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
姓名:斯琴高娃
性别:女
生日:1949年12月
民族:蒙古族
星座:水瓶座
籍贯: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人
目录 个人简介 个人荣誉 成长经历 影视作品 精彩剧照 相关词条 相关资料 斯琴高娃 - 个人简介斯琴高娃 女,蒙古族,1949年12月出生,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人。1965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演员、报幕员。1979年在故事片《归心似箭》饰演角色,获文化部79年优秀青年创作奖。198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 斯琴高娃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82年因在影片《骆驼祥子》中成功塑造了女主角虎妞的银幕象,展现了角色的复杂性格和鲜明色彩,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六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后主演影片《似水流年》,于1985年获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届理事。1986年后定居瑞士。斯琴高娃出身于军人家庭,父母亲都是军人,父亲是老红军,建国初期去世,母亲吴云带斯琴高娃姐弟三人回到故乡宁城县大城子镇。斯琴高娃自幼跟姥姥、姥爷和母亲学习唱歌、跳舞、绘画。从小幻想当一名演员。1963年她进中学后,以跳“盅碗舞”出色地表演轰动了整个县城,后被推荐参加昭乌达盟举办的文艺汇演,第二年她又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1965年被选拔到内蒙古歌舞团当演员。1978年春,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到内蒙古挑选电影《归心似箭》女演员,斯琴高娃被选中,在剧中扮演抗战东北妇女玉贞的感人形象,受到广大观众和评论界的好评。1981年她被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做职业演员,她成功地塑造了电影《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并荣获中国第六届"百花"奖和第七届电影“金鸡奖”,成为最佳女演员。多年来,她相继在电影《电影人》、《残雪》、《许茂和她的女儿们》、《成吉思汗》、《香魂女》、《天国逆子》以及电视剧《党员二楞妈》和《雍正王朝》等20多部影剧中扮演主要角色,2000年又在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和《康熙王朝》中扮演主角,她出色地表演和高超的演技,倍受国内外观众好评。她又荣获香港第四届国际电影节“金像奖”、柏林第四十三届和日本第七届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提名奖等多项国际大奖。斯琴高娃有过三次婚姻。18岁时曾和一位烈士子弟、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结婚,并生有一男一女。但结婚六年后分手;她的第二个丈夫是一位达斡尔族的小伙子,和他一起调入八一厂。1981年斯琴高娃不顾丈夫的反对接下了《骆驼祥子》中虎妞的角色,导致丈夫十分不满,甚至大闹片场,导致二人离婚。高娃现在的丈夫陈声亮先生祖籍江苏,1944年生,在瑞士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华裔音乐指挥家,瑞士日内瓦青年交响乐团的指挥,同时还担任当地音乐学院的教师。1981年后多次回国进行艺术交流活动,两人于84年的一次活动中结识,并于1986年12月结婚,之后共同在瑞士生活。
斯琴高娃 - 个人荣誉1979年获文化部79年优秀青年创奖《归心似箭》
1980—1981年在《残雪》片中饰演女主角,获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骆驼祥子》
1983年第六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骆驼祥子》
参加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高山下的花环》。——此片获中国金鸡、百花双奖。
1985年获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演员《似水流年》
1986年参加北京电影制片厂和辽宁电影制片厂合拍《月牙儿》。——此片获第41届萨莱诺国际电影节意大利银质奖。
1989年参加香港学电影公司拍摄《人在纽约》,饰演女主角此片获台湾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因本人已入瑞士国籍,无法参加评选最佳女主角奖。
1990年凭借《贩暮案考》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是大陆演员获得台湾金马奖提名第一人。
1993年参加天津电影制片厂拍摄《香魂女》饰演女主角,在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获“十大华语片”奖,获美国芝加歌最佳女演员银雨果奖。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为会特别贡献奖。参加谢晋恒通有限公司拍摄的《老人与狗》获上海十佳影片奖。
1993年《香魂女》在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熊奖,斯琴高娃个人获最佳女演员提名。为斯琴高娃赢得了更高的国际声誉。 2001年的在《大宅门》和《康熙帝国》 更使她受到广泛的称赞。 迄今唯一连续三年获最佳女演员奖的优秀表演艺术家。
1993年获美国芝加哥最佳女演员银雨果奖和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
1994年参加拍摄《刀剑笑》。在《天国逆子》中饰演女主角,此片获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天国逆子》成为香港有史以来入围奥斯卡影展的影片。
