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工具,它最大的特点是一目了然,框架清晰,对读书过程中的分析、总结、分门别类有很大的益处,看看下面的关于思维导图读书笔记吧!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1】
读书笔记是非常有助于阅读后思考的一种方法,由于写的过程相对较慢,而思考相对较快,则在写的过程中,头脑可以围绕该主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同时,写的过程也是理清思路的过程
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有很多的益处,在此简单列举一下:
1、建立各学科思维导图,有效避免写作重复。
如果每一本书的某部分内容单独写文章,很容易产生大量的重复,如果建立了不同学科的思维导图,则将不同书籍的同类别知识放入同一导图的相应分枝内,能够有效避免重复思考。
2、思维导图有效促进深入思考。
由于已经建立了不同学科的思维导图,当有新的东西出现时,自然放入相应导图之中,这时您可以将过去思考过的东西与现在发现的知识相对比,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将有效提高,同时这种全面性将有效促进进一步深入思考。
3、读书笔记制作便利
您可以读完一本书后,在导图中建立一个分枝“杂项”,之后将不同章节的摘抄全部录入到该分支中,在之后的整理过程中,通过拖拽就可以很自如的放入相应分枝,形成系统化框架
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方法。
1、阅读书籍
如果是理论性书籍,很多情况下前后章节连续性不是很强,可以读完一章之后进行一次整理,如果是整体性较强的书籍,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阅读完成,可以读完全书一并制作思维导图,这个大家根据实践情况和书籍难度自行判断。
2、构建书籍框架
您可以直接将书籍的目录录入到思维导图中,也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部分录入。主要的目标是将书籍中您最重视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维导图中。
3、录入摘抄和重点内容
将书中的重点论证部分录入思维导图,同时将自己摘录、勾画的部分录入,这个时候不必变更书中原句,简单的录入即可。这时有两种内容,第一种是和书籍框架及论证有关的,放入导图的对应分支下;第二种是与框架无关,但您认为很好的话,您可以在导图中建立一个“杂项”的分支,将所有内容统统扔进这个分支下。
4、调整分类方式或框架分析方式
如果您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纯粹和作者有关的东西,那么很可能您并不绝对关心作者或者本书的思维框架如何,但是在书中您可能关心其中某些部分。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您更加关心如果做分析阅读,如何做检视阅读,如何做主题阅读,那么您可能要做三个主要的分支。或者您在读《麦肯锡工作方法》时,至少我更加关心麦肯锡人的工作步骤,那么就做一个工作步骤相关的思维导图——重点不在于作者是如何写的,重要的是你关注什么!另外,就算您希望了解作者或者本书的思维框架,基本上来说您前面根据目录做出的书籍框架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并不是您理解到的框架。在这个步骤中,根据您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一个全书的框架。
5、将内容和论证放入相应分枝中
您已经完成了整体框架的构建,现在是细化的时候了。几乎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提供了拖拽功能,这时,您可以很轻松的将前面录入的内容拖入相应分支中去。
6、细化每个分支的逻辑性和语言
现在框架已经有了,每个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内容,但是每个独立分支下的逻辑性并不清楚,您需要将书中原话转变成您自己理解的话语,尽力简化!同时,将这些句子的逻辑关系理清,用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时您就有了一个层次、逻辑清楚的思维导图了。
7、处理“杂项”中的内容
大家没有忘记杂项中还有很多内容吧,处理一下这些句子,将它们变成你的话,作者怎么说的重要,但是永远不如你理解的更重要!这时,您可能会发现有些内容可以放入前面整理出的框架中,有些东西则和全书整体框架或者您关注的内容并不相关。
8、将“杂项”内容归档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反复提到,大家最好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我在用思维导图来做,比如管理一个专门的导图,日常杂项一个导图,谈读书系列一个导图。将杂项中的内容分门别类的归入这些导图中去,不必太过在意构架和体系,您可以同样在它们中建立杂项,扔进去就OK了,等到您想用的时候再说,现在不过是一个搜集资料的过程而已。同时,最好注明该条出自哪本书和页码,不过我一般懒得做,呵呵。
9、重新审视和整理框架性导图,或者,把它整个拆分!
