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介绍

时间:2024-08-01 10:23:34 赛赛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汀江介绍

  汀江,广东省南海独流入海韩江的支流,因流向从北向南,按八卦方位,称为“丁水”,后“丁”加水成“汀”,形成“汀江”得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汀江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汀江(韩江支流)

  汀江位于福建省西部,发源于武夷山南段东南一侧的宁化县治平乡境内木马山北坡,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永定县峰市镇出境进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是韩江的支流。因它的流向从北向南,按八卦方位,称为“丁水”,后“丁”加水成“汀”,形成“汀江”得名。

  据史载,汀江流域最早是一片瘴气弥漫,莽莽苍苍的南蛮荒芜之地,古时属闽越。 大约到了东晋时期,聚居在中原地带的客家先民,历经五次大规模的南迁,就形成了客家民聚居的地带。于是,汀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客家人的摇蓝”,再加上汀江两岸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使汀江流域成为客家人生息繁衍的乐土。历经千年的造化,汀江两岸的山峰奇特,千娇百媚,汀水清澈如蓝似玉,她荟萃了三峡之奇,漓江之秀,处处呈显出人间仙境。汀江的全程有一半途经上杭县,把上杭城区环绕三圈,形成三褶洄澜。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曾对上杭城区汀水地形、地貌作高度评价:“东南山豁大河通,汀水南来更向东;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 客家人的祖祖辈辈,就栖息在汀江两岸。川流在崇山峻岭中的汀江,不仅为客家人灌溉农田提供了方便,也因河道的疏通、航运条件的改善,刺激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汀江成为维系戆闽粤边区的经济的命脉。 汀江流域,土地肥沃,特产丰富。但地理的偏僻,信息的闭塞,使汀州处于半封闭状态。如食盐,在汀江通航之前是由福州起运,路迢速穿原林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运抵长汀,盐价昂贵,百姓怨声。宋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长汀县令宋慈组织汀江两岸百姓开辟汀江航道,经过几年后的奋斗,得以成功,海盐改由潮州起运,经韩江、梅江、汀江直抵汀州,解决了长期困扰汀州客家人的大难题。汀江的航道带来了繁荣。戆南,甚至中原各地的土特产源源不断涌入汀州、上杭二城,装船运往广东,而广东货物则溯江而上,运到汀州上岸,再转往江西各地,“上河三千,下河八百”,是汀州成为赣闽粤边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和经济贸易中心的特殊景观。 南宋末年、汀州人口膨胀,汀邑客家人迫于内扰外患,一部分外出谋生,就是有汀江,使客家人能向广东大埔,梅县,惠州、揭西等地流迁;播迁海外五大洲。汀江奔腾于高山峡谷中,从涓涓溪流到浩浩大江,绵绵285公里,像一条银色的玉带,庇护着客家人开基创业,不断繁衍,养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客家人又送走了一批批的客家人。

  水文特征

  地表径流

  汀江流域是全省四大降雨高值区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雨量由北向南递减,5~7月雨量集中,约占全年总雨量的60%,汀江流域也是全省三大径流高值区之一,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00~1400毫米,年总径流量约为115亿立方米。根据上杭断面资料,多年平均流量186立方米/秒,最大年均流量为331立方米/秒,最小年均流量为77.5立方米/秒,两者比数为1∶4.27,比闽江大。最大洪峰流量为7070立方米/秒(1973年6月15日),最小流量11.1立方米/秒(1963年5月31日)。

  汀江河水流量的四季分配跟闽江干流及其上游三大溪有相似之处。春、夏两季占全年水量的77.2%(其中春季占36.5%,夏季占40.7%),4、5、6三个月占全年水量的51.9%,最大水月为6月,占全年水量的22.4%,最小水月为1月的水量不及全年的2.7%。汀江汛期长短也和闽江相似,受台风降雨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当梅雨季节过后,河水量便明显减少,5~6月增水26%左右,6~7月减水55%左右。由于退水明显,所以在月均流量过程线上,表现为前半年坡缓,后半年坡陡。

