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诚信家风家训小故事
导语: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诚信家风家训小故事,欢迎借鉴!
篇一诚信家风家训小故事
1918年11月7日,自杀前三天,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时在北京大学任哲学讲师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说罢,梁济离开了家。
梁漱溟亦两度欲自杀,但最终,现实中国的问题和人生问题萦绕着他,他不停思考,积极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梁培宽、梁培恕,对于他们,给予最大自由空间。接受采访时,梁培恕说:“我们受到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拥有了别人没有的最大的自主权。”这种教育,也与梁漱溟受到梁济的影响有关,梁济对他就是“信任且放任”的。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中国式传家”。
梁培宽追忆梁漱溟时,时常会提到一次考试。当时,梁培宽考了59分,内心忐忑地拿着学校要求补考的通知给父亲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还给了我。”梁培宽说,他后来明白父亲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相比于课堂成绩,梁漱溟更在意教人过社会生活,“生活本身的教育”。
篇二诚信家风家训小故事
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篇三诚信家风家训小故事
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时夭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杜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公务,无暇顾及。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接到学校发来的成绩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杜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晚年,胡适对秘书说: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可谓沉痛之语,意味深长。
在给江冬秀的信中,胡适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点不配做老子。平时不同他们亲热,只晓得责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气不好。祖望你交给我,不要骂他,要同他做朋友。
[诚信家风家训小故事]相关文章:
1.名人家风好家训小故事
2.名人家风家训小故事
3.家风和家训的小故事
4.家风家训感人小故事
5.名人家风家训的小故事
6.家风家训家规小故事
7.家风的小故事
8.名人家风家训的故事
9.诚信小故事
10.诚信古代小故事
【诚信家风家训小故事】相关文章:
晒家规家训 讲家风故事征文09-20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08-12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10-10
中国诚信小故事10-20
家风家训格言08-11
家风家训寄语10-07
关于晒家规家训讲家风故事征文06-17
优秀家风小故事100字09-22
小学生家规家训小故事09-03
诚信的小故事8个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