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题:
广东题有一个特点,考了这么多年,有很多的类别,包括歇后语等等,惯用语,广东一直考察的是成语,也就是说没有一次是例外的,全部是考察成语,成语也是我们后期复习的重点。成语里面后三年考察的是情境当中的成语,难度在逐年的降低,比如说情境成语题,第一年的提出的要求是选择正确的一项,难度比较高,而在后两年,题目变成选择错误的一项,这个难度是降低了。所以大家平常做这个题不正确,不要太慌张,把平常见到的查一查搞清楚,尤其说这个成语是否单独使用的。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成语使用的问题。第二个要注意成语跟这个语境是否协调一致。第三个要注意成语的色彩问题,因为有的成语具有多种的色彩,有贬义和中性的色彩,这个方面要稍稍留意就可以了。一定要具备成语使用的意思。
病句题:
很多的同学都很害怕病句,大家需要做的就是把你做过的病句你反复的看一下,第二个要记住句子主干分析法,一个病句总是把简单的搞复杂。
文言文:
很多的学生很害怕,实际上广东卷里面到目前为止只出现过一种文体,就是叙述类,没有出现其他的情况,比如说描写类,在广东试卷里面都没有出现过。也就是说广东试卷里面以叙述为主,实际上广东不是想考其他的,不是不想,但是要冒非常大的风险。比如说议论类,即便是出了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这次深圳就出了以议论为主的,一个是翻译里面的句式和一般叙述类的不太相同,第二个是内容的综合体里面涉及到写法的问题。这个很容易判断的。在虚词比较里面注意还有6个没有考的虚词,这6个虚词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大家如果是看高考的考试说明,就知道里面有一个范例:2006年的一篇叙述类文言文,考察的是句式,这个范例提供两个信息,第一个高考以叙述为主,第二个是不见得从24史里面选的,选其他的人也行。第三个信息是文言文里面最大的变化是第七题,要变就可以变成文言句式,广东以前考过两次。除了省略句、判断句还有被动句,被动句也是有可能考的,文言文如果有变化的话就是在第七题,里面有可能出到文言句式题。
文章摘要:经过第一、二轮复习以后,大家就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家应该想到自己在通过前一段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时间有限,高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
实词辨析:语境中解词;结构中解词;要有古今差别的意识;常见实词活用的知识。
虚词比较:六个未考的虚词:乎、者、也、焉、何、若;注意虚词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理解“意义”与“用法”的概念。信息筛选: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最后一句把前面所叙述的内容都概括出来了。综合分析:判断选项,代入原文,综合比较,注意不同文体设置问题的方法。文言断句:一定要研判文章大意,注意句式的特别,注意断句标识,注意先易后难。古诗鉴赏:题目两种形式,大家一定要把握诗意,要通标题、诗眼、注释、题干引导语引证自己的把握。我讲一下注释,广州一模的试卷里面就是注解,一般高考里面的诗歌不会轻易加注的,加注的是起到什么作用呢?对你后面的答题是有影响的,就是说你后面答题用得上的才注,用不上的就不注。我们的学生不是看诗歌,是浮想联翩的,阅读题里面的时候想象的可多了,作文的时候没有想象。这几年广州出过的题,从2002年到2010年,你可以悟出很多的东西,要多看看,多比较,你就发现炼字、意象这些出现的非常多。
名句名篇:很多的学生向老师求助,问默写背诵有没有方法,我后来就想出了一个绝招,就是抓好四分之三,42首古诗加高中古文5篇,尤其注意没考的两篇--《师说》《逍遥游》。这些出题的人还要想想,没有出的一定是我们的重点,有的人说逍遥游怎么背,你把重点的背了,比较难的篇章都是考的比较容易的句子,比较容易的篇章考的是比较冷僻的句子。注意名字周边的句子,我把高考的卷子拿出来,我就惊人的发现,有90%的不是名句,很多人同学都背名句,所以一定要学会比较和归纳,看看高考考什么,我备考就备什么,很多的同学高考考什么他就不备什么,那是不行的。
必考现代文:
三个地方的模拟题选题全部来自于报刊。高考选文大都来自书籍,高考选文更规范、更容易理清结构。出版社的要求越新鲜越好,出题的老师就专门找这样的文章,千万不要被一些模拟卷误导,高考的文章阅读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大家不要慌,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来,文章该怎么读就怎么读。2008年出了一篇老师都读不懂的文章,当时我读起来都非常的困难,更何况一般的中学老师根本都读不懂,所以大家不要慌,出题的人都会考虑的,我们不用考虑。文学类:按照以前高考的排序,到2011年要轮到散文了。所以模拟卷集中火力到散文,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广东题都是出人意外的,按照一般的出题原则,在一套试题里面考点和选取的文本最好不要重复。但在广东卷有可能出现重复的地方。所以你不要想象老师告诉我们散文很重要,就一个劲的钻在散文里面不出来,小说也很重要。实用类文本:深圳模拟卷里面有一个文本。第一年考的是访谈,第二年是科普,第三年是传记。广州如果今年要重复的话,最有可能的就是科普。因为科普好出题。汕头考的是新闻调查,会研究广州的模拟卷,如果他看到深圳出传记,广州是科普,汕头出的新闻调查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一定要注意文体的特征,注意题干要求,注意答题思路,注意做过的同类题的横向比较。我们班的考的非常好,就是横着读,沿着事物横向的比较。
