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话故事

时间:2024-03-15 13:45:12 宇涛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古代神话故事(精选10个)

  神话故事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它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深远的影响。如下是中国人才网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1、凤凰传说

  听老人们讲,古代有凤凰鸟,那是既美丽又聪明的鸟,可有谁见过呢?

  还真的有人见过,而且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史书记载。《前汉书、昭帝纪): “三年……冬十月,凤凰集东海,遣使者祀其处。”。这是说,昭帝始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年的冬天十月里,有许多凤凰聚集在东海岸边的山上,皇帝认为这是了不起的祥瑞征兆,专门派使臣到海边祭祀。

  传说凤凰老家就在东海岸边连云港云台山脉的凰窝山上。而有史以来,这里的地名、山名就叫做凰窝、凰窝山,民间还—直流传着许许多多龙凤呈样的爱情故事,亦真亦幻,神奇曼妙,动人心弦。这更加印证了连云港凰窝山就是凤凰栖息的地方。

  凤凰自古就是人们的图腾崇拜物,后来传说其幻化成神鸟不胫而走。凤凰从品性到形状,高度地综合了鸟类的特征,是鸟类之王。鸟类像人们对自己的兄长那样,尊敬、拥护,爱戴、敬畏凤凰。人们还赋于她聪颖的智慧、崇高的思想和优良的品质。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支,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扮演着一个集德、义、礼、仁、信于一体的圣物的角色,承载了相当深厚的文化寄托,是天下太平、百姓幸福的标志,是纯洁爱情、美满姻缘的像征,是世间美好的吉祥物。连云港人为有凰窝而自豪,为有凤凰而骄傲。连云港也因凰窝而传扬四海,也因凤凰而闻名遐迩。

  我久闻凰窝山之名,读了民初张学瀚,“凰窝仿佛桃源境,赏月看花且诵经。”的诗句后,常神往到凰窝山—游,领略它的山海风貌,特别是那一个个美丽动人的龙凤传说,更添了寻秘探幽的情趣。今年“端午节”,我应邀参加中国华文作家协会古典文学创作研讨会,和海内外作家齐聚高公岛风景游览区采风。

  游凰窝山不是作家们的初衷,他们最有兴致的是要寻觅龙凤传说,更想—睹凤凰仙女蔚云的娇容。我们登上108级“拜风梯”,在气喘吁吁中终于看到了“栖凤亭”,是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在此不远处立有一尊青铜凤凰像,这就是人们仰慕的凤凰仙女蔚云。这地方叫“丹凤朝阳台”,是凤凰仙女蔚云眺望情郎妙臣的地方。相传玉龙太子妙臣回到大海后,蔚云思君心切, 飞来这里,面对大海,望眼欲穿,日出也等,星夜也等,希望有一天,希望下一个雨季能与心上人欢聚。

  研究古典文学的作家们为了探究龙凤的爱情故事,还特别绕有情趣地游览了凰窝山之胜景“三潭飞雪”,龙凤的爱情故事就是由此而来。它在龙潭涧中游,是传说中玉龙太子妙臣顺着龙潭洞从东海来到凰窝山与凤凰仙女蔚云相会的地方。相传东海龙王敖广的儿子妙臣气宇轩昂,智慧超群,他在—次海边游玩时,恰巧看到山崖上姿容温雅的凤凰仙女蔚云,那天然的风韵和美貌深深吸引了他,她也脉脉含情地凝视。然而天上海中无法相聚,蔚云执着地飞遍千山万水衔来树枝草木,在高高的山谷中筑起一道大坝,蓄水积流。有志者事竟成。在又—个雨季来临时,天水浩荡,冲出的水流在山谷中形成一条弯弯的

