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时间:2024-06-29 18:08:44 优文网 我要投稿

(经典)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典)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篇1

  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也为了大力发展我校教育科研,不断加强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使科研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较快提高科研水平,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达到“科研兴师”和“科研兴校”。现制定本管理制度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校教科室在校长室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指导、督促工作。

  各部门主管为本部门科研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科研工作的落实、检查。

  二、学习研究制度:

  学科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各学科组长应负责组织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科组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年级教学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4.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各教研组可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有针对性选择理论学习,用先进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学科组教研活动等。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师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承担者和受益者。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1.积极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

  2.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年级组交给自己的任务。开学初确定本学年个人教研的研究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展开研究。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周坚持写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听、评20节课。

  4.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学年精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研究一个教学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叙事案例,写一篇教研论文。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

  三、课题管理制度:

  1.课题申报

  1)认真组织研究集团八大课题,以集团八大课题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负责人根据学科融合直接安排负责人,负责人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与人员进行签约。

  2)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组室或个人,均可按本制度规定,承担校级及以上课题研究。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是课题研究的带头人。

  3)其他课题的确定可根据校区科研室课题指南挑选确定,也可从学校及组室、个人实际出发,选择相应课题来研究。

  课题确定后,应按课题申报程序填写“课题申报表”报学校科研室。

  2、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课题申报后,由学校科研室汇同学校教研室审批确定。课题立项后,校级课题由校科研室负责管理,市级及以上课题由市教科室所和校教研室共同管理。

  课题研究的管理主要是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督促,相关资料管理以及有关研究工作的协调。

  各课题组应按课题研究计划分步进行。每月检查一次研究进度,并填写课题研究进度表。

  大课题组应每二月召开一次课题组会议,汇总课题进展情况,布置下阶段研究策略。

  学校教科研室每学年(一般在学年的第二学期)召开一次教科研研讨会,解决学校科研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取得的经验。

  3、课题的结题

  课题按进度完成后,应及时写出结题报告,整理在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料,并交校科研室审核。

  校科研室收到报告后,汇同校教研室认真审阅,并提出改进意见,在课题组修改后应及时将区级及以上结题报告报送区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对校级课题审核后评出相应的奖项,给予奖励。

  四、对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征文的管理

  本校教职工在工作中应积极撰写各种类型的'科研论文、案例,调查报告,也应积极响应有关部门发出的征文启示,撰写征文。

  论文、案例、调查报告撰写完成后可交校教研室,在听取科研室修改意见后,可将修改后的论文或案例等由科研室代为转交有关部门和刊物,也可自行投稿。

  征文应交组织征文的相关部门审核后上交,并在科研室登记备案。

  论文、案例、调查报告及征文都应由本人撰写,不得抄袭。如发现不实,且产生不良影响的 按学校规定给予处罚。

  五、考评与奖励

  教职工参与教科研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科研。学校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举办校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对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取得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参加科研课题研究人员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科研论文获奖,列入本人的教学档案,作为晋升职称、评优、评选先进或破格提升的重要依据。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篇2

  第一章 总则

  为加速我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坚持“科研兴校”战略,发挥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密切教育科研与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的关系,使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进一步调动、保护教职工的教育科研积极性,使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登上新台阶,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 机构及人员

  1.学校成立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从宏观上指导、审议学校教科研工作,以发展的眼光制定学校教科研的决策和规划。

  (2)审议每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教科研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一定的理论修养,并且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承担学校教育科研任务,优先参加校内外的教育科研活动。

  第三章 教研活动制度

  为更好地组织我校各种教育教学科研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举行讲座、教研组学习、网络、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活动及进行校内外的交流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育模式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我校的教育改革,特制订以下制度。

  1.教研组学习活动。各教研组每月组织一次学习,可以是理论学习,也可以讨论学习一些教科研的经验成果等。每次活动做到有计划、定时间,且要认真选定内容、定主讲人、定讨论题。

  2.校内交流。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教科研交流,对我校的课题(专题)研究、教育教学论文及其它教科研工作进行交流。使大家在交流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有所认识、不断提高。

  3.对外交流。与上级教科研部门保持联系,争取教科研工作的指导。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认真承担活动任务。不定期请有关专家、领导、名师来我校举办教科研讲座,进行教育实验工作指导。同时经常走出去参加区教育教科活动,以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向着正规、科学、深入的方向健康发展。

