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寒食节吃什么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节前一二日。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凉食,故而得名。这其中,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凉食就是“寒食十三绝”。下面就来和小编看北方寒食节吃什么吧。
No.1、姜丝排叉,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一定按顺序上。回族人不饮酒,但为了礼节,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No.2、硬面饽饽,是一种似烧饼大小的混糖戗面火烧,入口有咬劲,微甜且香,用手一掰掉渣。现在已经“无影无踪”。
No.3、焦圈,形似炸面包圈,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常作为另一种北京特有小吃豆汁儿的配菜食用。但是在今天的营养学看来,太过油腻, 最好少吃。
No.4、糖卷馃,可以说是最具特色的清真节日食品,主料为山药和大枣,皆有滋补作用,也是一道药膳。
No.5、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北京的豌豆黄分宫廷和民间两种,故事里又和慈禧老佛爷有关,据传说西太后最喜欢吃了。
No.5、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原为“御艾窝窝”,后来在明代传入民间,《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艾窝窝。
No.6、马蹄烧饼,两层薄皮,内空,形似马蹄,现在也已没有售卖的了。
No.7、螺蛳转儿,因其形似而得名,旧时小吃店常把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用微火烤干水分再卖,烤干了叫“干迸儿”,用于下酒,所以北京有句口头语“干迸儿就酒嘎巴脆”。
No.8、馓子麻花,古名为“环饼”、“寒具”,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说:“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
No.9、驴打滚,豆面糕又称驴打滚,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黄豆黏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No.10、蜜麻花,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
No.11、糖火烧,老北京人都知道通州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大顺斋的糖火烧,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来访的外国政要还特意带它回国呢。
No.12、芝麻酱烧饼,无需多说什么。它的一个兄弟“澄沙烧饼”倒有点意思,因为豆沙馅要从边上露出一些,别名“蛤馍吞蜜”。
No.13、奶油炸糕,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它用上好面粉为原料,先烧适量开水,水开后,改用小火,将面粉倒人锅内,迅速搅拌直到面团由白变成灰白色,不粘手时,取出稍晾成烫面。白糖用水化开,香草粉用水化开,适量鸡蛋液在碗内搅匀,分几次加入烫面中,最后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匀。锅内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为后两种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烧至冒烟后,改用小火,此时将揉匀搅拌好的面团,500克分成40个均匀小球,入油锅前用手摁成圆饼,逐个下入油中,待饼膨起如球状,并呈金黄色时捞出,滚上白糖即成。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北方寒食节吃什么
北方寒食节吃的食物有:馓子、大葱蛋饼、清明果、子推馍、面花等。
1、馓子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2、大葱蛋饼
清明节,北方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3、清明果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
4、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是北方清明节传统美食。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凉菜,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后因寒食和清明相连,逐渐合为一个节日,但节前蒸“子推馍”的习俗。
5、面花
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的前一到两日左右,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由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寒食节当天,禁烟火,吃冷食,家家户户禁止生火,不能煮熟食吃,要吃冷的食物,最早只有这个习俗,后来发展中慢慢有了祭扫、插柳、踏青、秋千、净肠、蹴鞠等风俗。
寒食节的由来有个小故事,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乱一直在逃亡流浪,在此期间有个名为介子推的大臣,一直陪伴在公子重耳身边,不曾离开,甚至在没有吃的.情况下,从自己的大腿割下一块肉,熬汤给重耳吃,也就是“割股啖君”的故事,后来公子重耳努力的发愤图强,专心治理国家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这个时候介子推没有接受晋文公的封赏,而是选择和母亲归隐山林,晋文公为了让介子推出来相见,然后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坚决不出来,最后被火烧死了,晋文公此时也后悔不已,为了感谢和纪念介子推,下令将介子推葬在棉山,修建祠堂庙宇,并且下令在这一天禁火,吃寒食,表达哀思之情,这边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祭祖的风俗,在这天,人们要祭拜祖先,家族中所有人一起到先祖的坟地,为坟地清扫,然后挂纸钱,添土,烧纸,告慰先人。也有将介子推(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的形状)、蛇盘兔(用面粉做成蛇和兔子的形状)撒在坟顶滚下,意识是沾沾先祖的恩泽。
寒食节吃冷食,在当天也不能生火,吃的食物只能是冷的,像是凉粉、凉面、寒食粥之类的食物。
“寒食不带柳,红颜成白首”,寒食节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习俗,插柳,寒食节刚好是春天,柳树都已经发芽了,人们就会折一枝柳枝,佩戴或者把玩。也有说寒食节的时候,阴气比较重,插柳可以有辟邪的作用。
1、寒食节习俗
1.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1.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1.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1.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1.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1.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2、寒食节的特点
2.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2.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2.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3、寒食节吃什么
寒食节吃冷食
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大好时光,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把个清明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因时间上和清明节接近,并受其影响,因此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北方寒食节吃什么】相关文章:
寒食节吃什么02-09
北方小年吃什么01-17
寒食节养生吃什么02-09
元宵节北方吃什么02-10
冬至北方人吃什么02-10
冬至北方人吃什么01-17
北方过小年吃什么?01-16
北方过小年吃什么01-17
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北方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