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一步!可以说前面所有的步骤不过是在为这个步骤做准备!您可能以前阅读过相关方面的书籍,也做过相应的思维导图,也就是说您的知识管理系统中已经有了这个部分的相关内容,现在将这本书的框架归类进已有的知识管理系统中去。这时您会发现很多困难,因为这本书中的东西一定和以前的框架有很大的差别,您无法直接将这个框架直接放进去!您可以选择将现在的框架拆分或者选择将原来的框架拆分,总之,让您在同一方面的知识成为唯一的系统和框架,而不是两个!这个过程非常麻烦,但却是收获最大的时刻,因为您并不是在单纯从一本书中获得知识和能量,而是将您以前读过相关类型的知识再次进行了一次梳理和思考。当您看到无数相关分支时,您很可能将本来毫无关联的分支进行联系,发展出非常新颖的想法,也可能由于几个分支并列到同一项目下,顺其自然的找到的突破的途径。当您完成了这个步骤时,可以说,您已经基本将这本书中这次理解到的内容完全消化吸收了!
10、现在,欣赏一下您的思维导图,然后去看场电影,听会音乐,喝杯咖啡,或者,再拿起一本书……
这种方法适合于大多数的畅销书,因为这些书大多没有太难的东西,大多数知识需要的并不是非常非常深刻的反省和思考,更多的是要求我们进行梳理,把现在阅读的内容和原有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同时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延伸出某些自己的东西。在前面的论述中,我没有将最后一步列出来:落实到实践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仅仅由于一本书说了什么就直接落实到行动中来,我会在主题阅读中重点强调这一部分。
思维导图为什么一定要手绘
3号在东莞的《思维导图》培训课程有位学员一再问我为什么手绘?用电脑画图不是一样可以,而且电脑做过也记住了?我反问了一句,真的吗?那好,那你就把电脑关了,什么先别说,手绘一张先再说。
等她真正开手绘了,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原以为头脑已经记住的内容竟然没有多少,要把原来电脑分支上面密密麻麻的内容,画到一张A3的纸上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思维导图为什么一定要手绘?
第一,手绘是掌握思维导图的基础,透过不断地手绘之后,可以快速的在我们的大脑内部建立神经连结,慢慢的培养一种放射性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思维模式。手绘的线条会给大脑留下很深的轨迹,这些轨迹就是大脑内部的电脉冲信号的通道。如果是电脑绘图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这是因为电脑绘图时,分枝是自动添加的,我们大脑记忆的信号是回车添加分枝和插入下一级分枝而已。
第二,用电脑绘制思维导图的分支时,我们可以增加很多的分支,每一个分支的都可以无期限的延伸下去。而手绘会强迫我们做出总结和提炼,在一张纸有限的空间里面展示更多的信息,用更精练的文字表达清晰我们的思考内容,只保留最关键的最重要的信息在里面。
第三,在团队学习方面,手绘会让参与者有更多思想的碰撞,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意;有更多的交流,彼此对新的想法和创意的产生过程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人际关系会更加的融洽,团队意识更强,成员之间也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四,手绘能更好发挥大脑左脑和右脑的功能,让我们的大脑做出更多的尝试,无论是从线条的走向,图案的添加,颜色的运用,还是整体内容的布局,都会促使我们的大脑做出更多的创新性的思考,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和运用。
第五,思维导图是大脑思维方式和思考内容的最好呈现方式之一,通过手绘会让我们的大脑有更多的思考,在不同的内容之间寻找和创造新的连接,而且手绘更符合大脑的思维和记忆模式。如果是手绘过的内容,大脑的记忆会特别深刻,而通过电脑绘制的图就没有这样特别明显的效果。
第六,无论是采取什么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最重要的思考和创造工具是我们的大脑,是对我们的大脑潜能的开发,而手绘的思维导图最符合我们大脑的思考模式和思维方式,还有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当我们用手绘思维导图时,我们可以不再有外在的其他干扰,让我们大脑是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做这一件,从而成倍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
手绘是掌握思维导图的基础,是更好的发挥思维导图功能比不可少的技能。无论你的电脑应用的多么熟练,也请你经常的把你的电脑放到一边,留出一段时间,拿出一张白纸开始手绘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和你的的大脑做一次深入的,深层次的交流……
概念图的定义要素和组织结构
概念图的创始人Novak教授认为,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概念图又可称为概念构图(concept mapping)或概念地图(concept maps)。前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具体过程,后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最后结果。现在一般把概念构图和概念地图统称为概念图而不加于严格的区别。
乔纳森(Jonasse, D.)认为,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一组概念及其关系的表示,它反映了人们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一张概念图由节点和有标签的链组成。节点代表某个主题的概念;有标签的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链的方向是这种关系的指向,标签是这种关系的描述。两个节点及其之间的链构成一个命题,命题是概念图最小的意义单位。
比较概念图的上述两种定义,不难发现:概念图表示了关于某个主题的一组概念间的关系。Novak的定义强调概念间的层次性,概念间的链没有方向性,它的方向关系蕴含在层次关系中,这种概念图常被称为阶层性概念图。Jonasse的定义强调链的方向性,但没有层次性方面的要求。
概念图的四个要素
