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圃网小学数学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4、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出面积。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课件等。
学具准备:
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呈现情境图。
2、引导问题。
3、揭示课题。
师:对了,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计算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板书课题: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一)活动一:地毯上的兰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观察书上的图,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2、自己独立观察图,先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方法一:可以把地毯划分为4块边长是7米的小正方形,算出其中的一块兰色部分的面积就可以了。
(1)尝试计算:
(2)每小块正方形上兰色部分的面积:(方法非常多样)
整块地毯上兰色部分的面积:
(根据你的理解列出算式来。请生板演,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小块正方形上兰色部分的面积的?集体订正。)
方法二:可以用地毯总面积减去白色部分的面积,就得到兰色部分的面积。
(1)地毯总面积;
(2)白色部分面积:(自己试独立计算,想一想白色部分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3)兰色部分面积:
3、还有别的方法吗?(请生介绍自己想出的其他的方法。)
(二)活动二:练一练。
1、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先自己算。说说每个图形的计算思路,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图讲解。)
2、下列点子图上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方法)
3、求下列每组图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试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练习二
教学要求:
巩固6、7、8、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
算式卡、小圆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学生到黑板上练习。
二、画一画,填一填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三、看图做题
1、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
3、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连一连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五、小动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贴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数学游戏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108页---111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和学习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及重要作用,体会教学来源于生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调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观察主题图:同学们都参加过许多课外活动,今天教师带你们去科学宫参观科技展,去的同学很多,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参观人数情况,我们根据收信到的人数制作一个统计图。
二、合作学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独立完成参观科技展人数的条形统计图,
2、根据这个(教材108页图)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提出
问题:①哪两年参观人数相同?(答:xx年相同)
②哪一年参观人数最多?(答:xx年)③哪一年参观人数最少?(答:1998年)
3、引导学生说出完成统计图注意事项,老师再补充:
① 必须有标题名称,名称中要简要明了地说出内容和地点,标题下要注明统计内容的时间。
② 横轴、纵轴表示什么要标清楚。
4、除了会完成条形统计图,还有其它画统计图的方法。
三、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1、观察109页折线统计图
2、启以引导:看看这幅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同桌交流。学生说:折线统计图有格子;有点,还有一段一段的线。
3、边讲解折线统计图画法。
①让学生明白折线统计图是通过描点连线的方法画
②相同点:都能看出数据多少
不同点:表示数据方法不同,可以看到每一部分变化趋势,能看到整体变化趋势。
③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特点;哪种统计图更好。
强调告诉学生:
1、象今天这样用曲折的线段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还能通过数量反映某一种事物变化的趋势。
3、两种统计图各有各的优点,生活中根据我们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巩固练习:
1、 完成110页例2及做一做。
2、 让学生去调查家庭上半年用水情况并制作出统计图。
小结:
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学会折线统计图画法和特点,懂得它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
3、引入新课。
二、学习例3
1、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
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1个1是1、2个1是2、……9个1是9
板书:1×1=1
1×2=2
1×3=3
……
1×9=9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编口诀。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组长记录。
②全班反馈。教师板书: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4、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
5、记口诀。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②熟记口诀。
三、课堂活动
说算式,对口诀。
1×3————一三得三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1的乘法口诀
1×1=1一一得一
1×2=2一二得二
1×3=3一三得三
…………
1×9=9一九得九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活动准备:
1.情境导入
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活动过程: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3)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4)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5)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并与幼儿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
1、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第一课时 认识圆
(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3、 出示圆片图形:
(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 、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纸片。
(2)课本第56页动手折一折。
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
(3)指出纸片的圆心、直径和半径。
2、自学,教师巡回指点,发现难点。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
4、小组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2)58页做一做第一题。
(二)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让个别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如何画圆的。
学生自学课本第57页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3、小组内画r=3cm的圆。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全班评比。
三、当堂测评
1、判断,并说明理由。(40分)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 )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
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30分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30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发现疑难。
小组内评比,纠错。组长组织解决存在问题
四、谈收获、讲表现。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还有什么提议吗?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新知探究】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3.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5.得出结果
6.猜想计算方法
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等式。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渗透符号意识,发展数感。
2.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模型思想。
3.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激发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相等”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许多的珍稀动物,你知道有哪些?
预设:熊猫、白鳍豚、东北虎??
课件出示:(金丝猴、短尾猴、白鳍豚、东北虎、熊猫)
谈话:这些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谈话:老师非常喜欢憨态可掬的熊猫吗?瞧,它们在做游戏呢。
2.提供素材、感知“相等”
出示课件:
谈话: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1.跷跷板平衡,追问:说明了什么?