  第四章 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一)选择课题

  1.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日常教学工作,选择适当的课题。

  2.学校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每学期列出部分课题指南,可供教师选择。

  (二)课题立项

  1.每学期根据区文件要求积极进行课题申报。

  2.每学期进行校级课题申报,各立项课题必须填写申报表,交教导处保管。

  (三)过程管理

  1.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2.课题组长要组织教师研讨,收集资料,及时记录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体会。

  (四)课题组学习

  1.学习形式

  (1)专题学习。课题主持人在组织召开会议之前,要明确(邀请或指定)主讲人,落实好学习的具体内容。

  (2)课题研讨。课题主持人在组织召开会议之前,明确研讨的主要内容。

  (3)专题咨询。课题主持人在组织召开会议之前,针对课题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解释,并帮助制定解决的方案。

  (4)情况汇报。每月各课题实验小组要对课题实验情况进行汇报。

  (5)经验交流。各课题组要认真总结课题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相互进行交流。

  (6)自学。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研究。

  (7)成果展示。及时整理课题实验中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向实验教师介绍成果研究的方法、价值及成果研究的过程。

  (五)学习纪律

  (1)学习期间,所有实验教师要专心倾听别人发言,并做好记录。

  (2)学习期间,要听从教科室的安排,虚心求教,提高学习效率,人人争先发言。

  (3)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教科研学习活动,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课题组或实验教师进行表扬。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篇3

  为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整体教育科研质量,切实体现科研工作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先导作用,特制定本教科研工作制度,以规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

  一、组织管理

  1.在学校统一领导、部署下,教科室负责落实学校的教科研工作。

  2.建立学校教科研工作网络,以课题组为基础,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较为稳定的中青年教师科研骨干队伍。

  二、教研管理

  (一)业务学习

  1.加强教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理论及业务学习,规范和提升管理水平。

  2.加强全体教职工的科研理论学习,提升科研意识。教科室每学期向全体教师推荐教科研学习材料。每位教师至少订阅(购买)一本学科类刊物或书籍,并进行阅读、勾画、标注,撰写学习心得。学期视导前将学习刊物上交教科室。教科室根据上交及学习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得分计入教师全过程量化。

  (二)教师培训

  1.学科培训:

  全体教师要加强日常业务学习,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科室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及学校工作安排,每学期有组织的开展教师业务提升培训活动。培训方式为:理论讲座、报告会、视频观摩等等。学期内开展的省市县等各级网络培训、学习、听评课等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详细记录,并拍照上传,保质保量完成学习活动。参训教师有事不能按时参加培训活动,请提前向教科室请假。无故不请假按旷课一次计入。迟到两次按一次旷课计入。结果月末报学校办公室。

  2.青年教师培训

  每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利用每周四放学后时间,集中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时长一小时。培训对象为入校两年(含)年轻教师。以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题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培训内容含学科类培训、入职类培训、教学类培训、学生管理类培训等等;培训方式以理论讲座、交流座谈、视频学习为主;培训师资为全体中层干部及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学期末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计入青年教师管理档案。参训教师按时参加,有事请提前请假。教科室按时点名,无故未请假不参会,按旷课处理。每迟到两次按旷课一次计入。结果月末报学校办公室。

  3.结对帮扶

  教科室每学年组织中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帮扶活动,通过结对帮扶,快速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管理与教科研水平。结对教师要按照要求,积极参加听评课、研讨、交流及其它学科教学活动,保障每学期互相听课两节以上,并整理教学设计、听课记录和图片资料等上交教科室。努力承担备课组、校、县级公开课、观摩课。教科室每学期根据中青年教师成长情况及承担相关等级的公开课获奖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各占25%的比例进行量化计分,结对教师分别按4、3、2、0分,计入教师量化。

  学校鼓励教师建立6人以内的跨年级、跨学科学科教研核心团队,承担学校教研、教学、课题、课改的学科教研活动。教科室为团队成员外出学习、县市级课堂教学适当倾斜。本学期起,准备建立语文、数学、英语、道法四个核心团队。

  (三)外出学习

  教科室每学期根据工作要求,努力争取机会,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活动。外出学习教师要做到:

  1.按照学校请假制度,提前请假;