  河流汇人大海。妙臣望着澎湃的涧水,万分激动,顺流而上。 初次上山的妙臣在大涧的第一潭“蛤蟆塘”急切地想见蔚云.可怎么也见不着。身后只传来几声蛙鸣,正所谓“鸟飞林愈静.蝉呜山更幽”。妙臣赶紧来到第二潭“小花鞋”.他看到一少女在哭泣,听说洗衣不小心冲走了“小花鞋”,就游到海边为她找回了“小花鞋”。姑娘深表爱意,可妙臣想着蔚云,毅然回绝。就在这时,姑娘变成了蔚云,妙臣欣喜若狂。原来姑娘在考验妙臣哩。后来这地方就叫“小花鞋”了。在此喜结良缘的妙臣与蔚云幸福欢乐,便携手相拥上了第三潭“玉龙潭”。这里飞花溅雪,薄雾浸衣,景色尤佳,成为龙凤经常嬉戏游乐的地方。“三潭飞雪”是一处胜景。山石奇状异形.涧水奔流湍涌,激溅的浪花如漱玉喷珠飞雪漫天。民初乡土诗人在此留下了摩崖石刻,张学瀚诗云:“山势崔巍列画屏,龙潭飞雪遍珑玲……”张恩沛诗云:“为爱仙源水—方,龙潭幽曲午风凉……泉声遥接潮声壮,添助波澜稳助航。”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凰窝山是凤凰栖息过的地方,是龙凤呈样的乐园。清代诗人王士任诗云:“应是蓬莱原不远,探幽何必到三峰。”我觉得揽胜蓬莱,只能使人望洋兴叹,而凰窝山那迷人的仙境,神奇的传说,以至于静穆、幽雅和秀美,真正地堪比蓬莱、方丈和瀛州三神山。

  2、伏羲指方向

  古时候,伏羲在宛丘,也就是此刻淮阳这地方,教人狩猎打鱼过生活。后来,人多了,伏羲挑了一批会狩猎打鱼的人,叫他们去东西南北四方,到那边狩猎打鱼。

  临走的时候,大家问伏羲,到了远方迷了方向咋办?伏羲挽个篮子,说:“走,我送你们去。”

  有人见伏羲挽个篮子,就间:“你挽个篮子弄啥?”

  伏羲说:“挽东和西”

  “东西咋能挽?”

  “能。东方属金,西方属土,金和土咋不能挽哩?”

  “东和西咋分清呢?”

  “日头出东落西。”

  又有人问:“南和北也能挽吗?”

  伏羲说:“不能。南边属火,北方属水,水火不相容呀!”

  “南和北咋分清呢?”

  “南热北冷。”

  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咋样分辨东西南北,就不让伏羲再送了。

  3、伏羲画八卦

  从前,人们对天上会长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不知道是咋回事。好多人去问伏羲,他也说不出个原由。伏羲总想把这些事儿弄明显,可想来想去,咋也想不出个头绪来。

  有一天,伏羲在蔡河(流经淮阳伏羲南门前的一条河)打鱼,逮住一个白龟。他想:世上白龟少见哪!当年天塌地陷,白龟老祖救了俺兄妹,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难道这个白龟是白龟老祖的子孙?嗯,我得把它养起来。他挖个坑,灌进水,把白龟放在里边,逮些小鱼虾放坑里,叫白龟吃。也怪,白龟养在那儿,坑里的水分外清。伏羲每次去喂它,它都凫到伏羲跟前,趴在坑边不动弹。

  伏羲没事儿就坐在坑沿儿,看着白龟想世上的难题儿。看着看着,他见白龟盖上有斑纹,就折一根草秆儿,在地上比着白龟盖上的斑纹画。画着想着,想着画着,画了九九八十一天,画出了花样。他用一通道儿当阳,一断道儿当阴,一阳二阴,一阴二阳,往返搭配,画来画去,画成了八卦图。

  后人把伏羲养白龟那个坑叫白龟池,画八卦那地方叫画卦台。

  伏羲画出了八卦,惊动了老天爷。老天爷怕世上有了八卦,未来人能了不再怕他,就派天将下来收八卦图。伏羲用八卦算出了这件事,就把八卦图埋了起来,还在上面栽一棵柏树。树栽好,伏羲顺树圆圈儿用脚踩了踩。天将下来,东找西找,到了也没找到八卦图。