2.熊猫一样重,追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谈话:熊猫的质量是50千克,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预设:50=50
谈话:观察这个式子,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式子有什么不同?
预设:以前的式子中有运算符号,这个式子中没有。
追问:没有运算符号,为什么也能用“=”连接呢?
预设:两边的重量是相等的。
小结:原来相等的关系就可以用“=”表示出来。
谈话:想一想,生活中,你学习的知识中,也有相等的关系吗?
2.预设:这辆车的速度和那辆车的速度一样ab=ba
二、分析素材、理解“相等”
1.借助跷跷板,理解相等与不相等。
出示课件:
谈话:能用式子表示现在的关系吗?
预设:40100,100span=
谈话:同学们看,又来了一只熊猫,你猜会发生什么情况?
预设:1.左边重、右边轻或左边轻、右边重
2.平衡,一样重
谈话:你能说说它们的关系吗?
预设:1.两只小熊猫的重量〉一只大熊猫的重量
或两只小熊猫的重量span=一只大熊猫的重量
2.两只小熊猫的重量=一只大熊猫的重量
2.认识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谈话:小熊猫跳上去后,跷跷板是这样的。你能说说这三只熊猫的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
预设:1.小熊猫的重量+40=100
谈话: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一只熊猫的质量加40千克熊猫的质量等于100千克熊猫的
质量
追问:你能用谁和谁是相等的再来说一说吗?
谈话:同学们找得到了跷跷板中相等的关系,能用更简洁的式子
来表示吗?
预设;a+40=100
2.x+40=100
谈话:真了不起,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不知道的数量,我们通常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像这样的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出示课件
谈话:现在两边的熊猫交换了位置,你还能用式子来表示吗?
预设;100=x+40
小结:看来“=”不仅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还可以表示相等的关系。
三、借助素材,理解等量关系
1.理解图示中的等量关系。
(1)课件出示:
谈话:谁会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
预设:3x=200+200,x+x+x=200+200小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谈话:说说你这个式子的意思?(引导学生说说谁和谁是相等的)
谈话: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相等,你能说几个这样相等的式子吗?
预设:10+20=30
x+300=1000
(2)课件出示(出示动物的名字)
谈话:这幅图中,既没有跷跷板、天平,你还能找到相等的关系吗?预设:两只金丝猴的质量和一只短尾猴的质量是100千克
教师引导,也就是这些猴子的质量和与100千克时相等的
小结:像这样相等的关系数学上称为等量关系。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需要先找到这样的关系。
2.理解信息中的等量关系。
谈话:看图找等量关系同学们都学会了,有些等量关系还藏在文字信息中,试试看,你能不能找到他们。
(1)课件出示: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
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谈话:信息中提供了哪几个量?
预设: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
谈话:这三个量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呢?
预设: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
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
谈话:你怎样找到等量关系的?
预设: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谈话:你太棒了,抓住了关键的信息,你很会读题和思考。
谈话:1980年的只数和2004年的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1980年的只数比2004年的只数多300只
谈话:根据这个关系,你能用未知数x表示出它的等量关系吗?
预设:x+300=400
(2)课件出示:2004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
谈话: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我国采用了人工繁殖的技术来增加珍稀动物的数量。
谈话:自己默读题,你能找到哪几个相等的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知识的价值,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3、能力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单明了、抽象概括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重点:
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二、新授。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红大30岁。 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法2:a+30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3、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48做一做集体评议。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3、独立解答p49第4题做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评议。(问问字母、式子表示的含义)
四、作业:
1、独立完成p50第5题
2、独立完成p50第6题
解答第6题时可提问:u =t =让学生掌握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注意巡视指导求式子值的书写格式。
板书:
a=30=11+30=45
课后反思: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应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来改造数学教材。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养的。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研究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将数学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生活中具体的问题,让广大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完善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转变的过程,也能够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
1、在课程进行之前,要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
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珍惜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是实现学生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环节。
2、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密切的关注,并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生长点和起步点。并在此基础之上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数学教学工作。这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做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反馈工作
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反馈和评价。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并非要达到严格意义上一致。它的开展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实现学生由经验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能力的转变,最终再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使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1、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
数学学科讲授的基本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小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教师应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
2、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与活动
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经验的成长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的最有效途径是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3、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数学教学评价要特别重视数学评价体系的发展性功能,同时也要逐步淡化评价体系的选拔性功能,将评价工作作为改善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评价工作的开展既要密切关注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真正做到全面评价,既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能使数学教学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于数学教学工作的更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协调好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这些都是目前我们生活化数学教学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要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更好实施与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01-16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1-16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1-16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2-04
小学数学教案改进措施01-16
小学数学教案检查总结01-16
小学数学教案案例分析01-15
《角的度量》小学数学教案01-10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