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保教结合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时间:2021-10-30 13:13:08 幼教文案 我要投稿

保教结合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保教结合,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的实验与研究》是我园由赵有梅、孙书华共同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及其师资建设”分课题的子课题。课题于2000年11月启动,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课题研究,现申请结题,同时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保教结合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的实验与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像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

70年代以来,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人民和政府的普遍重视。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同时又确信仍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这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环境教育的浪潮。

“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我们的课题正是在分课题组的指引、领导和部署下,一步步酝酿、落实和实施的。从幼儿园开始,推进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与幼儿园保教工作结合,与一日活动整合,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既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幼儿园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而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

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讨适合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让环境教育在幼儿园这一基础教育阶段即有一个科学、有序地良好开端,使幼儿环境启蒙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环境教育的整体运行打好坚实的教育基础。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人类要顺应环境、适应环境,甚至要改造环境,就必须要有理论的指导和支撑。目前,环境问题已日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环境教育也相应地成为了教育热点。相对与教育大环境,幼儿园环境教育还显得过于稚嫩,幼儿园该怎样开展环境教育?幼儿的环境教育可行吗?效果怎样?本课题的将就这些方面开展研究,同时,本课题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同时也为推动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创造条件。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培养孩子从小做环保小卫士,进行环境启蒙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本课题以幼儿环境启蒙教育为研究目标,以保教结合为研究基点,重视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强调幼儿良好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环境态度的等基本素养的养成,对环境教育系统工程乃至整个可持续发展方略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领导组及成员情况

课题组负责人:赵有梅(园长)  孙书华(副园长)

课题组成员:  周建梅  蒋恒凤  刘  芬  肖海月     马  娟 

周  琴  仲红兰   吴  婧  季海燕  等

四、课题研究与实施过程

2001年2月开题,整个课题,历时近五年时间,包括了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2001年2月~2001年12月是课题的准备阶段,2002年1月~2005年6月是课题的研究阶段,2005年7月-2006年1月是课题的总结阶段。

准备阶段  也就是课题研究的初期实验阶段。我们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研究的子课题,拟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实验对象,并对实验对象进行有关信息的前测,搜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加大课题研究需要的硬件设施,注重参与研究者(课题组成员及全园教职工)自身环境素养的培训与提高,目的是为后继的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研究实施阶段  在确定实验对象之后,我们先在部分班级进行初步的环境启蒙教育的尝试,从一日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幼儿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入手,在保育教育各工作中,处处关注幼儿的环境养成教育,进行行为训练,获得实验的初步经验;进而在全园推广,同时借助《绿精灵》教材,确定大、中、小各年级组相对集中的环境教育主题,全面实施幼儿环境素养的相关实验。目的是通过对实验对象的环境意识、环境能力、环境习惯、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培养,以及对实验对象环境意识、环境能力、环境习惯、环境评价、环境态度等的跟踪调查和记录,提高全体幼儿的环境素养。课题组成员严格按照实验计划、步骤,遵循实验研究的具体要求实施操作,以保证课题实施的科学有序。课题组广大成员在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了课题实验的相关论文、收集了优秀课教案,并制作了有关计算机教学的软件资料等。这些方面的研究为课题最终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课题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专家学者的直接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的。我们课题组对前期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整理实验资料,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幼儿环境素养养成的基本规律,撰写课题实验结题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并将对课题实验工作总结和成果进行进一步落实和推广,以期对幼儿的环境教育有序地、长期地开展下去。

三年多的课题实验研究,参加实验的幼儿(有的已毕业)环境素养(认识、言行、习惯、态度、意识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完善,参与实验的全体保教人员的环境素养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课题实施的具体方法、步骤与途径

我们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行为练习法、体验感悟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等。

课题实施的步骤与途径:

