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与空间》一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吸引了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看看下面的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尽管欧美各国的具体条件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但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是世界性的,我们能从扬·盖尔先生的研究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和设计水平的提高。本书中文第四版是根据2001年的最新英文版翻译出版。
本书英文原版初版于1971年,从整个西方社会形态来讲,1971年处于从现代主义时期向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转折阶段,这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的机械理性法则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开始不适用;人们开始追求更加丰富多元的生存方式及行为准则:多元、人性化、美学的追求、混乱、模糊、虚构、分裂、拼贴、折中等等关键词都与一元、理性、刻板、功能、原则、机械的现代主义尖锐地对立着。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现代性的全盘否定,而不过是再一次求同存异的过程;在这样一个社会转折的历史时期,建筑作为社会活动的构成部分,既受到社会转折的影响同时也参与其中。
在近现代西方建筑史中,1971年也正值现代主义开始遭受广泛质疑,后现代主义(注: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不同于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上的后现代主义有明确的风格和理论体系,而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涵义则十分丰富且含糊不清)、地域主义、新都市主义、文脉主义等等接踵而至的时期。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指出建筑设计不只是功能至上的理性规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原则来设定人的生活;而应该考虑人们的各种需求、关注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及心理,从而创造更加宜人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人性化”和“日常生活”的考虑是在众多声音中较为高昂的,《交往与空间》正是这高昂和声中的一员。
一,Life & Buildings
《交往与空间》一书的英文原文是”Life between Buildings”,直译的话是“建筑间的生活“,从书名上便能看出作者对”生活“的强调!人的日常生活空间基本上包括两部分: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与建筑围合而成的外部空间,人在由建筑构成的空间中进行日常生活必然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日常生活的质量与建成环境的质量直接相关:好的建成环境可以为人提供好的生活质量,同样好的生活质量也反映出好的建成环境,从中不难看出”Life”与“Buildings”的关系。
本书只有30万字,要在这样的篇幅中全面详尽地论述“生活“和”建筑“的关系很难。即使说了也可能只能是停留在宏观层面的泛泛而谈,很难对设计有直接且实际的指导。扬·盖尔先生将他多年细致入微的研究成果和真知灼见汇成此书,“本书不是一本关于重大事件、庆典、街头市场、狂欢节和街区聚会一类“特殊场合“的专著,也不是专门研究主要的街道
和繁忙的市中心,而是专注于日常生活和我们身边的各种室外空间,主要论述日常社会生活及对人造环境的特殊要求。“[1],书中有关于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知觉与空间、空间尺度与感受等等细微且实际的分析,使读者从这些日常生活普遍存在的细节中发现并体会”Life”与“Buildings”的关系!
二,内容简介
本书共4个章节: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规划的先决条件、集中或分散:城市与小区规划、步行空间·逗留场所·细部规划。
一,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
按照扬·盖尔的划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这3种活动是交织融会地发生的,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城市和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变得富于生气与魅力。对户外活动按照接触程度可以归纳出如右图所示的简化接触形式。户外活动主要是位于强度序列表下部的低强度接触,与别的接触形式比较,这些接触似乎微不足道,但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它既是单独的一类接触形式也是其他更为复杂的交往的前提。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谈举止,就可能为下列活动提供机遇:——轻度的接触、——进一步建立其他程度的接触、——保持已建立起来的接触、——了解外界的各种信息、——获得启发、受到激励。
因此,公共空间应该能够为更多的户外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户外活动的发生频率与物质环境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如下图所示,户外活动的显著增加常常是与环境质量的改善联系在一起的。
如此一来,了解人们在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和不同历史阶段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建筑趋向是如何影响户外活动的就成为必须。书中用一句斯堪的纳维亚的古老谚语非常精辟地概括人户外活动的规律:“人往人处走“,人们喜欢坐在餐厅靠窗的位置、街边的座椅大都朝向街心、孩子们喜欢在社区里的道路上玩耍等等现象都可以反映出这句话的能指。
中世纪以后的欧洲城市发展大致可以分成3个时期:重视物质与社会的中世纪、重视视觉形式的文艺复兴时期、重视生理及其功能的现代主义时期。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几乎没有被真正规划过,但正是因为如此,它们才能按照市民们自己的意愿自行建设,并在数百年的缓慢发展中不断调节最终使物质环境适应于城市的功能。这些自然形成的城市大都具有成为理想居家城市的品质,它们的城市空间具有非常罕见的内在质量,至今仍能为户外生活提供极好的条件。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专业的规划师,在规划基本理论方面最重要的是强调城市和建筑的视觉表现;现代主义时期由于近代工业技术的作用,功能至上成为规划的主流思想,从而导致了心理及社会方面因素的忽视,出现了许多规整、空旷、没有生气的城市空间。中世纪城市的设计对户外活动的重视和之后的文艺复兴与现代主义时期对户外活动的忽视所造就的城市产物是截然不同的,从中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的户外活动对城市的重要影响!
