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儿三年课外班的生涯感受

时间:2023-05-02 03:16:55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陪女儿三年课外班的生涯感受

  很早就开始想聊聊这个话题,一直在整理思路,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家庭的共性话题,一经发出会有很多家长和孩子们的响应,于是,我想在这篇帖子里,尽可能的站在共性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的思考与感受是代表了大多数的普通北京家庭的,最好能传递正向的感受和能量而去除掉我已经知道的错误感受。

陪女儿三年课外班的生涯感受

  先说一下,我给孩子选择课外班的理念。孩子平时上幼儿园或者学前班,下午5点之后才能放学,所以,课外班的时间尽量不放在工作日,因为我和老公的工作早8晚6,遇到忙时晚上还要加班,我们也需要兼顾自己的工作,平时下班后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带孩子奔走于课外班,所以在学龄前,我的原则就是课外班时间,只能在周末。周末对孩子有多重要,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孩子的世界里不是只有学习各种技能,我的教育理念是要给孩子一个尽量快乐完整的童年,她也需要周末和亲爱的家人一起团聚,一起郊游,哪怕一起躲在被子里睡大觉,都是一种精神和身体上的放松。所以,周末两天都被课外班占用的情况我也是不能接受,所以尽量把所有课都集中在一天,专门空出一天时间可以用来“挥霍”。

  我的女儿,现在快6岁了,这几年断断续续报的课外班有画画、钢琴、舞蹈。画画是周六上午,钢琴是周六下午,舞蹈有一搭没一搭,在小区院儿里学,单位人自办的,价格很便宜,主要是她的小伙伴们,尤其是女孩子们很多都去学,她认为那是一个玩耍的集中区域,自己强烈要求去,所以舞蹈我们没有放在心上,只是玩耍练习。就这样三个班,从3岁开始,陆陆续续的坚持了快3年。有些家长问,为什么没有给孩子报英语?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另开贴深入探讨,这里不再涉及。

  先说画画班的情况。

  报画画班也是纯属偶然,那时候孩子还未满3岁,没有上幼儿园,临近年底,北京的冬天,大家都是了解的,能户外的时间真的很少,不是雾霾就是大风,很糟糕,我们住的楼下有个儿童美术培训机构,说实话,天天从那过,我根本没有注意过,只知道里面可以带小朋友看书。抱着去看书的目的,我带孩子走进去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教孩子画画的。小朋友都对丰富多彩的颜色感兴趣,看到有那么多色彩,兴奋的玩起来,我就在一边和老师们闲聊,了解到人家是针对3岁以后的儿童美术,一听我们还没上幼儿园呢,有点犹豫,估计是怕没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对课堂环境陌生,影响课堂纪律。但是我们当时还差半个月就3岁了,而且允许年纪小的孩子家长陪着一起听课。我个人喜欢美术,喜欢色彩搭配,但是并不懂得用绘画去表达,第一概念只是觉得女孩子懂一点色彩的应用,长大以后会让自己变得更美,比如服装的色彩搭配,化妆等等(家里是男孩的不要着急,请继续往下看)。当时就约了试听,下午就去上了,老师给我感觉很好,很有耐心,一步步引导,记得当时试听的是绘画和手工结合的主题课。我第一次发现3岁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变得如此认真,她在学着努力的把事情做好。最后做成的是一个棉花小羊的作品,孩子看到自己亲手做成的画,很有成就感,这个过程我自始至终没有参与帮助。回来以后问孩子愿不愿上这样的画画课,孩子表示愿意,就这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交钱报了名,每周六上午上课,我坐在孩子的身边陪听,但是不参与任何教学活动,一切都由老师主导,我只是在一边给孩子安全感。就这样一直陪听了4个月,直到孩子上幼儿园,渐渐让她试着独立上课,结果一切都很顺利,因为她也意识到她长大了。就这样,一上就是3年,这也是我们顺利坚持下来,毫无阻力,而且愿意继续下去的课外班。有些家长说这个得根据孩子兴趣来吧,我想说的是,一个不到3岁的娃娃,你让她表示她对什么感兴趣,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为他们对所有的事物都感兴趣,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就像画画,相信多数孩子在3岁之前都会有意无意的拿彩笔乱涂,没有谁真正会完成一个我们大人认为很完整的画作。也不能因为她爱涂爱画,就说她有绘画天赋。我们家长需要做的是带孩子尝试,让她们在自愿的前提下,来自己感觉是否发自内心的喜欢,对他们真的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给予支持。

  现在回想起来,女儿在送上幼儿园的过程也是比较顺利,没有太痛苦,3天基本上已经适应,没有再有为难情绪,也与幼儿园之前上画画课的经历有关,因为她这之前已经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小朋友和有了老师的初步概念,在上幼儿园后,她对这些元素并不十分陌生。当然,这里也不是鼓励说幼儿园之前就给孩子报班,让她怎样,我还是倾向于3岁之后再让孩子接触这些社会元素。