1. 学习理论,达成共识,促进师生环境素养的协调发展

在“保教结合,对幼儿实施环境启蒙教育”课题实验研究的初始阶段,课题组成员达成共识:人类早已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全面普及环境教育,尤其是从幼儿园开始普及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将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素养,因此,切实开展环境教育,努力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为现代环保小卫士、成为现代文明小公民,是大家共同的认识,也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共同目标。只有保教人员同心协力,共同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才能实现我们园课题的最终目标。

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带动全体保教人员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组织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中找出我们实验的指导性依据,集中学习《中国环境报》等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相关文章,了解环境素养的广泛内涵,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知识素养。为了确保实验能顺利实施,课题组还讨论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步骤,健全了例会制度,每月一次的例会先学习最新的环境教育动态,再交流实验的进展情况,有时还集体研读《读者》《科学博览》等杂志的与环境有关的经典美文或故事。所有这些,使幼儿环境启蒙教育的实验研究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2.广泛开展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课,探索适合幼儿接受的活动课程及教学方式

活动初期,我们将环境教育的目标细化后,广泛的在全园开展专题性的听课活动。同一活动内容,在同一年级组的不同班级教学,在不同年级组以不同的目标要求再进行教学观摩,在各活动中及时拓展活动目标,生成新的教育内容,确立符合幼儿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并宜于开展的环境课题。幼儿园自确立课题起,就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环境》这一园本课程,《绿精灵》为主要教科书,对幼儿进行专门的环境知识的教学。每学期每班保证有20节专题课(每周一节)。对幼儿进行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生态、减少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系统的环境知识教育,使幼儿了解各种资源遭破坏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对自己及对人类的重要性,感受保护环境的迫切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使他们从小树立改造环境的志向。我们相继开展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声音”“节约(水、电、纸等)能源”“好习惯”“爱护动物”等主题活动,从认识、情感、行为、态度等多方面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提高孩子自觉而科学的环境素养。

3.融通整合课程,保教结合,实现幼儿的自主接受

在广泛开展专题及主题环境教研课的基础上,我们注重加强学科性课程与活动性课程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加强专题主题与综合活动的融合。因为幼儿的学习兴趣不稳定、易转化,接受知识尤其是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反复的刺激和引导,而单一的教学则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厌倦。因此,我们通过不同学科课程相关内容的整合,力求形成一种综合的环境教育教学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各学科间的互相渗透,有利于幼儿知识能力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调动了幼儿对环境关注的兴趣,也扩大了幼儿观察、介入环境的视角。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共同研究、共同探索,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把课堂教学中以及非正规教育活动(入园离园、洗手、进餐、散步、参观、种植、游玩等)中的幼儿主动参与环境交互(习惯养成)作为研究的重点,从幼儿园的环境、教室环境、自我完善、同伴交往、改进教学活动组织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这种宽松的融通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幼儿动脑、动手,使他们敢说、会说、乐说、善说,也使幼儿乐于表达和行为迁移。在实验过程中,很多活动注重幼儿的心理感受和第一感觉,又充分体现了教育上的人文关怀,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也使环境教育如涓涓溪流流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4.尊重个性差异,努力促进每个幼儿的健康发展

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实施个别教育。因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幼儿的个性、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同,导致了幼儿之间的发展差异。因此,我们在教育的同时,尤其注意那些相对习惯差一些的、难以持久的孩子,我们认为这样的孩子,他们的转变才最难能可贵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这类孩子的身上,通过情感交流、言传身教、行为训练、鼓励引导、惩罚告诫等方式,使他们的好习惯日趋养成,逐步摈弃旧的陋习。

5.加强家庭、学校、社会联系,推动形成综合教育合力

“保教结合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课题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家庭与学校、社会的合力。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园教育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我们并没有退缩,而是通过各种途径,把我们的教育主旨传递给家长,也传递给了社会。我们多次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了解“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的内涵和课题实验的目标、内容等,组织家长到幼儿园听课,亲身体验在活动中自己孩子做环境小卫士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对幼儿环境启蒙教育充满信心,从而取得家长的信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了让家长和幼儿园实行同步教育,真正实现家园共育,我们还借助每月定期出版的《健幼之窗》(家园联系报),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及时通报课题动态和近期课题专题,争取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同时不定期地向家长发出“环境知识”

