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长开放日活动形式与内容的现状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李生兰)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指的是幼儿园在每学期特定的一天向家长开放教育教学活动。国家教委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应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幼儿园可实行对家长开放日的制度。”有了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得以全面开展。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我们于2006年3~6月以问卷的形式调查访问了上海、浙江、云南的300名幼儿园教师,并深入观察和分析了上海市3所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
一、家长开放日活动形式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以多选题的形式询问幼儿园教师:“您班级家长开放日活动与平时活动相比,主要活动形式是什么?”通过对300份问卷答案的统计,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235人次)选择“教学活动”作为开放日活动的主要形式,其次是“游戏”(152人次)、“区角活动”(113人次)、“生活活动”(105人次)和“体育活动”(79人次),只有约10%的教师选择了“自由活动”(39人次)、“参观活动”(38人次)及“其他”(26人次)。可见,现阶段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要形式仍是教学活动。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的教学活动是怎样进行的。
活动名称:帮图书宝宝找家(小班)
活动过程概述:
开放日之前,教师带领全体幼儿参观了附近的新华书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识各种图书。开放日活动当天,教师就以那次参观活动为切入点,与幼儿一起回忆当时见过的图书。教师提问:“书店里有哪些书?这些书是关于什么内容的?主要是什么人阅读的?有什么用处?书有哪些形状?”鼓励幼儿积极回应。通过这些问题,幼儿掌握了这样一个信息:图书由于内容、形状、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这为此次活动的核心内容“帮图书宝宝找家”奠定了认知基础。接着,教师把幼儿分成六个小组,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思考怎样才能把桌上的图书排得像书店里一样整齐。家长也被邀请参与幼儿的操作,观察并指导幼儿的活动。幼儿把先前的经验迁移到活动中,根据图书的内容、大小、形状对图书进行归类整理。这时,教师抛出新的问题:“看完后怎样保证图书放回原位?”通过提问,教师启发幼儿想出了贴标签、编序号等办法,帮助图书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家。至此,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评析:
上面这个家长开放日教学活动贴近生活,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启发和引导,由浅入深地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首先,教师在活动前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新华书店,既有效地利用了社区的文化资源,又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幼儿对图书的兴趣,从而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最后启发幼儿归纳图书的整理方法。
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两种形式。在集体活动中,家长作为一个观摩者,一方面观察、思考和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组织策略,另一方面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在小组活动中,家长作为一个指导者和参与者,能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能力与需要,并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指导。
当然,这次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家长的参与方式单一,教师没能很好地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也没能发挥家长在活动中的作用。二是整个活动过程都在教师的牢牢掌控之中,教师过分追求预设目标,使得活动显得生硬、呆板。
二、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以多选题的形式询问幼儿园教师:“您班级家长开放日活动与平时活动相比,主要活动内容是什么?”通过对300份问卷答案的统计,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教师(248人次)选择“综合活动”作为开放日的活动内容,仅有约10%~15%的教师选择“语言”(49人次)、“艺术”(46人次)、“社会”(35人次)、“数学”(32人次)、“健康”(31人次)和“科学”(29人次)活动(见右上图)。可见,综合教育活动已成为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的综合性是如何体现的。
活动名称:各国儿童心连心(中班)
活动过程概述:
活动以一曲《各国儿童心连心》开场,教师通过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对认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儿童产生兴趣。接着,教师鼓励幼儿带着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上台,向大家介绍某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从地图上寻找中国和其他国家,引导幼儿感受世界一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教师通过播放有关国外战争的新闻,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激发他们关心、同情等情感,并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绘画、制作“爱心卡”,表达自己的情感。家长在此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活动的最后,教师通过启发和引导,抛出活动的主题:全世界儿童要友好相处,各国儿童心连心。
活动评析:
上面这个中班家长开放日活动既拓展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也丰富了幼儿的情绪体验。活动设计体现出综合性,内容涉及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在社会领域中,让幼儿体验世界各个国家的多元文化;在语言领域中,让幼儿倾听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艺术领域中,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创造。这为参与这次教学活动的家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使他们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注重幼儿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反思
(一)拓展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形式
幼儿园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包括教学、游戏、区角、生活、体育等活动,然而现阶段我国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形式中教学活动仍占主要位置。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幼儿教育传统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幼儿园教育受到前苏联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教学活动被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
2.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家长格外重视教学活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不应该玩耍,应该好好学习”。这一价值取向制约着幼儿园的活动。在家长开放日这一天,许多幼儿园会迎合家长的需要,让家长观看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孩子的学习活动。
1996年,国家教委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此外,还应“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2001年,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这些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促使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形式日趋丰富,而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自由活动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观念,拓展家长开放日的活动形式,向家长展现游戏、区角、体育、生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这不仅可以使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也有利于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价值观,走向科学育儿的道路。同时,家长可以借鉴教师在游戏、区角、生活等活动中的组织与指导方式,在家庭中指导幼儿的游戏,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的意志、情感。
(二)体现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的综合性
如今的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注重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相结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这不仅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促进了幼儿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和谐发展。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分科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实施综合课程时仍不免有拼凑的痕迹,学科间无法实现有效的渗透与整合。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实践。
(三)提高家长的参与度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长大多时候仅仅是一个观摩者,很少有机会承担幼儿活动的指导者或合作者的角色。在大多数教学活动中,家长即使有机会参与指导与合作,也不免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适合家长参与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家长的参与度。例如,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要,给予家长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家长志愿者合作组织参观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亲子游戏活动,提高家长的游戏指导能力,等等。
来源:《幼儿教育》2007.10
【家长开放日活动形式与内容的现状研究】相关文章:
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01-30
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07-30
家长开放日的活动方案02-07
家长开放日活动安排05-01
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01-12
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02-28
家长开放日05-01
关于家长开放日的活动总结11-24
学校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05-29
中班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