  此刻这棵柏树还在画卦台长着哩,名叫“八卦柏”。说起来可神,你看这棵柏树,往何处看它就往何处歪,叫你弄不清它到底歪向何处。

  4、伏羲降龙

  很早以前,西边很远的大山里,有个深水潭,方圆的黎民都靠潭里的水浇地、做饭过日子。

  有一天半夜,“呼呼”起了大风,刮得树倒屋塌。本来有一条黄龙从别处飞来,钻进了深潭里。这条黄龙很恶,吃人吃畜生,害得这一带黎民没法活,人都往外地逃。

  人祖伏羲正在八卦台推算八卦哩,掐指一算,知道有条黄龙在西方作恶,那儿的黎民有了大灾大难。他拿起青龙手杖,说声“变”,青龙手杖变成了一条青龙。伏羲骑着它来了西边。

  黄龙见到青龙,扑上前撕咬。两条龙打个天昏地暗,一直打了九九八十一天,青龙受了很重的伤。

  眼看青龙就要败了,伏羲用吐沫在青龙身上画了一个八卦。

  青龙立即气力大增,又和黄龙打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将黄龙打到。

  伏羲为了防止黄龙再出来祸害人世,在黄龙身上画了一个八卦,将黄龙变成一座山,将青龙变成一座大青石,压在山顶。

  从此黄龙再也没有出来过。

  在河南淮阳,另有一座山,叫做黄龙山,山上有一块大青石,叫青龙石,听说就是当时候传播下来的。

  5、河伯献图

  禹治理洪水,创造了疏导法,他让应龙在前面用尾巴划地,他沿着应龙所划的路线开凿河道,引导洪水流入东方的海岸。

  禹率领治水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黄河。

  他站在高高的山崖上,迎着从群山奔涌来的黄风。应龙在水中翻腾,但是,半晌过去了,河道还是划不出来。往左时水往右涌,往右时,水又往左涌。

  “大王,不行。”应龙在水中高声呼叫,“水道划不出来。”

  “怎么会这样呢?”禹在山崖上沉思。

  “我们请河伯帮忙吧。”众小龙说。

  “河伯?”禹反问道。

  “我听我祖父讲,河伯掌管河道图,古时开河道都请河伯。”一条小龙回答。

  “应龙,你先上来休息一下。”禹大声叫喊道,“我们再想办法。”

  应龙从浊黄的水中跃起,飞到禹所站的山崖。

  “大王,河底崎岖不平,处处是奇峰怪石挡着,划不出河道来……”应龙的话还没说完,突然,从漩涡中跃出一个人来,带起高高的水柱。那人个子极高,白净面皮,长着鱼的身子,来到禹面前跪下,献上一块水淋淋的青石,高声说道:“河伯前来拜见。”

  禹吃了一惊,慌忙还礼,说道:“您近日可好?我们正要去拜见您老呢!”

  河伯说:“好好!你为人间治水,我帮不上忙,心里十分不安。今献上青石一块,也许对你有点用处。对了,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禹接过青石,连声道谢,又说:“我们想借您的地图用用,不知您老……”河伯哈哈大笑,转身跳入水里,不见了。

  禹把青石一看,见上面有一些弯弯曲曲的天然花纹,略一沉思,就明白这是一幅治河的地图,不觉大喜,对着河伯跳入水中的地方深施一礼,高声说:“河伯!谢谢您送图!”

  河伯献图的消息一传开,群龙起舞,民工欢呼,治水工地上一片喜庆景象。

  6、人的膝盖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人特别能跑,不管是跑的、跳的大小动物,只要被人瞄着了,就一定能撵上抓住,轻者被毒打一顿,重者杀了吃肉。特别是野兔子,只要叫人看见,不

  费什么劲儿就能给捉住。

  这一天,有两只兔子在草丛里商量。一个说:“老弟,人跑得这么快,咱们俩说不定哪一天就让他们给活捉了。”另一个说:“人也跑得太快了,咱们能不能跟大伙儿说说,一块儿到天上玉皇大帝那里告池们去。”

