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时间:2024-07-06 03:10:49 优文网 我要投稿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11篇(经典)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面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为了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响应,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11篇(经典)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1

  一、总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在医疗业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信息安全事件频发,给医院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为了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信息安全事件。

  二、应急预案目标

  本预案旨在建立医院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医院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医疗业务的正常进行。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

  1. 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协调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协调本部门的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2. 信息安全应急小组:由信息技术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信息安全事件的监测、分析、处置和报告工作。

  四、信息安全事件分类与级别

  根据信息安全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以下四级:

  1. 一级: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对医院信息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医疗业务中断。

  2. 二级:较大信息安全事件,对医院信息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可能导致部分医疗业务受限。

  3. 三级:一般信息安全事件,对医院信息系统造成较小影响,但仍需及时处置。

  4. 四级:轻微信息安全事件,对医院信息系统影响较小,但仍需关注和记录。

  五、应急响应流程

  1. 监测与预警:信息安全应急小组通过监控系统和日志分析,实时监测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预警。

  2. 事件报告:发现信息安全事件后,信息安全应急小组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详细描述事件情况、影响范围和初步判断。

  3.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事件处置:信息安全应急小组根据事件类型和级别,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尽快恢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总结评估:应急响应结束后,信息安全应急小组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完善应急预案。

  六、保障措施

  1. 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全院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 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和演练,提高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3. 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通讯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系到相关人员。

  4.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工具,确保在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七、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的内容,应及时报请医院领导批准后执行。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2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中心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减少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信息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网络安全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工作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坚持定期演练与常备不懈相结合;坚持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共同做好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工作。

  (四)事件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中心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故障,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事件分类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为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和灾害性事件等。

  (1)有害程序事件分为计算机病毒事件、蠕虫事件、特洛伊木马事件、僵尸网络事件、混合程序攻击事件、网页内嵌恶意代码事件和其他有害程序事件。

  (2)网络攻击事件分为拒绝服务攻击事件、后门攻击事件、漏洞攻击事件、网络扫描窃听事件、网络钓鱼事件、干扰事件和其他网络攻击事件。

  (3)信息破坏事件分为信息篡改事件、信息假冒事件、信息泄露事件、信息窃取事件、信息丢失事件和其他信息破坏事件。

  (4)信息内容安全事件是指通过网络传播法律法规禁止信息,组织非法串联、煽动集会游行或炒作敏感问题并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的事件。

  (5)设备设施故障分为软硬件自身故障、外围保障设施故障、人为破坏事故和其他设备设施故障。

  (6)灾害性事件是指由自然灾害等其他突发事件导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2.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局大规模瘫痪,事态发展超出中心控制能力范围,需要由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介入处置,并上报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2)Ⅲ级(较大)。某一部分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在中心控制范围之内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3)Ⅳ级(一般)。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使用效率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在中心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小组),应急小组由信息部门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由信息技术处、综合处的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信息技术处技术员、办公室网站管理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担任组员。应急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落实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中心党组做出的决定和措施;

  (二)拟订中心应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工作计划和应急预案,报中心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汇总有关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各种重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

  (四)监督检查、协调指导信息安全突发事件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五)组织信息安全常识、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

  (六)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监测预警和先期处置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秉承“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引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二)预警处理与预警发布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网络安全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在2小时内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并发布预警。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通知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介入,同时向中心领导汇报。

  2.督促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

  (三)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技术人员应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必要时采用断网、关闭服务器等方式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通知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介入,并向中心领导报告。

  2.对有可能演变为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技术人员对处置工作提出建议方案,并作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应急小组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决定组织设备厂商或者系统开发商应急支援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对有可能演变为Ⅱ级或I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在经中心领导批准后,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协助调查处理,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

  (一)应急指挥

  本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要迅速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调集和配置应急处置所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统一指导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支援

  本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可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置工作需要,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申请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协助处理,调动必需的物资、设备,支援应急工作。

  (三)信息处理

  应对现场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上报。督促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时将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处置工作等情况及时报中心领导,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四)扩大应急

  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实施扩大应急行动。要迅速上报中心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根据事态情况,研究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

  (五)应急结束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经应急处置后,应急小组应将各监测统计数据报中心领导,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统计各种数据,查明原因,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及恢复重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迅速组织实施。

  (二)调查和评估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小组应立即组织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介入,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

  六、应急保障

  (一)通信保障

  应急小组成员应时刻保持手机畅通,以确保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联系到位。

  (二)装备保障

  各重要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时应事先预留出一定的应急设备,做好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应急小组负责统一调用。

  (三)数据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应建立容灾备份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容灾备份系统应具有一定兼容性,在特殊情况下各系统间可互为备份。

  (四)经费保障

  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金,应列入中心年度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

  七、监督管理

  (一)宣传教育和培训

  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等列入相关处室年度培训内容,增强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组织能力。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准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技能。

  (二)预案演练

  建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责任与奖惩

  认真贯彻落实预案的各项要求与任务,建立分级布置、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中心按预案的规定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各项制度、计划、方案、人员、物资等进行验证,并以演习的评定结果作为是否有效落实预案的依据。对未有效落实预案各项规定的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3

  为完善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规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内容和流程,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校园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中的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在校园网络及学校各部门网站发生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一、工作目标

  有效发挥校园网络在教学、科研、管理、信息报送和舆论引导等方面的作用,遏制网上不良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及时快速处理网上突发事件,确保校园网络正常运转,保障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协同作战;

  (2)明确责任,依法规范;

  (3)防范为主,加强监控;

  (4)整合资源,条块结合。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及主要职责

  组长:分管校领导。

  副组长:信息管理处负责人。

  成员:党委办公室、保卫处、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决策指挥。

  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信息管理处,日常工作由信息管理处承担。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网络监控组、技术侦查组、宣传外联组、应急响应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和信息通报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在应急协调工作中的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组织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按照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小组的命令和指示,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全校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保障工作。

  (二)各工作组的主要职责

  网络监控组:由信息管理处负责,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图书馆及有关网站建设单位参与。网络监控的`日常工作主要由信息管理处负责,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网络监控工作由信息管理处、保卫处、学生工作处共同负责,协同工作。

  技术侦查组;由保卫处牵头,信息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公安机关进行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调查取证等工作。