1994年参加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阳光烂的日子》。以杰出演员身分荣任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
1995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九五世界十大最重要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位居榜首。
1996年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飞天奖评委会特别表演奖《党员二愣妈》
1996年,她因为饰演《天国逆子》女主角,获得第二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女演员奖。此片还获得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天国逆子》成为香港有史以来首部入围奥斯卡影展的影片。此外,由斯琴高娃主演的故事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一举夺得长春电影节优秀华语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3项大奖。
1998年因饰演《党员二愣妈》女主角,获第十七届飞天奖。特别荣誉奖——又是因为她是“个籍人”而与最佳女演员奖无缘,所以要不嫌篇幅地介绍斯琴高娃的艺术简历,是因她的作品个个都很精采,个个都是她殚精竭虑的结果,也因为这些影视作品在专家中和百姓中都叫好,也可以说这些电影电视中不少都是新时期中国影视的代表作。执导《香魂女》而获国际大奖的导演射飞评价斯琴高娃说是“当今中国最具表演能力,塑造能力最强的女演员”。
2005年美国艺术家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2007年第十四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2007年第十六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女主角《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2007年第四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2007年度影视盛典:最佳戏剧类女主角奖
真维斯2007年度娱乐大典年度话剧演员
2008年第十四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主角《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2008年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斯琴高娃 - 成长经历斯琴高娃2008年4月13日晚八点,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拉开帷幕,随着各大奖项纷纷出炉,新一届影后桂冠也终于名花有主,那就是来自内地的资深女演员斯琴高娃。这位蒙古族的实力派女星,在从影30多年来出演了一系列的经典佳作,而这尊凭借《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而赢得的金像奖奖杯,却不是她在金像奖上的第一次封后。这一切还是要从1949年说起南征北战 斯琴高娃来自于在一个军人家庭,她的家乡是内蒙古赤峰市,但她出生时父母还在广州驻守,所以她是出生在南方的。1949年生于广州的斯琴高娃,童年时随着父母转战南北,他的父亲在建国不久之后不幸逝世,她的母亲遂奖她姐弟三人带回老家内蒙古生活。
蒙古族的女人仿佛天生就能歌善舞,小时候的斯琴高娃就喜欢向母亲学习唱歌与舞蹈,她当时并没有成为一个电影明星的梦想,但她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在舞台中央表现自己的才华。1963年就读中学以后,斯琴高娃卓越的表演才能日益凸现,她最拿手的绝活就是蒙古族传统的“盅碗舞”,她婀娜的舞姿能另到所有观众为之倾倒,她超凡的舞蹈才华也为她的人生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1965年,斯琴高娃被选拔到内蒙古舞蹈团当演员,逐渐也开始接受了表演的训练。文革之后,百废待兴,斯琴高娃也重新开始了她钟爱的表演事业。1979年,年近30岁的斯琴高娃终于出演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归心似箭》, 斯琴高娃改片有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斯琴高娃在片中饰演女主角玉贞,玉贞这个角色是一个善良的乡村寡妇,她无意中搭救了身受重伤的东北抗联某部连长魏得胜,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渐生情愫,当魏得胜为了革命事业而斩断情丝,最终奔向了抗战前线,玉贞也只有目送心上人而去。《归心似箭》让斯琴高娃在内地一炮打响,成为备受瞩目的电影明星,她也在随后不久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八一厂的演员
1982年,斯琴高娃出演了凌子风导演的《骆驼祥子》,该片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原著,斯琴高娃在片中饰演那个人见人怕的黑姑娘胡妞,当时就有很多人质疑导演的选择,因为外表秀美的斯琴高娃,怎么看都不像是老舍书中描写的那个铁塔一般的女人,可斯琴高娃最终还是用演技回敬了质疑之声。她首先是在影片中扮丑,增肥、皮肤画黑、戴上假牙,走到镜头前,就是老舍笔下那个活灵闪现的胡妞了。与斯琴高娃在电影《骆驼祥子》中配戏的是青年演员张丰毅,当时张丰毅刚刚从电影学院毕业,但是饰演起憨厚木讷的祥子来,也是有板有眼。《骆驼祥子》最终为斯琴高娃拿下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六届电影百花奖的双料影后,斯琴高娃电影的黄金时代也由此开启。
