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情感美文(父与子)
文/小瑜儿
在领学生品读《傅雷家书》的时候,为傅雷与儿子在精神上互为知音、情同友人的父子关系而感动。
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儿子与父母在思想上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更交织着朋友般的真挚坦诚,远远超过了一般的父子,可谓父子关系的最高境界,给天下父母子女以强烈的感染启迪。
感慨之余,想起了汪曾祺的美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中的那个父亲形象,也是可亲可近可爱至极。在三个孩子的眼里,汪曾祺既是父亲,也是与他们平起平坐的“大哥哥”,身上有着吸引孩子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引领着孩子成长的方向。而父亲对孩子的平等、尊重、理解、包容和友善的态度,更消除了成人和孩子间的感情距离。这种父与子的感情,无疑是做为父亲的最大成功。
与此同时,也想起了《红楼梦》中的贾政和宝玉这对父子,却不禁为他们的父子情劫而深深地感叹。
从贾政的角度,作为父亲,他希望宝玉能好好念书,混个一官半职,延续宝玉自己与家族的美好生活和荣耀,这种想法,都是为了孩子和家族好,合情合理,真的一点错都没有。而且,在封建社会,如果不当官,生活是没有出路的。
然而,由于时代思想的束缚,贾政的教育很不成功,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思想教育的失败。想让宝玉好好念书,将来加官晋爵,功名出仕,得在思想上让宝玉意识到这是现实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听从“父命”,还得让宝玉知道美好生活的基础来源于当官,而当官来源于攻读圣贤之书。这话今天来看,未免很有点俗气,但当时确实是这个理。如果让宝玉能够意识到这些,就不会成天沉迷于情呀、爱呀之类的小情怀里了。孩子的思想没得到改变,却一味地强求,必然会激起内心的反抗,助长宝玉的厌学情绪,加剧父子思想矛盾的差距。
其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为父亲的贾政,忽略了贾府小环境对宝玉的影响。贾府充斥着一堆公子哥式的风流人物,如贾赦、贾琏、贾珍之流,还有跑到贾府躲事的薛蟠,都是些吃喝玩乐、泡妞的人物。试想,在这种环境下,去苛求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宝玉静下心来读四书五经,真的是难为了宝宝,这就好比让一个人在夜总会的温柔乡里读数理化,能读得下去吗?所以,贾政应该给宝玉找一个适合读书的地方,让宝玉远离贾府,不让他耳濡目染那些风流快活场面,自然就容易静下心了。
再者,小孩子爱玩的天性不易克服,这需要家长正确有效地引导,但贾政方式简单粗暴,用打骂恐吓去限制纠正。结果适得其反,宝玉更喜欢在丫头堆里混,因为轻松自在呀,于是越发地讨厌念书。所以,贾政还应该找几个积极上进、有点墨水的小男生、小丫头陪读,正面引导宝玉念那些正经枯燥的书。可惜受封建时代教育理念的束缚,贾政的措施应对不得当,不是打就是骂,父子关系都处不好了,宝玉自然不把贾政的话当回事。
而且,对宝玉的教育失败不说,混江湖也没带好路。贾政原意是让宝玉通事务,懂应酬,让他多历练一些仕途经济上的经验,可惜这小子不透气,思想不现实,既无兴趣,还特别反感。例如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书中多次写到宝玉被迫与这些官僚应酬,宝玉对此极反感,表明了他厌弃父辈的传统生活道路,这主要还是贾政在思想上没有与儿子想办法达成共识的缘故。
因为上述种种,使得宝玉不爱混江湖就罢了,还捅漏子,例如,无意中拐带帮助伶人蒋玉函(琪官)逃脱忠顺亲王府,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忠顺亲王府派人前来委婉的质问贾政,贾府与忠顺府素无交往,两家不属于同一政治集团,本有芥蒂,所以贾政觉得事态严重。
贾政自然害怕得罪忠顺亲王府,怕结下私怨,怕忠顺亲王府将来使绊子,危害到家族人的性命和利益,肯定还得狠揍宝玉这个不知轻重、不透气的、乱来事的小屁孩。
于是贾政借由丫鬟的死而毒打宝玉,恨不能置他于死地,对这个恨铁不成钢,还生祸事的儿子,又气又恨又心疼。毒打完宝玉后,贾政是泪流满面,掉的泪比宝玉还多,伤心自己的儿子不听话,家族无望。贾政的内心是彻底地完败于自己的儿子宝玉,无法形容的失望,这对父子的矛盾算是彻底爆发了,宝玉是身伤,贾政是心伤!
看来,从古到今,父子关系确实耐人寻味:父亲到底给予儿子什么?儿子又传承父亲什么?父亲应该怎样做好父亲的角色,有一天将要做父亲的儿子又该怎样做好现在的儿子身份?……
——这是个值得玩味的话题。
鲁迅有一句话:“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岁的青年——他们大抵有了孩子,尊为爹爹了——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思想家的这句话,说的确实深刻,也很让人警醒,希望普天下的父与子都有所启迪。
[情感美文(父与子)]
【情感美文父与子】相关文章:
子学父样06-12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09-16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设计10-2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8-07
情感美文:青春手记08-31
情感美文摘抄09-24
春天情感美文摘抄08-17
美文摘抄爱情感悟10-05
春天情感美文摘抄(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