  宣传外联组:由宣传部负责,承担网站建设及网站栏目的登记审批、备案工作,监督网站建设和管理,及网络安全宣传等。预案启动后承担对外宣传和外联工作。应急响应组:由信息管理处负责,负责对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紧急处置等工作,及时断开连接、指导采取有关保护措施等。

  四、事件等级及划分

  为了有效处置各类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依据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及对社会影响的大小由高到低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特别重大事件(I级):学校校园网上出现大面积的串联、煽动和蛊惑信息;各网页出现反动、煽动民族分裂、破坏稳定等反动政治信息及链接的;校园网络发现重大泄密、失密事件。

  重大事件(Ⅱ级):关系稳定事件的讨论已成为校园网BBS或教育机构网络论坛热点问题,引发校内局部聚集或其他形式聚集;学校各网页出现淫秽等有害信息及链接的。

  较大事件(Ⅲ级):校园网上出现大小字报,呈现可能会影响稳定的苗头性信息;校园网各网页出现不良信息及链接的;学校主要服务器、网络主要互联出口、主干网络中断甚至是全部中断超过72小时的。

  一般事件(IV级):学校主要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受到非法侵入的;主要服务器、网络主要互联出口、辖内主干网络中断甚至是全部中断小于72小时(含)的。

  五、应急响应

  在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时,各单位应第一时间报告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一)预案启动

  在发生Ⅲ级(含Ⅲ级)以上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事件发生单位和现场应急处理工作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尽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关信息。按照应急响应流程,由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响应流程:预案启动——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析确认——对事件逐级上报——采取措施抑制事件扩散——对事件进行根除——恢复系统运行——评估损失—编写事件处理报告一一结束响应

  (二)应急处理

  (1)确认阶段。初步确定应急处理方式,根据事件具体情况采取抑制措施,抑制事件进一步扩散,并根除事件影响,恢复系统运行。

  (2)遏制阶段。及时采取行动遏制事件发展,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同时要确保封锁方法对涉及相关内容影响最小。

  (3)根除阶段。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过对有关事件或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事件根源,明确相应的补救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4)恢复和跟踪阶段。在确保安全问题解决后,要及时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服务。恢复工作应避免出现误操作导致数据的丢失。另外,恢复工作中如果涉及机密数据,需遵照机密系统的恢复要求。

  (三)应急支援

  本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组织应急响应工作小组赶赴现场,督促、指导和协调处置工作,并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置工作的需要,及时增派专家小组和应急支援单位,调动必需的人员、设备,支援应急工作。当采用一般应急处置措施仍无法控制事态时,要迅速研究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并向上级部门请求支援。

  六、善后及奖惩办法

  (1)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后,应急响应小组对事件造成的损失、事件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对响应流程、预案提出修改意见,总结事件处理经验和教训,撰写事件处理报告上报相关部门。

  (2)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法规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在应急处理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和表彰。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4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我局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信息资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公安部《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三)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我局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故障,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事件分类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性质、机理和发生过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灾害。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故灾难。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3)人为破坏。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袭击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局大规模瘫痪,事态发展超出我局的控制能力,需要由县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小组跨部门协调解决,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2)Ⅲ级(较大)。某一部分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在我局控制之内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3)Ⅳ级(一般)。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使用效率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大方县司法局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专项预案,适用于本局发生或可能导致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工作原则

  1.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提高素质,快速反应。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3.以人为本,减少损害。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公共财产、信息资产遭受损失。

  4.加强管理,分级负责。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能,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5.定期演练,常备不懈。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切实有效,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二、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体系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办公室主任、分管信息化副主任担任。

  成员包括:各室负责人及联络员等。

  (二)工作职责

  1.研究制订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推进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

  2.发生I级、Ⅱ级、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后,决定启动本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如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属于I级、Ⅱ级的,向县有关部门通报并协调县有关部门配合处理。

  3.研究提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规划,检查、指导和督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4.指导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科学研究、预案演习、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5.及时收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分析重要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对可能演变为I级、Ⅱ级、Ⅲ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及时向局领导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6.负责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持,参与重要信息的研判、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总结评估工作,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和先期处置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1.要进一步完善各重要信息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引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在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按紧急信息报送的规定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重要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应确立2个以上的即时联系方式,避免因信息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必要的信息通报与指挥协调通信渠道中断。

  3.信息安全定期汇报。每周应向县工能局报告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工作进展情况:

  (1)恶意人士利用我局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

  (2)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等情况。

  (3)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情况和预警信息。

  (4)网络安全状况、安全形势分析预测等信息。

  (5)其他影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二)预警处理与预警发布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系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在2小时内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并发布预警。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同时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2.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应立即组织现场救援,查明事件状态及原因,技术人员应及时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

  (三)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及时请技术人员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必要时采用断网、关闭服务器等方式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向上级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通报。

  2.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在接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掌握最新发展态势。对有可能演变为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技术人员处置工作提出建议方案,并作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决定现场指导、组织设备厂商或者系统开发商应急支援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对有可能演变为Ⅱ级或I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要根据县有关部门的要求,上报县政府有关部门,赶赴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支援力量,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

  (一)应急指挥

  1.本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要迅速建立与现场通讯联系。抓紧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调集和配置应急处置所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统一指挥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2.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的,局机关立即在现场开设指挥部,并提供现场指挥运作的相关保障。现场指挥部要根据事件性质迅速组建各类应急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支援

  本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可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置工作需要,及时向市政府相关单位申请增派专家小组和应急支援单位,调动必需的物资、设备,支援应急工作。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有关人员要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协助开展处置行动。

  (三)信息处理

  现场信息收集、分析和上报。技术人员应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时将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处置工作等情况及时报领导小组,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符合紧急信息报送规定的,属于I级、Ⅱ级信息安全事件的,同时报县委、县政府相关网络与信息安全部门。

  (四)扩大应急

  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实施扩大应急行动。要迅速召开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事态情况,研究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并向县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五)应急结束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经应急处置后,得到有效控制,将各监测统计数据报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统计各种数据,查明原因,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及恢复重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迅速组织实施。

  (二)调查和评估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财产损失状况和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

  六、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领导小组各成员应保证电话24小时开机,以确保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联系到位。

  (二)应急装备保障

  各重要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时应事先预留出一定的应急设备,做好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调用。

  (三)数据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应建立容灾备份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