  画画课的教育理念是创意美术,其实我们家长对这些并无太多概念(艺术类家庭除外),后来孩子开始学习之后才渐渐了解,不是画的像就是画的好,而是最少限度的去干预孩子的画,让孩子的画面最大限度的表现自己的想象力,我也是我崇尚的想象力保留教育理念。孩子一开始,只会画圈,画了基本上半年的圈,但是在圈的基础上发散的思维,和不同的装饰,让整个画面具有故事性,老师每堂课尾要讲评每个小朋友的作品,并让小朋友自己站在台前讲自己的画面故事,一开始孩子都不敢讲,但是家长要耐心等待孩子成长,给孩子成长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后,女儿渐渐可以用简短的语句描述自己的画了,到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很大方的讲解自己画面的想法,要有耐心等待孩子进步,也是每个家长需要内修的素质。

  就这样,我们一起画了三年,从不临摹,最大限度的在画面中保留和体现她的原始想象力,同时随着年龄增长,一些绘画的基本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形成,现在的情况就是,只要她愿意,我会支持她继续画下去,她目前表示很愿意。

  题外话:我自己的真实感受,一些优秀的课外班,报好了对孩子和家长来说不应该是压力,而是一种享受。孩子的受益就不说了,上班的家长每天面对的是单位的种种工作,周末一个小时带孩子上课的时间,其实是一种换脑式的放松,当然此处只针对,有固定工作的家长而非全职妈妈,全职妈妈时时刻刻面对孩子,感受会有不同;另外还要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这里不包括把家长和孩子都逼得痛苦紧迫的高密度课外班。接下来,我进一步谈谈在画画课外班中我个人的成长。每周六早晨9点到10点,孩子在教室里面上课,我在教室外面等候,其实上课地点在一楼,我家住九楼,我完全可以把她送去自己回来,等下课了再去接,但是我发现就是不经意的利用这一个小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那就是和同龄家长朋友或者是老师们的交流。平时上班,家长朋友们能在办公室畅聊孩子的教育问题吗?估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不能,那么有这么一小时给你,周围都是同龄的孩子家长,尤其是女同志,说到孩子,都有自己的问题和经验,多好的交流机会啊,这里不是聊大天儿,而是从家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和学习好的教育理念,以及发现当前儿童教育的共性。中国妈妈有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攀比,我也呼吁广大家长朋友,交流孩子教育时请放平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是看见优秀的孩子我们就开始紧张,担心落后,如果是这样的心态,孩子也会因你而变得焦虑。交流沟通不是攀比,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孩子教育问题的共性,从探讨中寻找好的解决办法。通过交流,我自己认识了许多家长朋友,每个家庭都不同,自己的孩子都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另外,画画课有一个很好的活动,是针对家长朋友的,不定期,但是如果有会通知家长,主题主要是涉及儿童绘画心理,或者儿童教育,一开始我有点蒙圈,以为是收费或者广告,也许很多家长跟我的想法一样,一开始并没有几个家长在这一个小时走进教室去听老师讲,我也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开始听,也正是因为这些新的,不同的儿童教育理念,激起了我对儿童教育的兴趣,原来可以这样跟孩子说话,原来可以这样去解决孩子的问题,原来孩子的世界是这样的,我们家长也需要成长自己学习怎样当好家长,等等。接受了新东西,我也开始改变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谁都不是生下来就会做爸爸妈妈,做好爸爸妈妈其实是一个人生课题,不比在外拼命赚钱养家容易。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也许跟个人性格有关,我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喜欢接受新鲜的理念,这一个小时我很受用。

  再聊聊钢琴课。

  钢琴真是让我和孩子又爱又恨。爱是看到学习钢琴的种种好处和优点,首先孩子可以通过学习钢琴掌握一门乐器,培养艺术气质和鉴赏力。同时,据我观察,周围从小学钢琴长大的孩子,其他方面均很优秀,逆商很高,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上述理由是家长的个人认识,与孩子的兴趣无关。在报名之前我让她观摩了其他小朋友弹钢琴的过程,以及在网上视频中欣赏钢琴演奏,问她愿不愿学习,她很肯定的回答是愿意。于是我们到琴行进行了试听。就这样开始学习钢琴之旅。

