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预防流感应科学合理
在近日由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举办的“控制家庭流感,保护家人健康”为主题的流感预防研讨会上,公布了今年4月-6月针对中国7个城市2160名年龄在20-72岁城市居民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有6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流感不严重,近一半的人认为流感就是重感冒。流感预防措施“盲点”多多。
大多数人小看流感
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流感不严重,虽然很多人知道流感可以传染,但72%的人并不知道流感是法定传染病。中青年比老年人更不重视流感,在年龄为20-59岁的中青年被调查者中,认为流感严重或非常严重只占30%-35%,而60岁以上老年人认为流感严重的超过46%。
“扛”流感胜过“防”流感
绝大多数人应对流感不是防,而是“扛”。83%的被调查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流感,所以当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多数人选择先从家庭药箱中找出一些自己熟悉的消炎药和退烧药吃,直到高烧持续不退的时候才会选择去医院看病。
“扛”流感的现象在中青年和老年人中相当普遍,调查发现,近7成的被调查者是在高烧2-3天后才去医院看病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去年全国流感疫苗人均接种率为1%左右,同欧美发达国家平均20%以上的接种率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在去年流感疫苗的接种总量中,3岁以下婴幼儿约占1.3%;60岁以上老年人占3.8%,学龄前儿童占8.1%,在校学生占到48.1%,单位职工约为38.7%。
家庭预防流感手段对比
现在,大多数家庭拿对付感冒的方法来应对流感,多数家庭认为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最重要的,自身免疫力提高了,就可以避免感染流感。调查还发现,国内家庭中最常用的5种流感预防方法是加强锻炼、注重保暖、饮食调节、室内通风和服用板蓝根,不少家庭还会采用“熏醋”等方法预防流感。调查中很少有人提到通过接种流感疫苗预防。
反观欧美家庭,最常见的预防手段是在流感流行季节到来之前给老人和孩子接种流感疫苗,而后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采取更为有针对性的预防手段,例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注意室内通风、避免同正在发烧的家人共用餐具或分享食物、经常对室内家具表面进行擦洗消毒等。“亲情”不避流感
调查发现,人们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不会因为家人有发烧、咳嗽、头痛等流感症状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正在发烧的人密切接触、同病人共用餐具或分享食物等可能引起交叉感染的习惯人们并没有重视。家庭中有孩子或老人感染流感后,家人出于亲情都要看望,做家长或子女的都要守候其旁,此时,人们的亲情往往胜过理性。调查发现,不到8%的人认为有必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比如照顾孩子或老人时戴口罩、尽量通过电话问候家人等。近90%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家人发烧而“疏远”家人。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借助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都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飞沫随空气流动传播。另外,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可能附着病毒,人们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也会造成感染。
家庭、幼儿园、学校、办公室是流感集中发病比较严重的地方,也是流感传播链条中相互影响的重要环节。流感往往先从幼儿园和学校暴发,由孩子把病毒带入家庭,造成家庭成员间的交叉感染,所以家庭预防对控制流感传播有重要作用。
流感的流行季节
在北半球国家(包括中国),冬春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在我国,流感流行期一般从每年12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的3-5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过去21年流感发病高峰期的统计表明,流感的发病高峰有4年发生在12月,5年在1月,9年在2月,3年在3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广东、海南和香港等,夏季也会出现流感流行。
【预防流感应科学合理】相关文章:
科学合理吃早餐04-27
科学研究的合情与合理04-26
浅谈科学合理使用泔水喂猪04-26
科学合理性的新演变04-30
如何科学合理制定学习计划04-28
《科学与文化》--一流的科普期刊04-27
模锻件流线穿流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方法04-26
科学实践的集体性与科学合理性04-28
科学合理的优选法-0.618法04-30
胡塞尔对伽利略科学合理性思想的批判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