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鸢

时间:2023-04-29 13:06:22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栗鸢

栗鸢

栗鸢(栗鸢)

栗鸢(学名:Haliastur indus)又叫红老鹰,为中型猛禽。体长36—51厘米。虹膜为褐色或红褐色,头、颈、胸和上背白色,其余体羽和翅膀均为栗色。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塘、沼泽、沿海海岸和邻近的城镇与村庄。除繁殖期成对和成家族群外,通常单独活动。活动在白天。常单独在湖滨、海滨、河岸或水域与村庄上空长时间地翱翔和滑翔。主要以蟹、蛙、鱼等为食,也吃昆虫、虾和爬行类,偶尔也吃小鸟和啮齿类。

目录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栗鸢又叫红老鹰,为中型猛禽。体长36—51厘米。虹膜为褐色或红褐色,嘴为淡蓝绿色或淡柠檬色,基部为蓝色;嘴峰和嘴尖较谈,有时为淡黄色;蜡膜黄色,脚和趾暗黄色、黄灰色或黄绿色。头、颈、胸和上背白色,其余体羽和翅膀均为栗色,初级飞羽为黑色,与其他猛禽容易区别。飞行时翅膀朝前倾斜并和身体稍微形成一定的角度,从上面看,翅膀为栗色,翅膀的尖端为黑色,头部和颈部为白色,其余部分为栗色,从下面看,翅膀内面为栗色,翅膀的尖端为黑色,飞羽呈淡红褐色,头部、颈部和胸部为白色,其余体羽均为栗色。它的尾羽为圆形,与鸢的叉尾不同。 成鸟:头、颈及胸白色,翼、背、尾及腹部浓红棕色,与黑色的初级飞羽成对比。亚成鸟通体近褐,胸具纵纹,第二年为灰白,第三年具成鸟羽衣。与黑鸢及黑耳鸢区别在尾圆。 虹膜-褐色;嘴及蜡膜-绿灰色;腿及脚-暗黄。 叫声:尖厉咪声高叫shee-ee-ee或kweeaa声。

分布范围

栗鸢分布于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所罗门群岛等地。 全世界共有4个亚种,中国仅分布有指名亚种,分布于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其中在山东为旅鸟,在浙江、广西为夏候鸟,在云南为留鸟或旅鸟,其他省、区的情况不详,其中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报道的新记录。 分布不常见且数量仍在下降,生活在大型河流及沿海,见于长江下游、西江、云南西南部及东南沿海。保护区是中国的武夷山(江西)、高黎贡山、铜壁关和黄河三角洲。

栖息环境

栗鸢迁徙时间一般为春季于3—4月迁来,秋季于10—11月迁走,但各地均较罕见。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塘、沼泽、沿海海岸和邻近的城镇与村庄。除繁殖朔成对和成家族群外,通常单独活动。活动在白天。常单独在湖滨、海滨、河岸或水域与村庄上空长时间地翱翔和滑翔,偶尔鼓动几下翅膀。飞行时两翅向前举,和身体呈一定角度,不像鸢那样两翅向左右平伸,但和鸢一样也多在空中呈圆圈翱翔和滑翔。在开阔的'水面翱翔时通常离水而很低,有时也在村庄和田野上空翱翔,并不时发出长而悲哀的尖叫声,并带有颤音。飞累了则栖息于树上、房屋屋脊上或河边突出的岩石上。

生活习性

主要以蟹、蛙、鱼等为食,也吃昆虫、虾和爬行类,偶尔也吃小鸟和啮齿类。觅食主要靠视觉,因而视力特别敏锐。通常栖息于高而突出的地方,以便能更好的观察四周,当发现地上有猎物时,则突然从空中直扑下去捕食,也捕食从眼前飞过的诸如小鸟和大的昆虫等猎物。有时也在渔村上空盘旋或直接栖息于高的房屋屋脊上,当有鱼类或其他动物内脏扔出时,则飞去椭食,有时也直接偷取渔民的鱼。除在地上捕食外,也在水中和空中捕食。捕获物或直接在地上啄食或栖息在树上啄食,有时也到处游历觅食或沿海岸飞翔,啄食沿途的腐肉、死鱼和臭肉,在有大量死鱼的地方,也见成群觅食。

【栗鸢】相关文章:

栗花香散文05-01

刘健鸢研究课教案04-25

鲁班造木鸢_900字11-05

又闻栗花香优美散文05-01

种植栗蘑效益高04-25

种植栗蘑效益高04-29

甜芦栗的自述作文07-12

工作总结栗愿锋04-26

日本栗引种栽培试验研究04-27

宽甸栗园土壤管理探讨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