  (四)应急队伍保障

  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保障队伍。选择若干经国家有关部门资质认可的,具有管理规范、服务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社会应急支援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必要时能够有效调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的保障力量,进行技术支援。

  (五)交通运输保障

  应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交通工具,确保应急期间人员、物资、信息传递的需要,并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由领导小组统一调配。

  (六)经费保障

  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金,应列入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切实予以保障。

  七、监督管理

  (一)宣传教育和培训

  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有关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开展预防、预警、自救、互救和减灾等知识的宣讲活动,普及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提高我局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等列入各股室及各司法所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内容,增强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组织能力。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准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技能。

  (二)预案演练

  建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责任与奖惩

  要认真贯彻落实预案的各项要求与任务,建立分级布置、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领导小组按预案的规定不定期进行检查,对未有效落实预案各项规定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对落实到位给予相应的奖励。

  八、附则

  (一)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局办公室制订,报局领导批准后实施。

  结合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特点和我局实际状况,及时修订本预案。

  (二)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网络与信息安全办公室负责解释。

  (三)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5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信息安全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马鞍山市科技局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有效预防、及时处置信息安全事件,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现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规范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预防为主,加强监控;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发现和处置主要由领导小组负责,计算机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定义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性质和机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攻击类事件:指网络与信息系统因计算机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造成网站主页被恶意篡改、交互式栏目里发表不良信息;应用服务器被非法入侵,应用服务器上的数据被非法拷贝、修改、删除;在网站上发布的内容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侵犯知识版权并已造成严重后果等,由此导致的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2.故障类事件:指网络与信息系统因计算机软硬件故障、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3.灾害类事件:指因洪水、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网络与信息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二、预防措施

  1.对我局现有信息系统和今后新建设的信息系统,参照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按照最终确定的保护等级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2.建设安全事件预警预报体系和网络安全工作值班制度,加强对网络和重点信息系统的监测、监控,加强安全管理,对可能引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有关信息,要认真收集、分析判断,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并逐级报告。

  3.加强信息审查工作。加强BBS、留言板等交互式栏目的专人管理,加强网络设备日志的分析,及时收集信息,排查不安定因素,防止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故意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防止利用网络泄露国家机密,发送危害国家安全及宗教极端势力的信息。

  4.一旦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判定事件危害程度,并立即将情况向有关领导报告,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属于重大事件或存在非法犯罪行为的,还应向公安机关报告。

  5.及时整顿,加强防范。针对网络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治方案并具体落实到位,完善网络安全机制,防范网络安全事件再度发生。逐步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6.特殊时期,可根据我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由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安排,组织对网络和信息数据采取加强保护措施,对网络进行不间断的监控。

  三、处置程序

  1.预案启动

  在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领导小组应尽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关信息,鉴别事件性质,确定事件来源,以确定事件范围和评估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确认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对事件进行处置和上报。

  2.应急处置

  初步确定应急处置方式,根据事件引发原因分为灾害类、故障或攻击类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灾害类: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数据安全,然后是设备安全。具体方法包括:硬盘的拔出与保存,设备的断电与拆卸、搬迁等。

  故障或攻击类:判断故障或攻击的来源与性质,断开影响安全与稳定的信息网络设备,断开信息系统与攻击来源的网络物理连接,跟踪并锁定攻击来源的IP或其它网络用户信息,修复被破坏的信息,恢复信息系统。按照事件发生的性质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1)病毒传播:及时寻找并断开传播源,判断病毒的类型、性质、可能的危害范围;为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保护健康的计算机,必要时可关闭相应的端口,甚至相应楼层的网络,及时请有关技术人员协助,寻找并公布病毒攻击信息,以及杀毒、防御方法。

  (2)外部入侵:判断入侵的来源,区分外网与内网,评价入侵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对入侵不成功、未造成损害的,且评价威胁很小的外网入侵,定位入侵的IP地址,及时关闭入侵的端口,限制入侵的IP地址的访问。对于已经造成危害的,应立即采用断开网络连接的方法,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和带来恶劣影响。

  (3)内部入侵:查清入侵来源,如IP地址、所在办公室等信息,同时断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然后针对入侵方法调整或更新入侵检测设备。对于无法制止的多点入侵和造成损害的,应及时关闭被入侵的服务器或相应设备。

  (4)网络故障:判断故障发生点和故障原因,能够迅速解决的尽快排除故障;必要时向相关部门求助技术援助,并优先保证主要应用系统的运转。

  (5)其它没有列出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事件,可根据总的安全原则,结合具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咨询信息安全顾问。

  3.应急处置后续处理

  (1)在进行最初的应急处置以后,应及时采取行动,抑制安全事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同时要确保应急处置措施对涉及的相关业务影响最小。

  在发生网络故障时,优先保证中心机房及办公室等要害部门的网络畅通。

  (2)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过对有关事件或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事件根源,明确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彻底清除。

  (3)在确保安全事件解决后,要及时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服务,恢复工作应避免出现误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

  4.记录和上报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在事件处置工作中作好完整的过程记录,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保存各相关系统日志,直至处置工作结束。

  5.结束响应

  系统恢复运行后,领导小组对事件造成的损失、事件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对响应流程、预案提出修改意见,总结事件处理经验和教训,撰写事件处理报告,同时确定是否需要上报该事件及其处理过程,需要上报的应及时准备相关材料;根据情况需要上报公安部门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解决。

  四、保障措施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跟踪式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是有组织的科学与社会行为,必须做好各项应急保障工作。

  1.人员保障

  重视信息安全队伍的建设,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和重建工作中人员的在岗与战斗力。

  2.技术保障

  重视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换代,重视网络安全整体方案的不断完善,加强技术管理,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聘请信息安全顾问为应急处置过程和重建工作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

  3.资金保障

  领导小组应根据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本年度应急处置工作相关设备和工具软件所需经费,并上报财务处纳入年度专项财政预算,给予资金保障。

