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经过一段长长的暑假,咱们又回到莲东小学美丽的校园里再相聚,今天正式开学啦!我提议,让我们一起用最热烈的掌声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孩子们,从现在开始,莲东小学6岁啦!你们猜猜看,全校一到六年级共有多少个班级呢?(46个班级)你们再猜猜看,全校46个班级一共有多少学生呢?(超过2800)还有,全校一共有多少位老师和职工呢?(134名)每个班的科任老师大家平时都经常接触,也很容易就认识了,在这里我不作一一详细介绍。但是,我要向大家特别介绍几个人,他们虽然不是在教室里上课的科任老师,可是他们的工作却和学校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我希望全校同学都能认识他们,记住他们。校医:黄文德医生,如果你上学时生病了、课间不小心摔倒、流血啦等等,记得到医务室找黄医生,他会给你帮助的;图书馆馆长:詹雪梅老师,上阅读课时、平时想看书时,你可以到图书馆找詹老师借阅图书;打印室:徐晓琴老师,她负责帮老师、同学打印、复印各种学习材料;保安员:詹叔叔、刘叔叔、李叔叔和杨阿姨,他们每天都会全副武装、尽职尽现地在学校大门、校园里站岗、巡逻,保卫着大家的安全;还有保洁员阿姨:范阿姨和罗阿姨,她们两个每天都要早早到校,用专用的拖把把学校的每一寸大理石地面拖得干干净净,闪闪发亮,每天下午放学时,还要把学校的每一个厕所都冲洗得干干净净,没有异味,给大家带来清洁的环境!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把掌声送他们!请大家记住他们,尊重、珍惜他们的工作和劳动,别忘了,见面时打个招呼、问个好!
孩子们,今年暑假学校进行了部分教室的改造和装修,昨天注册时,就有很多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班级在哪里了,要知道升上一个新年段,你的教室就可能更换到不同的地方,所以咱们要学会认识校园,熟悉校园的楼层、教室分布情况,以免走错教室上错课哈!学校一共有4栋楼,你们要记住自己的教室在第几栋楼的第几层,还要认识各种专用教室、老师办公室的楼层和所在位置,方便你们有事时找到老师,所以请小朋友们课余时间多在学校里走一走,看一看,每个教室都有牌子,认清牌子上写的名称,记住它们。我想告诉大家,音乐课的教室全都在地下室D区;地下底的A、B区已经划分标准停车位,是老师们停车的地方,请同学们平时不要在A、B活动,以保证安全;地下室C区是同学们的活动区域,老师们的车不会在这里经过,在这里活动比较安全,但是要讲究卫生,不要随地乱丢垃圾、瓶子等。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希望大家能请记住: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要有礼貌、讲文明,每天见面说声“老师好”“叔叔阿姨好”“爷爷奶奶好”“同学你好”,得到别人的帮助说声“谢谢你”;要明事理、求宽容,碰到困难有争执时,声音轻一点,脾气小一点,沟通理解多一点;要讲卫生、保清洁,自己的课桌抽屉不乱塞垃圾,看到地面有垃圾主动弯腰捡起来,值日工作认真做;要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珍惜校园美丽的环境,处处文明活动,主动照顾花草、保护学校设备设施,常保校园美丽、整洁……
亲爱的孩子们,我说的话,你们能记住吗?让我们共同期待,莲东小学的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校园里快乐生活,用功读书、幸福成长!
篇二: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同学们人生新的起点,也是北大116年校史上崭新的一页。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在此,我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同学们,欢迎同学们!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这些口号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116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北大是一部厚重的书。无论初入燕园还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扞卫我们北大的精神。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这里的机会很多,资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这是北大的优势所在,也可能给你们带来许多“幸福的烦恼”,因为你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比如,该选什么课?那么多的名师,谁的课都舍不得放弃,可时间又是有限的;该参加什么社团?“百团大战”真是让人兴奋,可哪个社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图书馆自习,还是去百年讲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学外语、做科研还是出国交流?将来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是留在让人又爱又累的北京,还是扎根基层、报效家乡?而在我们这个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变化就更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各种思潮激荡碰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烦恼,会受到诱惑,也遭遇挫折。大家都在问,路在何方?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下。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没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中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发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工夫。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交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务必珍惜。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学们不要囿于一隅,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研习古今中外的经典。未来几年是大家打基础的阶段,既是打学问的基础,也是打人生的基础,这个基础要宽一点、厚一点、深一点才好。比如,近年来,学校专门开设了“才斋讲堂”,邀请各学科的名师大家举办讲座,就是希望帮助同学们打开视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
有的同学说,北大重视基础学科,强调基本功的训练,这固然是好,可在将来就业的时候用处恐怕不大。其实,看似“没用”的知识可能是最“有用”的,基础扎实、博采众长的人才有无穷的后劲。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很火,题目叫《一只海绵的自我修养》。作者是我校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经过十年数学竞赛训练和四年数院学习的她,毕业之后直接选择了就业,她喜欢文化创意,所以到了一家着名的国际广告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她成为同批入职的同事中第一个升职的。这个“跨界”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中说“我不是没有质疑过自己,但意志力无非就是两件事:别回头,别低头。应该做一只小海绵,别管自己有理没理,你就去吸收,吸进去,不好的吐出来,吸进去,再吐出来。”在经常被问到“学数学对工作有什么用”时,作者以实际经历告诉师弟师妹——“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到这名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心得感悟,我很感动,也很欣慰。北大培养人才,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同时,这位校友的故事也说明,人生选择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坚信自己的选择,笃实、苦干,条条大路都能通向罗马。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她的父亲不同意这样的选择,还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最后还是被樊锦诗扣了下来。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一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诗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
[开学典礼校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