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精选17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1
《美丽中国》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看过之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
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影电视艺术形式”,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
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层次。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他同时还说:“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的一种关怀。”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BBC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CHINA”,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面、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然的震撼与敬畏。《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性的,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洞中的蝙蝠。傍晚时分,古老爹倚在窗前,仰头远眺,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部6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的摄像的引导下,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在拍摄后的几周后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在蛇岛上,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能支撑和致命伤害。
《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那么这就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理解爱护珍稀动物,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还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柔软。这部长达6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用暗示和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多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录片来说,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因此,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纪录片《美丽中国》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浑厚、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跟随对象的运动,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光比的明与暗等,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获取最真实的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而是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
《美丽中国》“创造和利用现实”,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如此生动的记录给所看到的人巨大的启发。我们都应站起呼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观!”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2
我是在我同学的电脑上找到这个纪录片的,当时同学向我推荐,我怀着不是很放心的心情去看,结果实在让我震惊了!因为这是我看过拍中国最美的纪录片!它的英文名叫《WildChina》,中文官方译名最后被定为《美丽中国》。该片是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主力——中视传媒——合作制作的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记录片,也是BBC和中国电视台的首次合作。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能供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这就是选择那里的首要条件吧。按气候划分,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物,也有寒带的动物。按植被类型划分,既有高山森林、草甸种类,又有河谷,平原种类,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均有,动物种类南北东西交汇的奇特现象,被誉为“动植物王国”,这可是全世界都很有知名度的。
片子依次呈现出的分别是傣族的庆典仪式与节日,穿插剪辑的是一尊佛像与傣族女人们去取水,然后是一些同期声的打击乐,这里很欣赏的是对脚部给的特写,这种足部特写在片中有多处。接下来的剪辑有点快,有个剪辑是不知道是哪种鸟的眼睛切到了佛像的眼睛,这就让仪式内与外界联系到了一起,类似的还有剪辑进孔雀羽毛和大象的眼睛。紧接着用很轻快的打击乐带入到了一个欢快的泼水节的场面,那晶莹的水珠和欢乐的人们所构成的画面,人们尽情的泼水玩闹,加上那么轻快和优美的音乐,让人觉得舒心、愉快。其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画面,一个解放军穿戴的人被人泼水而自己这是憨厚的傻傻的笑着,帽子上的国徽标志不由得使我想到这部片子是否还是有政治宣传色彩呢,毕竟这是全球播放的片子啊,要有中国共产党的元素在里面。不过这样还是很隐晦的,潜移默化式的渗透容易使人接受。
