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独处之美
2006-08-04 21:34:04(百度图片)周国平先生曾说,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进而又说,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我对周老先生的说法是赞同的。而对于寂寞的三种状态,我理解是,这三种状态是有序的。即先有第一种——不甘寂寞(我暂且以此称谓)。这也是人对于寂寞的最初始的反应,这也出于人的本能。人本身是不追求寂寞的,一旦有了寂寞也有想逃出寂寞的本能没有人一遇上寂寞就会感到欣喜万分:啊,这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寂寞。即便是有这种想法,那也是基于第二种或第三种反应之上的。然后有了第二种——习惯寂寞。这种寂寞是基于第一种——不甘寂寞之上的。人不甘寂寞,但寂寞总会是有的,它不因为人的喜好而存在与否。这种对于寂寞的反映,是对寂寞是对寂寞一种无声反抗,同时也是对寂寞存在的一种认同,而在这种对于寂寞本身的认知与反抗过程中,或多或少也表达出了人不得不认真去面对寂寞的一种无奈。而这种无奈无疑是积极的。而第三种——安于寂寞。这或许不能仅叫作是对寂寞的一种反应,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精神,一种境界,这也是人对于寂寞的最值得敬重的态度。寂寞总是有的,是存在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得承认他,就得习惯它,并甘于寂寞,安于寂寞,并在寂寞中寻找机会,搭建舞台,实现自我。我要表达的是,这三种寂寞,并不是按顺序来的,它又是无序的,肯定会有交叉,有重叠,有反复。在这三种寂寞的相互交替的过程中,更赋予了人的寂寞观的更广阔更深邃更丰富的内涵。正是因为寂寞有了这些,所以寂寞也是一种美。而要让寂寞更多地体现出它的美来,所以需要独处。所以我们说,独处也是一种美。事实上,说是很好说的,而我们要做到它,又是何其难。对于寂寞的惠顾,或许我们不可能越过第一种——不甘寂寞,越过第二种——习惯寂寞,而直接到达第三种境界——安于寂寞。不可能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能做的,但我要说的是,我们要有试图做到这一点的态度和勇气,这才是我人所必须的。
【独处之美】相关文章:
相处之道作文09-04
夫妻相处之道说说05-08
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03-06
婆媳关系相处之道12-18
你,且美且独-六年级-议论文04-28
朋友相处之道的句子170句03-17
独秋的作文12-16
关于独的作文12-18
关于独作文10-26
对话或独语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