语言运用:
广州卷就是考写建议,写留言。深圳卷是拟对联,创写诗意的句子,汕头卷是图文转换,写宣传语,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不管怎么说,你们注意一点,复习和备考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追求创新的题目,把基本的东西搞的扎扎实实,比如说广州这次写建议看样子是很实用。
作文:
广州标题作文多走一步,深圳卷新题材作文是跟黄药师有关系的,标准作文是两只翅膀的翱翔,汕头卷缺省话题的话题作文空间。广东是最喜欢考话题作文,人家说广东老是考话题作文,后来考了一次标题作文,但是很多的学生就写了话题作文,后来还不行就变成了常识文化了。我觉得今年要考这个形式的可能性有没有,我认为最有可能的还是标题作文,其次不是材料作文,而是缺省话题的话题作文。这两种形式是最有可能的。但是标题作文,在我的网上作文讲座上讲得非常清楚,我在讲的时候,特别强调偏正式的标题,它的重点在于偏,实际上是个比较的题目,很多的人为什么打分特别的低,不敢往低了打,因为会把平均分拉得太低。若果没有这些限制,很多同学都会不及格,因为很多的同学写的根本看不出是多走了一步,还有的根本是搞不清楚是怎么走的,关键是他写出来的不是多走一步,有90%的出问题都是出在这里。
高考语文后期备考策略共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文言文只有一篇范例,是不是不可能搞两篇,为什么文言文只搞一篇我觉得有一个明显的导向型,高考以叙述类的为主,文言文最大的变化是第七题,有可能出句式题。比如说语音题,很多的出题目还要注意一个字里面加一个注音,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差别,广东只给你提供两种范例,一个是看它的读音完全相同或者是完全不相同。高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的考点有51个,虽然在所有的考试科目里面不是考点最多的,但是是一个最为复杂的学科,所以一定要备考一定要加强计划性,高考总体的有一个计划,我们的学生要拟好阶段性的计划,这个计划你拟的好和不好,跟你高考备考的质量有相当大的关系。
第二个是立足考纲说明,吃透过往试题。很多的同学很喜欢做新题,大家不要相信这些东西,我自己都不相信,其实高考题永远是最重要的。所以最好的训练题就是高考题。没有比高考题再好的,高考题不仅要做它,并且要研究它的答案,我举一个例子,这次广州一模很多学生得分非常的低,最大的原因就是探究题,我们的学生答不全,让我答我也答不全,这个是依据2009年的探究题来出的题。答案的形式跟2009年的高考题是一致的,就是多方面涉及的答案,答案有三个形式:第一个是文章里面的看的清楚的,第二个是专指作者的,第三个是基于现实的针对性的问题,这三个东西,就是答题模式的问题,考试当中一定要追寻。我们的同学不是不想答全,老师也交待的很好,考试一定要答全了,但是我们的学生想不到,这个东西怎么去想,依据是什么,过去高考题的答案,我再举一个例子,2009年高考的四个鉴赏题。第一个的题目让我的学生去做,平均分惊人的一致,都是1分,为什么都得1分,因为大家如果是研究过这个答案的话,你马上会发现有一些要素我们平常根据都没有强调,而在高考里面的答案里面是占分的,这些东西你怎么弄明白,高考过去的答案分数的构成,这个东西对高考的复习备考非常的重要。
第三个是弄清命题话语,提升审题能力。高校的题目都是高校老师出的,所以很多的同学在平常的训练还是不错的,一到高考的时间就蒙,平常的时候我们怎么去适宜高考的习惯?就要通过高考题的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广州的一模大家称之为很变态的诗歌鉴赏,划线词句是怎么写的愁情的?请简要分析,有很多的老师也好奇为什么不能答情境交融呢,包括很多改卷的老师也不明白。大家要注意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的是写,不是抒发的,只能答描写的技巧,情景交融是抒情的技巧。我们的同学为什么在审题当中出问题,就是因为没有仔细的研究,包括我们很多的改卷老师也在骂,为什么要出这样的诗歌鉴赏题,实际上这个出卷的老师比窦娥还冤。答案我们还可以商谈,但是从出题者的角度没有任何的问题。
高考失分有显性失分,也有隐性失分:
显性失分表现在答错题,隐性失分表现在答案的要素不全。考试中因答案要素不全而扣分的比例远远超过因答错题而失分的比例。考场中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比率是相当高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加以重视。要解决这一问题,考生就要在平常的训练中充分注意“审题”训练。除了做适量完卷练习外,更多的是对过去做题中的错误进行反思,时刻提醒自己注意题干要求,以免犯答非所问的错误。我经常要求我的学生把做过的试卷和作文装订成册,经常的看一看时刻的提醒自己哪些东西要注意,很重要,细节决定成败,我就不讲了。所以一定要注意细节,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我说了四个字:细节、冷静,千万不要头脑发热,发热肯定是会出问题的。以往有有个不成文的惯例那些高考题目比较容易的年份,改卷中对学生答题规范的要求就特别的严,这也是有一些同学自以为考得不错,而所得得分数与自己的预测的相距甚远的内因。既然课改中高考命题的走向是趋向于平易,那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就更应该加强答题规范方面的训练。