  两只兔子一会儿就把大大小小的动物召集到一块儿,一起上天找到了玉皇大帝,说:“人了不得了,把我们迫上后,打的打,杀的杀,眼看着我们的后代都延续不下去了。”玉皇大帝一听,说:“有这事?”动物同声说:“有。”玉皇大帝说:“你们下界去吧,我让人再出生后,一人给他们一个小石磨压在腿上,他们就再也撵不上你们了。”

  从那以后,人们便有了膝盖,再也撵不上野兔之类的动物了。

  7、蒙古神话:化铁出山

  听老辈说,大老早以前,有一次两个部落打仗,蒙古部落被打败了。

  从成千上万的死人堆里,只爬出来两男两女。为了躲趁仇族逃命,这四个人逃进大森林,翻山越岭,最后到了一个大山谷。一看这儿挺偏僻的,谁也找不到,就在这儿停下了,还起个名字叫“额尔古纳昆”。在大山谷里,他们四人配成两对夫妻,开始生儿育女,延续人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繁衍相传,一点点地还学会了驯马养羊。又不知生了多少辈小孩儿,死了多少茬老人,反正是后来人口牲畜越来越多,多到原来空旷的此谷都快住不下了。眼看着人畜越来越多,山谷里能采摘的野果越来越少,已经有不少人和牲口饿死了,这时,他们中有几个受人尊重的老人想出个主意,让大伙儿跪在山坡上析求天神给指条出路。到了晚上,他们中许多人都做了一样的梦,梦见天神用一道红光把他们引到一个新家园。睡醒之后,大家凑到一起一说,都觉着天神是在暗示他们搬迁,让他们离开这儿。可这山谷里没有一条路,谁都没离开过,更不知道怎么才能出去,而且还有那么多的老人、孩子和牲畜,大伙儿又被难住了。

  先前的那些老人们又凑到一起,他们想来想去,突然明白了。于是,他们领着大伙儿找一个稍低点儿的山口,砍了许许多多的大树,一起堆到那里,点着了大火。火不太旺;他们又杀了几百头牛和马,用皮做成风箱,把火扇得旺旺的。山石被烧爆炸了,还从裂开的石头里流淌出通红的铁水。烧啊,烧啊,也不知烧了多少日日夜夜,最后烧开了一条通往山谷外边的大路。从此,蒙古人走出了峡谷和大森林,走进了广阔肥美的大草原。

  8、贪狼赶日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有一种叫贪狼的野兽,头长着两个角,口中伸出两个长牙,四条麒麟腿,一条大扫帚尾巴,身子像个狼。它上天会飞,下水能游,在陆地上跑得快,十分凶恶。飞禽走兽见了都吓得躲藏起来。

  这一天它在山谷中睡了一大觉后走出来,头顶上的日头毒辣辣地晒着,它热得实在谁受,就向日头大吼一声。它想日头准会乖乖地躲开。谁知,这日头爷不但一动不动,还撒出无数金针向它射来。它可真气极了,心里寻思:从来还没有谁敢向我发威呢,你这个小小的日头,还要和我较盘较盘,真是不自量力。它立时登云驾雾,向天空奔去,张开血盆大口,想一口把日头吞进自己的肚里。

  它撵呀撵呀,越撵这日头越大,越撵觉得这日头越热。越是这样,它就越不服气。贪狼撵到了晚上,日头不见了,觉着身上也凉快了。它说:“怎么样,日头到底怕我了吧里”它觉得十分得意,应该去捉野一兽充饥,但身子疲乏,懒得动弹,只好到山谷里去睡觉。

  第二天,它一觉醒来,肚子俄得宜叫唤,正要出去找食儿,那日头的条条金线又向它射来,气得它大吼一声,一跃奔向天空,又去追赶。越赶日头越大,越赶日头越热。日头越厉害,它越怕日头压过它,就拼命去追赶;它又热又俄,终于被日头晒得头晕脑涨,从空中掉了下来,掉在山谷里摔死了。后来,这贪狼赶日的故事在人间传开了。

