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之策略研究

时间:2023-04-30 04:18:06 幼教文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化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之策略研究

【摘要】高水平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需要在知识、技能、文化素养等许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培养。这样的教师无论在什么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创造奇迹!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掌握新的教育技能,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培养教师的时候转变方式,用开放的思想、开放的心胸、开放的氛围、开放的学习方法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因此,在实践中,我园立足实际,努力探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优化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之策略研究

问题的提出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指在专业生活过程中,教师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它反映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通过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反思教育实践,逐渐从不成熟到成为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成长历程。教师专业素养既是幼儿园教育品质的体现,又是幼儿园达成专业幼教目标的保证。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迫切性,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不到有效成长的诸多问题,如:

●在师资培训中存在“局限”现象:局限于上级教研部门开设“培训班”;局限于“专家讲课”,除了此类正规的活动可谓培训,似乎没有更多的其他培训途径;

●培训内容的“抽象”现象:诸多培训内容都存在着纯理论的抽象现象,缺少实际的可操作性,培训之后,在实践中教师仍不知道该怎样做。

●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脱节”现象:很多培训活动的内容与教师实际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无关,成为无谓的时间浪费;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掌握新的教育技能,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培养教师的时候转变方式,用开放的思想、开放的心胸、开放的氛围、开放的学习方法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在实践中,我们努力改造传统的教师培养,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和创设最佳的环境,形成了优化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系列策略。

实践中的研究

一、以培训为契机,开展多样化的园本教研过去,我们进行教师培训工作有“局限”心理,局限于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开设“培训班”;局限于“专家讲座”……此类正规的活动的确构成了我们培训的主体,但我们也绝对不能仅仅框束于此,依赖于此。如何有效地以正规培训活动为契机,将培训之精髓融于实际,拓至园本,从而开拓园本教研的途径,形成多渠道、多样化的园本教研?在实践中,我们是这么做的:

1.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只是需要知道一些专业知识、技能及如何使用技能,更需要学会何时需要运用它,必须理解这些专业技能的内涵,知道如何使用才会有效,如何使用才能达到目的。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组织教师参加一些与教学实际密切相关的培训课程,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的情景中,让教师加以应用,并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去体验、总结,而后者是一个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学习达到内化于心的过程,只有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

2.集体培训与个体交流相结合。集体培训主要是就共同性、倾向性的问题,组织学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基本理念,通过外请幼教专家及园内名师学科带头人讲座等形式,进行参与式培训。个体交流主要指教师在集体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体潜能,通过个体的自我内化,自我表达,建立与专家、名师的经常性交流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集体范围的扩展,达到学习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如:在县教研室组织的《美术教学研讨活动》中,我园在集体听取了省幼儿美术教学专家吕耀坚老师报告的基础上,张颖老师和沈文娟老师又结合自身在美术领域的研究,与吕老师建立了经常的交流和探讨,并在吕老师的指导下,尝试以中班教研组为基础开展了“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3.外出培训和二次培训相结合。实践中,我们加大了外出学习培训的力度,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短期培训、外出观摩、市县各级教研学习等,并建立了“外出观摩学习汇报制”,提供时间与机会,引导教师边学习边反思。并在此基础上重视做好园级范围的二次培训,即由外出学习者担当主讲,及时将教育信息带到全园,带动大家共同反思和提高。

二、以活动促提高,让教师在参与中发展

1.开展“参与式”教研活动。如何使教师真正进入教研主体的角色,是关系到教研活动成效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在继承传统教研活动方式优点的同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对新途径、新方法的追寻。我们发现“参与式教研活动”是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教研方式。具体做法是:改变过去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一言堂”的现象,让教师学当主角。开学初,全体教师一起参与教研组制定计划,然后让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选择计划中某一研讨内容,作好准备,到时轮流主持教研活动。教师的理性在对话、提问、讨论、交流中碰撞、升华。如:一次教研活动,集体研讨小班健康活动《占圈》。

主持人问:如何确定活动目标,体现幼儿教育的整体观?

教师1:培养幼儿用身体各个部位占圈的兴趣,自主探索,发展幼儿创造性,这是与社会领域的整合。

教师2:请幼儿大胆地用语言向同伴交流(交流自己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占圈,一共占了几个圈),这是与语言领域的整合。

主持人:你准备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占到更多圈呢?

