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宝贝社交,层层升级
在现代社会,“埋头苦干”不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通道,人脉广阔、善于交往已经成为成功道路上的重要因素。加登纳在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同时,也指出社会人际智能是最能帮助个体成功的因素之一。
社会人际智能指人们了解他人的心情、期待和洞察内心的能力。拥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善于与人交往,能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爱。他们会根据他人的情绪表现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选择最有效的交往方式。这样的宝宝很容易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信任关系,有助于他们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良好的性格。所以指导宝宝从小注意自己的“社交”行为,是事半功倍的做法。当然,在这之前,爸爸妈妈要先关注一下宝宝社交能力发展的阶梯,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宝宝。
0~1岁:天生的社交家
这一阶段的宝宝还不太会说话和走路,他们该如何去社交呢?千万别小看了他们,他们已经具有同情心,并表现出对同伴的好感了。
今天,妈妈带着点点来到了早教中心。平时在家里,点点的周围尽是大人,现在看到这么多和他一样的小不点,点点高兴得手舞足蹈。他试图挣脱妈妈的怀抱,向旁边的华华靠近。妈妈当然知道点点的意图,抱着点点走了过去。点点咧嘴笑了,他用手拍了拍华华,又摸了摸华华的衣服。忽然,不知谁家宝宝开始放声大哭,原来是撞到秋千架子了。妈妈们正准备松口气呢,没想到所有的宝宝开始了“大合唱”,全都开始哇哇大哭了。
宝宝天生就具有对人类、对同龄人的好感。对人类有好感是因为人类会照顾他们,会提供让他们生存下去的物质条件,这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为宝宝今后的社交行为和活动提供了最原始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出生后几周,宝宝开始对圆形和类似人脸形状的几何图形产生兴趣。稍大一些,他们就能区分成人和孩子的脸,并对孩子的脸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再大一些,他们就开始表现出对同伴的热切关注。心理学家还做过一个实验,让宝宝听成人的哭声、他自己的哭声及其他婴儿的哭声(录音),结果发现:只有当宝宝听其他婴儿的哭声时,他才会哭。这个结论否定了宝宝“看人学样”的猜测,而证实了宝宝对同伴的偏好,以及对同伴特有的同情心。
贴心叮咛:
●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就可以带宝宝多接触同龄孩子了。孩子虽然小,但他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同伴间的交流。
●爸爸妈妈对宝宝的哭闹要有及时反馈。及时安抚可以让宝宝体验到安全感,保留对人类的信任和同情心。
1~2岁:学习倾听和表达
1岁左右,宝宝通常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发音,他们开始学习说话,语言开始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会用嗯啊不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参与成人的谈话。
最近,点点开始学说话了,不过,说得不太清楚,而且特别心急。你看,他又在嚷嚷“凳……凳……”,爸爸以为他要凳子,就让他自己去拿,没想到点点一边发脾气一边往爸爸身上爬。这时,妈妈干脆把凳子拿了过来,没想到点点把凳子放在地上,然后去拉爸爸……折腾了半天,原来点点是想爸爸抱着他坐在凳子上。
语言对于宝宝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思维工具,更是交流工具。对于儿童来说,语言的发展意味着更准确地自我表达,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告诉其他人。对于1~2岁的宝宝来说,他们的自我表达显得非常困难。经常是心里迫切地想要什么东西,嘴里却半天都说不出来,真急人!所以,很多家长经常不等孩子表达完自己的意图就根据自己和孩子之间的默契用行动直接达成沟通,点点的爸爸妈妈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其实,对处于语言发展期的孩子,成人不妨用语言“代替”宝宝说出来,给宝宝一个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你是不是想……”这样的句式就比较合适。同时,爸爸妈妈提出问题后,要留下一定的时间等待宝宝回答,帮助他们学习轮流说的交际规则。
贴心叮咛:
语言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成人学外语一样,只听不说是无法学好语言的。如果我们每次总是用行动达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事实上宝宝就丧失了一次次语言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将逐渐习惯于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在社交过程中更倾向于用抢、打、咬等行为,而不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爸爸妈妈要经常和宝宝对话,并注意留给宝宝回答的时间,让他感受到自己很重要的同时,学习轮流说的交际规则。
●每次自我表达的练习,都是宝宝将来出口成章的基础。爸爸妈妈应该利用每一次机会,千万不要因为着急而事事代劳,剥夺宝宝开口的权利。
2~3岁:学习简单的轮流
2岁左右,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独立的愿望特别强烈,他不想让妈妈管自己喝多少牛奶,不想让大家限制他一天中外出的次数……当然生活中完全的独立是不可能的,于是孩子就会希望独立操纵自己所能控制的事件:一个人玩游戏,一个人霸占所有的玩具……凡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点点是个“小气鬼”,他明明很喜欢隔壁的优优,可每次优优来了,点点从来不愿意将自己的玩具给优优玩,而且,两个人经常各玩各的。但这种状况在最近有了变化,点点同意让优优先玩小皮球,还自言自语地说:“优优玩好了点点玩。”点点变得大方了。