  4.培训

  举办工作人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网络和信息安全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预防意识和简单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管理员认真学习《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及《信息发布审核、登记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维护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觉性;对科技局各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用户自觉遵守和维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对信息源接入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自觉遵守和维护《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杜绝发布违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信息内容;不定期地邀请公安机关有关人员进行信息安全方面的培训,加强对有害信息,特别是影射性有害信息的识别能力,提高防犯能力。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6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涉及以设备为中心的信息安全,技术涵盖网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涉及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入侵的监控;涉及以用户(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相关机构人员)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包括用户的身份管理、身份认证、授权、审计等;涉及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等等。为切实加强我司网络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的防范,做好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网络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结合公司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信息安全3级评级方法》、《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使用规则》等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本预案适用于深圳市前海好彩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公司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技术主管

  副组长:运维经理

  成员:开发部、运维部、测试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应急小组日常工作由公司技术部承担,其他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二)领导小组职责:制订专项应急预案,负责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三、工作原则

  (一)积极防御、综合防范

  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重要信息网络和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不法行为等环节,在管理、技术、宣传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明确责任、分级负责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分类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度、协调管理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

  (三)落实措施、确保安全

  要对机房、网络设备、服务器等设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安全漏洞和隐患的进行及时整改。

  (四)科学决策,快速反应

  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和操作流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要快速反应,及时获取准确信息,跟踪研判,及时报告,果断决策,迅速处理,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四、事件分类和风险程度分析

  (一)物理层的安全风险分析

  1、系统环境安全风险

  (1)水灾、火灾、雷电等灾害性故障引发的网络中断、系统瘫痪、数据被毁等;

  (2)因接地不良、机房屏蔽性能差引起的静电干扰或外界的电磁干扰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3)机房电力设备和其它配套设备本身缺陷诱发信息系统故障;

  (4)机房安全设施自动化水平低,不能有效监控环境和信息系统工作;

  (5)其它环境安全风险。

  2、物理设备的安全风险由于信息系统中大量地使用了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服务器,移动设备,使得这些设备的自身安全性也会直接关系信息系统和各种网络应用的正常运转。例如,路由设备存在路由信息泄漏,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配置风险等。

  (二)网络安全风险

  1、网络体系结构的安全风险

  网络平台是一切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平台,网络体系结构是否按照安全体系结构和安全机制进行设计,直接关系到网络平台的安全保障能力。公司的网络是由多个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网络体系结构比较复杂。内部应用信息网、Internet网之间是否进行隔离及如何进行隔离,网段划分是否合理,路由是否正确,网络的容量、带宽是否考虑客户上网的峰值,网络设备有无冗余设计等都与安全风险密切相关。

  2、网络通信协议的安全风险。

  网络通信协议存在安全漏洞,网络黑客就能利用网络设备和协议的安全漏洞进行网络攻击和信息窃取。例如未经授权非法访问内部网络和应用系统;对其进行监听,窃取用户的口令密码和通信密码;对网络的安全漏洞进行探测扫描;对通信线路和网络设备实施拒绝服务攻击,造成线路拥塞和系统瘫痪。

  3、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风险

  网络操作系统,不论是IOS,Android,还是Windows,都存在安全漏洞;一些重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网关,防火墙等,由于操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导致网络设备的不安全;有些网络设备存在“后门”(backdoor)。

  (三)系统安全风险

  1、操作系统安全风险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系统安全管理的基础。数据库服务器、中间层服务器,以及各类业务和办公客户机等设备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不论是Win20xx/XP/7,还是Unix都存在信息安全漏洞,由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漏洞带来的安全风险是昀普遍的安全风险。

  2、数据库安全风险

  所有的业务应用、决策支持、行政办公的信息管理核心都是数据库,而涉及公司运行的数据都是昀需要安全保护的信息资产,不仅需要统一的数据备份和恢复以及高可用性的保障机制,还需要对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包括访问控制,敏感数据的安全标签,日志审计等多方面提升安全管理级别,规避风险。虽然,目前公司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达到较高的安全级别,但仍存在安全漏洞。建立在其上的各种应用系统软件在数据的安全管理设计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缺陷,需要对数据库和应用的安全性能进行综合的检测和评估。

  3、应用系统的安全风险

  为优化整个应用系统的性能,无论是采用C/S应用模式或是B/S应用模式,应用系统都是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用户访问系统资源的入口,也是系统管理员和系统安全管理员管理系统资源的入口,桌面应用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例如当口令或通信密码丢失、泄漏,系统管理权限丢失、泄漏时,轻者假冒合法身份用户进行非法操作。重者,“黑客”对系统实施攻击,造成系统崩溃。

  4、病毒危害风险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会破坏数据信息,占用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引起网络堵塞甚至瘫痪。尽管防病毒软件安装率已大幅度提升,但如果没有好的防毒概念,从不进行病毒代码升级,而新病毒层出不穷,因此威胁性愈来愈大。

  5、黑客入侵风险

  一方面风险来自于内部,入侵者利用Sniffer等嗅探程序通过网络探测、扫描网络及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如网络IP地址、应用操作系统的`类型、开放哪些TCP端口号、系统保存用户名和口令等安全信息的`关键文件等,并采用相应的攻击程序对内网进行攻击。入侵者通过拒绝服务攻击,使得服务器超负荷工作以至拒绝服务甚至系统瘫痪。

  另一方面风险来自外部,入侵者通过网络监听、用户渗透、系统渗透、拒绝服务、木马等综合手段获得合法用户的用户名、口令等信息,进而假冒内部合法身份进行非法登录,窃取内部网重要信息,或使系统终止服务。所以,必须要对外部和内部网络进行必要的隔离,避免信息外泄;同时还要对外网的服务请求加以过滤,只允许正常通信的数据包到达相应主机,其它的请求服务在到达主机之前就应该遭到拒绝。

  (四)应用安全风险

  1、身份认证与授权控制的安全风险

  依靠用户ID和口令的认证很不安全,容易被猜测或盗取,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为此,动态口令认证、CA第三方认证等被认为是先进的认证方式。但是,如果使用和管理不当,同样会带来安全风险。要基于应用服务和外部信息系统建立基于统一策略的用户身份认证与授权控制机制,以区别不同的用户和信息访问者,并授予他们不同的信息访问和事务处理权限。

  2、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和不可抵赖性风险

  实时信息是应用系统的重要事务处理信息,必须保证实时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和网上活动的不可抵赖性,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加密方式、密码算法和密钥管理方式。采用国内经过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和公安部批准的加密方式、密码算法和密钥管理技术来强化这一环节的安全保障。

  3、管理层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的网络设备要靠人来实施,管理是整个网络安全中昀为重要的一环,认真地分析管理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责权不明、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

