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如何度过寒冬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09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导语:作为创业者,一定要清楚自身的位置,明白自己的处境,这点非常重要。

  一、创业切记不要扯淡

  我们投资人的工作难点,有时候不在于判断趋势,而在于判断这个决策是否正确,一个正确的决策除了来源于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以外,还依赖于我们对常识的认识。

  比如账面上的100块钱比2块钱多,但有的时候2块钱背后的价值要高于眼前100块钱的价值。这次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我们这帮每天被新思维「轰炸」的投资人是怎么看待创业当中的常识与反常识的。

  那什么是创业的常识?

  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创业常识就是不要扯淡,要直面自己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创业者在见投资人的时候,不要和投资人扯淡。而避免扯淡的关键,就是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如果我们发现某个创业者完全不知道这个行业发生了什么,只是非常主观地抒发自己的见解的时候,我们会想立刻结束见面。其次,创业者要加深自己对所在市场的认知,要有足够强的洞察力,要知道你在这个市场中的位置是什么。最后你在与投资人交谈的时候,还要先选好一个角度,告诉投资人你要做的事情是已知市场的延伸还是对市场的颠覆。

  Q&A

  Q:对于创业者来说,怎么看待他们现在面临创业环境和经济环境?

  A:首先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融资上,还是要看自己的业务。如果你不排在前三,甚至不是第一名的话,可能机会都会小很多,就要赶紧考虑转型或者是收手。如果你做的是潮流领导型的事情,比如人工智能,或者其他新科技的东西,可能会好一点。但目前大部分国内的初创企业都是服务模式创新,那你必须能力、资源和资金同时具备。

  Q:最近很多大佬们一直对创业公司说“融资融资”,你给他们开什么药方?

  A:抓业务、算账。但融资肯定要全力争取,因为在这个时间你完全没法估计一轮融资会花多长时间,除非你的数据特别漂亮。在战略上要非常重视融资,但在战术上你要尽量争取融资的结果。

  这个时候就是市场自然的调整,那么只要不死,总会有一个机会。只要这个业务从长期来看还是有价值的,但是你得经历过一些周期和调整,才可能把价值积累出来。

  在融资上,其实还有很多时候你可以选择Down Round(减值融资),因为你不可能做Up Round,就是不可能翻三倍五倍,甚至十倍去融资。但公司还要发展,那你就做Down Round、Flat Round(平面融资),Flat Round已经很好了。加入一个企业上一轮估值一亿美金,现在估值三千万美金,打三折,因为要让企业活下去。这个时候,是真正考验创始人的时候。我觉得大部分创业者都要考虑take down round,前提是说你坚信这件事可以做出来。

  640

  二、一切都没有那么神奇

  这些年做投资下来,我深深感悟到,其实在投资这个行业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阻击手。

  不光是创业者,我们投资人也都是风口上的「猪」。而所谓的风口也仅仅是大家事后总结出来的说辞,很少有人能洞见未来的趋势。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你只需要跟着这个大趋势走就行了。

  我曾问过淘宝的第一任总经理,当初你们怎么想到要做淘宝?

  他说,“2003年6月,国际巨头eBay以1.5亿美元的追加投资收购了易趣,因为担心eBay要插手我们的B2B业务,所以我们决定要做C2C的淘宝去搅eBay的局,从而使得他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进攻我们的B2B业务。”13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淘宝,正是这个偶然的策略性产品,现在支撑了阿里巴巴大部分的价值。

  有一位前任的阿里外籍副总裁Porter Erisman曾拍过一部名叫《扬子江上的大鳄》的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阿里巴巴一步步的成长经历,非常值得一看。当时阿里巴巴最初的十八位创始人挤在西湖边上的一个小公寓里,大家的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可能他们自己都不会想到,最后这家公司能发展成今天这般规模。

  再看马云的简历,英语老师,做过黄页,没有过任何大公司的工作经验,没有管过超过一个班的学生这么多的雇员,任何一项你都该打叉。如果你有机会穿越到1999年,变成投资人,我想你当时很有可能也会放弃投资马云。

  所以很多看似光荣伟大的事情,最开始做的原因或许是很简单的,或许就是没办法死撑下来的结果,完全没有后来媒体所讲的那么神机妙算。

  Q&A

  Q:创业者要掌握很多的常识,用你的话形容“心里应该有这个数”,这个“数”他们如何获得?

