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针对《好玩的磁铁》来文集萃

时间:2021-10-06 09:07:29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针对《好玩的磁铁》来文集萃

  江苏常熟 樊静亚:

  活动前,教师如果能对幼儿兴趣、材料投放、时间安排、指导策略等作细致、周密的考虑,就能从容面对偶发事件,将“意外”变成一个个教育契机,化被动为主动,有效避免活动僵局。当然,我们无法在活动前预设想到所有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而应不断提高教学技能,随机应变,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当幼儿的探索行为与常规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会用常规来约束他们。不能否认,良好的常规是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但教条地使用常规就会阻碍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

  江苏张家港 朱春娟:

  当教师的要求与幼儿的行为发生矛盾时,教师应了解在前。对幼儿的行为作出准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无疑比机械地进行常规教育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江苏南京 李秀敏:

  科学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谁?应该以谁的“节奏”判断活动的开始与结束?毫无疑问,答案是幼儿。教师即使“苦口婆心”“温柔”地结束活动,也是一种粗暴地打断幼儿活动的做法。虽然提升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很必要,但是要看时机是否合适。幼儿科学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随机性和高度的自主性,教师若能对幼儿的探索行为持认同态度,以关注、参与的方式介入其中,远比勉强地完成教学流程富有教育意义。

  北京 单金雪:

  处于入职适应阶段和能力建立阶段的教师一般会出现案例中的行为,因为他们更侧重于“教”,他们的关注点还没有从完成活动内容转移到活动中幼儿的需求与发展上。而处于能力提升阶段的教师则会抓住活动中幼儿传递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把“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看待课程实施的目的,如何进行教师角色转换,如何看待活动中幼儿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满足幼儿需求,顺应幼儿发展”;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发现适宜的课程内容。

  江苏常熟 顾春亚: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观摩活动中。教师认为只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整、清晰地呈现活动流程,才能使观摩者了解活动内涵、主旨等。在这种“求完整”心理、“不越雷池”心理的作用下,教师就会无视幼儿的兴趣、需要。

  对案例中出现的情况,我建议:一、适当延长活动时间,给幼儿继续探索的机会。然后自然衔接到对磁铁特性的进一步探究。二、顺应幼儿兴趣,建议幼儿记录探索结果,在此基础上交流。

  四川绵阳 邓义虹:

  如果是我,我会用宽容的态度、平等的姿态加入到活动中,多鼓励,少限制。与他们一起运用知识经验,通过操作获得新的经验,把幼儿无意识的行为转变为有意识的探索活动。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会组织幼儿讨论。启发他们思考,还可以提出质疑和挑战,以推动活动的发展。

  活动中,由于幼儿的认识有限,有时幼儿的探索很难深入下去,这就需要教师适时介入,积极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通过有效的互动让幼儿感受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快乐。这样既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又让幼儿主动构建了相关经验。(四川眉山  刘丽群)

  江苏海安 钱志平:

  从案例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观察是如此仔细,操作探索又是那样执著认真。这种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正是我们期盼的吗?铁砂的出现不是正好给师幼创造了一个绝好的生成活动的空间吗?

  上海 聂运霞:

  从幼儿回答教师问题时的“不太专心”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探索并未尽兴。或许教师的初衷是让幼儿获得系统的知识,但恰恰缩小了孩子们学习的空间。

  从活动一结束孩子们急忙回到沙盘边愉快探索、交流好长时间这一情形,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教师一开始就放手让幼儿探索并保证充足的时间,孩子们就不会这么“渴望”。

  山东济南 李文清:

  我也开展过“磁铁”活动,考虑到科学活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幼儿自主探索的环节,把自主权给了他们。后来,幼儿开始向我求助,我没有急着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把他们的问题罗列出来,启发孩子们一起思考,并把这些问题作为下一步集体教学活动的重点。

  浙江杭州 林海芳:

  在尊重幼儿兴趣的前提下,我们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是的,这么有趣的现象被你们发现了,原来磁铁能吸住黑沙呀!这说明什么呢?这黑沙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样既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又暗示幼儿去探究磁铁与黑沙(铁砂)的关系,推动幼儿深入探究磁铁的特性。

  知识的“内化”不是由外向内的“迁移”,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由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经验的影响,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并不完全对应。我们期望幼儿通过主动探索不仅获得了内化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