  当网络出现攻击行为或网络受到其它一些安全威胁时(如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无法进行实时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同时,当故障发生后,也无法提供黑客攻击行为的追踪线索及破案依据,即缺乏对网络的可控性与可审查性。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对站点的.访问活动进行多层次的记录,及时发现非法入侵行为。

  五、预防预警

  (一)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和预警制度。

  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引起突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检查到有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应及时对发生事件或可能发生事件进行调查核实、保存相关证据,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若发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络或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和预警信息;其他影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二)设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通过相关设备实时监控网络工作与信息安全状况。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和灾难恢复,制定并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针对信息网络的突发性、大规模安全事件,建立制度优化、程序化的处理流程。

  (三)做好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及登记工作,建立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

  一旦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判定事件危害程度,并立即将情况向有关领导报告。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

  六、处置流程

  (一)预案启动

  在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信息中心应尽昀大可能迅速收集事件相关信息,鉴别事件性质,确定事件来源,弄清事件范围和评估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一旦确认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立即将事件上报工作组并着手处置。

  (二)应急处理

  1、电源断电

  (1)查明故障原因。

  (2)检查UPS是否正常供电。

  (3)汇报相关领导,确认市电恢复时间,评估UPS供电能力。

  (4)备份服务器数据、交换机配置。

  (5)通知机房进行电源维修。做好事件记录。

  (6)必要时请示公司负责人及公司领导,主动关闭服务器、交换机、存储等设备,以免设备损坏或数据损失。

  2、局域网中断紧急处理措施

  (1)信息安全负责人员立即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及时汇报。

  (2)若是线路故障,重新安装线路。

  (3)若是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畅通。

  (4)若是路由器、交换机等配置文件损坏,应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调试畅通。

  (5)汇报相关领导,做好事件记录。

  3、广域网线路中断

  (1)信息安全负责人员应立即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2)如是我方管辖范围,由信息安全负责人员立即维修恢复。

  (3)如是电信部门管辖范围,应立即与电信维护部门联系修复。

  (4)做好事件记录。

  4、核心交换机故障

  (1)检查、备份核心交换机日志。

  (2)启用备用核心交换机,检查接管情况。

  (3)备份核心交换机配置信息。

  (4)将服务器接入备用核心交换机,检查服务器运行情况,将楼层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接入备用核心交换机,检查各交换机运行情况。

  (5)汇报有关领导,做好事件记录。

  (6)联系维修核心交换机。

  5、光缆线路故障

  (1)立即联系光纤熔接人员携带尾纤等辅助材料,及时熔接连通。

  (2)检查并做好备用光缆或备用芯的跳线工作,随时切换到备用网络。

  (3)做好事件记录,及时上报。

  6、计算机病毒爆发

  (1)关闭计算机病毒爆发网段上联端口。

  (2)隔离中病毒计算机。

  (3)关闭中病毒计算机上联端口。

  (4)根据病毒特征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查杀。

  (5)系统损坏计算机在备份其数据后,进行重装。

  (6)通过专用工具对网络进行清查。

  (7)做好事件记录,及时上报。

  7、服务器设备故障

  (1)主要服务器应做多个数据备份。

  (2)如能自行恢复,则立即用备件替换受损部件,如:电源损坏更换备用电源,硬盘损坏更换备用硬盘,网卡、主板损坏启用备用服务器。

  (3)若数据库崩溃应立即启用备用系统。并检查备用服务器启用情况。

  (4)对主机系统进行维修并做数据恢复。

  (5)如不能恢复,立即联系设备供应商,要求派维护人员前来维修。

  (6)汇报有关领导,做好事件记录。

  8、黑客攻击事件

  (1)若通过入侵监测系统发现有黑客进行攻击,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2)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

  (3)及时恢复重建被攻击或被破坏的系统

  (4)记录事件,及时上报,若事态严重,应及时向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报警。

  9、数据库安全事件

  (1)平时应对数据库系统做多个备份。

  (2)发生数据库数据丢失、受损、篡改、泄露等安全事件时,信息安全人员应查明原因,按照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更改数据库密码,修复错误受损数据。

  (3)如果数据库崩溃,信息安全人员应立即启用备用系统,并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在备用系统运行期间,信息安全人员应对主机系统进行维修并作数据恢复。

  (4)做好事件记录,及时上报。

  10、人员疏散与机房灭火预案

  (1)当班人员发现机房内有起火、冒烟现象或闻到烧焦气味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和地点,及时上报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关闭电源总开关、隔离火源附近易燃物、用消防栓、灭火器等器材灭火等措施,组织本单位、部门在场的人员有序地投入扑救工作,将火扑灭或控制火势蔓延。

  (2)当火势已无法控制时,一是指定专人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和向上级保卫部门报告,并打破报警器示警。二是组织周围人员迅速撤离。

  (3)在保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和转移重要物品,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和重要的机器、数据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点,并派人员守护,确保安全。

  (4)火情结束之后,组织相关人员及时进行网络系统恢复,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和防止起火点复燃。

  11、发生自然灾害后的紧急措施

  (1)遇到重大雷暴天气,可能对机房设备造成损害时,应关闭所有服务器,切断电源,暂停内部计算机网络工作。雷暴天气结束后,及时开通服务器,恢复内部计算机网络工作。

  (2)确认灾害不会造成人身伤害后,尽快将网络恢复正常,若有设备、数据损坏,及时使用备份设备或备用数据。

  (3)及时核实、报损,并将详细情况向部门领导汇报。

  12、关键人员不在岗的紧急处置措施

  (1)对于关键岗位平时应做好人员储备,确保一项工作有两人能够操作。对于关键账户和密码进行密封保存。

  (2)一旦发生系统安全事件,关键人员不在岗且联系不上或1小时内不能到达机房的情况,首先应向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3)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启用公司备份管理员密码,由备用人员上岗操作。

  (4)如果备用人员无法上岗,请求软件公司技术支援。

  (5)关键人员到岗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密码设定和封存。

  (6)做好事件记录。

  (三)后续处理

  安全事件进行昀初的应急处置以后,应及时采取行动,抑制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同时要确保应急处置措施对涉及的相关业务影响昀小。安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过对有关事件或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其根源,明确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彻底清除。在确保安全事件解决后,要及时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服务,恢复工作应避免出现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

