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魔鬼读后感(精选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魔鬼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魔鬼读后感 1
我想大多数的人都十分讨厌数学吧,因为它不仅很无聊,而且还非常的枯燥。但是如果你们看完这本这本书,就一定不会觉得数学真的有这么无聊和枯燥,因为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可以告诉我们须令人吃惊的数字知识,上你们感受到数学中无限的魅力。
这本书的名字叫作《数字魔鬼》,是德国作家汉斯·恩岑斯伯格写的,它是自二战以后,在德国文学上最有建树的作家之一,《数字魔鬼》就是他的代表作品。这本书是讲故事的主人公罗伯特也和我们一样讨厌上数学课,一天夜里,一个自称是数字魔鬼的红脸小老头儿出现在他的梦里。数字魔鬼带着罗伯特做数学游戏,引起了罗伯特极大的兴趣。在此后的十一个夜晚,数字魔鬼每天都要进入罗伯特的梦里,领着他遨游数学王国。他想罗伯特传授乘方、开方、阶乘、斐波那契数列等数学知识,展示各种数学组合变化的.奥秘,将枯燥的数学计算变成有趣的数学游戏。在最后一天夜里,数字魔鬼带着罗伯特飞上了“数字天堂”,他在那里见到了许多历史上的数学大师,他们仍在孜孜不倦地钻研数学。经理利于数字魔鬼的交往,罗伯特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全班同学对他刮目相看,就连数学老师也感到很意外……
我觉得这本书相当好看,它不仅在1997年获得德国“天猫座”儿童文学奖,并于当年入选了全欧洲儿童文学奖呢!
数学魔鬼读后感 2
罗伯特是一个小男孩儿,他原来很讨厌数学。可是忽然有一天他变了,因为他在梦中遇见了一个数字魔鬼。这个数字魔鬼是个红脸膛,头上长着两个一角的小老头儿。别看数字魔鬼长得挺难看,却在数学上很有一套:他能利用简单而有趣的数学游戏来表达复杂的数学知识。
在以后的'十一个奇妙的夜晚,数字魔鬼带着罗伯特游历了光怪离奇的数字世界。在“1字树林”中,茫茫草原上,浩瀚大海边,乱哄哄的教室里和虚无飘渺的“空中花园”里,还有群贤荟萃的“数字天堂”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踪迹。每天夜晚,数字魔鬼都能使罗伯特有所收获,满载而归。从质数、小数、乘方、开方、阶乘、无理数,直到裴波那契数列、拓扑学、哥德巴赫猜想。
可爱的数字魔鬼让罗伯特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从此他和数字交上了朋友,再也不怕上数学课了。
我觉得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告诉了我许多令人吃惊的数学知识,让我感受到,数学中有着无尽的魅力。
数学魔鬼读后感 3
我们多数人脑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数学,似乎只属于少部分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它从来就和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无关,是比哲学或许更加无用的学问。这一偏见并非空穴来风,它一方面有着深厚的实用论基础,另一方面,也因为办学机制、学科设置和教学现状而得到多数人的普遍赞同。在学习生涯中,我们被人为灌输进一整套数学的概念、公理和运算规则;我们被告知,数学界的一切都是“显而易见”、“自然而然的”,你只需服从和运用。
但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魔鬼数学》的作者乔丹·艾伦伯格(Jordan Ellenberg)坦言,“数学并没有完全定型”,即使是中学教育中的几何和代数,这些最基本的内容,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争论和互诘的过程,而不是“显而易见”、“约定俗成的”。不幸的是,“在编写教材时,所有这些努力与喧嚣都被小心翼翼地摒弃了”。数学,不仅包括攥写在教材上的知识,还包括执着的探索真理的精神,一种基于人类理性的大胆怀疑。而现今,数学日益教材化,远离了数学萌芽、成长、发展和成熟的鲜活历史。这一过程,尽管有利于我们花费最少的精力来习得数学史上的伟大成果,但却使得“数学”这一概念被严重狭隘化了。
在我们的理解中,数学在更多情形下被视为一种专门学问,而不是一种人人可以掌握的理性思维能力。伴随着人类的产生,感性思维的能力即获得了正当地位。然而,理性思维能力的产生、发展和掌握却要晚得多。西方理性思维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主要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他在《理想国》中提出,现象界是虚假的,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他的学说被称为“理念论”,为西方哲学和具体科学(如数学)寻找现象界背后永恒不变的真实提供了理论根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数学依附于哲学,被视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是理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尽管18世纪前后,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数学逐渐脱离哲学,但数学对个人理性思维能力的注重态度和塑造作用,依旧一以贯之,不可替代。(www.unjs.com)