介绍地理环境的时候不是像我以前看过的那样是用地图了,而是用地球,这个逼真啊,这部分的山脉拍的很大气,上面的水汽般的浮云又增加了动感,使原本不懂的景观“活”起来了,还有种仙境般的感觉。流云和水汽的镜头在片子中运用多次。
金丝猴出场前是飘着雪花的场景介绍,特写的树挂很精致,这在北方很常见,不知道云南那个地方怎么也有。金丝猴也拍的可爱,可以和法国人PK一下了,几个头部的特写,感觉猴子的表情好像很忧郁。“雪后的猴子就开始觅食了”,虽然解说是这样,但看画面总感觉是换了一个季节,至少也是雪都化没了。详细的介绍了其食物是那种半菌半植物的地衣,这片子中生物学知识充足,也是半科教性质的。
介绍中国红色熊猫的时候,还是很可爱的小动物,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后面的一些植物的特写(集中在花朵上)还不错,比如那朵娇美的蓝色花,上面还有一只小昆虫在爬来爬去;
白玉般的花朵和完整的蕊等,都很精致。中间接了一段关于植物猎人的历史资料与介绍(黑白),画面上是有差距的,可能是因为叙述线索的需要,才用的吧,虽是珍贵的史料,但不是很喜欢,与整体的感觉不太协调。
用绳索过怒江峡谷那部分让人感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连交通都是如此特别,配上音乐,感觉很心惊胆战,生拍绳索上的人会掉下去。看着纵横交错的绳索和绳上人的大无畏的神情,又不由得佩服当地人们的创造力和勇气。
杜鹃开花红艳艳,不过吸引人的是那里的小鸟,看着它们吸食花朵中的蜜,灵巧的动作。
音乐和画面给人一种悬念,那么下面出现的又会是那种动物呢?局部的拍摄让我误以为要出现什么庞然大物呢。这是红腹角雉,这一段很值得看,一只公的角雉以独特的偷窥方式去追求母角雉,像那种正反打的剪辑方式。看到公角雉鲜艳的肉垂一抖一抖的,还配以翅膀拍打发出的独特声音,这样的追求真的很好笑。剪辑很有技巧,故布疑阵般的制造悬念。
松动的土慢慢探出一个嘴巴、头、身体、尾巴,这就是两栖动物鳄鱼蝾螈。特写镜头里甚至可以看到它的鼻孔。同样的从泥土里钻出一种植物,竹子瞬间迅速成长,这是采用逐格摄影(或称延时摄影)用照相机拍摄完成的。场面不大,但拍出了一种震撼的效果,谁有会想到那小小的'竹子竟是这样迅速的成长。
竹蝙蝠是一种很小,像蜜蜂那样大小的动物,它居住在竹子中空的洞穴里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需要拍摄竹蝙蝠的洞穴生活,BBC的工作人员用自己制作的摄像头伸到狭窄的洞穴里,捕捉到了洞穴内蝙蝠生存的画面,那个自制摄像头,其实就是英国随处可见的家用夜视闭路系统作出来的。那里面一个小蝙蝠张嘴的镜头,让人们看到了它的口腔内部,牙齿和舌头都是清新可见的。
晚上拍摄飞翔的小蝙蝠的片段很是漂亮,应该是用红外拍的,拍出了小蝙蝠的质感,也在它们穿梭在洞口的时候看到它们的小嘴,小脑袋,甚至看清了它们的骨头和肉质。在竹林里飞翔的小蝙蝠和当时的静谧的音乐构成了那个安静的夜晚,竹蝙蝠们轻扇翅膀在翩翩起舞。这样的夜突然间出现了危机,那是一条蛇,意欲去吃小蝙蝠,一边是无所知的小蝙蝠,另一边是慢慢靠近的蛇,加上音乐的烘托,气氛很紧张。可是最总由于洞口太小,蛇没有得逞,只好爬走了,这里还有一个从洞口向外拍的蛇头的特写,真不知怎么拍的。“在拍摄竹蝠的时候,竹叶青(也就是那条蛇)就近在咫尺,吓得摄影师大气都不敢出。”看过这段材料,我才知道他们还是很危险的,应该还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艰辛,纪录片人啊,很不容易。
以竹子为线讲述它与人的好处,再来就是动物——竹鼠。看着好好的竹子被拖到了地下,进而看到了主角,是嗅觉很好以竹子为食的动物。怎么拍的那么清晰,对我来说很是一个迷,只有看了才知道什么是不可思议。同样的,只看到树枝在动,不知道又被什么动物拉扯,这是就轮到野生亚洲大象出场了。看此片之前,我是不知道中国境内有大象。
下面还有那种独特的捕蜂方法,很有技巧,不过最后以人们掠夺了蜂窝,然后吃幼虫来结尾,还有那个人耍宝似的吃法,真的很气愤,难道我们要展示我们吃动物的残忍,这是中外合拍,虽然真实,但也不要以点带面,为啥不来个我们保护小动物的呢?
象芋开花这组镜头,里面的解说词解说了我们从画面看不到的味道,还有部分使用热感摄像机来拍摄,以冷色和暖色来表现花的温度在上升,表现这个森林女巫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她利用埋葬虫来授粉,你可以看到雄蕊释放黄金花粉,真是一种奇妙的植物。画面的精美与细致,这段就很有代表性。我看的版本不是最高的,听说高版本的画面是“无以伦比的美丽”。
后面还介绍了野生长臂猿,它们是音乐名手,有一只大约才一天的幼猴的画面,听说很珍贵,就是很难得的意思了,下来就是橡胶林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只是特别欣赏这里的画面的美丽。结尾部分大象又出来了,在看到游客们后离开了。看到那只在水里挣扎的小象,我突然想到了在《白色星球》里结尾的那只找不到可以支撑它上岸的厚冰的镜头,同样的手法,同样的主题,在这种数量稀少的物种身上透出的一种无奈。这段的解说也是佐证:山脉目前暂时还是一片绿意盎然,迷惑的单纯,苍穹之下也许有中国最丰饶的自然宝藏,脆弱而无与伦比,在云雾袅袅之下,一个动植物与人类紧密相连,错综复杂的世界。
整体来说,这部片子不论是从视角、摄影还是配乐,都是我看过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中最棒的!其中有些野生动物和风景的镜头从未在银幕上出现过。视角平和,基本做到了真实、客观和公正;摄影技术是顶级的,自不必再多说;总体感觉完全中国风,该磅礴的磅礴该精致的精致,与背景融合为一体。
中国竟然有这么多野生动物、这么多如此美丽的地方,有机会一定要去走走。这部片子的画面都可以和摄影作品媲美了,相信在全球放映之后,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美丽的中国。
希望大家都可以去看看,然后更加的爱我们的大好河山。明白了古人丧国时,看到大好河山是多么的痛苦。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3
在舒缓婉转的传统中国音乐中(我只听出其中有一首是《阳关三叠》),伴随着森林草原、戈壁大漠、雪山圣湖、江河湖沼等优美的画面更替,种种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纷纷登场,一个可与赵忠祥为《动物世界》的配音相媲美的男中音,用同样舒缓的口吻娓娓道来,讲述动物的故事,自然地插入中国历史、文化、人文、宗教、民族、民俗等,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幅幅画卷,引人遐思!