  (四)记录上报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应及时向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组汇报,并在事件处置工作中作好完整的过程记录,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保存各相关系统日志,直至处置工作结束。

  七、保障措施

  (一)应急设备保障

  对于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时应事先预留一定的应急设备,建立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库。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报领导同意后,由应急工作组负责统一调用。

  (二)数据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均应建立容灾备份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保证重要数据在遭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各容灾备份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在特殊情况下各系统间可互为备份。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7

  为保证我局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蓄意攻击、破坏网络系统及传播、粘贴非法信息等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结合我局网络信息化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保障网络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保障计算机及相关配套设备、设施的安全及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组织机构。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三、应急预案。

  (一)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1、当有关人员发现网页内容被篡改,或发现有黑客正在攻击时,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情况。

  2、日常应急办公室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并首先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并同时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通报情况。

  3、网络管理员负责被攻击或破坏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并及时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二)病毒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有计算机被感染上病毒后,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小组办公室报告,并及时将该机器从网络上隔离开来。

  2、接到通报后,应及时赶到现场,对该设备的硬盘进行数据备份,并启用反病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通过病毒检测软件对其他机器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3、如果现行反病毒软件无法清除该病毒,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并迅速联系相关反病毒软件商研究解决。

  (三)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1、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有多日的备份,并将他们保存于安全处。

  2、一旦软件遭到破坏性攻击,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日常应急办公室报告,并将该系统停止运行。

  3、日常应急信息安全岗人员负责软件系统和数据的恢复,并检查日志等资料,确定攻击来源。

  4、事态严重的,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根据组长指示向公安部门或上级机关报警。

  (四)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主要数据库系统应及时进行数据库备份。

  2、一旦数据库崩溃,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日常应急办公室报告,并由日常应办共室信息安全人员组织力量对主机系统进行恢复。

  3、系统修复启动后,按照要求将数据库备份恢复到主机系统中。

  (五)广域网断线故障紧急处置措施;

  1、广域网发生断线故障后,使用或管理人员应向及时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2、日常应急办公室网络安全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3、如属我方管辖范围,由网络安全人员立即予以恢复。

  4、如属联通部门管辖范围,立即与联通维护部门联系,要求修复。

  5、如果恢复时间预计超过两小时,应立即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应通知各部门相关原因,暂缓上传上报数据,并向办公室报告相关情况。

  (六)局域网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设备管理部门平时应准备好网络备用设备,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2、局域网中断后,应立即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并向办公室汇报。

  3、如属线路故障,应重新修复线路。

  4、如属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通畅。

  5、如属路由器、交换机配置文件破坏,应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调测通畅。

  6、如有必要,应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七)设备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损坏后,网络管理人员应立即向日常应急办公室报告。

  2、日常应急办公室网络安全人员立即查明原因。

  3、如果能够自行修复,应立即排除故障,恢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4、如属不能自行修复的,立即与设备提供商联系,请求派维护人员前来维修。

  5、如果设备一时不能修复,应向局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并告知相关部门,暂缓上传上报数据。

  (八)供电中断后的设备运行紧急处置措施;

  1、供电中断后,机房管理人员应立即查明原因,向日常应急办公室汇报。

  2、如因局内线路故障,请局办公室迅速恢复。

  3、如果是供电局的原因,应立即与供电局联系,请供电局迅速恢复供电。

  4、如果供电局告知需长时间停电,应做好以下安排:

  (1)预计停电1小时以内,由UPS供电,网络继续运行。

  (2)预计停电超过1小时,按正常关机程序关闭所有机房运行设备。

  (九)关键人员不在岗的紧急处置措施;

  1、对于关键岗位平时应做好人员储备,确保一项工作有两人能够操作。

  2、一旦发生关键人员不在岗的情况,首先应向值班领导汇报情况。

  3、经值班领导批准后,由备用人员上岗操作。

  4、如果备用人员无法上岗,请求上级单位支援。

  (十)发生自然灾害后紧急处置措施;

  1、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导致设备损坏,向县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请求支援。

  2、协助上级派遣人员寻找安全可靠的地点,重新构建新的系统和网络,并将相关数据予以恢复。

  3、协助上级派遣人员做好测试工作。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8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保障信息系统及办公网络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GB/Z20986-20xx)》等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工作。

  (四)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局机关各股室、二级单位使用和管理的计算机专网、公共应用系统等发生的突发事件。

  (五)事件分级。

  网络安全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较大网络安全事件、一般网络安全事件。

  1.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1)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遭受特别严重的系统损失,造成系统大面积瘫痪,丧失业务处理能力。

  (2)国家秘密信息、重要敏感信息和关键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特别严重威胁。

  (3)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特别严重威胁、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2.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达到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1)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遭受严重的系统损失,造成系统长时间中断或局部瘫痪,业务处理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2)国家秘密信息、重要敏感信息和关键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3)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严重威胁、造成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3.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达到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为较大网络安全事件:

  (1)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遭受较大系统损失,造成系统中断,明显影响系统效率,业务处理能力受到影响。

  (2)国家秘密信息、重要敏感信息和关键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较严重威胁。

  (3)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较严重威胁、造成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4.除上述情形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一定威胁、造成一定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为一般网络安全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局办公室为我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机构。职责如下:

  (1)负责和处理网络运行日常维护工作,检查指导局机关各股室、二级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2)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

  (3)督促落实网络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制,指导全局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工作,局机关各股室、二级单位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依法履行应急处置相关责任和义务。

  三、监测与预警

  (一)监测与报告。

  1.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股室、二级单位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按规定及时向办公室负责人报告,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30分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报告制度。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向办公室负责人报告: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等情况;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情况和预警信息;其他影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二)预警。

  获得预警信息后,局办公室应立即召开会议,组织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对预警信息进行研判,部署应急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对措施,对可能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及时向区委网信办上报。

  预警信息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预防措施、发布范围等。

  四、应急响应

  (一)先期处置。

  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后,及时实施处置,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并根据本预案相关流程报送信息。

  1.控制事态发展,防止破坏蔓延。根据本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防止事件蔓延。

  2.快速判断事件性质及危害程度。单位尽快分析事发原因,根据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承载业务的情况,初步判断发生事件的原因、影响力、破坏程度、波及的范围等,提出初步应对措施建议。

