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产生活习俗《舟山民俗风情》
舟山,是中国浙江省辖地级市,也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由1390个岛屿组成,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产生活习俗《舟山民俗风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产生活习俗《舟山民俗风情》
1 【留饭娘,又称冷饭娘】
舟山居民历来崇尚节约粮食。旧时,一日三餐,大都是一干两稀。中午的干饭不能全部吃完,总要留下一些冷饭,作为下餐的“饭娘”,在下餐烧饭时,掺入米中,以提高出饭率。会持家的主妇,一锅饭里还要分成“三份”烧,一份留给自己和小孩子吃,一份留给主劳力吃,再一份留用“饭娘”,俗称“三夹饭”。
2 【煲粥】
旧时,舟山小岛上柴草紧缺,岛民为节省柴火,习惯于头天晚上把大米或番薯干和水置于甏内,埋入掺有草结头或柴末的火堆中,利用火堆的余热煲粥,作为第二天的早餐,俗称“吃煨粥”。
3 【包乡土】
舟山人是个爱打拼的群体,一直有向外求发展的风俗。旧时,乡民们出远门,漂洋过海到国外谋生时,父母都会用红布、红纸,为远行人包一撮泥土,要求他们带着。一示不忘生我养我的故土深情,二防远在他乡,水土不服,可用泥土泡水喝,消灾除病。
风俗信仰
1、海龙王风俗与信仰
在嵊泗列岛,男女老幼皆知海龙王,崇仰海龙王。他们以为海是龙世界,嵊泗即为东海龙宫之所在,而自己则是海中蛟龙的传人。因为有了海龙王德信仰,因而龙崇拜、龙风俗也随之渗透到祖祖辈辈海岛渔民的思想意思、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和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渔民的龙敬畏之俗表现在渔民船头祭拜龙君仪式,往往是在海上遇到龙卷风、龙化水等奇异海况天象及灾难性气候时。
渔民的龙敬畏之俗,变现在渔船上的,还有一种形似就是挂龙旗。无论在茫茫大海的洋地上,还是碧波荡漾的港湾内,也能看到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龙旗。渔民的龙敬畏之俗,还表现在竭力保全自己所居住渔岛的山岙港门的“风水”中。颂龙舞龙扬龙威,这是从正面体现渔民的海龙王信仰,贯穿于渔民的生产、生活与文化娱乐中。
2、 世音风俗与信仰
嵊泗列岛渔民,都信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如果说,渔民对海龙王是敬奉兼有畏惧的话,那么,对观世音菩萨,则是全心全意的敬仰、崇爱、坚信无疑无惧。可谓东海渔民中影响最大、信仰最众的汉化了的菩萨,海上善神救星。“踏鳌镇海驮众生”和“佛灯引渡拯苦难”等传说。深入人心。观世音信仰,是渔民信仰风俗中最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俗。
3、天后风俗与信仰
在嵊泗列岛,你常可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朝向好,风水好的海湾渔岙,港内船帆桅樯,渔岙山腰上座立有玉殿玲珑的天后宫,风暴天,渔民摇橹驾船,相邀上岸,纷纷到天后宫燃烛焚香拜天地。嵊泗渔岛的天后信仰习俗,源自福建湄洲岛渔村的“妈祖”信仰。妈祖原名林默,她自幼聪慧,8岁从塾私读,10岁诵经礼佛,13岁修道练法。一次她与邻里姑娘们窥井照镜,忽见一神仙捧符箓拥井而上,授予林默,从此她学会通灵变法,法力日渐神通。林默在16岁的一天梦见父兄渡海舟覆,熊掌遇难身亡,父亲奄奄一息,她不顾海上风狂浪急,一往无前的前去营救,救起父亲,找到了兄长的尸体。此事之后,她更把拯救海难为己任,学会了变草为杉木的法术,每逢渔夫船工或商贾在海上遇难,她就赶紧拔草抛海,普济生灵。在宋雍熙四年(987年)重阳节,林默在湄山峰顶羽化飞升于茫茫海天。从此后,渔夫船工经常可以看到林默姑娘着红衣翱翔在海天,护佑着航海人。嵊泗渔民称妈祖为“天后娘娘”或“娘娘菩萨”,称妈祖庙为“天后宫”。
【生产生活习俗《舟山民俗风情》】相关文章:
民俗风情作文(精选25篇)09-16
立春习俗禁忌03-12
南方端午习俗06-26
南方立春习俗06-12
立春的饮食习俗02-04
立春的习俗是吃什么12-31
潮汕过冬至的习俗12-22
小年的来历和习俗02-03
秋分有什么习俗02-03
上海冬至祭祖习俗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