  2.遵照教务处工作要求,写好调课单(代课证明),安排好学习期间的所有课,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按时参会学习,做好学习记录,并进行会场拍照记录学习瞬间,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其它活动。

  4.学习结束,上交学习记录到教科室,并整理汇报学习成果及收获。

  (四)公开课教学

  在上级开展的调研、督导、视导活动及学校组织的专题、课改、共同体教研等活动中,学科教师要积极申报承担公开课、观摩课工作。教科室根据申报情况安排上课教师。本备课组要以上课教师为核心,形成教研团队,认真备课,集体研讨,并试讲。成绩计入教师全过程量化,执教教师每节次记3分,参与备课研讨团队成员,每人每节次记1分。(准备但未听课,执教教师每节次记2分,团体成员每人每节次记0.5分)

  (五)学科教研日

  学科教研要有安排、有组织、有主题、有内容、有成效、有材料。各教研组长是学科教研日负责人,负责教研日教师的点名、组织工作。

  各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的安排下负责学科教研具体工作,带领本备课组教师做好教研活动。学科教师根据工作安排,按时参加学科教研日活动。学科教研日时间,本学科教师有事请提前向教科室请假,无故不请假不参加教研活动按旷课计入。教科室协助教研组长做好跟踪教研和随机督查等工作。教研组长每月把点名表交教科室张晓英主任。

  (六)课题研究

  1.上级课题:

  教科室负责管理学校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科研课题的实施,中期评估及结题工作,对各教科研课题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和指导,不断总结教科研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全校的教科研水平,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凡课题不能按时结题、无故中止研究或不履行正常研究的,在科研过程中弄虚作假,剽窃、滥用或抄袭他人成果的,由学校通报批评,课题承担人一年中不能参与新课题,并追究由此给学校带来损失的责任。

  2.学校课题

  教科室设立科研课题工作组,管理学校的课题工作。

  (1)课题申报、立项

  ①学校每学年初受理课题申报。本校教职工可参照或采用市、县及教科室推荐的课题,按规定申报1个由本人主持研究的课题。

  ②课题的申报原则上以自愿为主,但对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出现的急需研究的重大项目,或结合本校教育工作实践急待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化的课题,学校可能会采取指令或商议的形式,由课题工作组认定、立项和指派。

  ③课题可单独申报,亦可组成课题组集体申报,但申报人必须是课题组长,并在项目中担任实质性研究工作。

  ④校级课题从立项至结题时间,原则上为一年。

  ⑤课题申请人必须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填写申报表,于规定日期前交教科室。如果课题申请人在做课题前期准备工作时有困难,可向教科室咨询。教科室统一受理申请后,于一个月内由校课题工作组进行评审并提出立项初审意见。

  ⑥在申报人根据初审意见进行修改开题报告后的同时,由教科室组织审定,在申报的全部课题中确定作为县级课题的申报或校级重点课题及校级一般课题的分类。

  ⑦课题立项后须及时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有步骤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课题的中期管理

  ①每学期期终各课题负责人填写《课题执行情况自查表》或《课题实施阶段小结》,由教科室进行各级课题的检查,并及时提供指导意见;县级重点以上课题同时接受区教科室的检查和指导。

  ②每学期期末由教科室召开课题(组)负责人和成员会议,讨论交流各课题组研究计划及进展情况,届时各课题(组)负责人要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包括计划、阶段性小结、中期论证、调查报告、问卷资料等的使用情况等)。

  ③课题进行中,凡对计划调整、课题组成员变更、研究期限变化或其他重大事情做出改变时,须经学校教科室和学校课题工作组同意;县级及以上重点以上课题,须经县教科所批准。

  ④由于课题组人员调动等重大原因造成事实上的课题研究中断时,校级课题和区级课题须经过学校教科室和学校课题工作组批准,方可以暂时或长期中止研究。

  ⑤教科室及时将课题中期的情况,以书面形式汇报学校科研课题工作组。

  (3)课题的结题管理

  ①课题结题后,须准备好课题成果相应的材料,包括结题报告或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书籍及各类影、音、像资料。

  ②课题研究完成后,应向学校教科室提出成果鉴定申请,由学校课题工作组负责组织鉴定或自聘专家(至少三人)鉴定。

  ③校级课题成果的最后鉴定,由学校课题工作组进行评审,并评选出若干等次奖。

  ④学校教科室根据学校课题工作组的评审意见,每年定期选出若干优秀成果,参加区教科研成果评选。

  (4)参加县级及以上课题人员,可不参加校级课题研究。已立项课题研究人员每学期计分如下:

  省级及以上:课题主持人10分,参与人员按次序依次记8、6、5、4、3;

  市级:课题主持人8分,参与人员按次序依次记6、4、3、2、1;

  县级:课题主持人6分,参与人员按次序依次记4、3、2、1、1分;

  校级:课题主持人5分,参与人员按次序依次记3、2、1、1、1分;

  课题参与教师根据参加课题研究分工情况,可重复计分,但每人最高记2项,每学期最高记10分。

  (七)语言文字

  本项工作结合上级文件进行安排,按照一定的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活动。

  (八)读书

  教科室鼓励全体教师能拿起书本进行阅读。阅读专业书籍和非专业文学性作品,提高自身修养。鼓励教师征订和到阅览室借阅。

  (九)课堂改革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合作教学实验研究,积极为老师们提供相应的条件措施,并定期召开实验交流会,指导教师教改。学期末对教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简称教科室)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机构,受学校校长(分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第三条 以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教科所工作宗旨。遵循“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服务教育教学实践”的原则开展本校的教科研工作。

  第四条 学校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倡导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五条 学校教科室是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中层管理部门,在校长或分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全校教育科研的具体管理工作。学校教科室成员由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或学校领导组成。以学科组为教研工作基层小组,学科组长为教研小组组长,全员参加。

  第六条 学校教科研工作接受县教体局、县教研室等部门的业务指导。学校教科室根据工作需要邀请相关专家作为学校教科研顾问,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

  第七条 学校教研室的主要职能包括:

  1.营建学校的科研氛围,树立教职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专业意识;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及课题管理办法;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计划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

  2.为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供决策咨询,并会同有关处室或教研组共同研究和制定实施计划。对各学科教学改革计划提供指导、建议,协助各教研组或个人实施计划、总结和推广教改经验。

  3.制定教科研成果登记制度、奖励制度和建立教师教科研业务档案,对学校集体和个人的教科研活动进行管理,及时汇总,形成第一手资料;评定教师年度教科研成绩。

  4.负责或协助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课题的立项申报、组织实施和成果总结工作。负责教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工作。

  5.指导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积极申报市、省、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积极组织、指导、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各级教育科研成果评选。

  6.加强与县、市各级教科研部门的联系,负责校际教科研交流工作,组织与兄弟学校的教育科研交流活动,提高学校的科研交流、对话能力。

  7.提高科研服务意识。努力发展并健全学校教科研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编撰工作。及时向有关课题组提供最新科研动态与情报检索,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提供咨询和指导。多渠道、全方位提供有关教科研信息,扩大教师视野。

  8.加强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通过讲座、研讨等形式举办科研培训,不定期地聘请有一定影响的教育科研带头人来学校做现场报告,交流经验与想法。

  第三章 科研课题的组织管理

  第八条 学校的课题立项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跟国家、市、区有关科研动态。确立课题必须从日常教育教学实际、理论热点问题思考、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教育部门的科研规划或课题指南、教育期刊的征稿启事或选题要点出发,然后,再向上一级单位申报立项;校本课题先上报到教研组组长处,审定后交学校教科室。

  第九条 校级课题的申报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学年第二学期5月份,时间为一个月。教师可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学校工作的整体要求,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研究设想,提出课题申报。

  市级、省级课题的申报一般是在每年的6月份至8月份,教师可根据自己校级课题研究的情况申报市级、省级课题。

  第十条 学校教科室对所有立项的课题进行指导、帮助和支持。各课题组主持人要定期向教科室呈报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教科室负责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课题结束时,研究人员应提交结题报告。对结题的课题,学校组织力量进行验收鉴定,或积极协助上级有关科研部门进行验收鉴定。

  第四章 关于教育科研业务档案

  第十二条 教师业务档案是评价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事实依据。学校实行教科研成果登记制度,建立教师教育科研业务档案。

  分类登记的类型主要有:

  (1)已经立项的校、县、市、国家级教科研课题;

  (2)已经在县、市、省、国家级等级别的正式刊物、报纸上发表的论文(内容有关教育、教学、专业学术等);

