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与应用

时间:2023-04-29 11:08:51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本能与应用

  黄海月明

  新生儿在各个方面都有天生的潜能,这些潜能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的生存,促进孩子的生长,也称作本能。有些本能在孩子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发育完全之后就逐渐消失,有些本能可以终生保持。如果我们仔细了解这些本能,或许我们可以更好的护理我们的孩子。

  下面的前四个本能是众所周知的。后面的本能是我个人的观察,没有实验的考据。所有的应用是我个人的经验。所以有人读到此文,不能全部相信,因为没有实验基础;当然也不用全面怀疑,因为毕竟有经验的证明。行走反射。如果双手把握婴儿的腋下,让他直立在平实的地方,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做出行走的姿势,努力抬脚迈步。这种反射的本能一般在婴儿的第7周自然消失。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根据这种本能锻炼孩子。可以用一块平面垫在婴儿的脚下,这样孩子即使躺在床上,不用站立起来,也可以自然做出腿的屈伸动作,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同时促进相关神经系统的发育。如果不利用这种本能,只能用手摩娑孩子的腿,被动的锻炼肌肉。

  抓握反射。我们的手指碰到孩子的手,孩子就下意识的抓住,力气很大。孩子练习走路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孩子自己的手抓住大人的拇指,大人的其他四指自然的轻轻环绕孩子的手腕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孩子在摔倒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松开自己的手,避免拉伤胳膊。

  惊吓反射(摩罗反射)。婴儿的手大部分时间是紧紧握住的,只有在吃奶或者睡觉的时候,才放松。如果孩子受到惊吓,他的手也会松开;惊吓过度,他还会四肢同时分散。所以我们看到婴儿的手,如果经常处于分开的状态,就必须考虑适当的改善孩子的居住环境,噪音是否过大,光亮是否过强,人流是否过频,空气温度湿度是否合适等等。

  吮吸反射。这是最基本的反射。吃奶吃饭是必需用到的。还可以应用于喂药。把药放进针管里,可以很轻松的送进孩子的嘴里,孩子也会顺利的喝下去。

  附属物反射。总有一段时间,孩子会对自己的排泄物非常感兴趣,愿意抓挠自己的屎尿。有的孩子晚上睡觉时还不愿意脱衣服。或者不愿意穿新衣服,老是热恋旧服装。这是因为孩子把这些东西都“认为”是附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完整不可分割。针对屎尿的依恋,我们不能强硬的粗暴的干涉,也不能试图用语言给他讲道理,最好的办法就是漠然视之,不知不觉的转移其注意力。对于孩子的不愿换衣服,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欣赏他的所有衣服,让他知道他的衣服有很多,每件衣服都有不同寻常的魅力,渐渐瓦解他的顽固。孩子的附属物本能,还表现在对待玩具的态度。孩子很愿意把自己的玩具扔的四下里都是,还不准别人收拾,因为他觉得这样可以使“自己本人”的力量达到很大的势力范围,很有快感。我的孩子也曾经出现这种苗头儿,都让我小心的化解或者控制了。总的感觉就是,不能打击孩子的热情,又不能让孩子养成有破坏力的习惯。同样因为这个原因,一岁半到两岁前的孩子不可避免的要对别的孩子产生“恐惧”,受人家欺负,----大部分感受能力很强的孩子都这样,不常接触其他外人的聪明孩子又起这样,另外的孩子有可能运动能力或其他能力强,但感受能力要弱,----解决办法很简单,让他大声的说话,让她哈哈大笑;让她开始跟很多孩子一块儿玩,慢慢得再跟一个孩子玩;完全没有必要让她以牙还牙,以暴易暴;她会很快掌握交往的技巧。

  这种本能涉及面广泛,很容易成为一种心理惯性或者习惯。两岁之前的孩子不可能摆脱这种本能的控制。表现为很容易产生依赖感,并且搞不明白本人和环境的区别,老是认为环境是自己的附属物,有天生的占有欲,还有天生的同情心。占有欲很强,影响“分享”观念的形成,但也不必急于求成;“同情心”的本能,却是非常好的萌芽,可以仔细的保护,但也不用拔苗助长----本能的东西,只能保护,不能通过“教育”达到如何如何的目的。

  选择反射。选择是一个理性的过程,用选择来说明本能,似乎矛盾,不过确实有这种现象。动物界有。比方母鸡下蛋,如果是软皮的,它自己也能感觉到,于是就经常吃石灰或者干脆吃掉自己的鸡蛋;野猪如果拉肚子,它会主动的寻找某种粘土,或者食用某些有药效的植物。孩子也有这种本能。如果父母提供足够花样的食物,孩子就能自己搭配出合理的食谱,根据自己选择的食谱,孩子完全不会营养失衡。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吃饭,只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就可以达到目的,因为孩子的本能选择总是完美的选择。婴儿还能选择药物,如果孩子的病好了,她会拒绝继续吃药;如果他病了,他会对相关的“药物”表现得很有兴趣;甚至他都能感受到“药物”是否适合自己的病症。关于“药物”这一点只能当作有趣的观察,不能冒险。

  独立反射。只有孩子觉得自己足够成熟了,他才会主动的脱离自己的保护人;如果他确实成熟了,父母就是不想让他独立,他都会强烈要求这样做。孩子的每一个“独立”,都有他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但是很多时候这两个基础并不能截然分开,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往往归结为心理;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认为是生理性的本能。

  有很流行的说法,认为动物比如老虎很早就与虎崽子“分家”以锻炼其独立性,所以很多父母强调孩子要尽早独立。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哺乳动物包括人的寿命,基本上是他们的成熟期限的7倍。因为哺乳动物的成熟期比人类的成熟期短得多,所以它们独立的早。但是如果换算成统一的“时间单位”,人和动物的寿命以及“独立”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都受它们的本能约束。动物的独立,一般都发生在它们成熟期的1/2处。这种办法也可以用来推算孩子的“独立时机”。最佳的独立时间应该是6周岁左右,因为孩子的成熟一般是12--14周岁左右。动物的年龄以它们的“齿龄”为准,而孩子在6岁时开始换牙,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孩子的免疫系统在6岁左右完善,可以比较好的适应各种自然变化,这也不是巧合。所以我判定,孩子在6岁时才能比较好的独立。在此之前,不要强迫孩子像大人一样“独立生活”,比方自己睡觉。孩子自己睡觉,只是西洋的做法,黄种人(中国,日本,韩国)都没有这种做法,更没有这种传统。

  人类学家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即在单调或者嘈杂的环境中,黄种人比白种人的孩子有更强的自控能力;但是他们没有给出原因。我觉得原因就在于白种人的孩子过早“独立”而我们的孩子比较充分的享受了母子关爱的结果。

  如果您能够提供更多的素材或者补充,谢谢。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访问

【本能与应用】相关文章:

σ-π共轭聚硅烷的合成、光电性能与应用05-01

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功能与GIS功能应用04-27

Cd1-xZnxTe多晶薄膜的制备、性能与光伏应用?04-28

聚(N-烷基苯胺)膜的制备技术及性能与应用05-01

绿色建筑中新型玻璃幕墙的技术性能与应用04-27

新型竖流气浮反应器工作性能与应用研究04-25

SMA本构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04-27

建筑、功能与服务04-30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04-25

聚(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纤维的性能与应用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