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交叉连接(cross-links)和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frameworks)是概念图的四个要素。概念是感知到的事物的规则属性,通常用专有名词或符号进行标记;命题是对事物现象、结构和规则的陈述,在概念图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同一知识领域内的结构,即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依据其概括性水平不同分层排布,概括性最强、最一般的概念处于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放在其下,具体的事例位于图的最下层;二是不同知识领域间的结构,即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图之间可以进行超链接。某一领城的知识还可以考虑通过超级链接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背景知识。
概念图的组织结构
“概念图”是一种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网络图形化表征,也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一幅概念图一般由“节点”、“链接”和“有关文字标注”组成。
节点:由几何图形、图案、文字等表示某个概念,每个节点表示一个概念,一般同一层级的概念用同种的符号(图形)标识。
链接:表示不同节点间的有意义的关系,常用各种形式的线链接不同节点,这其中表达了构图者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文字标注:可以是表示不同节点上的概念的关系,也可以是对节点上的概念详细阐述,还可以是对整幅图的有关说明。
思维导图:创造高效的智能型企业
如果要选出时下国外最流行的企业管理工具?那么“思维导图”无疑是其中最有竞争力的一种!
作为一种由英国著名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托尼·博赞创造的全新思维模式,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2.5亿人在使用“思维导图”。而在企业界,“思维导图”也被许多大企业成功应用并且取得了想当出色的效果。在美国波音公司,使用“思维导图”是波音公司
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波音公司将所有的飞机维修工作手册绘成一张25英尺的思维导图,使得原来要花一年以上时间才消化的数据,现在只要短短几周就可以掌握。仅此一项,就帮助波音公司节省了一千万美元 照相记忆。而在美国Fluor Daniel公司,“思维导图”已经是公司办公的必备工具,公司用“思维导图”来安排会议日程,做“头脑风暴”,设计组织结构图,记笔记和写总结报告。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面对上述的种种成功应用,我们不禁要问:“思维导图”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工具?它到底是如何为企业带来成功的呢?
按照思维导图创造者博赞先生的说法:“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像、颜色、空间、整体等。透过心智绘图,我们不但可以增强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我们的联想力与创造力”。其实简而言之,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开发你的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的简单高效的工具。而在外研社最新出版的思维导图系列丛书的中《“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做精神富人——获取精神力量的十大路径》以及《赢得他人——磨砺社交技能的十大秘笈》等书中,对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升企业效率都给出了极为详细的阐述。
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思维呈现出的是一种放射性的树状结构,而我们日常在总结这种思维时往往采取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方式,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思维导图”则采取一种独特的画图方式,将你的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的呈现的图中。这种方式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一方面能够显示出思维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很容易的理清层次,让你掌握住重点。而对于那些整天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并且需要尽快作出判断的企业来说,“思维导图”的这种优势就显得更加明显。
仍以上述波音公司为例,飞机不同部位导致的故障表现出的情况往往是相似的,熟练的工人可以凭借经验判断(经验往往也会出错),而新手则需要对照厚厚的维修手册查找目录,一一排除,最后找出问题,既费时又费力。而当波音将维修手册绘成一张思维导图后,不仅一目了然,而且不同数据间的联系也十分清晰。维修人员在迅速找到问题的同时,还能根据与问题相连的部位找出可能潜在的故障。这实际上也是培养的员工的一种发散思维方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理清问题的关键,迅速作出判断,还能帮助企业预见到市场未来走向甚至是企业可能存在的危机,进而作出正确决策,使企业发展成高效的智能型企业,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
思维导图科学依据初探
目前,“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关于这个号称“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给我们带来的思维的革命,我们已经听得不少。然而对于“思维导图”的成因我们似乎还知之不多。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外研社最新出版的思维导图系列丛书的第一部《“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中,便对“思维导图”背后的科学依据进行一番探讨,让我们对这一工具的科学性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