户外活动为人们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相互交流创造了机会,它是人类纷繁复杂的行为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户外空间物质条件既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好、更适用的环境;同时也是其它一切的开端!
二,规划的先决条件
规划应该是一个宏观微观因素交叉考虑的过程,简化来说可以是社会关系和个体感受,这两者都与建筑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设计创造适宜的条件就能鼓励交往,但并不代表有了某种特定的建筑形式,邻里的交往和密切关系就能不同程度地发展起来。“社会交往的形成于否主要取决于居民之中是否在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方面有共同兴趣。”[2]建筑师对物质基础的规划工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有限的,对社区内或社区之间的社会结构进行了解非常重要——居民的社会地位、私密性的考虑、领域感、安全感、从属感以及区域之间的柔性过渡都是需要重视的!因此,要了解: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社会状态、相反物质环境也可以设计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机会创造条件。如此一来,建筑的规划布局就应当能够在视觉和功能上支持社区内理想的社会结构,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设计师与未来的使用者共同完成规划工作。
个体的感受可以包括知觉、感知的方式和感知的范围,这些对于规划设计来说同样是重要的先决条件。书中总结了5种抑制和促进接触的形式,如下图所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对人的感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设计师若对这些规律了解并能掌握,就可以在设计中如意地设计出需要的空间感受。
对于户外活动,有一个性质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过程性“。当一个户外活动发生时,在其持续的过程中可能引发出更多的过程,而且被引发的各种过程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一种整体的活动,比各个单项活动的总和更广泛、更丰富。这就是”1+1>2“的道理。过程的量度单位是时间,因此某一公共空间被使用的时间越长,引发的户外活动就越多,这一公共空间内的含义就更丰富。也可以通过两句话来概括户外活动发生的规律:”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
三,集中或分散:城市与小区规划
本章注重讨论影响人与活动集中或分散的一系列规划决策。在许多场合应当鼓励人们集中,但在有些场合则应当避免人的集中,因此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都很有意义!