在80年代初期,她先后出演了《再生之地》、《风雨下钟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部影视剧的拍摄,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影视红星。斯琴高娃擅长扮演坚忍不拔且个性独立的女性形象,她精湛的演技受到港台地区影视界的肯定。1983年,斯琴高娃受香港导演严浩之邀,出演了文艺片《似水流年》,该片在翌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巨大的成功,不仅斩获最佳影片大奖,还为斯琴高娃夺得第一尊影后奖杯,斯琴高娃遂成为第一位来自内地的金像奖影后。1985年,斯琴高娃出演的历史大片《成吉思汗》在全国上映,该片耗费巨资在内蒙古实地拍摄,不仅情节扣人心弦,千军万马的征战场面也颇具气势,斯琴高娃在片中饰演成吉思汗的母亲,一位刚毅果敢的蒙古族女性,在当时内地的演艺界来说,斯琴高娃恐怕是最适合出演这个角色的演员,除了她别无二选。在 斯琴高娃《骆驼祥子》的拍摄期间,经导演凌子风的介绍,斯琴高娃结识了现在的丈夫陈亮声,陈亮声是瑞士籍的华人音乐指挥家,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在1986年步入婚姻的礼堂,斯琴高娃也就随着丈夫加入了瑞士国籍。
高娃的后现代生活 在瑞士呆了还不到一年,斯琴高娃就回到中国,继续她钟爱的电影事业。一回国,她就接受导演丁荫楠的要求,出演了影片《电影人》。因为《似水流年》在港台地区的广泛影响,斯琴高娃也成为被港台观众熟知的内地影后,所以不少港台电影公司也纷纷邀请她拍摄电影。所以斯琴高娃在80年代拍摄了多部港台电影,比如《人在纽约》、《贩母案考》等等。90年代的斯琴高娃重新将工作重心放到了内地,这段时期的经典作品则大多被内地观众熟知,如她在1992年出演的作品《香魂女》,该片一举夺得了翌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为斯琴高娃赢得了更高的国际声誉。斯琴高娃在片中饰演一名个性坚强的农村妇女香二嫂,这类角色对于斯琴高娃来说是驾轻就熟。斯琴高娃在1994年再度与严浩导演合作,出演了剧情片《天国逆子》,描写了一对母子之间复杂的亲情,母亲因为忍受不了丈夫的暴虐,而在他的食物中下毒,儿子少年时看到了目前的所作所为,在10年之后终于鼓足勇气到公安局举报了亲身母亲,母子二人的关系也由此决裂。《天国逆子》是一出悲情剧,但导演最后还是给该片添上了一点点温情,因为母子之间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仇恨。
斯琴高娃在1995年出演的另一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更是广受好评,她在片中饰演男主人公马小军的母亲,一个严厉的母亲,虽然斯琴高娃在片中的戏份不多,但仍然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90年代末期之后,斯琴高娃的工作重心逐渐放到了电视剧之上,因为这段时期中国电影的确没有80年代那般繁荣,在2002年出演了一个优秀的感情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之后,斯琴高娃就没有再现身大银幕。直到碰上许鞍华拿来的剧本《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斯琴高娃终于找到一个让她产生表演冲动的角色,《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为斯琴高娃的演技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她从影20多年来演技的一次深层积淀。
《姨妈》中的斯琴高娃终于不再是一个“铁娘子”的行事风格,这个姨妈会多愁善感,也会斤斤计较,是个生活中寻常可见的中年妇女,但斯琴高娃精彩的演出让姨妈这个人走入了观众的心里,因为最生活化的表演,才是最难在银幕上展现出来的,但斯琴高娃做到了。也正是因为斯琴高娃的纯熟演技,第27届金像奖才会将那尊金灿灿的影后奖杯再次授予她,时隔24年之后,斯琴高娃有一次站在了金像奖的舞台中央。
斯琴高娃 - 影视作品《归心似箭》(1979)
《残雪》(1980)
《 斯琴高娃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
《阿丽玛》(1981)
《大泽龙蛇》 Da ze long she (1982)
《骆驼祥子》 Rickshaw Boy (1982)
《风雨下钟山》(1982)
《再生之地》(1983)
《高山下的花环》(1984)
《似水流年》Homecoming (1984)
《驼峰上的爱》(1985)
《森吉德玛》(1985)
《成吉思汉》(1986)
《月牙儿》Yue ya er (1986)
《电影人》(1988)
《人在纽约》Full Moon in New York (1989)
《嫁到宫里的男人》(1990)
《贩母案考》(1990)
《异域》Yi yu (1990)
《少林英雄》(1993)
《 斯琴高娃老人与狗》(1993)
《刀剑笑》The Three Swordsmen (1994)
《天国逆子》Tianguo niezi (1995)
《香魂女》Woman Sesame Oil Maker (1999)
《开心就好》(1999)
《尚方宝剑》(2000)
《康熙王朝》(2001)
《大宅门》(2001)
《日出》(2002)
《走出蓝水河》(2003)
《孝庄秘史》(2003)
《绝对权力》(2003)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Gone Is the One Who Held Me Dearest in the World (2003)
《中国故事》(2004)
《第二春》(2004)
《青花》(2004)
《沧海百年》(2004)
《国家公诉》(2004)
斯琴高娃《诚信无价》(2004)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2004)
《康定情歌》(2004)
《海上传奇》(2005)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 Aunt's Postmodern Life(2006)
《无字碑歌》(2006)
《虎踞龙盘》(2006)
《缉毒英雄》(2006)
《东归英雄传》(2006)
《假装爱上你》(2007)
〈黄浦风云》(2007)
《母亲的忏悔》(2007)
《刑警本色2》(2007)
《沧海英雄》(2007)
《老柿子树》(2008)
《爱的延续》(2009年)
《娘》(2009)年 饰母亲
《同龄子》(2009)年合作演员:唐国强、何政军
斯琴高娃 - 精彩剧照斯琴高娃斯琴高娃斯琴高娃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 - 相关词条《红豆女之恋》《天若有情》《无间道》《骆驼祥子》《给我一支烟》《新娘十八岁》
斯琴高娃 - 相关资料[1] 腾讯网: http://ent.qq.com/a/20080417/000303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