我们知道,“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你的左右脑同时运作,将你的思维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而我们从生物显微镜上观察大脑时也会发现,我们的大脑神经也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的神经元,大脑的思维也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思维导图”也正是这种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因此,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思维导图”和大脑本身的思维方式是统一的。是一种利用大脑语言思维的模式,而只有利用大脑自身的语言来思考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一张“思维导图”就能使你的思维主次分明,逻辑清晰起来,更重要的是不会遗忘思维的每个环节。
其次,从支持“思维导图”的科学理论来看,最主要的就是创造性思维理论、回忆功能理论。我们知道,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会使用不同颜色和线条。而颜色和图像能让你的大脑兴奋。颜色能够给你的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你的创造性思维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而与此同时,思维导图中和中心图像连接的不仅有主要分支,同时依次有二级分支以及三级分支。层次十分清晰。而由于你的大脑是通过联想来思维的。这些连接起来的分支必然会使你更容易地理解和记住许多东西。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结构和清晰的层次实际上是创造性思维理论和回忆功能理论的一种体现。而对比单一、单向的文字性思维,由于思维比较单调乏味,经常导致大脑思维的中止。而如果用“思维导图”这种大脑自身的语言去思维的话,大脑思维关闭的情况就不会出现。简单的说,“思维导图”让你的思维模式转换成大脑自身的思维方式,这样与大脑进行对话自然就会变得自然和简单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思维导图”之所以能增强人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启发人的联想力与创造力,除了有上述科学依据之外,最根本的依据还在于它是一种和你的大脑思维在表现形式、语言逻辑高度一致的思维方式,它还原了思维(大脑)的本来面目,从根本上带来了一场思维的革命!
思维导图在解题中的应用
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前面已经讲完了。本章我们再来对这几个原则所包含的思想做一点深层次的分析。在前文中,我们用清晰的思路解决了“子弹穿过水瓶”的问题,还画了一幅思维路径图。一定会有细心的人注意到,这幅图虽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里面也有什么水的浮力、密度,甚至光的折射、反射等跟正确答案一点都不沾边的东西。
既然解决这道题,只需要知道水的压强的方向就够了,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干吗?不是浪费时间吗?本来我就觉得自己脑子不够聪明,想要提高思考的效率,现在倒好,用了这幅思维路径图,不仅没有找到“捷径”,还要多走几条弯路,这不是在拿人开心么?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它是1983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叫做“挖井”。
这幅漫画很容易看懂: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像图中的挖井人一样,东挖挖、西挖挖,三心二意、浅尝辄止,最后还埋怨地下没有水——实际上只要他再多努力往下挖一点,就可以找到水源了。所以说,干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这个寓意当然很好,不过现实情况和这幅漫画的情况有所差别。大家比较一下,下面这幅图和原图有什么区别?哪个更符合现实?
在现实中,要想成功必须坚持不懈,但坚持不懈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你坚持的方向对不对。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道理很深刻,但是不能胡乱套用,比如说:“地下面本来没有水,挖得深了,也就有了水。”这就错了,地下如果本来没有水,挖得再深,也挖不出水来。
真正要把水挖出来,实际上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是横向挖,然后是纵向挖。
纵向挖大家都明白,就是往深了挖。但在费力地深挖之前,先要估计一下地下面有没有水,值不值得费那么大的劲挖那么大个坑——这就需要横着挖。所谓横着挖,就是在地面上多换几个点试着挖一下,如果越挖泥土越潮湿,那有水的可能性就大,就值得深挖;如果越挖越干,那有水的可能性就小,或者发现石头太多,根本挖不动,就应该换个地方试一试。
我们在学习和解题的时候,也跟挖井一样,需要横向的思维和纵向的思维。一道题目拿到手以后,除非你是天才或者以前做过这道题,否则不可能一下子就想出答案。正常的思考过程应该是:根据条件和问题,想一想从哪些方面着手可能做出来,每个方面都试一试,如果此路不通,那就再换一条——这是横着挖。
不断的尝试,发现有一条路可以走通,于是深入思考,精确计算,最后找出答案——这是纵着挖。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现在往往只重视纵向的思考,而忽视了横向的思维。比如老师讲题:“大家看!这道题的思路是这样的:从这个点出发,这样推、这样推、这样推——就把答案算出来了。”至于这个点是怎么找到的,推理过程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则很少去讲。很少去讲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不这样做就找不到正确答案。
这就好比我们去向挖井高手请教怎么挖出水来,他把我们带到某个地方,说:“看我的。”说完只看见铁锹乱舞、尘土飞扬,一会儿挖出一个深坑出来,里面咕噜咕噜往外冒水。然后对我们说:“明白了吧?就是这样挖的。”
大家一看,哇,原来挖井这么简单,于是自己也拿着铁锹找个地方猛挖一通,也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深坑出来,只是里边说什么也不冒水。大家挖得腰酸胳臂疼,却看不见一丁点水,想想自己的动作跟挖井高手没什么两样啊?于是得出一个结论:人家就是比我聪明。
解题的过程,并不等于思考的过程。就好像挖坑的过程,并不等于挖井的过程一样。这是我们很多人存在的认识误区。你向别人请教问题,他不仅给了你答案,还讲了一遍解题过程,这就好像他不仅让你看到水,还让你看到他在挖坑。但是,这并不是解题的核心,真正的核心他没有讲出来:为什么要在这里往下挖?