本章对上图所示的4组空间模式分别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它们对城市与小区规划的作用和对人的户外活动及其空间感受的影响。
四,步行空间·逗留场所·细部规划
生活始于足下,“几乎所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深切的感受、交谈和关怀都是在人们停留、坐着、躺卧或步行时发生的。“[3]步行既是人们转换空间位置的方式,同时也是交往活动的开端和载体。
“人的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中是任何事情发生的前提,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活动得以发展。仅仅创造出让人们进出的空间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人们在空间中活动、流连,并参与广泛的社会及娱乐性活动创造适应的条件。“[4]如何安排人的步行流线、怎么设计逗留场所以及如何在细部上花心思做出人们热爱的形式都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
散步、停留、小坐、观看、倾听和交谈等简单、基本的活动同时也是最频繁的活动,这些活动在建成环境中最大程度地发生,对这些日常行为的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章给出了许多日常活动相关的数据和现象分析,对于实际设计中制定尺度等数理化问题有直接的参考作用,例如:为了考虑老年人上街步行一段距离需要坐下来休息,通常应每隔100米设置一张座椅;人们喜欢在有依靠物的地方停留;人们常常将自己置身于“观众“的位置来观看街道上他人的活动,因此沿建筑立面的地区和一个空间与空一空间的过渡区非常受欢迎;建筑物的凹处、门廊等可以提供局部隐蔽又有良好视野的场所也是人们乐于停留的地方。
户外环境的每一部分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从每一处空间的设计直至最小细部的处理都是决定性的因素。设计师不能忽视最常见的日常生活细节,它们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平实的经验可以说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说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在传授经验的同时也能引发更多设计师对建筑“人性化”的思考。虽然欧洲和我国的情况有差异,但书中大多数说的是广泛性的问题,并没有带上欧洲的独有文化或地理特征,因而许多经验同样值得我们参考。但是,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当今中国,建筑设计已成为一种商品,甲方对建筑拥有话语权的优势导致了许多建筑带上了“甲方意志“,然而甲方的意愿有好有坏,但大多数还是朝着经济效益或是宏伟形象看齐的,而诸如本书中所说的许多人性的考虑就不一定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师如何在”被设计“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把设计做好,并且尽可能地为未来的使用者考虑是件困难的事情,但这种困难正是做好设计必须克服的。只要能够努力地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一点争取和进步,更多的人在朝好的方向努力,万千细流能汇成江河,社会才能实现良性的发展,生活也才能更加美好。
三, Buildings的”时空”价值
户外活动以及影响它们的种种物质条件是本书的主题。创造尺度宜人,安全洁净,功能合理,环境优美且能够为人提供良好户外活动物质基础的空间是作者所追求的。鲍德里亚在《物体系》中说:“时间与空间是物体存在的价值”,人和建筑都属于”物”的范畴;人在时空中活动的集合就是“life”,而 “Buildings”本身就是时空的存在。
因而作者在本书中所提倡的空间模式也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量度来分析: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短尺度(几秒钟~几小时)的时间可包括人在户外空间停留的时间,户外活动的延续时间、到达目的地所需的交通时间等等,长远尺度(几年~几百年)的时间则包括建筑、街道、社区等持续发挥效用的时间;短尺度的时间长短可以反映户外活动的次数和频率,从而间接反映出建成环境是否受人欢迎,长远尺度的时间延续可以反映出建成环境能否持久良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空间的角度来探讨“Buildings”的价值就比较复杂了,尺度、比例、材质、光影、功能……空间的三维属性相对于时间的单向维度要复杂的多。但是总的来说,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良好物质基础的空间应该具有一些性质,例如:为人们遮风避雨,提供一个安全且气候适宜的小环境(植物、温度、湿度、风速、光线、气味、声音等);安全(远离犯罪、高速交通和深水区等);便于到达(便于步行到达、没有过大的高差、考虑残障人士的需求等);美观(材质、比例、色彩、形式、风格等);归属感(在空间范围内觉得安全熟悉、轻松自然);交流的平台(为人与人交流提供场所);趣味性(游戏场所、步移景异)。
时间和空间上均有利于人们生活和交往的空间模式应该是设计师努力要做到的。一个环境优美、安全便捷、人际关系和睦并且能够长久发挥作用的城市空间没有不存在下去的理由。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扬·盖尔先生通过这本书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此外,他提倡的这种空间模式对于小区和步行街道的设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也不乏许多能直接用于实际设计之中的经验。本书提醒我们,建筑学不仅要满足安全、功能、景观(坚固、适用、美观)3个方面的要求,也要考虑到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需要。建筑的工作在于创造人的生活空间,建筑的作用在于服务人的生活,建筑的意义在于创造更好的生活!
1.空间生活读书笔记
2.读书笔记大全:小学生读书笔记例文
3.读书笔记是什么及读书笔记的种类
4.读书笔记的格式
5.读书笔记50字
6.飘读书笔记
7.《活着》读书笔记
8.教师的读书笔记
9.《边城》读书笔记
10.《呐喊》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