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
民俗是一种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定的族团和群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风俗之端,始于致微,博之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互成……举国之人习以为然。”① 民俗就是在这种社会群体场合相互模仿唱和,一代承一代接续的过程中形成的。虽说民俗是一定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一定心理状态的产物,然而因各自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条件、思想形态,又会形成不同的民俗。即使在同一文化区内,如客家文化区内,也会形成不同的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客家山歌早就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精髓;客家围龙屋也被赞为客家独有的伟大建筑。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一、 客家“上灯” 习俗
1.客家“上灯” 简介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升灯”,是客家民间风俗。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②、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素以兴宁为最盛,其礼节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庆贺”之气氛。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厅举行。老屋,又称“祖祠”,是上灯活动的场所。老屋即祠堂,现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按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缮过的。老屋的设计很简单,呈长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门,从大门进是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厅堂,俗称“下堂”,从下堂进去是一个天井,天井的两边是过道,通往下一个厅堂,这个厅堂称作“上堂”。上堂正面的墙壁的中间开设了一个壁橱,祖宗的牌位就摆放在这里。壁橱下面还有一个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显示上堂的重要性。
2. 客家“上灯”习俗原由
客家,顾名思义,即是旅居他乡的意思。客家人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是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移民群体。
据记载,客家人自秦朝以来,有六次南迁的过程: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粤北一带的客家人都分别从这六次南迁而来。如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自赵佗建制以来,龙川分别容纳了六次南迁的客家人。
特定的社会通过自己的文化生产出特定的需要(法兰克福学派),并且同时设计满足需要的常规途径。“上灯”是为了满足客家族团的特定需要产生的。
首先,从客家人六次南迁的时间来看,都发生在战乱时期。客家人为避战火或自然灾害而南迁。战火、自然灾害在古代常常会夺走无数人的性命,还有可能使整个族群灭绝。客家人远离故土,客居他乡。因此客家人的先人们最担心本族人丁不旺,族姓消失,不能永久流衍,宗族血液不能长流。
其次,无情的战火、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个人是无法战胜的,需要一个团结的集体共同奋战。客家人希望全族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自然灾害与战争。客居他乡,更需要宗族团结,战胜新环境下遇到的新的困境。
再次,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移民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客家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在离开祖居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和对祖先的眷恋。
最后,客家人性格善良、纯朴,老实、敦厚。客家祖先教育后代要念祖恩,不忘祖宗,爱国爱乡;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团结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灯”是客家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希望、光明的象征。灯灯相续象征种族繁衍的绵绵不绝。因此,为了让后代不忘记自己的祖先;为了本族的团结,共同抵御困境;为了让祖先得到安慰——宗族血液并未消失;以及客家人从小形成的念祖恩,尊祖的优秀品德,借“灯”来庆祝“添丁”的祭祖、慰祖活动也因此而诞生了。每年,将族里“添丁”的情况通过上灯的形式上报给祖先,让祖先得到安慰。最重要的是,同一宗族的人有机会每年聚到一起增进了团结,形成了一种以“老屋”为中心的凝聚力量,同时还可以保留客家人特有的传统文化。
“上灯”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何时已无从稽考,大约是随着客家人南迁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上灯的流传族群很广,因每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祖先,所以每个姓氏的客家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几个上灯活动。上灯分布的地区也很广,主要集中在粤北地区,如河源,梅州,兴宁等地都有自己的上灯活动,其中兴宁最具有代表性,也最隆重。
3. “上灯”与元宵节的联系
“上灯”可能是元宵节的派生物。元宵节自古有之,每年正月十五举行,自古是全国上下都举行的节日,而赏灯是元宵节的一部分。
从“灯”的意蕴上看,元宵节又称灯节,其外表看来,是欣赏花灯的游乐;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上,它带给人们一种希望——“添丁”,即人丁兴旺。因此,以“灯”来寄托“丁”,客家“上灯”习俗与元宵节的“赏灯”有相同的内涵。
从日期上看,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而“上灯”则在正月十五前后举行。客家人自秦从中原南迁,对元宵节当然熟悉。现在的客家人一般不重视元宵节,因为“上灯”节同样可以赏灯,还可以同族人一起庆祝添丁的喜悦。
从“灯”的制作来看,客家“上灯”所用的灯与元宵节所制的灯有很大相似之处,元宵节的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客家“上灯”所用的灯同样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结合“上灯”的由来与元宵节“灯”的意蕴,日期,制作来看,“上灯”节很可能是客家祖先继承了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同时又结合宗族的实际情况,将“灯”的意蕴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而流传至今。因此,“上灯”可能是元宵节的派生物。
【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客家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2)07-04
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2)06-19
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3)06-04
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4)10-11
关于南方元宵节的习俗10-26
安徽文化习俗调查报告10-19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精选12篇)09-09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8篇)02-24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100字02-21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作文(精选8篇)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