现在,我们总结出来解题的正确步骤如下:
第一,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当中找出关键词,列举出来;
第二,从关键词展开联想,逐级扩散,尽可能把相关的知识点都想出来(横向思维)。
——当然,有的时候你还没有想多少点,就已经发现哪里有水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向下深挖(纵向思维);
第三步,逐一思考,逐一排除,最后找到解题的思维路径(纵向思维)。
除了作文题和单纯考记忆的题目(比如默写古诗词、选择符合汉语意思的英语单词)外,用这三个步骤,可以解决我们考试中遇到的任何一道题目。实际上,这三个步骤运用熟练之后,对我们写作文的时候选择创意、理清思路,以及背诵单词和英语课文也是很有帮助的。
有的时候情况会复杂一些,比如某些难题不仅要找到一个思路,还需要找到几个思路,并把它们结合起来。但原理是完全一样的,这个我们也会在后面再做深入介绍。
对于很多觉得自己思路不够清楚、做题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方向的人来说,按照这三个步骤画图解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它有点像纠正驼背的“背背佳”,对于习惯于弯着背走路的人来说,刚开始穿肯定觉得特别扭,但久而久之,却能够把错误的习惯扭过来。一旦形成了挺胸抬头走路的新习惯,也就不必再穿了。等你真正养成新的思维习惯之后,也就不用画图,一看到一道题目,条件反射一样的就按照这个思路开始想问题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思维的效率大大提高,真正成了一个“聪明人”了。
学习要革命思维也要革命
如果说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的多年前的那场“学习的革命”,是场理念变革的风暴,那么思维导图一系列著作的出版,很可能将要形成一场思维技术变革的风暴。
“回形针可以用作什么?”。“做导体、牙签、开门钥匙……”,我们的回答很多。
“那么回形针不可用作什么?”。“食物、容器、扇子、船桨、绝缘体……”,我们的回答更多。
错!回形针要是由可以食用的材料做成的不就可以吃了吗?回形针要线条扁粗,做成扇形不可以扇风吗?……如果仔细推敲,似乎我们的每一条“不可用作”都不成立。
这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问题,然而来自英国的博赞先生却对它作了理性的解析。他说,当问到“不可用作”的时候,我们的回答总比“可用作”多,其实反映的是我们从小受到的多是一种否定性的思维训练,这种否定性思维方式使我们的大脑失去了过多的自由,而我们也因此失去了更多的创造力,因为“不可用作”在一定条件下几乎都是“可用作”。
怎么让我们的大脑重新自由起来?博赞先生提出了他的“思维导图”理论。
如果说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的多年前的那场“学习的革命”,是场理念变革的风暴,它让许多前所未有的教育学习理念进入了我们的常识,那么现在外研社引进“世界大脑先生&rdquo 右脑开发训练;博赞先生关于思维导图的一系列著作,很可能将要形成一场思维技术变革的风暴,它将让我们的思维效率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还原思维的本来面目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时,最常用的笔记方式是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方式,但“思维导图”认为,这其实违反了思维的本来面目,也妨碍了思维的效率。“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你的左右脑同时运作,将你的思维痕迹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而我们从生物显微镜上观察大脑时也会发现,我们的大脑神经也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的神经元。而“思维导图”的最初灵感也正是源自于大脑神经元。从某种程度来说,大脑的思维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思维导图”也正是这种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因此,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思维导图”和大脑本身的思维方式是统一的。是一种利用大脑语言思维的模式,而只有利用大脑自身的语言来思考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一张“思维导图”就能使你的思维主次分明,逻辑清晰起来,更重要的是不会遗忘思维的每个环节。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2】
今天,我主要探讨一般的读书笔记制作方法,这是我最常用的“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方法,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1、阅读书籍
如果是理论性书籍,很多情况下前后章节连续性不是很强,可以读完一章之后进行一次整理,如果是整体性较强的书籍,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阅读完成,可以读完全书一并制作思维导图,这个大家根据实践情况和书籍难度自行判断。
