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淇变了
周淇变了主题内涵:
不论孩子的大小,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这就是说教育者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性的话语去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对待稍大些的孩子可采用交谈的方式,藉以沟通教育者和孩子间的情感。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待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教育者要多观察、分析,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补偿教育,尽量采取环境和行为矫正的方法,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情境描述:
周淇是个胖乎乎的小机灵鬼,他活泼好动,乐于帮助别人,但在与小朋友的相处并不融洽,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告状“胡老师,周淇弄我”“胡老师,周淇打我”。在活动中,我发现他的自制力有些差,特别在上课回答问题他举手后就一定得请他回答,否则他就会闹情绪,在座位上吵闹,或者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或者有一次饭后,我正在给小朋友讲故事,他一把把坐在我旁边的小朋友拉开,自己坐在我的旁边。如果我在用五角星或者小红花表扬别的小朋友,他就会嘟囔:“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要呢!我们家里多得是呢!”但看他的眼神,又好想得到。也因为如此,小朋友们都不太喜欢他,他就老是喜欢呆在我的后面拉着我的手。
反思与分析:
周淇爸爸妈妈都在翠苑菜市场卖菜,爸爸每天很早就要去拿货,妈妈也起得很早,一早就把周淇从入幼儿园,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是蛮少,常常给他买许多玩具、奥特曼CD。有时候他会自己早上五点钟就起来看奥特曼CD,爸爸妈妈也不是太管他,之后八点半来幼儿园,放学妈妈来把他接走,接得早的时候,就让他一个人在菜市场里玩,接得晚的时候通常都是送入困难班了。周淇爸爸妈妈的个性都蛮直爽的,但脾气有点急。如果周淇在外面让别人欺负了,妈妈会说:“别人打你,你就一定要打回来,”养成了他现在有时候别人没碰他,他也要去碰碰别人的习惯。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成长于翠苑市场的周淇也是如此。翠苑市场的家长虽然关心自己的孩子,但是迫于客观条件他们又常常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外,很少去思考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往往缺乏科学的育儿观念,他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常常向孩子输灌“谁打你,你就打回去”的思想,环境的潜移默化使得孩子渐渐产生了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因为爸爸妈妈很少有时间陪着周淇,周淇很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到了幼儿园后,他把这种期望转移到了老师身上,希望能够引起老师的注意。
问题一:如何来转移孩子对老师的占有欲。
1、教育应当从孩子积极的一面入手,用积极的因素去克服消极的因素,因势利导,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而且是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当他跟着我的时候,我利用一下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帮我拿一样东西,中午就餐时让他帮帮我分餐具等等,这样他就不太会有机会跟着我了,并且他又得到帮助了别人之后的喜悦及老师对他的关注。在适当范围内,教育者鼓励孩子去承担一定的任务,让孩子拥有自主权、选择权,独立去完成。当预见到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时,成人可先让孩子想办法解决;若完成任务确有困难,成人要采取“帮助而不是替代”的态度,去帮助解决。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不畏困难的精神、健康自我意识等良好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问题二: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共同纠正孩子不良行为
一、应减少生活环境中可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因素,包括平时家长不经意的娇宠所造成的霸气及带有暴力情节的影视录像的影响等。其实,孩子攻击他人,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达到自我表现的需要,这就需要父母好好引导孩子,给他分析影视上以及生活中的暴力行径的坏处,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家长应注意与孩子的情感联系,摒弃以暴制暴的棍棒教育,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其次,对孩子与同伴间的矛盾冲突,家长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放手让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犯错,必须要求他道歉。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采取轻度的惩罚是有效的。在处罚攻击性行为的同时,应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平时多与孩子讲生活中听到、见到的攻击性行为的弊端,告诫孩子分辨是非曲直及认识冲动行为的后果。在生活环境中防止儿童感受长期的压抑和挫折,并在教育中示范良好的行为举止,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及时得以矫治。
二、造成他碰人的原来是受家长的影响,父母的态度究竟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育家认为:父母对待孩子打人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我与家长进行了交流,跟她们说幼儿由于心理、生理特点,不可能跟成人一样用比较适宜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他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只是想和你表示友好,可是,他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想侵犯别人;还有就是真的如果是其它就朋友打你了,你先告诉老师,让老师先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你们在交往当中有误会呢?还有就是父母要明确地表示对此事的态度,并给孩子讲清道理。如是其他小朋友引起的,应告诉孩子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打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如果孩子情绪激动,听不进道理,可以暂时“冷处理”,待孩子平静以后,进一步讲清。建议家长与老师一起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方法:1、面对面严肃地说“请不要碰我”。2、大声地说“不许你打我”。3、用手用力地推开他。4、找老师讲明情况。一般来说,当孩子能勇敢地用上面的方法保护自己的话,几次下来,挨“欺负”的情况就会改变。还有就是如果你常常向孩子输灌“谁打你,你就打回去”的思想,环境的潜移默化使得孩子渐渐产生了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你在这个方面就是表现得缺乏理智。这是在看见孩子受人欺侮的时候,教她还手。你的理由是:“看到孩子被打,心里总不是滋味”。当然,母亲看见孩子受欺侮是很心疼的。但是,不能因为心疼,就教孩子去打人。万一被打孩子的家长看见了,一样也会心疼。所以,不能教孩子以牙还牙。我还说了一些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事例,让家长信服的接受我的观点。
在我们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强化周淇的正确行为。教育和多种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就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因此,与其说要转变孩子,不如说先要转变家长。周淇的行为一点点地变了,也有了许多他自己的好朋友,对新来的小朋友有些不懂的地方,他会主动地去帮助他们,俨然是个大哥哥样。
参考书目:
学前教育2005.3《令人头疼的雯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寇丽娟
浙江在线2001.7《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谭海明
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2004.11《孩子打人是自我表现的需要》网络编辑: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