落实以改带练,力争升格作文,这个非常的重要,一定要落实,后期备考很多的学生告诉我一个星期写了多少篇作文,一个星期写两篇,可能不算多,但是有这么多的内容要复习,就多了去了,我们两周才做一篇,为什么一个星期写了这么多,过去的问题有改正吗?问题是我们的同学在不断的犯新的错误。以改带练是练作文的一个法宝。无论命题的方式如何,在行文之前都要把握审题。要注意作文的升格,标题不好,就改改标题,开头结尾不好就改改。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方法不会跑题,广东这些年的高考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管是标准作文、还是话题作文,但是有一点始终如一坚持不变的,就是这些题目它都有提示语,这个提示语是一个什么东西,简单的就是说保证你高考不跑题的东西,所以对提示语的分析和解读是你将来的救命稻草。所以平时要加强对提示语的分析。如果以前经常跑题的话,现在要高考不跑题,你就得加强这个分析。是否切题也是很关键,尤其是对导语的审读。调整心态,激活临考状态。很多的同学成绩不理想,就会说我的状态不好,问题是你如果高考的时间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个事情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调节,这个调节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做几道语文基础题,把过去做过的题目拿出来翻一翻,想一想,整理整理,本身就是保持状态的好办法。这也是夯实基础要做的基本方面,考试成绩的好坏,不能光看你积累了多少知识,临场发挥得做题感觉也十分重要。
文章摘要:“一把钥匙配一把锁”,这是我对学习语文方法的理解。高中的课程比较多,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特点,学习方法决不可能千篇一律。
“一把钥匙配一把锁”,这是我对学习语文方法的理解。高中的课程比较多,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特点,学习方法决不可能千篇一律。最好是能跟随着老师的思路找出这门学科的规律,获得入门的途径,再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不同学科不同的学习方式。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我们必须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归纳改进,摸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以下是我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有的人说考语文要凭运气,也有的人说要看感觉。运气好或者感觉对的话,就能取得较高的分数,甚至有可能爆个冷门。刚开始我也抱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每到考语文之前就要“酝酿”一番,希望能找到所谓的“感觉”。后来,通过与几个同学的交流,加上自己也看了一些师兄师姐们介绍学习经验的书,我渐渐觉得,学语文,是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的。?
首先,要多看一些书,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体会。通过看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
我比较喜欢看像《读者》、《散文》之类的杂志。看《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独到的观点,看到一些内涵丰厚的文章,使自己也变得爱思考起来。尤其在写作时,我更是常常受到它的启发。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读者》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
看《散文》,是通过语文老师的介绍。教我语文的陈武老师是一位文学功底很深的人。他的课真正花在课本上的时间并不多,他更愿意教我们一些从课本里引出来的知识。三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确学到了许多东西。尤其是文学修养方面提高不少。记得当初他向我们推荐《散文》时,没有说太多,只有几个字我印象特深:“腹中有书气自华。”于是我开始学着欣赏《散文》。刚开始时,也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后来,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地体会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微妙的感觉,我仿佛一下子就被文字的美攫住了。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一段很普通的经历到了作家笔下,却完全可以获得诗一般的美感。我喜欢反反复复地读那些自己特别有感触的文字,直到把它们背下,然后不经意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文笔果然有了提高。同时,通过揣摩作者的感受,不知不觉我就养成了一种爱思考的习惯,这一点在做文字表述题的时候特别有用,下手更快,思考角度也更准确。?
