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下面是CN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欢迎参考~
篇一: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
我曾经读过一些诗话词话,譬如《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围炉诗话》、《随园诗话》等,其实中文系读书时研读的《文心雕龙》《艺概》等也应该算是诗话理论作品,包括曹丕的《典论-论文》虽然只剩一篇文章,但里面那几句诸如“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仍常常萦绕于脑海中。
读诗话,看古人评述比较分析诗人们的诗句和诗歌故事,饶是有味。后来,我曾将上百部诗话词话作品的电子版全部复制到一个电子TXT文件上,为的是便于搜索,但文件容量竟达10兆,每次打开都到等待好久。
但是,让我喜欢重读并深深思考琢磨的诗话就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是近古学者中少有的真正中西贯通的大学者,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他引介和重视美学(当时译为美育 )在文艺评论中的价值。而在文学分析特别是诗歌的批评中,他的境界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批评乃至艺术批评。
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 有名句。”还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他虽然对“境界”没有下完整定义,但是他对“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分析,对“格调”、“隔”与“不隔”的解读,对“赤子之心”、对唐宋气象、南宋北宋词之品格区别等都有有令人信服的评价。
曾对他说的这段话品味良久:“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让人对诗歌诗人高下优劣有所思有所悟,让人能够理解大诗人何以自称高格。
感叹静安先生真懂诗也,真懂文学之哲学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研究诗歌和文学者绕不过去的一本书。
王国维的故事很多,包括成为千古之谜的纵身一跃。
曾经写过一篇短文《端午节,这样的节日里——悼屈子并王静安先生》,放到这里作为结尾:
又是端午节。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总要把屈原在脑海里萦绕一番,然后再放下。读李国文先生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便还会想起一串名字来。不知怎么,怀屈原却总让我想起王国维来。费力地读王国维的著作,很自然便联想起了他投湖自尽的那一瞬。那一瞬其实在当时也是蛮费力的,千年一瞬啊!
历史常常很巧合。
王国维是在1927年6月2日,也就是端午节的'前两天,燃尽一枝纸烟后轻身投入了颐和园的鱼藻轩。也许他就是为了提前过去,以便约会屈子同赴端午节罢。
前年我陪家人到颐和园去玩时,还到了鱼藻轩那里看看,那样浅的水还能令一代宗师为托身之地,我心中暗暗吃惊。
中国传统文人活到了极致后往往以自沉为终,令人感伤而不解。以屈子为始,至静安止,传统文人的悲愤心死似乎整整走了一个轮回。然而这个轮回竟背负着两千多年的沉重。
我们感慨汨罗江成了屈原怎么也绕不过的关,于是宁可将自珍如玉的身躯喂那鱼虾。其实,我们谁能体会到他的解脱之乐呢?屈子在《九歌》中就说"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那是何等的快意!
但现实却让他悲伤而不忍视。那篇《怀沙》的绝命诗令人伤悲而不忍读。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汨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
悲哀的屈原,以伤心的自杀来振奋楚人之心,以自杀来刺激国君的觉悟,悲哉屈子,壮哉屈子!
然而那位写过《屈子文学之精神》,认为"屈子之自赞曰'廉贞',余谓屈子之性格,此二字尽之矣"的王静安先生,竟也怀着"廉贞"之气,留下二十字之片言"质本洁来还洁去"了。遗书上没有给家人任何交代,也没有说明任何理由,纵身一跳便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迷。
五十之年,
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
义无再辱。
看此文字,谁不热泪纵横。
与王静安同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先生在《挽王静安先生》中泪花点点,哭说"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岂知长庆才人语,竟作灵均息壤词"……哀恸之情,叹惋之心,无以言表。
梁启超在在悼词中说:"许多伟大的人物有时以自杀表现他的勇气……伯夷、叔齐的志气,就是王静安先生的志气!违心苟活,比自杀还更苦:一死明志,较偷生还更乐"。是的,我赞同梁先生的话,但这样却令后人为苟活而鞭痛。屈子离去了,后世伤痛自责了两千多年,而今静安先生又令后后人伤口上涂盐施刀。如今很多文人不忍心再提那些沉重的话题。
宗师长痛,亦已矣。五十载乃一瞬,但留下更长的哀痛给后面的人,使后人在泪水中悲哀前行。
遥念逝者,没有哀思,只有哀痛。
篇二: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
曾经,有“秋波横欲流”“魂迷春梦中”的绮丽浮靡;亦有“无泪可沾巾”“飘零事已空”的悔恨悲戚;然后,有了“垂泪对宫娥”“回首恨依依”的亡国之哀。倾尽“一江春水”,换来牵机毒药。
南唐李煜。
王国维谓:“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一个笔力纵横,他豪放超逸、恬淡旷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个,笔力雄厚,他壮志难酬、慷慨悲壮。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他,至情的楞伽山人,面对富贵可以轻看,面对仕途亦会厌倦,面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面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才是他的《饮水集》。
满清纳兰性德。
王国维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学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领域的成就极为卓著。他的《人间词话》一书,突破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用新的思想与眼光去鉴赏词话。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由名句。”由此观之,“境界”才是根本,只有根深方可叶茂。恰如国画一般,意在“神”,所以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是王国维对三种境界的阐述。这,是王国维在不断探索中所总结的经验,是以他坚持不懈的精神留下的文化瑰宝,为我们展示人生历练、提升的过程,由懵懂走向成熟的路途。
王国维认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之境”即“入乎其内”,是指带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直抒胸臆或者用心去体会感受;“无我之境”即“出乎其外”,是一种自我融合到自然之中的状态,客观而无欲无求。恰如永叔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和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懂得从环境中寻找意境;“三种之境界”让我们看到了探索的态度;“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让我们将客观与主观结合……
在旧日众多的诗词论著之中,《人间词话》见解深远、独树一帜。的确,如黄霖先生称赞的,“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中西文艺思想交流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观点新颖,理论精辟,自成体系,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堪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情人间爱情语录08-27
《在人间》读后感(精选8篇)06-30
亲人间的周末祝福短信09-19
私人间简单借款合同10-29
高尔基《在人间》读书笔记800字(2)10-15
《你是人间四月天》原文及赏析04-02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的原文是?09-06
二十首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05-24
《最美人间四月天》经典爱情语录赏析07-07
人间真情观后感作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