普及材料及简单问卷,及时收集和反馈信息。从反馈的信息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家长对我们的课题表示支持和关注,对课题开展表示满意。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与体会

1.幼儿的环境素养及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2001~2005这几年的幼儿环境启蒙教育之研究的实验研究,我们体会到,通过此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幼儿对环境关注的兴趣大大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环境态度、环境评价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幼儿的语言、思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都得到了同步较快速的发展。

在2002年课题组组织的全国环保主题幼儿画评比活动中,我园幼儿全员参与,送评作品近四十幅,其中《垃圾筒的悲哀》《太空的家》等21幅作品分获各等级奖,赵有梅、孙书华、周建梅、季海燕、刘琼等8位老师获指导奖,幼儿园还获得优秀组织奖。

2.保教人员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近四年的实践,参与实验的教师、职工,端正了教育思想,转变了教育观念,自身的环境意识和言行举止改变很多,全体人员的综合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所有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科研意识大大增强,主要成员都成为我园教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尤其是环境教育的观念在大家的头脑中深深扎根,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影响着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科研基本功更加扎实,理论水平明显提高。

课题实验过程中,我园教师多次对全镇全市开放环境教育研讨课,其中,2002年对全镇开放环境教育现场半日活动,2004年2月,对全市开放大中小班共四节公开课,2005年3月再次向全市开放“健康·关爱·和谐”专题研讨综艺活动。近几年,我园教师们撰写了一定数量(每年三十篇左右)的幼儿环境启蒙教育的教科研论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自己的实验观点和实验思考,其中,孙书华《注重渗透,切实开展环境启蒙教育》发表于《中国育才》2005第10期,肖海月《环保,我们共同的话题》2002年8月获课题组论文评比二等奖,冒慧萍《对孩子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2003年12月获课题组论文评比三等奖,先后十多篇环境论文在市局幼教论文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结题的日子里,我们得到一个喜讯:今年9月份我园组稿了一批环境论文参加环境教育论文评比,刚得到通知,我园送评论文20篇,赵有梅、孙书华、肖海月、刘芬等20篇论文分获第三届全国“绿色杯”环境教育征文各等级奖,同时还是所有集体参评单位中唯一一个全部论文都获奖的幼儿园。可以说,这为我们的课题圆满画上句号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3.课题实验推动了我园工作的全面发展

近四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对幼儿环境启蒙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幼儿园保教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由于几百名孩子的习惯养成牵动了几百个家庭上千名家长的观念转化,很多孩子成为家长和社会陋习的自觉监督员,幼儿园的社会声誉也因此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近几年,我园相继获得以下荣誉:2002南通市先进幼儿园、2003南通市一类幼儿园、2004如皋市青年文明号、2005如皋市十佳巾帼示范岗。

七、 反思

反思近四年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亟待思考解决的相关问题如下:

1.需注重科研资料的积累、完善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我们的科研资料相对积累较少,未形成系统的科研资料网络,以至于工作做的不少,成果却相对薄弱。一些调查缺少系统的分析,仅从表象上看结果,工作难免有缺陷。

2.继续探索幼儿环境启蒙教育之研究的应用价值。我们已取得很多可行的且有效的研究结果,今后应拓展工作思路,使其应用价值在幼儿园教育

3.缺乏相关的实验测量工具和环境教育评价体系

由于水平有限,我们的实验缺乏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数据测量,也没有形成可行的幼儿园环境教育的评价体系,今后的教育科研应注重此方面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需要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环境教育是一项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对幼儿的环境启蒙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主管部门及专家学者的帮助指导下,一如既往地开展好环境教育等活动,努力为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尽责尽力,并努力真正做到“科研兴教”“科研兴园”。

(执笔:孙书华)

参考文献

[1]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幼儿信息素养初步形成之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003.3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