此外,有空时多翻翻字典也是一种好办法。例如,做拼音题时,就翻翻《新华字典》,把自己以前读得不准确的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较深。另外,平时听新闻时也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听听播音员的发音,碰到哪个字他发得和你不一样,就记下来,查查字典,看是他发得对还是你发得对,这样做印象特别深。做词语用法的题目时,就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最好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这个工作最好能每天都做,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记得高三那年,老师让语文科代表每天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抄些成语或容易出错的词语、容易读错的字等,下课后大家都会自觉地去看一看,一些细心的同学还会把它们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到高三下学期做模拟试卷时,我们班同学在这种题上出错的已经很少了。
在写作方面,除了多看书看报外,还可适当记点日记周记之类,锻炼文笔,久而久之,就会越写越顺。一些喜欢听歌的同学常常会记些喜欢的歌词,在写作时用一用,还真不愧为一种好办法,最起码在语言上就占了不少优势。当然,也可以背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记常用,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总之,语文就像中药,越熬越有味。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准了时,你的努力就已经得到了回报。?
语文的功夫都在平时的积累上,除了个别“感觉”突然变得特别好的之外,平时是怎样的水平,高考就会考得怎样。与其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着“奇迹”出现,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把功夫练到家。考前语文基本上是没什么好复习的,但也不是完全放弃,你可以在复习的间隙看看文学常识,翻翻杂志什么的,或者做一两份模拟试卷,保持对题型的熟悉程度也就足够了。最重要的还是信心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平时语文成绩不稳定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放下一切的包袱,你一定会在高考考场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文章摘要: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名师点评语文卷:作文新颖 考的是审题立意
文章摘要:语文“三模”试卷在命题总体形式上沿用了安徽高考模式,是在《2011年安徽高考考试大纲》颁发后的一次模拟考试,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试卷评析
语文“三模”试卷在命题总体形式上沿用了安徽高考模式,是在《2011年安徽高考考试大纲》颁发后的一次模拟考试,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试题内容依然体现了安徽特色,同时也融入了事实素材和社会热点,试题既平稳大气,又不失灵活变化。
试题紧扣《考试大纲》中的考查点,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第1题考查对“草原文化形成标志”的理解,答题前要明晰文章结构思路,然后确定答题区间,最后进行筛选;做第2题前要审清题干,紧扣“原因”一词,辨析出不是原因的一项,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明确句与句、层与层间的逻辑关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注重基本阅读能力的检验,一般不涉及深层意蕴。
古代诗文阅读的文言文部分,致力于突破正史传记文的藩篱,在选材角度和范围上继续创新,选用了清中叶安徽桐城作家姚莹的《噶玛兰台异记》,对考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第7题翻译题是对考生文言文综合能力的检测,答题前要明确两句中的得分点,如“既”、“无所”、“以闻”、“焉”、“安知”、“然则”、“如之何”,本题既考查了实词翻译、虚词运用,也检测了学生对文言句式的掌握。
默写题第10题,不仅紧扣《大纲》要求的“常见”,也体现出《大纲》的变化。所设题目不仅涉及到初中的必背篇目《出师表》等,还涉及了高中必修篇目。涉及面广,可选余地大,要求考生把功夫用在平时。
《考试大纲》把“探究”作为一种能力层级并提出明确要求。本次模考采用了散文阅读的模式,选用了迟子建的《窗里窗外的世界》,要求考生对原文中“窗里世界”和“窗外世界”的关系进行理解,进而引申发挥,在“学生学习”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写出自己得到的启示。
作文题创设新颖,考查学生对不同形式材料的审题立意。这次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作文形式,采用了漫画材料作文的形式,侧重考查考生对画面的观察和体悟。漫画作文的审题一般要看画的题目、画面内容、画中字和夸张处,本题的关键点显然在于“画中字”,这是准确立意的出发点。
◇复习建议
第一、明确此次考试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纠正和弥补。
第二、强化识记部分的复习巩固与补缺补漏。
第三、加强主观表述题答题技巧与规范的训练。
第四、最后一个月里继续积累一些有价值的新鲜的写作素材是必须的。
第五、不搞题海战术,精选精做,提高速度,总结规律。
1.高考冲刺: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技巧
2.高考语文复习冲刺要点
3.高考语文备考教案
4.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5.高考语文题答技巧
6.高考语文作文技巧盘点
7.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总结
8.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技巧
9.2017高考语文复习技巧
10.2017高考语文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