  9、尧王嫁女

  尧王有两个女儿,大闺女娥皇是养女,小闺女女英才是尧王亲生的。姐妹俩都长得一表人才,聪明过人。尧王很喜欢她们,每次出巡,娥皇和女英总是跟着父亲。

  尧王将国君禅让给舜后,又决定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娥皇和女英知道后,心里都很高兴。唯有尧妻心存一桩愁事,她总想让自己亲生女儿女英为正夫人,让养女娥皇为偏房,而尧王坚决反对。尧王出了三道考题,以才定先,能者为师,智者为导。尧妻只好同意。

  第一道考题:煮豆子。尧王给两个女儿各十粒豆子,五斤柴火,先煮熟者胜。

  姐姐娥皇长年做饭,很有经验。锅内只倒了少量水,豆子一会儿就煮熟了,柴还有剩余。妹妹女英却相反,盛了一满锅水,水多柴少,柴火烧尽,水还未热,豆子当然更谈不上熟了。尧妻心里真不好受,嘴里却无法说。

  第二道考题:纳鞋底。尧王笑着让老伴取来一双鞋底和两把绳子,分给两个女儿各一只鞋底和一把绳子,谁先纳成,谁就为胜。

  姐姐娥皇常纳鞋底,熟练而有窍门,把长绳子剪成短节,纳完一根再纳一根,不到半天工夫,一只鞋底就纳成了,还纳得平平展展,又好看又结实。女英用长长的一根绳子纳,很费劲,绳子不时打疙瘩,半天连半只都没纳好,还是歪歪扭扭的,针脚也稀,又不光堂。尧王不言语,尧妻心里非常生气,暗暗盘算,准备对策。

  临出嫁动身之前,尧王又出了第三道考题:比谁快。先到历山坡舜帝的住地者为胜。

  这时尧妻说话了:“娥皇是姐姐,理应坐马车,三马一车更排常女英是妹妹,理应骑走骡,单人骑骡更一般。”尧王明知有偏,想据理力争,可是出嫁的时辰已到,来不及了。只得如此,让她们去吧。

  妹妹女英骑走骡,抄小路飞快地跑,姐姐娥皇坐马车慢慢前进。事有凑巧,女英走到半路,走骡突然下驹了。女英气得骂道:“该死的骡子,偏在这时候下驹,真误我的大事,以后别下驹了。”所以,骡子从此再不下驹了。这个地方,也因此而得名“落驹村”,这是后话。

  这时,娥皇的马车也赶到了。娥皇见妹妹急成这样,知道出事了,立即下车把女英拉上马车,一同奔向舜南。

  后来,舜帝和娥皇、女英成亲后,对两个妻子没有长次之论、偏正之分。姐妹俩齐心协力辅佐舜帝治理天下,做了许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

  10、五谷神王(白族)

  传说,天地形成后,人们没有吃的,只好以树皮、野菜充饥。跋达走了一百天,向观音陈述苦情,恳求给柴五谷种子。观音给了他五个小葫芦、一个大葫芦、,告诉他:第一个三节葫芦里是荞种,要撒在高山上;第二个两节葫里是大麦种,要撒在半山腰;第三个细脖子葫芦里是灿米种,要撒大大河小溪边;第五个一节葫芦里是糯米种,要撒在水田里。大葫芦里装的是树川,要等撒完了五个小葫种子后才能撒。跋达按照观音的嘱咐,依次从山顶、山腰、河边、水田撒了五谷种子。因忙于撒种,把大葫芦带回家了。

  人们见地上长出了五谷,高兴得连夜打着火把去地里看庄稼,然后呼喊着跋达的功劳,把他尊为五谷神王,并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尝新米,吃鲜犁,火上火把迎跋达。晚上,姑娘和小伙子们要举着火把,在田野山上绕,表示寻找跋达。人们则围坐在村中的大火把周围,齐唱献给跋达的颂辞

【古代神话故事】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08-21

孟姜女的神话故事07-24

与火有关的神话故事10-18

古代送别诗10-29

古代幽默笑话11-16

古代善良故事10-30

关于火的神话故事(精选26篇)10-13

中外神话故事(通用24篇)10-18

关于火的神话故事(精选13篇)10-08

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