原来中国还有这样美的地方!对此,制片者除了惊艳,也指出了人类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但不是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非常理解地提到中国的zf和人民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保护环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与积极成效。特别提及,毛主席时代曾号召改造自然,相信“人定胜天”,但在总结经验教训后,中国已回归传统,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挑战是巨大的,但自然也有着神奇的力量,中国的环境问题在以缓慢的速度逐步改善,“只要人类有意愿(并付诸行动),自然界总会有办法(恢复)”。这是影片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这与西方媒体通常情况下一味炒作与渲染中国的环境问题有很大的不同。
秘鲁也有很多人或出于无知,或源于偏见,往往追随西方,刻意对中国的问题横加指责。去了中国,才发现大不一样,而惊叹于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平衡各种复杂矛盾与关系的高超艺术。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么多的中国人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发展,中国的zf不仅要对本国负责,而且作为一个大国要对整个世界负责,面临的困难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有谁能真正肯定地给中国指明前进的方向?有谁敢夸口说放在那些个位上就有把握把中国的事情办得更好?
中国有几千年的智慧积淀,有海纳百川,包容世界的胸襟,中国的问题只有中国人通过自身的和谐发展才能解决得更好。
很高兴《美丽中国》这部片子与我经常向秘鲁朋友宣讲的某些思想不谋而合。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与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近代世纪相比,今天我们可说是生逢盛世,怎当不备加努力。挑战和困难永远不会自动消失,但如能吸取教训总结提高,前途无疑是光明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4
又看了一遍《美丽中国》,再次感慨万千,不得不为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中国博大的人文情怀所折服。冰清玉洁的雪山,雄奇秀丽的山川,一望无际的草原,诗情画意的湖泊,波澜壮阔的大海,层次分明的梯田,一切都美得令人窒息;机灵可爱的金丝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威风凛凛的东北虎,亭亭玉立的丹顶鹤,珍贵稀有的扬子鳄,如此丰富的多样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全面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的极为罕见的优秀纪录片。纪录片的内容涵盖整个中国的辽阔疆域: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无一遗漏。整部片子的背景音乐、画面、解说词配合得简直是令人无可挑剔。尤其是里面的解说词,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它时而俏皮,时而深沉,不经意间非常自然地引出一段哲理,启迪着我们的思想。《美丽中国》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极为优秀的纪录片。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被中国的魅力所吸引,还有为国家今后的发展的担忧,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明史时间是最古老的,其人口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十三多亿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各型各色的传统生活方式;虽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及环境保护问题,但还是有它最美的一面。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中国有宽广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仅次于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其温差可以从灼热高温降到令人麻痹的寒冷,中国有云雾迷茫的丛林庇护者稀有动物,一望无际的旷野草原及丰饶的热带海洋。
