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幼儿园实施新课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纲要》的颁布给了幼教者一种全新的视野,福建省新《用书》的实施又给大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幼教者虽然在种种思想的碰撞和激荡中向前行进,逐步更新观念,并将观念转化为教育实践,使教育实践有了新的起色,但由于多方原因,农村课程改革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给农村课改带来一定的阻力。为此,本人试图通过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以期对农村课改和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问题与分析:
问题一:追求时尚——课程模式“瑞吉欧化”
农村幼师由于对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理解还不够全面和透彻,错误认为课程改革就是要实施“主题活动”课程,而不顾及本园实际,一味追求当今的时尚课程——瑞吉欧的方案教学。其结果由于幼儿园整体空间、条件的局限,师资素质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偏离了方案教学活动的一般轨迹,违背了方案教学的基本特征,造成空有方案教学的形式,实际仍是分课教学的“大拼盘”课程。
问题二:顺应家长——教学形式与方式“小学化”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行政、教研部门都倾其所能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在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上达成共识。但一接触到实际,教师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课程理念与教学实际脱节,陷入思维定势,沿着以前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教学。再者,幼儿园受办学条件所限,园舍简陋,班额大,活动空间小,小学式的桌椅,教师基本上是一人包班。又受小学“高起点”要求的限制,农村家长仍要求幼儿园以“读、写、算”教学为主,故此幼儿园为了生存,在某种程度上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无奈以上课为基本活动,教学方式仍以固定的课表安排为准,“上课,起立……”大家一二一齐步走的小学化教学。
问题三;刻板临摹——玩具、材料、区角设置“城市化”
区角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场所,这一新理念已得到广大幼教者的认同。但如何设置与划分区角,投放什么玩具和材料?教师仍感到困惑、迷茫,表面化,随意性较强,只凭自己的想象和主观臆测认为要扩大幼儿的视野,培育现代化的儿童,就必须追随城市,投放现代化的玩具和材料。于是移植了城市幼儿园的做法,设置了“超市、美容厅、卖当劳、宝龄球馆”等区角,并挖空心思使幼儿园上“档次”,设法让幼儿过上“小康”生活,玩具、材料的投放向电子化、电动化方向发展,多数投放的是模拟事物的形象仿真玩具,没有规定玩法的低结构玩具,摒弃了朴实的乡土材料。而且这些区角、玩具、材料的设置与投放又仅作为幼儿园的门面,为了取悦他人。幼儿则只能眼看手不动,只有等到“开放日”时,才能过过瘾,这显然违背了孩子们的天性,违背了开设区角活动的初衷和教育价值。
二、对策:
1、提高素质,求真务实实施新课程。
《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直接的实施者,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决定了教师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教育成效。为此,教师要进一步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理解《纲要》的目标、内容和教育价值,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增强改革的自信心,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从自己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自我提高,自我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应明确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课程能适合所有的幼儿园,相反适合自己幼儿园的课程就是最好的课程,清楚认识到课程设置也没有标准化和统一性,要以幼儿教育整体观,重新审视幼儿园课程,认识到《纲要》中倡导的课程整合,是强调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的有机联系,使课程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教育影响的整体性,而不是全面地普遍地倡导选择综合课程。因为课程模式的选择是现实和历史的有机统一,必须从幼儿园课程的现状和条件出发,再者,瑞吉欧的方案教学活动有自我的基本特征和脉络,对师资素质有特殊的要求,并非所有的幼儿园都能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所有幼儿园都要选择这一课程模式。所以,笔者认为农村幼儿园要借鉴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特点,从现有条件做起,立足以领域活动课程为主体,有机整合各项活动内容,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使课程实现园本化。
▲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应源于幼儿生活。”为此,农村幼儿园应以《领域活动指导用书》为本,并与自己的实践结合,与幼儿的实际、环境等资源结合,可拓展,可生成,选择性、创造性地用好新《用书》,用活新《用书》。与此同时把农村的民间游戏、儿歌传说以及歌舞、服饰、工艺、建筑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并蕴涵教育和文化价值的内容纳入课程。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特别是游戏活动的需要,使教育内容生活化、经验化、多元化,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契机,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课程实施方面:要根据实际,灵活地运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等形式,让幼儿自愿参与、主动操作、自主建构、积极创造、大胆表现,通过自己与周围的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与相互作用,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探索、游戏等具体活动得到体验,获得知识经验,教育的形式要情景化、游戏化、多样化,教师要适时适度的介入,直接或间接的点拨,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
▲学会反思,自我提升。反思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自我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观点进行再思考,再认识。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预测力;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有助于教师调整、应变能力的提高;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教师下次如何改进工作。教师应通过这样的反思,调整与教育相关的因素,构想出更加完善、贴近幼儿的教育策略,然后再实践,再反思,不断循环往复,使教师理解、内化《纲要》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环境的教育价值已经引起幼教者的极大关注,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与理解。故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细心观察周边环境,敏锐判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充分挖掘利用这一资源。
▲家长资源: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此,我们应该立足农村实际,从宣传入手,从小事做起,随时、随地、随机渗透幼儿教育的理念。可利用农村的“小喇叭”广播站,播放幼儿教育专题节目,利用村委会等地的宣传栏展示幼儿的作品,利用每周一次的大集市,让幼儿去当小小宣传员,唱歌、跳舞、画画等,再现幼儿园的生活,展示自己的成长。通过这一听、看、交流、互动的形式,使家长对幼儿教育从不懂到了解;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进而促使家长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家长,更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意识到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习惯的培养比“读、写、算”更为重要,引发家长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达到家园教育形成合力。
▲环境资源:
教师应明确幼儿教育不是“贵族教育”,也不是只有花钱才能办好,要树立新的资源观,通过自身努力,开发、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和孩子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充分发挥大自然赋予的优势,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拓展活动的空间,去“疯一疯,野一野”,去想、去做、去探究,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生动有趣有效的学习。从爬山采野花的体能活动,到找一找、量一量最粗最细的树干,比一比不同形状的树叶的多与少的科学活动;再到眺望家乡的美景,萌发爱家乡的情感的社会活动;从池塘边找蝌蚪,到田间种植、拾稻穗,再到果园里摘果子,体验劳动的辛劳与丰收的喜悦;从玩泥巴垒碉堡,到掏沙子建迷宫,再到剪窗花迎新年,在感受乐趣中引发建设家乡的愿望,这处处都是幼儿玩耍的空间,学习的场所,生活的乐园。此外,还可以根据农村实际,设置“杂货店”、“编织厂”、“玩具厂”等区角,选用草、竹进行编织活动;运用粘土、瓜果、石头进行雕塑活动;利用叶子、豆豆进行分类活动,提供价廉物美的石头、鸡毛、各类盒子等废旧物品,让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自制自己喜欢的玩具,使大自然、大社会真正成为活教材,并让其释放出潜在的教育价值。
总之,农村幼儿教育既要走出一味“克隆”城市模式的怪圈,又要防止落进一味自制教玩具、复制大自然的窠臼,教师要做有心人,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事件中筛选教育的契机,从农村文明中寻找精神养料,用农村富足的天然素材,借鉴城市幼教改革的经验与做法,既弥补农村孩子生活中的缺失与不足,又使农村幼教拥有自己的“特质”。
【农村幼儿园实施新课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相关文章: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的论文04-27
浅谈新课程实施中的管理问题04-29
浅谈农村小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04-29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问题、原因与对策04-29
船舶实施保安规则中存在问题及对策05-01
生活德育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探究04-29
农村公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安全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8
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05-01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教育问题及对策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