  A:行业上的事一般不需要,创业者自己都很清楚。但在整个的战略层面和节奏感上,有些创业者的感觉并不强,比如说总是乐观的估计自己的现金流、总是乐观的估计新客户或者投资人的表示等等。这个行业需要乐观,但是在涉及到生死存亡的事上,一定要非常保守才行。比如说现金流预测、现金存储量、项目交付日期等等。

  如果赶上经济周期下行,这个时候你根本就游不过江对岸去,那你就在河岸边先等着,那水退了之后你再游,否则一进去就会被冲走。你需要做的是在岸边稍微等一等,等水势小一点后再游过去。

  Q:很多创业者的节奏感差一些,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A:失败,不断的失败。但愿他们撞南墙的次数足够多、频率足够快,能快速的意识到问题所在。什么叫快速呢?大概需要个5~7年时间,有的时候5~7年,可能仍然在同一家公司,可能换了很多家公司,最后把事情做成了,这都是很幸运的。

  三、常识往往让我们固步自封

  当年雷军做小米的时候,可能有一半的投资人都去见过雷军,但回来开投委会就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从雷军的简历来看,他非常懂企业运营,擅长营销与产品开发,但因为现在他所进入的硬件领域完全是他之前所不熟悉的,而且过去的硬件市场壁垒非常高,供应链也非常复杂,他能做成功吗?这让很多投资人困惑不已。

  如果你依照常识,作为投资人,是不能投资这样的公司,因为这违背了投资的常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早期的投资人错过投资小米、京东、阿里等巨头的原因。我们每天也在复盘,我们又忽视了哪些信息?错过了哪些应该看到的趋势?所以有时大家不做某件事情,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过往的常识让我们产生了片面的认识,而实际上这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20世纪初,著名的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在一次演讲中说:“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 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其实每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大家的思维认知带有很强的经验主义意识。

  丹麦有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他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一位用肉眼观测的天文学家,他这一辈子记录了750颗行星的资料。

  但是他临死的时候却说:"我多希望我的一生没有虚度。"他对自己的成就并不满意。因为在农业时代对宇宙的常识理解是地心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第谷也未跳出这一误区,他是地心说的坚定支持者。正是由于错误的常识蒙蔽了他的眼睛,使他没有可能深化自己的认知。而他的徒弟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相信日心学说,切换视角后用哥白尼日心说的模型来套他的老师的数据,居然就找到了规律。

  因此有时候你必须要跳出自己的那个小盒子,重新观察这个善变的世界。

  Q&A

  Q:今年以来,VC普遍更关注VR、AR以及很多黑科技,科技是那个小盒子吗?

  A:像黑科技这种东西永远都是反周期的。一百年前的黑科技是汽车,五十年前的黑科技可能是高铁跟空调,这都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不见得非得集中在某几个领域,会有很多领域都会有。我觉得凡是科技创新都是反周期,或者是和周期有关的,它们会带领新的周期的开始。

  Q:对于投资机构来说,要投资哪些黑科技或者科技创新的项目?

  A:要掌握你觉得最划算的、或者最值得投资的去投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时候所谓的科技创新就是一个时尚或者时髦的过程,它压根儿就成为不了一个行业。它其实就是个小妖,大王叫我来巡山,结果被你看上了,其实天兵天将还没来,所以要谨慎对待。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做电脑就是黑科技,因为当时根本没这个行业。但是一旦它形成一个行业,就受摩尔定律的管制,硬件成本下降、用户的增长等等这些就都开始了。

  Q:如果你给这些目前除在经济下行周期,或者说在冬天的创业者一句话,会是什么?

  A: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看待自己所处的状态。

  我的意思就是可能得放掉很多幻想,虽然融资这件事看上去已经很苦了,但它相对于你的业务来讲,它仍然是高大上、形而上的一个东西,它不如你每个月要面对工资单那个时候的真实和可怕,毕竟融资仍然是一个命运掌握在其他人手里的过程。

  所以创业者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内功练好,如果自己还不赚钱,那么什么时候赚钱;现在还没开始收费,那什么时候开始收费。你做的是一个生意,只不过可能是一个特别大规模的生意而已。你要想法把它变成生意,要不然这个坎儿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