而如今的中国面对的是怎么样的环境问题?令人瞩目的全世界三大酸雨区,其中之一就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而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30%;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而中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积减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中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水资源危机,作为世界21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付之东流;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气污染已使中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更需要我们去精心呵护,有很多稀有物种已经永远的消失,我们就不能让现在还存在着的东西消失,所以我们要做好自己,让我们国家越来越美丽。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5
随着《美丽中国》纪录片的结束,我带着甜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
梦中,我手握一支画笔,在纸上涂鸦。每一笔都铿锵有力,每一笔都富有激情,每一笔都勾勒着我的梦,我的美丽中国梦。我的梦,是建造一座“美丽中国”的城堡。中国,一个饱经五千年风吹雨打的悠悠古国,一个辉煌的国家,一个站在亚洲之巅的雄鸡。这是一个高达13亿人口的'国家。这里,拥有海拔高达8844.34的珠穆朗码峰,这里,还有全世界最长的云端廊桥……中国的地大物博、风景壮美,散发着她独特迷人的魅力。雾霾,一个白色的魔鬼,从远方扑天盖地袭卷而来。它伸出了手,抓住了中国母亲的心脏——北京。
外出的人们戴着帽子,围着一条长长的围巾,戴着一个厚厚的口罩,双手插进衣服口袋里,行色匆匆地赶往自己的目的地。看到这,我不禁惆怅起来,我们的美丽中国是不是一去不复返了呢?可随着“美丽中国”纪录片的播放,路边一棵棵银杏树、一朵朵野花、空中飞翔的小鸟、海里自由畅快傲游的鱼、还有广场上带着小孙子出来散步的老爷爷……这,才是美丽中国。我的梦,是要让中国成为美丽中国。为了我的梦,我们拿着工具到荒山去植树;我们拿着笤帚去清理垃圾;爸爸把家里的灯泡换成了节能的;妈妈出门很少开车……你一言,我一语;你一行,我一动。“美丽中国”的城堡正在一砖一瓦地搭建着,而我,正在纸上涂鸦,梦想在纸上开花,我的中国梦的轮廓也渐渐变得清晰。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6
中国,为何会美丽?为何会富饶?为何会受人尊敬?因为我们。可是祖国又为何遍体鳞伤?为何惨不忍睹?为何资源枯竭?因为我们。我们是祖国的卫士,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盾牌。我们为何用自己的.双手毁掉祖国?
读了《美丽中国》后 , 我就明白了保护环境,保卫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还能想象原来大地是什么样的了吗?祖国母亲还是原来的那个气壮山河, 锦绣河山 ,重峦叠嶂的母亲吗?曾经是,现在早已被我们毁得“面目全非”了。 那么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珍爱自己的祖国母亲,保护自己的祖国母亲。
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节约纸张,水源,不用一次性物品,这些等等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关键是做不做得到。我也在节约,用心节约。每天晚上家中尽量只开两盏房间的灯,不在家时把所有电器关掉。冲凉房的水必须懂得循环利用,若发现漏水,水龙头关不紧等状况要及时修理,防止流失……
祖国 如此美丽,如此伟大,如此富饶啊, 大地哺育着我们。我们世世代代生于斯,繁衍于斯,建设着我们的美好家园。让我们祖国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阳光更灿烂,雨露更滋润吧。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我们自己,也为子孙万代创造更加美丽幸福的生活。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7
BBC和CTV中视联合摄制的《美丽中国》经得起这样的礼赞。
本片半年前正式播出后,终于有机会感受它带来的震撼。高速镜头下的中国大地是如此壮丽迷人,恢宏镜头下南中国乡村生活纯朴淡定。六集虽然才看过两集,我已经无法不怀疑我是否了解这个伟大文明的人文地理。中国文明起源于乡村,也在乡村中形成大势臻于成熟,既为乡民,必对其周围山川河流,花草果木在数千年历史绵延中形成独特的知识和感悟,而却不为今人所道,则文明也必为衰落。现代社会城市化急速突进下给原始生态环境造成了几乎致命的损害,遑论仰赖于此的农耕文化;如今欲望让我们对自然的索取疯狂地深入地下,强力释放存于其中数百万年的二氧化碳,慢慢改变这个星球的气候和这个国家残存的秀美身姿。
