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应聘者三大面试失败主因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10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不论是跳槽,还是初入职场,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都不太容易。

  为何有人在应聘时连简历都无法通过?为何有人杀出重围却倒在面试的最后一道关卡?

  在这几天郑州举行的系列招聘会上,多位人力资源经理现场总结了应聘者初试遭淘汰的三大主因:不够诚实、不够平等、自身没有定位。

  回答问题不够诚实

  不懂装懂

  故事

  即将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小吴,学的是生物学,他应聘的是郑州二七万达广场的行政助理职位。

  之所以选择这个与专业不太相关的岗位,小吴说,自己实习时就一直在做行政工作,感觉在这方面有优势。

  初试时,对方问小吴对万达广场了解多少,小吴在支吾一会儿后,向对方谈了自己的认识。

  人力资源经理点评:

  对于不了解的东西,硬要表明自己了解,是很多应聘者的通病。很多人在准备找工作时,也会想到规避这一点,但现实中却会习惯性地“不懂装懂”。这种支支吾吾、不够诚实的人,很难给招聘方留下“可靠”的印象。

  招聘方建议:

  面对这类问题,如果确实有准备就精练回答,没准备好就实话实说,一般不会减分。

  不自信,难以用平等的心态与人交流

  故事:

  小黄是周口一家高等院校的毕业生,14日参加了3个招聘,都是会计职位。每次和招聘方交谈,小黄都显得有些胆怯,由于说话声音小,对方多次让她重述。与她相反的是,同行而来的同学小秦每次面对招聘者都是侃侃而谈,并且在回答每个问题时都会加上自己的评论。

  人力资源经理点评:

  胆怯、忸怩、说话声音太小,都是不自信的表现,没有一家企业会喜欢自己的员工在外人面前总是唯唯诺诺。同时,对于一个刚毕业的人来讲,与人交流时用咄咄逼人的言语和过于职业的词汇,会被认为是心虚、过分夸大自己。

  招聘方建议:

  招聘会是双向选择,应聘者不要觉得自己是有求于人,更不要觉得自己是对方不可错过的人才,保持平等的心态,平等地和人交流,才会让人觉得“靠谱”。

  啥工作都行,对自己完全没定位

  故事:

  14日的招聘会现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小周和4名同学结伴前来,他们手中都拿着一沓个人简历,穿梭在各个招聘台之间。

  小周说,他们在较知名的几家企业都投了简历,选择的岗位遍及营销、行政、采购等。问及打算做哪类工作时,小周的回答是“哪个录用了就做哪个”。

  人力资源经理点评:

  这样的做法,说明应聘者只是想找一个养活自己的活计,而非真正图谋发展的工作。年轻人对自身定位不清属于正常,但不能完全没有定位。起码要知道自己是想到哪类单位的哪种岗位,想要在未来几年对自己哪方面进行提升,“哪个都行”意味着“你哪个都不行”。

  招聘方建议:

  找工作时多试几家单位,是合情合理的,但找工作时依然要有重点,特别是一些学营销、法律、文秘、管理等专业者,应该重点突破,明确告诉招聘方你想做什么工作,想往哪方面发展,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