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大溪文化)
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 游西段的两岸地区。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 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 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
目录 大溪遗址 文化特征 大溪类型 社会经济 收缩展开 大溪遗址大溪遗址位于长江瞿塘峡南侧,1959和1975年曾3次 发掘。其间,在西陵峡又发现几处同类遗址。约在70年 代初期,这一类遗存被普遍地称为大溪文化。迄今发掘 的主要遗址还有,湖北宜都红花套、枝江关庙山、江陵 毛家山、松滋桂花树、公安王家岗,湖南澧县三元宫和 丁家岗、安乡汤家岗和划城岗等10多处(见关庙山遗址、三元宫遗址)。
文化特征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普遍涂红 衣,有些因扣烧而外表为红色,器内为灰、黑。盛行圆 形、长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纹,一般成组印在圈足部位。 有少量彩陶,多为红陶黑彩,常见的是□索纹、横人字 形纹、条带纹和漩涡纹。主要器形 有釜、斜沿罐、小口直领罐、壶、盆、钵、豆、簋、圈 足盘、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器座、器盖等。石器 中两侧磨刃对称的圭形石凿颇具特色。有很少的穿孔石 铲和斜双肩石锛。偶见长达三、四十厘米的巨型石斧。 同时,有相当数量的石锄和椭圆形石片切割器等打制石 器。另有大量的实心陶球和空心裹放泥粒的陶响球。大溪文化流行红烧土房屋并较多使用竹材建房。葬式复杂 多样,跪屈式、蹲屈式的仰身屈肢葬是该文化的特殊葬俗。大溪文化的陶器 类型和分期 大溪文化初步可分为两个地区类型。 长江沿岸的鄂西川东地区,如大溪、红花套、关庙山等 地的遗存,可称为大溪类型。长期多夹炭陶,夹砂陶比 例始终很小,白陶也很少。圈足盘、陶簋多见,典型器 有彩陶筒形瓶。圈足上盛行各种成组的戳印纹。彩陶纹 饰有横人字形纹、曲线网格纹,有的器形和彩纹,明显 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影响。洞庭湖北岸、西北岸地 区,如三元宫、丁家岗、汤家岗等地的遗存,可称为三元宫类型。夹砂陶比例大,红褐胎黑皮陶和白陶占一定 数量。有特征鲜明的盘口圈足罐和筒形圜底罐。圈足盘 少,彩陶筒形瓶仅有个别发现。以通体装饰的印纹、刻 划纹为特色,漩涡纹、变体卷云纹彩陶也具特点。至今 没有发现受庙底沟类型彩陶影响的迹象。有人认为,这 类遗存虽确有许多与大溪文化相同的文化因素,但可能 是受大溪文化强烈影响的另一种原始文化。
大溪类型大溪文化以大溪类型为例,可归纳为3期。早期:夹炭红陶最多,戳印纹简单、细小,彩陶极少,以折肩圈足 罐、三足盘、鼓形器座等为代表。中期:戳印纹发达,彩 陶兴盛,常见内折沿圈足盘、簋、高把豆、折腹盆、曲 腹杯、筒形瓶等。晚期:泥质陶占绝对优势,灰陶和黑 陶剧增,有细颈壶、折敛口圈足碗等。
社会经济大溪文化居民以稻作农业为主。在房屋 建筑遗迹的红烧土块中,经常发现稻草、稻壳印痕。红 花套遗址的稻壳印痕经鉴定为粳稻。除饲养猪、狗外, 从大溪、三元宫、丁家岗遗址的发现看,鸡、牛、羊可 能也已成为家禽家畜。同时,渔猎、采集等辅助经济仍 占一定比重。特别在大溪有些地段的文化层内,夹杂较 多的鱼骨渣和兽骨,包括鱼、龟、鳖、蚌、螺等水生动 物以及野猪、鹿、虎、豹、犀、象等的遗骸。 制陶业方面,以白陶和薄胎彩陶最为突出,代表了 较高的工艺水平。在白陶圈足盘上,通体饰有类似浅浮 雕的'印纹,图案复杂精细。薄胎细泥橙黄色的彩陶单耳 杯和圈足碗,胎厚仅1~1.5毫米,绘以棕红色的多种纹 样,显得精美别致(见彩图 彩陶碗)。划城岗遗址发 现一座保存稍好的窑址,由斜坡状火道、火膛和出烟口 3部分构成。火膛下半部挖在生土中,上半部用大块红烧 土垒成。火膛之上未见窑箅,围绕窑壁内侧有一周放置 陶坯的平台,大多数陶器火候较低,据测试,烧成温度 为750~880℃。 印纹白陶盘 汤家岗遗址出土 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长江中游地区当时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都较发达。大溪文化先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考古发现在许多遗址的红烧土块中夹有稻壳和水稻的茎叶碎末。一些遗址还有较多稻壳和稻草灰烬出土。对红花套、关庙山两处属于大溪文化中期阶段的稻谷鉴定,表明是粳稻。这个古老文化的各氏族常用的夹炭陶器,是以炭化稻壳粉末作为羼合料的,足以说明种植稻类作物已十分广泛。在三峡谷地,缺乏适于农耕的沃土,采集和渔猎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大,如清水滩等遗址的堆积中包含大量鱼骨和兽骨,反映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 在大溪文化遗址中,一直没有发现成批的或数量较多的收割农作物的工具,既无打成缺口的或穿孔的石刀、陶刀,也未见石镰。为数甚少的石刀、蚌镰显然主要不是为了收割水稻使用的,而是用于采集活动。这种现象表明,大溪氏族部落收割稻谷不是像黄河流域那样用刀掐割粟、黍穗头,也不是连杆割取,而是在田间带莛薅拔,再捆扎成把晾晒。这种收获方法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比较普遍,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氏族部落、马家浜氏族部落大都如此。直至近代,一些南方少数民族仍用这种办法收获稻谷。 稻谷的去壳加工,主要用杵和臼。1973 年在红花套遗址发现了两处保存较好的地臼,是一种锅底状的圆坑,周壁坚硬光滑,附近还有木杵的遗痕,是一种长 1.4 米,中部较粗、两端呈圆头的稻米加工工具。这一考古发现,证实了《周易?系辟下》关于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的记载。此外,在许多遗址中还出土了舂米用的陶臼,还出现了一些直接利用形体合适的河卵石做成的石杵。 大溪文化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制陶业和石器制造业。长江中游氏族部落当时的制陶业有其自身的创造。划城岗遗址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好的窑址,先在地下挖坑,结构分为斜坡状火道、火膛、窑室、出烟口几部分。窑的底和壁都用大块红烧土铺垫或垒砌而成。火膛直径为 1.2 米,其上未见窑箅,在高出火膛底部 0.3—0.4 米处,围绕窑壁一周有宽 0.2 米的平台,构成直径1.6 米的窑室。待烧制的陶器就摆放在平台上。这种陶窑使用的材料和构筑形式,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尚属少见。
【大溪文化】相关文章:
大溪陵寢06-22
大溪滩折柂,大溪滩折柂陆游,大溪滩折柂的意思,大溪滩折柂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大溪之游散文09-20
大溪之游的散文10-08
大溪河流域水文特性07-20
我所到过的大溪镇07-01
大溪一日游作文350字10-11
在大溪地绕山之邂逅榴莲的散文06-03
温岭市大溪越锋风机厂2011工作总结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