  3.及时上报信息。在开展先期处置的同时要按照本预案要求,及时向区委网信办和公安机关报告事件信息。

  4.做好事件发生、发展、处置的记录和证据留存。在先期处理过程中应保留相关证据,可采取记录、截屏、备份、录像等多种手段,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过程、步骤、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尽可能保存原始证据,为事件处置、调查、处理提供客观证据。

  5.保持通信畅通。上报突发事件信息后,与区委网信办和公安机关保持通信畅通,实时报告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

  (二)处置流程。

  1.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先期处置基础上,按照基本响应程序,启动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掌握事件的发展情况,向区委网信办报告有关情况。

  2.处置降损。快速判断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尽快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根据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和承载业务情况,初步判断事件的影响、危害和可能波及的范围,提出应对措施建议,缓解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尽量降低网络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

  3.追踪溯源。对黑客入侵、拒绝服务(DoS)攻击等人为破坏活动,由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进行现场取证,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追踪对方信息。

  4.整改恢复。根据事件处置效果,采取整改措施,消除事件影响。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事发和相关系统进行全面彻底检查,排除系统隐患,避免再次发生同类型事件,并恢复事发系统运行。

  (三)信息报告。

  1.办公室及时收集、分析、汇总本单位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情况,安全风险及事件信息及时报区委网信办。

  2.对于较大以上或暂时无法判明等级的事件,应立即将事件简要情况及联系人通过电话、传真等上报区委网信办,事件详情情况应在1小时内上报。

  3.事件信息一般包括以下要素:事件发生时间、发生事故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名称及运营使用管理单位、地点、原因、信息来源、事件类型及性质、危害和损失程度、影响单位及业务、事件发展趋势、采取的处置措施等。

  4.对于区委网信办要求核查的情况,办公室要认真调查、核对、及时报告。对于涉密的重要信息,负责收集数据的股室(单位)应遵守相关管理规定,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四)应急结束。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各种影响基本消除后,由办公室按程序决定终止应急响应并通报。

  (五)信息发布。

  办公室根据应急处置情况,形成工作简报报区委网信办。

  五、后期处置

  (一)情况汇报。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任务结束后,做好事件中基础网络与信息系统、网络涉及损失情况的统计、汇总及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汇报。

  (二)善后工作。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局机关各股室、二级单位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及时处理问题机器。

  (三)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由局机关各股室组织制定恢复、整改方案报局办公室。

  六、宣传教育

  局机关各股室、二级单位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微信群等,广泛宣传网络信息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普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提高干部职工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9

  为切实做好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积极处置”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能力,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

  成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

  主要职责: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工作,安排、检查落实计算机网络系统重大事宜。副组长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事故,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安全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1.负责人:xx

  2.信息安全技术人员:xx、xxx、xxx、xxx

  四、应急措施及要求

  1.各处室要加强对本部门人员进行及时、全面地教育和引导,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网站配备信息审核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办公室、计算机机房等上网场所的管理,落实上网电脑专人专用和日志留存。

  3.信息所要建立健全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和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

  4.采取多层次的有害信息、恶意攻击防范与处理措施。各处室信息员为第一层防线,发现有害信息保留原始数据后及时删除;信息所为第二层防线,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监视及信息审核,发现有害信息及时处理。

  5.切实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防火、防盗、防雷和防信号非法接入。

  6.所有涉密计算机一律不许接入国际互联网,做到专网、专机、专人、专用,做好物理隔离。连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绝对不能存储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的文件。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10

  为科学应对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消除各类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平凉市商务局办公网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其它应用系统发生突发性危害事件的应急响应。

  一、事件分类及分级

  (一)事件分类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特征,划分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1.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地震、雷电、火灾等)、事故灾难(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软、硬件设备故障等)和人为破坏(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反动宣传、煽动和渗透等破坏活动以及涉密信息泄露、传播。

  (二)事件分级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Ⅰ级(特别重大)。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单位性大规模瘫痪,对社会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

  2.Ⅱ级(重大)。网络与信息系统造成全单位性瘫痪,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害,需要跨部门、跨地区协同处置的突发事件。

  3.Ⅲ级(较大)。某一部分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社会造成一定损害,但不需要跨部门、跨地区协同处置的突发事件。

  4.Ⅳ级(一般)。网络与信息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社会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社会的突发公共事件。

  二、工作原则及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预防;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按照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的原则。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限制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使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落实工作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凡在执行本预案过程中,因工作延误、渎职或不服从指挥、不及时处理,从而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难、难事拖乱,产生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具体要求如下:

  1.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和完善机关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采取统一管理和各科室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落实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各股室要建立健全内部安全保障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人和职责。

  2.加强审查工作。涉密计算机一律不许外接互联网,连网计算机不得存储涉及国家秘密、单位内部机密的文件、信息等。加强网站、微信公众号的专人管理,栏目内容发布实行“三审三校”制度,未经审核不得发布。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出现的问题,各科室要积极配合检查,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并落实到位。

  3.配合开展监控。所有联网计算机逐台核对登记IP地址、MAC地址、子网掩码、网关、主备DNS、使用人姓名等相关信息。配合工信和网信等部门,对机关干部上网实行实时监控,若发现有异常行为应立即关闭该用户的网络连接,及时记录在案,并对其进行警告和批评教育,如发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4.加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局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作为单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监督部门,要对机关网络及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负责监督、检查各网络系统上发布的信息内容,不允许有任何触犯国家网络管理条例的网络信息,对突发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应做到:

  (1)发现后及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告。

  (2)保护现场,立即与网络隔离,防止影响扩大。

  (3)及时取证,分析、查找原因。

  (4)消除有害信息,防止进一步传播,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5)在处置有害信息的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保留、储存、散布、传播所发现的有害信息。

  (6)根据实际情况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情节较轻者提出口头、书面警告,情节严重和影响较大者,移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5.做好防护措施。做好机房及网络设备的防火、防水、防盗、防雷、防鼠等工作。若发生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自救,并报告。

  三、应急处理的机构及职责

  局党组成立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成员为各科室负责人及办公室相关同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机关办公室。领导小组要随时掌握事态发生、发展的情况,及时汇总、分析、上报情况,确保机关网络信息安全,尽快平息事态。局机关办公室负责机关软硬件系统管理以及日常的网络运行,营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会同各科室负责监督、检查网络系统上发布的信息内容,并负责舆论监控、管理和引导,开展劝阻、疏导工作及法制宣传,同时做好对外新闻联络工作。