就艾伦伯格看来,数学是“常识的衍生物”,它对于理性思维的建立和逻辑分析意义重大。同时,数学中包含着“令人窒息的美感”。即使是从狭隘的工具论角度来看,数学的用处也远大于我们所预期。数学并不局限于“纯粹事实”,而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常备工具”,“应用得当”,可以避免犯错。例如,我们先天带有线性思维,但数学则彰显了非线性思维的普遍性和在公共事务中的有效运用。再如,小概率事件不等于不可能事件,数学分析下的赌徒心理对个人的危害无处遁形。又如,尽管一物品的期望价值远远高于售价,但拥有其所产生的意义因人而异,不可一味从之。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学也代表一种怀疑精神。它源于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同时加入了基于逻辑和理性的细致思考。生活中,两起看似毫无联系的事件,很可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即使相关性很小,也不意味着丝毫没有任何联系。拿父母和子女的身高差异来说,这看似寻常普遍的背后,除了生物性的遗传定律在起作用,随机性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无疑是对完全的基因决定论的反拨。
《魔鬼数学》一书,是近些年来我阅读过的数学普及作品中最为生动有趣的一本,内容翔实丰富,但又不以纯粹的理论霸权胁迫读者,而是寓数学真知于具体事例,两相验证,既给人以知识上的补充,又给人以感情上的愉悦。四十多万字的篇幅,有条理地划为“线性”、“推理”、“期望值”、“回归”和“存在”五大部分,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在《魔鬼数学》中,我所读出的艾伦伯格,不是板着脸的专家学者,而是可亲可感的旅途友人。他行文流畅,诙谐幽默,数学史上的掌故和现今世界的有趣现象,全都信手拈来,带领读者在数学和生活的交叉面上,经历一次欢欣满足的精神之旅。而旅途即将结束时,除了获得生活的智慧和勇气,我们毫无倦怠。
数学魔鬼读后感 4
数学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噩梦——记不住的公式、做不完的习题,和触目惊心的红叉叉……数学真的是不可逾越的吗?寒假里我拜读了世界知名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的《魔鬼数学》,在艾伦伯格教授笔下,数学有着另一副面孔,它像一个忠实的仆人,无微不至,让人拥有火眼金睛,一路KO各种妖魔鬼怪,不断看破真相,升级进步。
《魔鬼数学》就像一本简易的“黑魔法防御术”教程,全书从线性、推理、期望值、回归和存在五个方面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妙趣横生的指引我们收服数学这头折磨我们的“魔鬼”。
第一步,克服畏难心理。这头“魔鬼”并不会打你、咬你,要好好看清它的长相,了解它的功用,这样一来,你便清楚只要学会它的语言,就可以命令它给你服务。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呢?艾伦伯格教授的答案是“数学就是常识的衍生物”。常识就是:你有两个本子,再加上三支笔,和你有三支笔,再加上两个本子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在数学领域这被称为“加法具有交换性”,用公式表示就是:对于任意a和b,a+b=b+a。虽然很多人觉得数学的符号体系和抽象性让人难以理解,但这一堆高度抽象化的符号,与我们平时的思维并没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就需要建立数学和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满足于在课堂内的学习,还要增进阅读量,了解科技的前沿发展,并积极思考,力图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假如,我们在玩押大小、赢筹码的游戏。已经连续7次都是大局,那么第8次出现大的几率是否会更大呢?直觉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连续多次大,那么下一次出现大的几率就高。然而数学告诉我们,每次开局,出现大小的几率都是相同的。前一句如何并不会影响后续的结局。如果不能清醒的认识随机性原理,不信邪的赌徒,或许会因为连续的非理性决策而损失惨重。
像这种导致人们作出非理性判断的直觉还有很多,就像很多人会觉得越有钱就会越快乐,然而,当收入超过生活成本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所获得的满足感(快乐)是递减的,在经济学中叫边际效用递减,在数学领域中,最简单的解释为“非线性思维”。“非线性思维表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取决于你所在的位置”。相比较而言,越有钱越快乐就是典型的线性思维,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是恒定的,这绝对是种一劳永逸的懒人思维。所以收获“数学魔鬼”的第三步就是调整思维方式,改掉坏的思维习惯。
总之,读了这本《魔鬼数学》,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学生时代所做的所有习题,并不是白白耗费青春,这些数学原理,充斥着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只不过我们蒙着双眼不敢看它,只能被动地使用。数学是一种人类的认知方式和工具,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它可以磨炼我们的直觉,让我们的判断更敏锐;它还可以驯服不确定性,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世界的结构和逻辑。拥有了数学工具,我们就可以把那些我们想当然的事情看得更透彻,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同学们,还等什么呢?让我们快来收服它吧!
