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风筝读后感(一)
翻开《自由风筝》,十四岁的作者变得叛逆,认为家里什么都不好。他的两位“同病相怜”的伙伴怂恿他离家出走,他同意了。在走的前一天下午,他去了长风公园,看明德叔放风筝,不知怎么搞的“龙图腾”风筝挂在了树枝上,他就把风筝线剪断了,明德叔带他看了风筝的下场,他醒悟了,不再离家出走了,而他的伙伴却走了。最后落了个很惨的下场……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这根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也许,你离开家会得到自由,但那只是昙花一现,一会就没了。再者说,他们带的钱又不多,几天就花完了,花完后干什么呢?打工?他们才十几岁,没人会找他们干活的。没有工作,没有钱,怎么办?他们为了吃饭、生活,一定会另辟蹊径,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就是“断了线的风筝”最后的下场……“被一根线拉住,肯定非常痛苦”在看到风筝时,有人会想。但他们想过么,风筝线就像是风筝的家人,没有了它风筝会怎样?跌落到臭水沟,永远飞不起来?摔倒地上,粉身碎骨……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那个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因为有了这根线,我们才能够飞得起来,因为有了这根线,我们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飞得稳妥飞得踏实。要明白,家人的唠叨是为了牵住自己,不让自己有下坠或是远走高飞的倾向,风筝总是向往着无边的天空,风筝也想“叛逆”,也想自由自在,但它终究明白没有线,没有人牵着它,它是飞不起来的。
我就如风筝,我需要那根牵着我的线!
自由风筝读后感(二)
假期里我买了一本沈石溪的《那个年代的我》,《自由风筝》是其中的一篇,看完后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十四岁的“我”进入青春期,原先是一个听话的乖小孩变得犟头倔脑。以前老师对“我”的评语是: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现在变成“要注意礼节礼貌”,伴随着第二青春期的到来,“我”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想摆脱长辈对“我”的管束,渴望自由。邻居明德爷叔擅长做风筝,他做了一只名叫“龙图腾”的风筝,“我”、“瓶盖”和“长脚”一起帮忙搬风筝,看见风筝在天空中潇洒地飞来飞去,而“瓶盖”却说:如果风筝也有生命的话,它一定会感觉很痛苦。因为它的命运掌握在放风筝人的手中,一举一动受到放风筝人的控制。瓶盖因为学习成绩下降,他父亲把他引以为骄傲的一百本书付之一炬。于是他们三人商定离家出走,并用十天的时间做准备。“我”陪“明德爷叔”最后一次放风筝,“龙图腾”被树枝缠绕,我用一把小刀把线割断了,当我们找到它时,它已经摔得粉身碎骨!明德爷叔对我讲了他的身世,打消了我离家出走的念头。瓶盖、长脚却离家出走了,瓶盖在外流浪偷东西被狗咬伤,没钱就诊死在一个桥洞下。长脚因犯罪在监狱度过一生,而明德爷叔那只因被我剪断了风筝线而摔得粉身碎骨的“龙图腾”拯救了我。
“假如人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这根拉住你的风筝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因为有了这根线,你才能够飞得起来;因为有了这根线,你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飞得稳妥飞得踏实。如果你讨厌这根线,以为只要挣脱了这根线,你就能无拘无束飞得更自由更潇洒更高远,那就大错特错了。断了线的风筝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无情的风从高空中刮落下来,摔得头破血流。”
“别说风筝了,就是飞行能力最强的鸟,巢也只能筑在地面上。”(www.unjs.com)
“珍惜亲情,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永远系紧情感的线,别把用最珍贵的亲情编织而成的情感之线弄断,你才能尽情地放飞自己,拥有精彩的人生!”
这篇文章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和感慨,毕竟我也曾经经过那个年代。当孩子处于第二青春期时,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