  四、应急事件处置方法

  1.网络软硬件受到损坏的,立即联系定点维修单位及个人进行修复。由于病毒或网络攻击造成网络瘫痪的,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和相关专业公司联系,针对具体情况拿出修复方案,恢复正常运行。

  2.对发现发布、传播影响政治稳定的有害信息的,保存信息证据,删除或隐藏相关信息,以最快速度缩小影响面,并通知相关管理部门或个人进行处理。情况严重的,立即汇报关闭有关网络栏目或网站、主页,以待进一步处理。

  3.对利用机关网络及设备传播小道消息、泄漏国家秘密问题的,一旦发现,立即保存信息证据,删除或隐藏相关信息,消除影响,并对相关管理部门或个人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况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五、预案启动和中止

  (一)预案启动

  发生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后,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中止

  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后,情况得到恢复或得到有效控制,经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结束应急状态,并上报有关部门。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篇11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校园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校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妥善处理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遏制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有害信息的扩散。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预案所称突发性事件,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学校校园网网络设施及信息安全等有关的灾害。

  第二条本预案的指导思想是湖北师范学院有关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湖北师范学院内所有个人和办公用计算机以及各研究所、实验室(中心)、教学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软件,以及学校门户网站和下属各部门网站内容发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

  第四条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发挥优势、保障安全。

  第二章组织指挥和职责任务

  第五条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统一领导全校信息网络的灾害应急工作,在校领导组织指挥下,全面负责学校信息网络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协调解决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

  第六条现代信息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负责日常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具体处理,其中信息中心是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控制中心,负责服务器端和网络层面的安全事件处置,并为各部门、院(系)做好部门办公用机和个人用机的安全处置提供技术指导。

  第三章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

  第七条处置措施

  处置的'基本措施分灾害发生前与灾害发生后两种情况。

  (一)灾害发生前,信息中心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技术中心人员各司其责切实加强日常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检查、维护,定时升级系统补丁和杀毒软件,检查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学校各单位切实落实部门网站管理工作职责、安全责任制,特别是对于开办网上论坛、留言板、聊天室、社区等交互式栏目网站的部门要落实关于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巡查和版主负责制度的情况,要设有防范措施和专人管理;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常识普及,使教职工掌握信息网络安全常识,并具备一定防范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

  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突发性灾害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属于重大灾害的,在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的同时,还应向黄石市公安局网络监察部门报告。

  (二)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程序,判定灾害级别,并立即将灾情向工作小组报告,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

  第八条处置程序

  (一)发现情况

  现代信息技术中心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校园网信息系统安全的日常巡查及其日志保存工作,以保障最先发现灾害并及时处置此突发性事件。

  (二)预案启动

  一旦灾害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预案的处置程序。

  (三)应急处置方法

  在灾害发生时,首先应区分灾害发生是否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两种情况,根据这两种情况把应急处置方法分为两个流程。

  流程一:当发生的灾害为自然灾害时,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数据的安全,然后是设备安全。具体方法包括:硬盘的拔出与保存,设备的断电与拆卸、搬迁等。

  流程二:当人为或病毒破坏的灾害发生时,具体按以下顺序进行:判断破坏的来源与性质,断开影响安全与稳定的信息网络设备,断开与破坏来源的网络物理连接,跟踪并锁定破坏来源的IP或其它网络用户信息,修复被破坏的`信息,恢复信息系统。按照灾害发生的性质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1、病毒传播:针对这种现象,要及时断开传播源,判断病毒的性质、采用的端口,然后关闭相应的端口,在网上公布病毒攻击信息以及防御方法。

  2、入侵:对于网络入侵,首先要判断入侵的来源,区分外网与内网。入侵来自外网的,定位入侵的IP地址,及时关闭入侵的端口,限制入侵地IP地址的访问,在无法制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断开网络连接的方法。入侵来自内网的,查清入侵来源,如IP地址、上网帐号等信息,同时断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然后针对入侵方法建设或更新入侵检测设备。

  3、信息被篡改:这种情况,要求一经发现马上断开相应的信息上网链接,并尽快恢复。

  4、网络故障:一旦发现,可根据相应工作流程尽快排除。

  5、其它没有列出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灾害,可根据总的安全原则,结合具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能处理的可以请示相关的专业人员。

  (四)情况报告

  灾害发生时,一方面按照应急处置方法进行处置,同时需要判定灾害的级别,首先向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汇报。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可以同时向市公安局网络监察部门汇报。中、小型级别的灾害,可以只向学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汇报,并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情况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的级别,灾害造成的后果,应急处置的过程、结果,灾害结束的时间,以后如何防范类似灾害发生的建议与方案等。

  (五)发布预警

  灾害发生时,可根据灾害的危害程度适当地发布预警,特别是一些在其它地方已经出现,或在安全相关网站发布了预警而学校信息网络还没有出现相应的灾害,除了在技术上进行防范以外,还应当向网络信息用户发布预警,直至灾害警报解除。

  (六)预案终止

  经专家组鉴定,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学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宣布险情或灾情应急期结束,并予以公告,同时预案终止。

  第四章保障措施

  灾害应急防治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跟踪式的、深层次的和各阶段相互联系的工作,是有组织的科学与社会行为,必须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第九条人员保障

  重视人员的建设与保障,确保在灾害发生前的人员值班,灾害处置过程和灾后重建中的人员在岗与战斗力。

  第十条技术保障

  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升级换代,在灾害发生前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强劲与安全,灾害处置过程中和灾后重建中的相关技术支撑。

  第十一条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抢险救灾队伍技术装备的及时更新,以确保灾害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训练和演练

  加强全校网络信息用户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这些用户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发灾后应急救助手段及时到位和有效。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预案由现代信息技术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方案范文(精选11篇)05-23

信息安全事件反思报告范文优选11-05

校园安全工作应急预案11-08

有关安全应急预案范文06-16

桥梁施工安全应急预案04-29

班级春游安全应急预案08-12

中学安全工作应急预案06-19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案11-05

安全事故突发应急预案11-01

小学安全的应急预案范文大全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