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北京中小学课程八大变化

时间:2021-07-01 14:23:58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解读北京中小学课程八大变化

节课时长可“伸缩”、九年级增设历史、生物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比例增大……日前,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再次彰显了“优质、均衡、公平”的北京理念。今年9月,北京市中小学课表也将随之“大变脸”!《课程计划》的核心改变体现在哪些方面?它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哪些变化……本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朱传世老师将就《课程计划》展开深度解读。

正视人才内涵,形成育人全链条

长期以来,“考试出人才”的思想观念左右着教育大局,致使我国第八次课改实施15年来,好的课改理念在学校层面和教师那里没有下行通道和下行力。这次课改,就是要改变学生9年学习、12年学习后,每个学科只会做几道考试题的局面。“每个学科只会做几道考试题”绝不是人才的内涵,真正的人才首先要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此,这次课改更加强调课程整体育人,要求统筹各个学段、各个学科、各育人环节、各方参与人员和育人环境,以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目标。用一位校长的话说就是:看大门的岗位和看大门的老大爷也是课程。的确如此,如果看大门的老大爷,一副北京膀爷的模样,夏天来了,光着膀子,穿着拖鞋,吆五喝六,这对学生就是一种负面教育。从人才的出口来看,如果我们培养了一位未来科学家,结果这位科学家把发明专利卖给了小作坊用来生产毒食品,我们也不认可这位科学家就是人才。今天,由于忽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教育所带来的高昂的道德代价,成为我们重新定位人才内涵的基本起点,即树人先立德。

七处着力,优化课程结构

一是更加强调整体性。要求学校提交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课程方案,合理布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展分类分层推进工作。同时,特别关注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一致与协调,避免教育哲学层面和课程目标层面的“两张皮”。

二是更加强调连贯性。要求义务教育九年一贯整体设置,关注小初衔接、初高衔接。此次增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解决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不衔接的问题,将历史、生物课程延伸到九年级就是为了解决初高不衔接的问题。

三是学时实行总量控制。以前每节课固定为40分钟或45分钟,现在鼓励学校在周总学时时长不超过相应年级规定的学时总量前提下,根据学科、课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实验。这将意味着可能出现10分钟、30分钟这类短课程,或者60分钟、90分钟这类长课程;也意味着可能出现10人上课的小众课程,或者上百人同上一节课的课程;也意味着学校的铃声不一定是以前固定的每隔40分钟或45分钟响一遍了;也意味着有的学校的课表可能因学科或学生需要而一月一变、一季度一变。

四是适当切分学科学时。为了加强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将知识用起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科拿出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此次修订要求1—8年级共拿出453学时用于学科实践。

五是以排课撬动课程结构变化。为了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一至六年级课程原则上分类集中安排,语文、数学、外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学科等课程可集中安排在上午进行。

六是鼓励突破学科课程的壁垒。此次修订要求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鼓励开设围绕主题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为此,教师需要主动帮助学生建立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从内容到学法,全面打通。

七是明确课堂的基本格局。对于小学,要求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形式课外作业每周布置一次,鼓励布置跨学科、跨年级的综合类、探究类的作业。这样的话,课堂结构就出现了“课业+作业”的形式。这一修订,一方面直接向课堂要效率,引导师生课上、课下都要关注知识的融通与运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做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充电、设计课程和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构建开放、综合,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课程

一直以来,我们的口头禅是“教育教学”。其中,教育是宏观概念,教学是微观概念,唯独缺少了中观概念——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更是处于因固化而弱势的地位。构建开放、综合、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是本次修订的主旨。

开放的课程主要体现在:教与学要打通学科世界和生活世界;学校要提供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特需发展的课程;跨越学科边界、课堂边界、资源边界、时空边界,构建没有固定圆心和半径的师生学习圈和生活圈。

综合的课程主要体现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通与互动;聚合并优化各类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综合学习与实践的意识,掌握综合学习的方法,形成综合能力;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构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课程,需要学校将以教师特长为轴心的课程开发机制转换为以学生需求为轴心,通过走班、走校、游学等形式,发展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与环境、社会,既有文化良性互动的能力。其实,文件将以前的“课时”概念改为“学时”的说法,也体现了这一意图。

遵循规律,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由过度教学带来的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尖深短窄的问题,亟待解决。此次修订,在课程内容上确定了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紧扣基础教育的特征,提倡教宽、学宽、考宽,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培育每个学生的特长,避免全班学生跟着几个“高端学生”做“陪绑生”;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中国梦教育、专题教育等学科课程的有机渗透,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修养身心,健康成长;三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体内容和目标,守住底线;四是与时俱进,加强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素养等课程建设;五是着眼未来,通过课程学习,培育学生既具有全球视野,发展国际意识和人类精神,又始终坚持民族立场,树立中国气象,做中华儿女。

【解读北京中小学课程八大变化】相关文章:

北京中考各科变化解读01-09

北京中小学课程“大变脸”07-10

08北京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变化及解读02-11

专家解读北京公选的三个变化 -备考资料01-01

北京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原则解读01-17

课程专家解读新课程“双基”内涵01-20

解读英国艺术留学课程07-13

中小学面临新课程--综合课程01-20

新课程带来新变化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