  众所周知,乐器这个东西,一旦开始学习,便需要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并且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需要家长陪学和陪练。刚开始知识点简单的时候还可以,家长和孩子都乐于接受,随着学习难度、曲目难度的增加,每天练琴的时间也随之增加,在我工作忙的阶段,每天晚上5点半下班,到家6点吃晚饭,7点前要督促孩子开始练琴,一直陪练到7点半,转身还要继续加班,说实话非常之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和耐心,每天几乎都是逼着她练习,如果说是我的方法不对,说实话我也尝试了若干种方法。软的硬的,和老师也沟通过若干次,老师的方法也用尽了,现在真的是黔驴技穷了,但还是不能调动她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也累了,她只要不练琴就是欢呼雀跃的,只要坐在琴前就是低落和煎熬的,现在我发现对我来说,陪她练琴的过程也是痛苦的,虽然有钢琴声回响,但并不是优美的,而变成了一种机械的敲击声,到这时,我意识到,问题出现了,这样再学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我经常对孩子说:不要逼迫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是希望她尽量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每到这个时候,孩子都会问我:妈妈,那你为什么还要逼我弹琴。我真是无语。看来她是真的不喜欢。这跟我的教育理念出现了背离,我认为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需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和启发,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每个人要通过做自己擅长的事来实现自我价值,这样她会因为他对工作有兴趣而快乐,会因为有价值而长远的投入下去。于是,我找了机会和孩子聊天,问她是弹钢琴让她快乐还是不弹让她更快乐,她说不弹。如果是画画、唱歌(幼儿园的艺术课,直接在幼儿园完成)、弹钢琴选两样的话,她选什么,她说画画和弹钢琴,看到这个答案,很多家长朋友会说,你看孩子还是喜欢钢琴的,其实当我得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是痛心的,因为我知道学钢琴这件事已经不是单纯的她不愿意学习的事,而是因为我长期逼她学习,她已经开始为了讨好我,委屈自己,向我的权威屈服,做了自己违心的事,说了自己违心的话。第二天我又找机会,在只有我们俩的时候,把她抱在怀里,说宝贝,你可以自己做决定,不用讨好妈妈,妈妈是支持你的,妈妈希望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又问了昨天同样的问题,她说她不想学钢琴了,她喜欢画画和唱歌,不学钢琴会让她更快乐。她这么说,我也是欣慰了。于是我决定尊重孩子的意愿,放弃钢琴的学习,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觉得有趣的事。可惜么?说实话,有些可惜,毕竟已经学了那么长时间。但是不学之后,孩子更开心了,在那段煎熬的时间里,她开心的做她的手工、下她的棋,画她的画等等。作为家长,我的生活中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了,也如释重负,我并不觉得失去了什么,也从不嫉妒周围孩子的朗朗琴声,也不焦虑她因为放弃一件坚持很久的事会不会对她以后有影响,这是她的选择,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甚至是人生的长河里,她还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抉择,我希望她能遵从内心的意愿,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此,我想告诫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朋友们:有取有舍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一味索取,想打造全能儿童的家长们,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优秀,我们要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整,因为就是这个不完整,才让他们以后会成长为正常的人。如果是单纯了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把孩子当成了利用工具,那只会培养出要么屈服你权威的懦弱的孩子,要么和你一样虚荣的孩子,要么备受您的焦虑摧残不知所措的孩子,那将会毁了孩子一生。他们在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有尊严,需要被尊重,有选择的权利,有对自由的向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的在一旁等待他们长大,给予他们,他们需要的帮助,而不是去主导他们的人生。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家庭的妈妈,在孩子这几年上课外班以来,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只代表个人观点,但是相信也会引起很多家长朋友的共鸣,因为我存在是个体,但是我们是社会的一员,从我们的自身感受中,能看到群体行为的特征,这也是多数中国或者北京家庭教育的缩影。通过一些实例感受能反应出当前儿童教育的一些问题和经验,课外班现象目前已经很普遍,似乎孩子不报几个课外班,就预示着落后挨打(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课外班已经成了一、二线城市家庭的家常便饭,在孩子3岁之后,多数家庭都是奔波于孩子的各种课外班。上小学之后更是有各种某某基础学科教育机构,孩子的学习不再依赖于学校,依赖于在校老师,而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各类学校外学科教育机构的培训中,说实话,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剥夺了在校教师为人师表,答疑解惑的权利,削弱了他们的能力,助长了一波多数因为金钱利益而兴起的基础学科教育。关于这个话题,我也有很多话想说,也有许多鲜活的案例想跟大家分享,处于篇幅考虑,准备另开贴专门研讨(有点跑题)。本篇主要是针对3-6岁课外班的真实感受所作,希望能给观贴的同类家长,带去启发和借鉴意义。

  感谢您,能耐心看完我的这个长篇大论。如感觉意犹未尽或者有什么问题希望继续与我本人继续探讨,请通过私信互加微信,我愿意在交流中互动学习共同进步。

【陪女儿三年课外班的生涯感受】相关文章:

陪孩子上网课的感受心得(精选15篇)12-22

陪女儿儿子的说说11-10

陪妈妈上班的感受作文11-10

陪女儿逛街的幽默说说汇总12-14

陪女儿做高考准备作文04-29

陪女儿度过慢慢高考04-30

陪孩子上网课心得11-18

陪孩子上网课的心得11-18

陪孩子上网课家长心得11-18

家长陪学生上网课心得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