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艺术地引导
(上海 张慧)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真实生活的模拟和再现,其中包含幼儿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教师如能把握游戏中的“亮点”与“问题”,艺术地引导,可让游戏更为精彩。就本案例而言,教师可以尝试着将红红的兴趣从“剪发”转向“梳发”。如,把那么漂亮的头发剪了多可惜啊,让我们帮她打扮一下,帮她梳根漂亮的小辫子好吗?”相信幼儿会乐意接受这样的提议。教师在给娃娃梳辫子后,还可以引导幼儿给娃娃夹上漂亮的发饰,进而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美容院”或“理发店”的游戏。
另外,从游戏后的讲评来看,幼儿在说“我的头发长了,妈妈就会给我剪的”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现在娃娃的头发已经剪短了,我们比比是你的头发长得快还是娃娃的头发长得快,好吗?”然后让生活实践来帮助幼儿积累人的头发剪了还能再长,而娃娃的头发剪了就不能再长的认识。我比较赞同案例中教师采取的个别化引导策略,因为倘若在集体面前讲评,很有可能起到负强化的作用。
抛出话题: “我为何不能给娃娃剪头发?”
针对话题展开的讨论:
理性看待幼儿游戏/(安徽芜湖 吴玲)
珍视儿童的游戏精神/(江苏南京 黄小丽)
引导的前提:理解孩子/(江苏南京 袁美英)
走进孩子的世界/(江苏淮安 丁霞)
关注孩子的需要/ (浙江温州 詹慈)
艺术地引导/(上海 张慧)
支持幼儿的发展/(江苏南京 任巍)
针对“我为何不能给娃娃剪头发”来文集粹
专家评说:从“给娃娃剪头发"说开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教中心 廖贻)
【艺术地引导】相关文章:
教育笔记-正确地引导孩子01-18
引导04-29
难忘的引导作文10-26
指导还是引导?05-01
积极引导水到渠成05-01
引导幼儿喝水方案05-14
怎么引导宝宝说话03-08
发挥协会引导作用04-26
引导孩子交朋友05-02
if, whether引导的名词从句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