2、构建书籍框架
您可以直接将书籍的目录录入到思维导图中,也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部分录入。主要的目标是将书籍中您最重视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维导图中。
3、录入摘抄和重点内容
将书中的重点论证部分录入思维导图,同时将自己摘录、勾画的部分录入,这个时候不必变更书中原句,简单的录入即可。这时有两种内容,第一种是和书籍框架及论证有关的,放入导图的对应分支下;第二种是与框架无关,但您认为很好的话,您可以在导图中建立一个“杂项”的分支,将所有内容统统扔进这个分支下。
4、调整分类方式或框架分析方式
如果您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纯粹和作者有关的东西,那么很可能您并不绝对关心作者或者本书的思维框架如何,但是在书中您可能关心其中某些部分。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您更加关心如果做分析阅读,如何做检视阅读,如何做主题阅读,那么您可能要做三个主要的分支。或者您在读《麦肯锡工作方法》时,至少我更加关心麦肯锡人的工作步骤,那么就做一个工作步骤相关的思维导图——重点不在于作者是如何写的,重要的是你关注什么!另外,就算您希望了解作者或者本书的思维框架,基本上来说您前面根据目录做出的书籍框架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并不是您理解到的框架。在这个步骤中,根据您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一个全书的框架。
5、将内容和论证放入相应分枝中
您已经完成了整体框架的构建,现在是细化的时候了。几乎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提供了拖拽功能,这时,您可以很轻松的将前面录入的内容拖入相应分支中去。
6、细化每个分支的逻辑性和语言
现在框架已经有了,每个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内容,但是每个独立分支下的逻辑性并不清楚,您需要将书中原话转变成您自己理解的话语,尽力简化!同时,将这些句子的逻辑关系理清,用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时您就有了一个层次、逻辑清楚的思维导图了,读书笔记大全《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7、处理“杂项”中的内容
大家没有忘记杂项中还有很多内容吧,处理一下这些句子,将它们变成你的话,作者怎么说的重要,但是永远不如你理解的更重要!这时,您可能会发现有些内容可以放入前面整理出的框架中,有些东西则和全书整体框架或者您关注的内容并不相关。
8、将“杂项”内容归档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反复提到,大家最好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我在用思维导图来做,比如管理一个专门的导图,日常杂项一个导图,谈读书系列一个导图。将杂项中的内容分门别类的归入这些导图中去,不必太过在意构架和体系,您可以同样在它们中建立杂项,扔进去就OK了,等到您想用的时候再说,现在不过是一个搜集资料的过程而已。同时,最好注明该条出自哪本书和页码,不过我一般懒得做,呵呵。
9、重新审视和整理框架性导图,或者,把它整个拆分!
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一步!可以说前面所有的步骤不过是在为这个步骤做准备!您可能以前阅读过相关方面的书籍,也做过相应的思维导图,也就是说您的知识管理系统中已经有了这个部分的相关内容,现在将这本书的框架归类进已有的知识管理系统中去。这时您会发现很多困难,因为这本书中的东西一定和以前的框架有很大的差别,您无法直接将这个框架直接放进去!您可以选择将现在的框架拆分或者选择将原来的框架拆分,总之,让您在同一方面的知识成为唯一的系统和框架,而不是两个!这个过程非常麻烦,但却是收获最大的时刻,因为您并不是在单纯从一本书中获得知识和能量,而是将您以前读过相关类型的知识再次进行了一次梳理和思考。当您看到无数相关分支时,您很可能将本来毫无关联的分支进行联系,发展出非常新颖的想法,也可能由于几个分支并列到同一项目下,顺其自然的找到的突破的途径。当您完成了这个步骤时,可以说,您已经基本将这本书中这次理解到的内容完全消化吸收了!
10、现在,欣赏一下您的思维导图,然后去看场电影,听会音乐,喝杯咖啡,或者,再拿起一本书……
这是我针对大多数书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说这种方法适合于大多数的畅销书,因为这些书大多没有太难的东西,大多数知识需要的并不是非常非常深刻的反省和思考,更多的是要求我们进行梳理,把现在阅读的内容和原有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同时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延伸出某些自己的东西。在前面的论述中,我没有将最后一步列出来:落实到实践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仅仅由于一本书说了什么就直接落实到行动中来,我会在主题阅读中重点强调这一部分。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