一个细节:怒江边的人们依铁索渡江展露了自然的尖锐锋芒,也剥开了贫穷落后的外衣,文化相对主义可能并不认为这是落后,只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情感上却无法不向他们为这样坚强智慧辛酸的生活献上深深敬意——历经百年却还未架起一座桥。人和自然可以相处,但一定充满了暴力,无论多么美丽的'自然也需要为人类至高无上的生命权让路(生命的价格此处不表),从文明开化到现代化,人与自然的链条越绷越紧,即使偏远如怒江也应当且必须为人类让路,保持微妙的平衡。
“国人都应对本国史存一份温情与敬意”,我们也应对上苍给予中国文明繁衍发展千年的壮阔大地饱含深情和充满敬畏,去认识这片大地上的独特风情和奇巧生物,至少可以了解到这个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国度仍然保有脆弱但令人窒息的美丽,为我们的乡村骄傲,为我们的环境改善做出最少一点点的努力。就此向BBC致敬。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8
今天,我读了《美丽中国》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关于环保的故事,其中的两篇让我深有感触。
《渡渡鸟和兔子》是一篇,这个故事讲了渡渡鸟的灭绝也是大颅橄树的绝育之时和一位澳大利亚人的几只兔子造成危害。这时,我突然想到:人类砍伐树木会令鸟儿无家可归,导致鸟儿灭绝。这样会不会打乱生态平衡?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鸟儿是吃虫子的,虫子没有了天敌,一定会加速“生育”,这样,没有几个月,我们就会迎来一个新的自然灾害——虫灾。我又想到:前几天我拿弹弓去打鸟,十几只被我打得奄奄一息,我这不就等于“砍树”吗?读完这篇文章,我才决定以后多植树,不打鸟。
《如果大家都这么做》是另一篇,这篇告诉我们不能乱扔垃圾,扔垃圾的坏处。这时,我又不由自主地想起又一件事:那是一个夏天,我买了根冰棍一边吃一边走,吃完后,我又不想到下一个岔路扔垃圾,便趁人不注意,随手一扔,然后又若无其事地走了,这时,一位环节工人出现了,他注视着我,好像在告诉我:不能随便乱扔垃圾!我的脸则通红。回到家,我看了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扔垃圾的坏处,也按暗下决心,以后决不能乱扔垃圾了。
从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也决心:不能打乱生态平衡,不能随便乱扔垃圾。
天好热,我坐在床上,吹着电风扇,悠闲地翻看着《美丽中国》,翻着翻着,忽然一行黑体字“哭泣的地球”吸引了我的眼球,我饶有兴趣地看着,渐渐的我的眼睛似乎湿润了,文章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仿佛都在拨击我幼小的心弦。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到处是青山绿水,树林枝繁叶茂,小鸟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河水清澈透明,低头就可以看到小鱼小虾在水中嬉戏玩耍,生活在这样优美的这生活环境之中,我们感到无比的温馨和美好。但是近几年由于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的`淡薄,不少不法商人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以前枝繁叶茂的森林变成了一座座工厂;清澈透明的河流变成了一条条污水河,里面的鱼儿被熏得头晕眼花。以前的一些古城都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和公寓,我们的家园如果再这样下去,一定会变成一个乱七八糟的“蜂窝煤”了。
我虽然是一名小学生,可我也是一个社会小公民,我长大了,懂事了,我也要用自己的一双小手为美好的家园添一分光彩,哪怕是为一棵小树苗浇浇水,哪怕是为一株小花培培土,哪怕是为一根小草施施肥。
读完《美丽中国》这本书,我对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知识点、保护环境的一百件小事我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很久以前,地球是一颗美丽的星球,是宇宙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干净又漂亮,大自然赐于我们美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还有丰富的特产资源。而现在呢?还能看得到她那美丽的面孔吗?
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让这颗美丽的星球变得肮脏不堪,遍体鳞伤。由于人们把树林乱砍滥伐,所以许多土地变成了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沙漠,可人们还是不惜代价地砍树,无止境地索求、索求、再索求,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难道我们就不能学学阿联酋人民克服重重重困难的精神,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把迪拜建设成沙漠中的绿洲!
