践又要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直接经验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上有限的,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是十分丰富的,都应详尽该好好学习。

  名人拜师的故事 篇15

  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正是早自习的时间。几个用功的同学已静静地在自习教室里温课了。丰子恺匆匆走进教室,迅速取上了放在桌内的曲谱,又匆匆地离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头扎进了细雨之中,快步向琴房走去。

  这天轮到丰子恺还琴,这也是丰子恺最害怕的一件事。他没有吃饱饭,想利用还琴之前的十几分钟去抱一抱佛脚。当他推开琴房的门时,不禁一怔,但见李叔同先生早已静静地端坐在琴边。大风琴上的谱表与音栓都已安排妥贴,露出一排雪白的键板,犹如一件怪物,张着阔大的口,露着一口雪白的牙齿而蹲踞在那里。

  丰子恺连忙向李先生鞠了一躬。

  “你来了!”

  李叔同用右手指着谱表说:“来,来,子恺,弹给我听听。”

  丰子恺顺从地走近风琴,不安地坐了下来。而李叔同并不逼近他,也不正面督视他的手指,只是斜立在离他数步的桌旁。

  琴声响了,节奏紊乱的曲调显然说明丰子恺内心十分紧张。他不敢抬头看先生,只顾低头注视着自己的手指,从双眼的余光中,他仿佛窥见李先生的眼睛不时地流露出不满的神气。

  “键板按错了一个!重来……”

  “手指用错了一个!重来……”

  丰子恺越弹越急,心头就象是压了一块大石头,一首中速的乐曲,竟弹奏成了一首“跑马曲”。“坏了,今天要砸锅了!”丰子恺已经意识到今天必定失败。还不待他细想,只听见李叔同先生用平缓而又严肃的语调低声说:“去吧,下次再还!”

  丰子恺只好默默地站起身来,深深地向先生鞠了一躬,随即便闷闷不乐地离开了琴房。他知道,这会儿得再回去加上刻苦练习的功夫了。

  下午,天色阴沉得厉害,不到六点,天就暗了下来。在从食堂到自习教室的路上,丰子恺仍在为早晨还琴的事懊丧。他低着头,缓缓地行走,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不停地摸弄黑色制服的第三颗钮扣。“真是倒了大霉!第一次还琴就未通过,李先生准要把我看成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傻瓜了。”丰子恺这么想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占据着他的全个身心。

  “子恺、子恺!”丰子恺正走着、走着,突然有人在离他很远的地方叫他。他漫不经心地回头一看,原来是刘质平一边喊着,一边朝他奔来。

  且说丰子恺在那次与刘质平为了谁先了解李叔同而发生争执以后,他俩反而更加亲近了。加上刘质平比丰子恺高两级,又有音乐的才气,很受李叔同的赏识,他平时的为人也不错,丰子恺倒也愿意与他交往。此时,刘质平叫喊着追赶他,丰子恺也就停住了脚步。他举头望了望阴沉沉的天空,又做了一次深呼吸,想以此来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刘质平气喘嘘嘘地跑到丰子恺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子……子恺……!你让我找……找得好苦!”

  “有事吗?”丰子恺淡然地问,一只脚顺势踢飞了一块碎石子。

  “当然有事!你猜猜看!”

  丰子恺真有点不耐烦了:“谁猜,我没有心事!”

  “唉,子恺,别这样。来来来,我们坐下。”刘质平一把将丰子恺拉到路边的一块青石板上,两人坐了下来。

  “究竟啥事体?你就说吧!”

  “好,好,我说。可我说了,你可要请我去吃花生米哟!”