数学魔鬼读后感 5
如果你是一个有“数学焦虑症”的人,你可能不会相信有一天你会爱上数学。原因在于,我们在学校所学的数学知识看上去不过是一堆沉闷的规则、定律和公理,都是前人传下来的,而且是不容置疑的。在《魔鬼数学》中,世界知名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告诉我们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数学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息息相关,可以帮助我们洞见在混沌和嘈杂的表象之下日常生活的隐性结构和秩序。数学是一门告诉我们“如何做才不会犯错”的科学,是经年累月的努力、争论所锤炼出来的。
随着我们离圆越来越近,视野变得越来越小,到最后我们看到的弧线与直线已经非常接近,几乎没有区别了。如果一只蚂蚁在圆上爬行,它只能看到身边很小的范围,它会以为自己是在一条直线上爬行。在地球表面上生活的人也一样,认为自己位于一个平面之上(除非他非常聪明,知道观察由远而近、逐渐从地平线上露出来的物体)。
计算积分或者进行线性回归,用计算机就能完成,但是,判断所得结果是否有意义,或者判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则离不开人的智慧。我们在教授数学时,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应用人的智慧,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从本质上就会与微软的Excel程序没什么两样,而且反应迟钝、漏洞百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硬币的数量越来越多,正面朝上的概率明显地向50%靠近,就好像被一把看不见的老虎钳钳住了一样。计算机模拟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抛10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比例范围为30%~90%;抛100枚,比例范围缩小,变为40%~60%;抛1000枚,比例范围仅为46.2%~53.7%。在某个规则的作用下,这个比例越来越接近50%。这只不讲情面、无法抗拒的“手”就是“大数定律”。大数定律不会对已经发生的情况进行平衡,而是利用新的数据来削弱它的影响力,直至前面的结果从比例上看影响力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大数定律发生作用的原理。
平行线有时似乎也会相交。想象一条铁道在一览无余的平地上向前延伸,你的视线也跟着向前移动,这时你会发现,随着距离地平线越来越近,那两根铁轨似乎逐渐融为一体(如果希望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逼真的画面,我们可以一边听着乡村音乐一边想象,这样效果会更好),这就是“透视现象”。我们的视野是二维的,如果我们希望在这个二维视野中描绘三维世界,那么有些东西必然会丢失。
数学是常识的衍生物,有的活动虽然没有被表示成一个方程式,或者被画成一幅图,却同样属于数学活动。例如,你会发现好的东西未必是更优的选择;在机会足够多的情况下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发生,并因此抵制住巴尔的摩股票经纪人的诱惑;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所有可能的未来,还要考虑所有可能事件的影响,密切关注哪些事件可能发生、哪些事件不太可能发生;摒弃群体信念与个体信念应当遵循相同规则的.认识;为认知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使直觉在形式主义推理铺设的康庄大道上自由驰骋。你打算什么时候应用你学到的数学知识呢?事实上,从你呱呱坠地开始,你可能就一直在使用这些数学知识。从现在开始,充分利用这些数学知识吧。
艾伦伯格说,学校数学课的上计算题就像是职业足球选手为了锻炼力量、速度、观察力和柔韧性,必须在健身房里进行枯燥的重复性训练一样,确实必要,但不是数学的实质。对于不想成为“职业数学选手”的一般人来说,比解答算式更重要的是用数学思维理解现实问题。这不就是我们课堂追求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吗?数学是每一个孩子从求学开始都必须要学习的主课,它教给孩子们的不应只是冰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是要教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问题。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更是为了把数学本身的学科意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实践操作,认知情感当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所以,作为数学老师,除了教知识,更要去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数学魔鬼读后感】相关文章:
黑魔鬼的简介-黑魔鬼的特征07-30
黑魔鬼怎么养?黑魔鬼如何繁殖?07-20
渔夫和魔鬼06-07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07-21
夫妻间的魔鬼定律08-15
农民智斗魔鬼的故事08-05
你的内心是天使还是魔鬼?10-19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全文08-09
小心四大魔鬼压力11-21
亲爱的魔鬼先生读后感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