今年2013年1月份,我国中东部地区都频繁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导致部分城市空气重度污染,许多人外出时都要戴着口罩,整日都见不到可爱的太阳,所以我们要从倡导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尽量不开汽车,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人类是地球的朋友,地球是人类赖以的家园,如果地球面临危险,人类将如何生存?我们一定要牢记保护环境里的一百件小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水电、节约纸张、拒用一次性用品、保护动物、不乱丢垃圾……保护生态平衡,让我们的家园——地球更加美丽。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9
美丽不仅仅的用眼睛才能看到的,有的美丽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用你的心去感受,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一定会被它的美丽所感染。
《美丽中国》这部中英合作的自然人文风光历史纪录片中,我看到了许多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形形色色的动物们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还了解到很多我从没有去过的地方的人文知识,都深深地感染着我。面对如此地大物博的中国,面对如此众多的我没有走过和领略过的地方,面对如此多的我没有听过的精彩故事、没有见过的宏伟场面,瞬间,一种强烈的自卑感油然而生,我是如此的渺小。我生在这个美丽的国家,却对这个国家的本来面貌了解那么一点点。度过了12个春夏秋冬,也经历了风霜雨雪,却从不曾见过那些美景,不曾了解过那些可爱动物的生活,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悲伤与遗憾。它的美丽感染着我,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多去看看自己不曾见过的.美景,聆听自己不曾听过的故事,完成自己一直想做却没有实现的梦想。
我看到了神奇的梯田,层层叠叠,疏密有致。简直有如童话般神奇,一直延伸到天边,有要飞到九霄云外的悬浮感。还有点像茄子片,一层一层叠加而成的。我了解到,这是古代人聪明才智的见证,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为了种植水稻而建的梯田,一直遗留到现在。既有特色又美丽,真有种冲动想立刻高中生作文到梯田上面,观望四周,感受那里的静谧,所有的辽阔,尽收眼底。
我还看到了池鹭吃青蛙,一口吃一个。一开始真的是被吓了一跳,看到青蛙就那么被吞,心里有点隐隐作痛。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今天青蛙被池鹭吃掉了,也许明天池鹭也没别的动物俘虏了。命运就是这么的无常。青蛙被吃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同时也联想到了社会的残酷,你是弱者,就注定要接受强者的摆布,命运就会掌控在别人的手中。所以,要做生活的强者,要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城市中生活久了,偶尔真的应该回归到大自然中,找回最初的梦想,感受最原始的自己,守护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感受少数民族的虔诚与纯洁。他们有许多的风俗,几千年来一直流传到现在。傣族人自称为水乡之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两件事:佛教与家庭。但是于我们,最重要的事一定不止这两件。其实有时候挺羡慕他们的,有着自己信仰的快乐,开心的泼水节,简单的生活,没有纷扰。一直以来,我就觉得我们就像小草,小的时候是因为小草有了阳光雨水跟土壤就能茁壮成长。我们也是。现在也是,只不过多了一双拔草的手。社会没有变,是我们在变。很多事情原本不复杂,是我们给它赋予了繁琐的含义。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坐下来静静的反思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像熊猫喜欢竹子,池鹭喜欢吃鱼,我呢?我想要的是什么?
生命是脆弱和短暂的,但是上帝赋予了我们脆弱和短暂的生命的掌控权。人生在世,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自己掌控的,由自己把握一切。就像池鹭与青蛙不如意或者是幸运,都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笑对人生,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天,不能给人生留有遗憾。让身心回归自然,找回最初的梦想。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与美好,用心去体会美丽中国的美丽。相信,中国的美丽,一样可以深深感染着你。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10
纪录片《美丽中国》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美丽,从不同的镜头和角度展示了山水的美,动植物及人们的关系,流露出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南方,那里属于湿润的亚热带气候,适合稻谷的种植,从而孕育了南方的稻米文化。其地形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同时由于湿热的气候及其它各方面的原因水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稻米也是南方人的主要食物。由于南方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在中国南方的云南省、贵州省等地的稻田一般都是环山而行,这就是著名的梯田。整片的丘陵梯田广布,浩瀚而伟大的工程,从上往下看整个山谷是多么的壮阔,那层层的梯田犹如攀登的阶梯。
在山里有一片石林,这些石林是多年以来雨水侵蚀的.结果,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这也适合了中国人喜欢奇峰怪石的爱好。石灰岩有个比较奇特的特性——容易被雨水侵蚀、溶解,所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溶洞,这些溶洞洞穴经过几千年的雨水侵蚀,现在已深入到床岩的核心。为探索更多有关溶洞的信息,人们进行了勘探溶洞的计划,在洞穴内,无尽的水滴穿越了数不清世纪,无数的水滴、细流,让地下河侵蚀石床更深。洞穴不仅在溶洞有,在大山上也是有。在一些比较原始的地方,生活着一些比较珍贵的野生动物,比如黑叶猴,这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在中国只有两个省——贵州省与广西才有,而且数量并不多。黑叶猴是种素食动物,它们只吃花蕾、果子及嫩叶。这些黑叶猴的毛色是黑色的,但是幼小的黑叶猴是褐红色的,然后才从尾巴的末端开始慢慢地变黑。同时,黑叶猴还是攀岩的好手,它们从小就开始在岩石峭壁上攀岩,在峭壁会滴流出含有矿物质的水,那是黑叶猴的最爱。黑叶猴虽然比较会攀岩,但每种动物都会有自己的天敌,在夜间黑叶猴为了躲避夜间捕食动物,它们必须躲入地下,这就需要它们的攀岩的技术了,在峭壁上寻找不容易被发现的洞穴躲避。