  (3)已经在具有省市、全国等级的正式刊号的出版社发表的论著(内容有关教育、教学专业学术等),或学校立项自编教材、讲义;

  (4)学校重大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评比获奖者;

  第十三条 教育科研业务档案在登记的'基础上建立青年教师档案册,其存储方式是:

  (1)资料方式,将主要有效材料的复印件装入青年教师档案盒,一师一册一档;

  (2)电子档案方式,将主要资料登记在电脑中。

  第五章 关于教科研工作成绩评定和成果奖励

  第十三条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学校在政策上采取措施,依据教育发展需要不断修订《xx第五小学教科研成果奖励规定》,对教职工的教科研年度成果进行奖励。

  第十四条 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评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 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获奖的,由授奖单位收回证书、奖章和奖金,并上报学校给予一定的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 为鼓励各部门或科室室重视教育科研,从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效益,学校每学年评选“合格教师”、“满意教师”、“教坛新秀或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第十七条 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教科研工作经验交流会,组织在校科研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老师介绍经验,展示成果,宣传推广。

  第十八条 对有推广价值的优秀教科研成果结集出版。

  第六章 关于教科研队伍建设

  第十九条 营造全校实事求是、勤奋好学、勇于创新、乐于实践、全员参与的科研风气。行政领导、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必须带头开展教科研工作,切实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养和教科管理水平。

  第二十条 学校教科室应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本校科研队伍的建设,特别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培养形成一支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科研意识强、科研能力强、学科齐全,具有一定影响和带头作用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骨干梯队。

  第二十一条 做好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辅导工作,按期进行教育科研培训。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篇5

  为加强和完善许镇镇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管理,确保教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使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教研的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的作用,促进“科研兴师”和“科研兴校”,特制订本制度。

  一、学习制度

  1.每学期至少学习一本理论专著,撰写6篇心得体会。

  2.每周自学理论不少于两课时,做好读书笔记,积累学习资料。

  二、会议制度

  1.每月举行一次教研组成员会议.每学期制定好教科研工作计划,并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定期分析研究学校教科研工作情况。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科研活动和各类培训活动。

  2.每周参加一次教科研组活动,做到不迟到,缺席,有事请假。

  3.积极参加每次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好会议记录。

  4.积极承担并完成各项研究任务。

  三、教研管理制度

  (一)组织领导及管理职责

  1.在校长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工作,以课题管理为中心,抓好课题组长队伍,并逐步形成一支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

  2.要及时制定近期、远期教科研工作计划,近期:学期,学年科研工作计划;远期:三年科研规划。

  3.教师要努力完成研究计划,取得预期成果,学期或学年结束写出论文或经验总结(结题成果或阶段性研究成果).

  4.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集。课题负责人对各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指导,组织验收评奖,科研方法讲座,提供教科研信息。

  (二)课题教师管理制度

  1.课题分小组开展研究拟定一份实施方案,结题时有一份实验报告。

  2.课题小组每学期初写好课题计划,期末写好课题总结。

  3.课题成员做好每学期的"四个一",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上好一节汇报课,教学案例1篇,写好随笔1篇,期末写好一篇专题论文。

  4.及时收集各类资料装入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一学期归档一次(包括教师业务笔记,理论学习资料及学习后记,活动记录,研究课教案或课堂实录,研究课评价等文档、录象、照片资料)。

  四、考核制度

  1.学校对教科研工作实行定期和随机考核,考核方式是:听课,教案评比,教学论文评选,评优课等等。

  2.对于踊跃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勇于承担课题,在每一阶段有所成效,并将成果在校内推广者,为其创造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

  3.对于同一课题中的成绩显著者,如:有关课题的论文获奖,公开发表相关论文或文章,阶段性或终结性的经验或总结得到全校教师认可的,要从经济上给予奖励.

  4.定期考核,因教科研的研究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班里学生的成绩,素质均有明显提高者,要就其提高幅度给予奖励。

  5.主持市级及其以上课题研究,每年有市级以上论文发表或获奖的教师在评优评先时优先。

  6.考核奖励机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具体情况相应作以调整,但其目的只有一个:将学校教科研活动扎实,蓬勃地开展起来,使教师在教科研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及教学水平,让科研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教科研经费管理制度02-04

小学个人教科研总结11-27

小学教科研个人总结01-03

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02-24

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01-06

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04-08

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08-12

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04-08

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06-24

实验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