  根据长汀县观音桥水文站27年来的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天然年径流值是:每年平均径流量4.39亿立方米,每年平均径流深1165.3毫米。最大径流量6.29亿立方米,出现于1973年。最小径流量2.13亿立方米,出现于1963年。不同频率的年径流值是:10%保证率(丰水年)的经流量6.32亿立方米;50%保证率(平水年)的径流量4.24亿立方米;90%保证率(枯水年)的径流量的3.3亿立方米。径流量日际变化悬殊,1973年4月和1977年4月径流量相差39倍。每年平均径流量年内逐月分配不均匀,1月占1.8%,2月占3.3%,3月占9.0%,4月占15.4%,5月占20.6%,6月占26.0%,7月占7.6%,8月占5.8%,9月占4.6%,10月占2.7%,11月占1.7%,12月占1.5%,汛期为3至6月,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3%。

  泥沙

  汀江含沙量大,根据上杭站资料年平均含沙量为0.25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约137万吨。含沙量大的原因是上游植被覆盖率低,岩性软,在风化侵蚀及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水土流失严重,尤以长汀河田和连城为甚。较之晋江又稍小,这是因为汀江深入内陆、台风的吹蚀和暴雨冲刷不如晋江严重,森林覆盖率也较晋江大些。

  水力资源

  汀江流域水力资源较丰富,理论蕴藏量为90.93万千瓦,占全省理论蕴藏量的8.75%。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66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72.7%。已开发的装机容量约5万千瓦,年发电量2亿多度。坝址优良、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站,正在兴建之中。

  主要支流

  武平县段

  中堡河:源于章丰大凹,经林坊,在金竹山下汇梧地、互助之水,流经中堡,又汇坑头、社背、梁山隔东趋之小溪流,经远富、芳洋、青泾、金狮磜,注汀江入上杭。流域面积124.3平方公里,河道长31.3公里,落差510米,比降16.3%。

  丰田河:源于牛畲里,经袁畲、上畲、四维,至竹山背汇中堡乌石之水,流经丰田,至上杭界潭溪注入汀江。流域面积53.8平方公里,河道长20.3公里,落差690米,比降34%。此外还有三峙溪,源于太平山,经袁田、雷公井、五里泾、三峙,至上杭寨背溪注入汀江。

  陈埔溪:又名黄沙溪,源于梁野山麓,经东文、六甲、陈埔至上杭寨背严泾口,注汀江入上杭。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河道长17.1公里,落差563米,比降32.9%。

  桃溪河:源于武平县大禾贤坑的桐子坑,经贤坑北趋帽布,折东北流与坪坑岭脚下,梅子坝南流之水汇合,经大沛、大禾东流,又汇下湖、大磜之水经湘村、鲁溪,再汇源于凹坑,入洋畲、湘坑之溪流,经桃溪总汇武北诸溪流,流经小澜,在河口注汀江入上杭境。桃溪河是县内第二大河。县内流域面积665.2平方公里,落差53.5米,比降9.9%。

  上杭县段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县境的南阳、旧县、临城三乡。在九洲附近汇入汀江。流域面积达1701平方公里。境内河长45.9公里,流域面积71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7.3立方米/秒,比降0.20%。旧县河在新泉左纳上杭西山下苎园、洋稠溪两小溪。汇流出白眉山南麓又有连城丰图两小溪,在连城的官庄汇合后,右纳上杭南阳南岭溪流,经连城北村又纳上罗坑之水,才流入上杭境内的陈坑。流至下车后,右纳马洋洞,左纳黄家山两小水流至矶头。又左纳蛟洋中村水,出矶头下经鹿角滩,左纳庵坑水,右纳南阳、通贤水(射山溪)流至坝上后,右纳黄竹拢左纳下寮坝之水,经贝湖到下湖山,左纳扁山之水至旧县。其下有石院、新坊、九曲溪之水流入。再下经全坊、兰田、至麻坝里(铁场)。左有小富坑、张家山两小溪在铁东流入,右有铜水坑水于铁北注入。经石圳,左纳下角龙与水东之水至梅溪寨。在石砌下有水自上园山及白叶塅注入。再经洋楼里、黄泥塘、玉女至九洲与汀江干流汇合。

  黄潭河,为境内汀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上杭县步云乡石坪,流经古田、蛟洋、龙岩市大池乡、溪口、太拔、蓝溪、稔田,在永定汇入汀江。流域集水面积达1222平方公里。河长139公里,县内总长98.1公里。流域面积90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7.4立方米/秒,比降0.23%。

【汀江介绍】相关文章:

梅江、汀江电站下游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问题研究05-02

长汀县汀江河水质评价及控制对策04-30

介绍04-30

介绍自己自我介绍12-18

怎样介绍和自我介绍?04-27

自己的介绍03-08

夏至的介绍06-15

立秋的介绍06-28

雪纳瑞的介绍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