不仅是动物懂得利用洞穴保护自己,人类更是懂得。在一些山区,人们把学校、家都建在山洞里,这不仅有防护的作用,也可以冬暖夏凉。同时在一些山洞里也栖居着雨燕和大足鼠耳蝠,纪录片中大足鼠耳蝠在黑暗中捕鱼被拍摄到,淡水生物是中国南方居民的重要资源。漓江的渔民掌握着传统捕鱼方法——用鸬鹚捕鱼,现在也只能为游客表演了。
在中国南方,很多的稀有动物都有濒临灭绝的可能,但在人们的保护下,它们又可以繁衍生息。《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那么这就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理解爱护珍稀动物,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11
纪录片《美丽中国》让我更加了解了我们古老而神奇的祖国,为我们的祖国骄傲!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各型各色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周围自然生态是关系密切的。虽然中国这片美丽的'土地地大物博,但是面临着巨大的环保问题,人们没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很多稀有物种已经永远的消失。
如果继续破坏自然生态,今天我们欣赏到的美丽中国,将不再美丽。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该保护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让中国永远充满魅力!
中国,为何会美丽?为何会富饶?为何会受人尊敬?因为我们。可是祖国又为何遍体鳞伤?为何惨不忍睹?为何资源枯竭?因为我们。我们是祖国的卫士,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盾牌。我们为何用自己的双手毁掉祖国?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12
读了《美丽中国》这本书,最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章是《让流水更净》,因为这章讲述了水的重要性,更讲述了一些人爱水的故事。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东西,它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人类成功生存并发展了6500 万年,人类的历史无处没有水,我们应保护她。在书中,小学生、农民、普通的'妇女,一次次用事实说明:保护水源并不难!
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他们能保护了水,我们也可以。就从身边做起吧!这都是很简单的:
一、 不乱丢垃圾,垃圾都会被雨水冲进河里,你想喝泡过垃圾的水吗?
二、 节约用水。把利用过的水再次循环利用,省去一些水。不去挥霍水,该用的就 用,不该用时不用。
三、 收集雨水。有条件的人就去屋顶上放个盆就行了,无论是大雨还是小雨,都能获得一定的水量。
在此,我呼吁身边的你我他,从小事做起,希望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13
这个暑假我在家观看了有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联合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美丽中国》。它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纪录片,该片使用了航拍、红外、告诉、延时和水下等先进的拍摄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出中国独特的魅力。
我一天看完了整部片子,不禁感叹万千。纪录片的内容涵盖了整个中国的辽阔疆域,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无一遗漏。冰清玉洁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诗情画意的湖泊,波澜壮阔的大海,一切都是那么美丽。机灵可爱的金丝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威风凛凛的东北虎,亭亭玉立的丹顶鹤,珍贵稀有的扬子鳄,如此丰富的多样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我在被中国魅力所吸引的同时,不免又有了一些担心。令人瞩目的.三大酸雨区,一个就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百分之三十;中国每天都有五百公顷土地被沙漠吞食,年均消失天然林场四十万公顷;作为世界第二十一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有一半城市缺水……
我们要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防止水土流失,节约水资源。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美丽。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14
这两天宅在家,看了BBC的6集纪录片Wild China,中文名叫《美丽中国》。用创作者的话说,这是反映“中国人民及野生动物与所住的非凡山水的互动关系”的纪录片。
中国是巨大的,中国也是美丽的。如何反映巨大中国的美丽,确实是一个难题。至少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西方人看东西的角度跟我们真是很不一样,我们总喜欢宏大叙事,而他们则喜欢从细微的东西入手。
云南的热带风光、贵州的卡斯特地貌、海南的红树林海滩、南中国海壮丽的珊瑚礁、新疆的戈壁沙漠、内蒙古逐渐变化的草原牧场、东北的平原与山脉,中原广袤的平原、南方的丘陵与坡地……漫步在中华大地上,壮丽的自然风光与纷繁复杂的物种令人震撼与感动。
可以说,纪录片展示的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中国美的一面。摄影师们追求唯美,因为拍摄角度不同,所以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事物也都具有了特异的美感,甚至让我产生了不真实的感觉。当片中出现蛇岛中的蝮蛇张口吞下一个大它蛇口两倍的鸟雀时,镜头慢慢地移动,我也开始感到毛骨悚然——太细致了。
