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万城遗址

时间:2021-10-26 10:51:27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遗址(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位于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西城为当时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城垣外侧建马面,四隅角楼的台基用加宽作法。城内中部偏南有一长方形宫殿建筑台基,附近出土有花纹方砖。郭城南北垣情况不详,东西垣相距5千米,但遗迹遗物很少。凭借其文化特质,统万城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

目录 规模 意义 现状 考古 收缩展开 规模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东西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墩台,皆高于城垣,西南隅墩台高达40余米,仍存城垣高出地面约1—10米。 统万城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唯一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遗址白色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图册资料来源)

意义

统万城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考古文物价值、建筑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 统万城繁华了五百多年,历史文化信息丰富,反映了匈奴民族和古城的兴衰,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及其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族及其农耕文化的交融;作为陕西省和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万城内珍贵文物众多,是研究匈奴民族等多方面科学研究的重要文物资料,具有重大的考古意义;统万城建筑形式独特,用三合土筑城并修筑马面,高大的多层悬挑式角楼,利用马面空间作战备仓库,在建筑筑城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统万城是沙漠历史地理考察的典型例证,它的兴衰反映了当地人地关系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城址周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统万城是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民族)、古代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城市、建筑艺术以及生态环境变迁等方面的基地,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统万城是一座历史文化纪念碑,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它可以让人们体味它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悲凉,可以满足游客觅奇猎古、回归历史、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古代文化历史、建筑艺术、环境变迁、民族史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考古的旅游胜地。 总之,统万城具有重大的现代意义与价值,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通过科学地规划与开发,可以把它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旅游、科研、教学、沙产业综合开发等多种功能的'示范区。

现状

统万城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位于无定河台地之上。城市的基本格局仍旧保留。部分城垣、城门、马面及角楼遗存清晰可辨,城内主要建筑、道路均已无存,仅遗留下高大的夯土台基。根据航空影像分析,仍可看出城西北角的护城河及城内开渠引水的痕迹。 已发掘的统万城还可以看出内城和二道城的痕迹。二道城有506米长的城址,南面及西北角都保存比较好。内城南北长527.1米,东西长608.9米,略成方形。内外城都是用灰青色的白土所筑成,板筑清晰可数,很坚实。城壁遗址的高度,从1.6米至10米不等,宽度从0.07米至0.19米不等。城址一周和城连接的墩台也很多,共计东面11座,西面8座,北面6座,南面11座。 仅西面几座很突出,距城壁稍远,高约8米,板筑每隔十层至十三层即有椽孔一排,东南角的墩台高约7米,唯有西北角的墩台又高又大,高约20米,板筑每隔十层至十八层不等即有平列椽孔一排,上下共有椽孔十层,椽孔中间有木椽头尚未全朽,似乎就是何炳勋所指的“飞檐八层,插椽孔穴,层层可数。”墩的中部有一窑洞穿透,似为后代所开。仅就城墙构筑的坚实和绕城墩台的众多,可以想见当时的防御设备是很好的。 城内中部稍偏西南,有一座土墩,高约10米,久经风雨剥蚀,形状已不规则,但板筑仍很清楚。每层厚0.16米,自下至上,有椽孔成方形;大小不一。每孔平行距离约2米,上下每隔板筑2l层,即有椽孔一排。 城的东南面下半段有竖形槽两道,似为建筑嵌柱之用。这一土墩的周围,多堆瓦砾,时有花方砖、大瓦、铜币等古物发现,似为当时宫殿的建筑中心。 统万城自北宋初年下诏被毁,逐渐废弃已一千余年,遗存的破坏主要体现在自然的破坏、恶劣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风雨流沙侵蚀、地震造成的裂隙断裂,以及村民在城墙上挖凿窑洞、取土,在城内开垦农田、放养牲畜,还有游人及当地居民随意攀登、踩踏城墙等方面。

考古

地处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城北58公里无定河边的统万城遗址,曾是匈奴首领赫连勃勃所建的大夏国都城,它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五”期间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被中国世界遗产中心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通报,2013年统万城遗址考古获得重大收获,当年的统万城共构筑有三道防御体系。

三道防御系统

“马面”是城墙每隔一定距离突出的矩形墩台。2013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统万城西城南垣的部分马面、城垣外,发现了近40个密集排列的柱洞,城墙前还发现了铺设在地上、用于扎战马马蹄的“铁蒺藜”,每个铁蒺藜由4根铁刺组成,一头向上。这种铁蒺藜可以预防敌人接近城墙。 负责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邢福来副研究员介绍说,这些密集排列的柱洞,就是《汉书·晁错传》中记载的“虎落”留下的遗迹。“虎落”指的是篱落、藩篱,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统万城遗址发现的“虎落”柱洞里面,原先插满了削尖的木桩或者竹子,以此防御敌人进攻。据介绍,有了这种“虎落”,敌人的步兵、骑兵就不能直接到达城墙,守城人可以站在12米的马面上,利用城墙和马面,居高临下从三面攻击入侵之敌,配属的武器包括弓弩和礌石(即石头)。 考古发掘表明,这些“虎落”,与夯土城垣、马面、垛台、护城壕、铁蒺藜等,共同筑起了统万城的第三道立体防御体系。 第一道是河流,由红柳河、纳林河夹道形成三角台地,两面临河,统万城坐落其中;第二道是外郭城,是外围的一道城墙。“这种城防体系的设置,很像唐长安城。”专家说,有了这三道防御体系,统万城更加坚固,在当时已经是黄河“几”字区域内最坚固的城池,代表了当时城市防御的最高水准。  

铺筑夯实城墙

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10万劳力历时7年建成,因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为“白城子”。赫连勃勃将其取名为“统万”,寓意“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据史书记载,统万城城垣高约8丈,基厚30步,上广10步,宫墙高约4丈,蒸土筑就,锥不能进,异常坚固。这座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目前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 在统万城遗址东城,钻探发现一组东西宽96米、南北48米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从位置看,应是东城的主体建筑之一,如今只剩下夯土建筑基址。在其南78米还有一组宽55米、长25米的建筑,这两组应是前后院落关系。 据了解,部分建筑基址已发掘完毕,中心夯土台面积755平方米,东南部夯土厚度达两米。南面有两个斜坡漫道,北面和东西两面各有一斜坡漫道。南北中心夯土台外有“U”形夯土带,与中心夯土台相隔2.2米-2.6米,中间形成凹槽,凹槽内发现近40个柱洞“虎落”。 邢福来说,该建筑甚至是整个统万城的东城,修建的年代应介于晚唐至五代之间,“这里可能是西夏建立者李元昊的祖先拓跋思恭及其继任者曾经活动过的地方。”

北魏军队攻陷

公元427年,北魏军队在太武帝拓跋焘的指挥下进攻大夏,被统万城坚固的城池挡住了前进的步伐。倘若不是守城的赫连昌中计贸然出城,北魏的大军或许难以攻入统万城。这是一场纯粹用骑兵攻破城池的典型战例。北魏军队进入统万城后,俘虏其王、公、卿、将及后妃、宫人等人数上万,获府库珍宝、器物不计其数。面对丰厚的战利品,拓跋焘大发雷霆,称大夏是“竖子之国”,竟敢滥用民力到如此地步。

【统万城遗址】相关文章:

绿染统万城08-02

内蒙古统万城 -资料01-01

白口城遗址05-27

雍城遗址06-03

柳州城遗址06-06

楚王城遗址 -资料01-01

城村汉城遗址05-30

明潼关城遗址 -资料01-01

杭州临安城遗址 -资料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