  “去,去,去!老让我请你吃东西。”丰子恺更耐不住了,正要起身离开,刘质平这才把实情说了出来。

  原来,刘质平在下午去接受李叔同的个别辅导——尽管刘质平这一级已不开音乐课,但由于刘质平的音乐成绩十分优异,李叔同希望他继续进修音乐,并拟介绍他留学日本,所以这样的个别辅导已成了惯例。这天下午的个别辅导课,李叔同照例对刘质平那娴熟的钢琴技巧表示了肯定,但在这同时,李叔同却意外地对他谈起了丰子恺。李叔同说:“我现在教的班级中有位叫丰子恺的同学,他的学习态度十分认真,这对做事业是头等重要的。他的图画成绩很不错,你们今后是否可以多交往?今天早晨子恺来还琴,尽管没有通过,不过这是由于初次还琴,过分紧张罢了。我倒很愿意收下他……”

  刘质平边摆弄着手势边比划地一口气把李先生的话告诉了丰子恺。丰子恺听了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与他一天的苦恼太不相容了。

  “我说质平兄,你这话当真?”

  “当然!骗你小狗!”刘质平瞪大一双眼睛,一本正经起来,那憨头憨脑的样子,使丰子恺再也没有理由怀疑他说话的真实性。

  “啊!太好了!我还以为李先生从此会看不上我了呢!”

  丰子恺仿佛从苦海里挣脱了出来,正轻松地躺在松软的沙滩上一样。整整一天的烦恼、惆怅,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吹得烟消云散。

  “你高兴了,那么花生米呢?”刘质平还没有忘记那花生米。

  “花生米?好!别说花生米,再加上些五香豆腐干也行!星期天我请客!”说完,两位少年伙伴飞也似地向自修教室跑去……

  且说丰子恺与刘质平各自的未来作了一番美妙的设计之后,他俩果真那样去实行了。与刘质平相比,丰子恺更多的把时间放在了图画课上,其它的课程得过且过。未过多久,丰子恺便成了浙一师里绘画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了。

  图画教室设在学校的西侧。这是经李叔同先生亲自设计后改建的。它宽敞明亮,教室内同时可放置二三十个画架,还有一个很大的天窗。

  自从跟李叔同先生学习音乐、绘画后,丰子恺的学习兴趣明显发生了变化。以往,丰子恺是一位各门功课都优秀的模范生,可现在,他除了坚持认真学习国文、外语课外,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艺术学科上,其它功课得过且过,有些科目在考试时甚至还得过倒数第一名。诚然,对于一个要在艺术上干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这样做未必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丰子恺能如此果断地抉择自己的奋斗方向,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首先来自李叔同的艺术魅力,当然也少不了当初杨伯豪对他的影响。

  还是老师最理解自己的学生。丰子恺在艺术上的每一个进步,都引起了李叔同的注意。一个初夏的晚上,白天被烈日沐浴过的路面还在蒸发着余热,闷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丰子恺整理了一下作业,趁离就寝还有大约一小时的光景,为画会活动的事去向李叔同汇报。当他汇报完毕正要退出时,李叔同突然叫住了他。只见李叔同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丰子恺的肩膀,和蔼地对他说:“你的绘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有见过象你这样

  进步迅速的了。你以后可以……”

  李叔同没有再说下去,目的是想看看丰子恺的反映如何?聪明的丰子恺明白了老师的意图,而且也正是他长期亟盼的。

  “谢谢!谢谢先生!我一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

  “李先生当晚的这几句话,便确定了我的一生。可惜我不记得年、月、日、时。又不相信算命,如果记得而又迷信算命的话,这一晚一定是我一生的关口,因为从这晚起我便打定主意,专心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永不变志!”

  这是丰子恺于1943年所写《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中的一段话,他把自己从事艺术的启蒙归功于李叔同了!

【名人拜师的故事】相关文章:

张良拜师的故事02-09

关于张良拜师的故事02-09

史记里的故事:张良拜师02-09

名人故事_精选关于名人故事01-16

名人故事01-10

名人的小故事_名人励志故事推荐01-16

名人理想故事_名人追求梦想的故事01-16

名人幽默故事_世界名人幽默故事精选01-16

名人尊师的小故事_名人与老师的故事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