教师3:第一次游戏后:教师请幼儿向同伴说说:刚才我占了几个圈?然后提出要求:能不能占更多的圈。

教师4:在幼儿第二次尝试的时候,教师观察根据不同对象引导:你占了几个圈,用了身体的哪个部位?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部位帮忙?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索……

开放、互动的教研方式不仅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和提高。面对共性问题,大家纷纷各抒己见,达成共识,经常开展互动式的研讨活动,能使每一个教师思维活跃、观点鲜明、论述精辟,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在“参与式”教研活动中,我们还倡导参与式、交互式、探究式、交流式等各种互动研讨方式,而园领导扮演的是服务者、支持者的角色,切实帮助教师改变等待、依靠他人直接告诉自己应该如何做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有力地克服了惰性与盲从,促使教师“实践—学习——认识——再实践——再学习——再认识”地主动学习、发展。

2.开展集体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相互听课的基础上,我园又创设了集体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在评选出最佳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活动设计进行反复修改,再由三位教师代表分别组织该活动,最后进行集体研讨,分析每位教师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措施。通过这样反复修改、研讨的形式,我们更好地帮助教师找到了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们都感到受益非浅。

3.开展生活案例现场分析评比活动,帮助教师实现自我突破。去年,针对教师们既有一定经验又存在不少困惑的现实,我们尝试组织了一次“生活案例现场分析评比活动”,采取教师随机抽题、现场解答的形式,考察了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钱洁、戴艳丽、周悦和关珏几位老师的现场分析尤为出色,均获得了一等奖。

4.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促使教师全方位成长。例如本学期开学初,我园就组织开展了“南湖之春”选拔赛、园教学比武等等一系列的活动,教师们从自身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一个个精彩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我们看到了《纲要》精神已经完完全全、真真切切地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体现;通过活动,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业务上执著、钻研的精神面貌;另外,为了配合县幼儿教师技能技巧比赛,我园率先在片级范围内开展了此次活动,教师们通过认真的赛前准备,均在舞蹈、弹唱、画图和说话四项基本功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在县级比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三、从实践出真知,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有研究表明,教师具有的诸如教育理论这类公共知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几乎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关系。即并不是这类知识越多,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越好。只有当公共知识引起了个人在经验和情感上的共鸣,融入到每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之中,反思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等特征的实践性知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园在实践中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收到了一定效果。

1.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师在备课前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思考幼儿“今天”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从而设计出符合本班幼儿的方案。

2.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型,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教师教学的动态过程中随时都会有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教师通过及时反思、抓住契机、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3.在教学后反思,即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我园组织教师在教学后一起看录像或听录音,进行自我反思或教研组内互动反思。有的教师边看录像边纠正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有的教师为自己能在课上很好地处理某一环节而高兴,有的教师边看边自责没有随机生成幼儿感兴趣并有价值的内容。大家主动交流,让思想和观点在交流中得到碰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在日常带班后,我们的每位教师都进行了经常性的教学效果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每个主题的反思记录和每月一篇的幼儿观察记录。

四、以科研为先导,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飞跃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引导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关键,正如有专家提出:“教学就是研究,教师尤其是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科学研究者”。为此我园积极引导教师带着课题进课堂,带着课题参与教研,促进教师逐步成为一个自觉对自己的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为此,我们做到:

1.借助课题研究强化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需要让教师融于课题研究之中,亲自去体验,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中锻炼能力。因此科研意识的提升还是要通过课题来实现。不同研究方向的课题,促使教师结合新课程中的主题教育教学内容,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制订相互吻合的实施计划。在大家关注指导下有效实施的这个过程,使教师们从被动参与转变成主动参与。在我园,“科研”已经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研进展如何已经成为教师自我审视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2.借助方法指导培养科研能力。课题的研究重在过程,量的积累在于过程,质的飞跃来源于过程,从我园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上来看,必须给予相应的方法指导。指导教师规划、实践、反思和修正等,并随时对教师科研动态给予分析鼓励,分享彼此的经验,从而使教师的科研能力,课题研究的质量与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的发展、幼儿及幼儿园的发展互相促进,同步进行。

在我园教科室主任及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本学期,我园已有3个市级、10多个县级课题顺利结题;同时正在开展的有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2个,县级课题6个。伴随着我园教科研先进集体这一荣誉的获得,我园教师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实现着自我突破、自我飞跃。

五、以制度促发展,让激励机制成为动力源泉

人人向往教科研的浓郁氛围已经在我园形成。为什么教科研工作对教师有如此大的魅力?实践告诉我们,一整套教科研考评制度的建立,大大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

1.用考评制度来调整教师行为。为了鼓励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也适当引进竞争机制,促使教师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压力下促提高。如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观摩研究、论文及案例分析等等,并把评比结果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晋升、评优的主要依据,使教师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

2.落实奖励措施。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投身于教科研建设,我园特别制定了一整套《教科研奖励方案》,该方案是在教师集体讨论、商议的基础上,经由园务会讨论通过,并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奖励方案包括课题立项奖、课题成果奖、论文奖、各类报刊发表奖等等,其中省级课题成果奖已突破千元。方案的制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她们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进取,使得自己在教科研上均有了质的突破!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而应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终身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为了每位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

【优化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之策略研究】相关文章:

基于混合优化策略的目标分配优化研究05-02

轨道维持与调相的综合优化策略研究05-02

谈“策略教学”的优化策略06-12

我论中国UFO研究之策略04-28

区域覆盖星座构型优化及协同控制策略研究04-28

终端区飞机着陆优化调度策略研究04-27

生物脱氮工艺控制优化策略的研究进展04-27

《红楼梦》习语英译策略之定量研究05-02

优化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04-28

基于贪心策略优化欺负算法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