感谢摄影师的敬业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很多非常稀有的镜头。有些画面,从放映角度看拍摄角度,取景应当是非常非常困难的,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更别说拍那些野生动物的`出没了。如果没有长时间的耐心和坚守,是决不可能完成的。例如南方渔民潜海捕虾,连渔民都不敢说一次就能成功捕获,更别说拍摄了。
纪录片尽量避免采用激烈的言词来评论,而是很平静地很客观地叙述所拍到的一切。正因为如此,一时间让人产生深深地怀疑,这还是我们生活的土地和我们所知道的生活吗?现实里我们的大环境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仅就片子里提到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一直都在靠人工受精支撑繁衍,朱鹮是仅剩的几只在设了保护区后保存下来的,麋鹿则根本就没有了是从英国重新移民回来的,中华白鱀豚和中华鲟由于江河的污染,想保护都难,因为它们不是划一小块保护区就可以保护起来的。
片子的最后结语既有隐忧也有期望,他们期待中国能用强有力政府权力来对待环境问题,因为毕竟这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它影响着整个地球。美好壮丽的自然环境如何得以保存,可爱的动物如何与人类和谐相处,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有效协调,中国社会还得从哲学上来一次根本的反省与变革。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15
《美丽中国》是一部从各个地域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的纪录片。内容说了中国辽阔疆域的美丽风景。从桃红柳绿的江南到冰天雪地的长白山脉,从波涛汹涌的东海之滨到黄沙万里的西部沙漠。它的美丽征服了每位观众。
《美丽中国》总共六集,分别是:《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作。介绍了中国一望无际的草原、美丽辽阔的大海、诗情画意的湖泊、雄丽险奇的山川、珍奇多样的植物、热浪滚滚的'沙漠……一切都是那么美丽,让人目不转睛!
看了《美丽中国》,我知道了中国有海拔8844·43米珠穆拉玛峰,有世界第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还有绵延千里的海岸线。
中国是如此的地大物博,如此的富饶美丽,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深深地为我们的祖国和民族骄傲自豪。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服务,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16
《美丽中国》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全面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的极为罕见的优秀纪录片。纪录片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浑厚、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这些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视听享受,更是一种让我们身心完全融入的精神交流。看过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
这部长达6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记录片中,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洞中的蝙蝠都给人以震撼。
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还展示出了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有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的无奈;有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的无助。
《美丽中国》用镜头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自然,一个率真的自然,同时也用可能因为人类的破坏而瞬间消失的美景警醒人们: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了唯一只爱自己的冷漠动物。它的镜头告诉了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与其它物种,要像珍爱自己一样去关爱它们。
我想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许多稀有物种已经绝灭,我们不能再让现有的东西消失,要是有一天地球上再也找不出这样的美景,或许世界末日就在下一个挥手之间吧!所以我们都应该站起来呼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观吧!”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17
美丽的中国,不但我们的祖国,它更是我们的“母亲”,在我们心中它是最美丽的国家,可是我们的祖国一直能这么美吗?这倒是一个令人发思的问题。
中国地域辽阔,风景自然也是极佳,仰望祖国的壮丽山河,不禁想起珠穆朗玛峰,长江,黄河这些奇景,它们雅俗之中透露出一种伟岸,这神奇而又美丽的'国土,正是我生活的乐园,中国是美丽的,是由内而外散发出去的一种艺术文艺之美。
我们要去保护这种美,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有效的利用可持续发展节约现有的资源,保护现有的资源,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且不失美丽。
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这才使中国更加文明昌盛,当初有那么多的国家都想要吞并中国,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所以说国之强大来源于人民的团结。
美丽中国,这四个字并不只是指中国的山川河流之美,更讲究的是人民团结友爱的心灵之美。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定会稳居九州大陆。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筑梦中国观后感07-14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精选22篇)11-30
观看纪录片甲午甲午观后感精选07-14
纪录片电商风云观后感04-27
阿里纪录片《造梦者》观后感11-17
江山多娇纪录片观后感(通用10篇)08-21
纪录片《人间世》观后感(通用27篇)05-18
医疗纪录片《人间世》观后感(通用19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