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易怒的父母和咆哮的孩子?

时间:2023-05-02 08:25:04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控制易怒的父母和咆哮的孩子?

  首先问问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是管多一些?还是教多一些?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核心是“教”,管是管不了一辈子的。

如何控制易怒的父母和咆哮的孩子?

  遇到孩子犯错,有时家长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加上孩子自己也容易暴躁,本来很小的一件事,在情绪的催化下,事情就可能变得比之前严重了。

  原来人在冲动的时候一般都是自己的边缘脑在主导外在行为,边缘脑又叫做动物脑。而原本的高级脑早就被气愤吞噬。易怒的父母咆哮的孩子,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如何不把情绪带到交流中?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我们常存在的误区

  在平时教育孩子时,我们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只关注行为,不关注情绪。

  家长教育孩子,有时会带着情绪,其实是一种应急反应,就像地震要跑,这是一种无助的发泄。但当你带着情绪去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就不是你原本想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了,这个时候就由不好的情绪在制造矛盾点。

  因为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他自己也可能带着情绪,家长在管孩子之前,要先卸掉自己和孩子的情绪,从动物脑切换到高级脑进行思考。

  孩子有情绪讲道理有用吗?

  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当他想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0根钉子。慢慢地,男孩可以控制他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所以每天钉下的钉子也跟着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一些。终于,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于是,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告诉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看看那此围墙上的坑坑洞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从前的样子了,当你生气时所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留下很难弥补的疤痕,有些是难以磨灭的呀!”

  故事虽小,却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人在有情绪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就像钉子一样钉在了别人身上。即使钉子能拔掉,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能化解,但留下的疤痕却是无法弥补的。这个场景,像极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易怒的父母、咆哮的孩子,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人在有情绪的时候,其实是在用动物脑进行思考,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所以有情绪的父母和有情绪的孩子,他们之间的沟通,本质上跟两只动物在互相咆哮没多大区别,这里自动脑补一下动物世界里的场景。所以,父母想要和孩子进行一次良好的沟通之前,一定要先卸掉自己和孩子的情绪,也就是从动物脑切换到高级大脑进行思考。接下来,我们讲一讲如何才能把自己和孩子从情绪中抽离出来。

  用钝感力卸掉自己的情绪

  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以直接翻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dùngǎn),是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by渡边淳一

  今天我们就运用钝感力的五项铁律之一:“迅速忘却不快之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何控制易怒的父母和咆哮的孩子?】相关文章:

教孩子如何学会控制情绪04-29

孩子偏激易怒怎么改善03-05

咆哮04-29

父母和孩子的教育04-29

父母如何善待孩子的发问04-27

父母如何把离婚告诉孩子04-30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乐感04-29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打架?05-02

咆哮歌词09-16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与人交往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