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具有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意向,但是他们还无法意识到合作的意义。很多情况下,孩子只是喜欢在其他孩子旁边玩,但是两个人之间并没有眼神、语言或行动上的交流。但在这个阶段,宝宝之间开始出现简单的轮流行为。在社交过程中,轮流默许了对方对事件的控制权,暗示了对对方的尊重,这样双方才能在平等的条件下,心平气和地继续交往。轮流是最基本的社交规则。所以说,交流的出现是宝宝社交能力的一大进步。轮流,就意味着宝宝要有等待的时间,为此他必须克服自己的自我中心。
贴心叮咛:
这个阶段出现的仅仅是简单的轮流行为。这种轮流只出现在两人之间,而很难出现在三人或四人之间。因为宝宝还无法“容忍”等待那么长的时间才轮到自己。
●适时和宝宝做轮流游戏,是培养宝宝遵守轮流规则的不错选择。
和宝宝一起吃水果时,可以喂宝宝吃,或者请宝宝喂你吃。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轮流的概念,并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个给宝宝,这个给妈妈。”
“现在轮到给妈妈了。”
“不能生气啊,刚才说好了,宝宝一块,妈妈一块啊。你不能吃了,这是我的。”
这时,我们提倡做“争食”的爸爸妈妈。
●逐渐增加宝宝的等待时间。如给宝宝许愿时,不妨将“如果你……妈妈等会儿带你去楼下玩”改成“如果你……这个星期六妈妈带你去动物园”。
3~4岁:学习分享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完全摆脱“自我中心”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分享行为往往带有局限性。他们的分享更多倾向于“利益交换”。
妈妈给点点买了一盒荧光笔,画画的时候,优优也想用点点的荧光笔,但点点不乐意了,因为这是他新买的。优优说:“妈妈给我买了小樱的碟片,如果你让我用荧光笔,我就让你看碟片。”一听有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迟疑了片刻,点点终于答应优优用他的荧光笔了。
较之于轮流,分享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因为在分享中,不仅是对事件的控制权出让了,可看到可触摸到的“物质”也被瓜分了。本来一个人可以吃一块蛋糕,现在只能吃半块。在这个阶段,“瓜分”式的分享,想让宝宝白白“出让”利益,估计是行不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益交换”式的分享比较现实。点点出让了荧光笔的暂时控制权,但是赢得了碟片的使用权。当然,我们提倡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更倾向于无私的“瓜分”分享,但不能排除把“利益交换”式分享作为铺垫。
贴心叮咛:
硬逼着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事事和其他孩子分享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做:
●不要强迫孩子出让玩具,可引导他们交换玩具。
●在玩具或食品量很充足的情况下,鼓励孩子与他人分享。
●表扬孩子的分享行为,哪怕是“利益交换”式的行为。
4~6岁:学习合作
4岁左右,宝宝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行为,他们喜欢在一起玩游戏,互相分配任务,交流语言十分丰富。
合作行为是社交行为中最高级的行为,大家为了同一目的而共同工作。每个人都有对事件的控制权,每个人也有最后的利益分享。为此,没有人可以自私自利,也没有人可以逃避责任。
在小区的游乐场,所有的孩子都在玩海盗的游戏。点点最大,所以很自然成了“头”。现在他正一手叉腰地分配任务呢:“妞妞是女孩子,就做船长的女儿,东东做海盗头子!”剩下的孩子都是海盗,点点自然是做英雄,是一个将军。游戏进行了好几轮,每次都是点点“冲啊,杀啊……”做英雄,大家都不服气。这不,东东第一个跳出来抗议:“为什么老是你来做将军?应该大家都可以做,你赖皮!”东东开始和点点吵了起来……
在这个游戏里,孩子们的交流语言非常有意思。点点分配任务时说的“妞妞是女孩子,就做船长的女儿,东东做海盗头子”,很明显是“导演”的语言。游戏里大喊“冲啊,杀啊……”时用的是“演员”的语言。在游戏情景外,孩子们要商定角色安排。在游戏情景中,孩子们按照预定的方式来表演。所有的孩子都必须分工合作,一旦有人不配合,游戏就完全开展不下去了。正是因为合作行为排斥自私自利,所以一旦点点霸住将军的位置不放(放弃了轮流行为)时,其他孩子就开始抗议。
对于宝宝来说,合作本身不仅仅是社会交往,更是一个学习社会交往的过程。但是在与自我中心的交战中,宝宝与他人的合作行为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情感冲动,容易发生冲突。
●自制性、坚持性差。
●行为随意,游离于合作与“单干”之间。
贴心叮咛:
强求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合作是没有意义的,要容忍孩子在合作和“单干”之间的摇摆。
●如果孩子在合作游戏中碰到挫折,允许他暂时脱离游戏。
●不要简单责怪孩子,要帮助他找到正确的发泄情绪的方式。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合作游戏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时,经常容易和同伴发生冲突。因此,要帮助孩子找到正确宣泄情绪的方式,而不是放弃合作游戏本身以及合作所带来的快乐。
“点点老是让你做强盗,不让你做将军。我知道你想做将军。”(安抚东东的情绪)
…… ……
“对的,不可以推他,不可以打他。你可以好好和他说。”(告诉东东交涉方式)
“要是你还是生气怎么办?”
…… ……
“对,你可以告诉他‘我很生气’。” (告诉东东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要是这么说了,你还是很生气怎么办?”
…… ……
“嗯,你可以跺跺脚。”(告诉东东如何宣泄情绪)
虽然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社交家,但是不恰当的引导方式仍然会伤害到孩子的这份才能。循序渐进,层层升级,才是呵护孩子这份才能的好方法。说不定你的孩子将来就是一位外交家。作者: 管倚
来源:《幼儿教育》(幼教版)2007.11
【宝贝社交,层层升级】相关文章:
莲茸层层酥04-29
升级04-29
升级作文03-03
小班健康层层高教案12-13
我“升级”了11-15
教案的“升级”04-25
升级作文03-09
社交04-29
如何走出层层消费圈套谨防被忽悠04-25
网站改版升级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