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

时间:2021-10-25 09:18:39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鹦鹉螺

鹦鹉螺(学名:Nautiloidea)是海洋软体动物,共有2属、6种,仅存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在现代仿生科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1954年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诞生,许多国家的潜艇也以“鹦鹉螺”命名。

鹦鹉螺

目录 外形特征 螺壳构造 专属分类 分布范围 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收缩展开 外形特征

鹦鹉螺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壳光滑,卷曲,贝壳最大可为26.8厘米,但成年鹦鹉螺一般都不超过20厘米。大脐鹦鹉螺(Nautilus macromphalus)是鹦鹉螺家族中体形最小的属种,一般只有16厘米。 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内约分36室,最末一室为躯体所居,即被称为“住室”的最大壳室中。其他各层由于充满气体均称为 “气室”。外套位于外壳内。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室管穿过隔膜将各腔室连在一起,气体和水流通过室管向壳外,生物体由此控制浮力。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雌性较雄性多。眼简单,无晶状体;无墨囊,漏斗两叶状,具运动功能。

  鹦鹉螺有近于脊椎动物水平的发达的脑,循环、神经系统也很发达,眼构造简单;无墨囊;心脏、卵巢、胃等器官生长在靠近螺壁的地方,保护的很好。雌雄异体,有着很大的卵。

  鹦鹉螺有螺旋状外壳的 软体动物 ,是现代 章鱼 、 乌贼 类的亲戚。鹦鹉螺的 贝壳 很美丽,构造也颇具特色,这种石灰质的 外壳 大而厚,左右对称,沿一个平面作背腹旋转,呈螺旋形。贝壳外表光滑,灰白色,后方间杂着许多橙红色的波纹状,壳有两层物质组成,外层是磁质层,内层是富有光泽的珍珠层。被截剖的鹦鹉螺,像是旋转的楼梯,又像一条 百褶裙 ,一个个隔间由小到大顺势旋开,它决定了鹦鹉螺的沉浮,这正是开启潜艇构想的钥匙,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 潜艇 和第一艘 核潜艇 因此被命名为“ 鹦鹉螺号 ”。

螺壳构造

其外壳呈螺旋形,贝壳弯曲,在平面上作背缘旋转,呈圆盘形。贝壳左右对称。壳面光滑,呈灰白色,具有多条红褐色的火焰条状斑纹,生长纹细密。内部表面为珍珠层,被分隔成许多独立的小房间(到目前为止解剖发现最多的有38个隔断),各隔断之间有一根体管相连通,通过控制房间内的气体排放来完成身体在水中的升降,最外边的一间是最大的,用于存放鹦鹉螺的身体。鹦鹉螺有90只腕手,无吸盘,为叶状或丝状的触手,用于捕食及爬行,其中有两个合在一起变得很肥厚,当肉体缩到贝壳里的时候,用它盖住壳口,这与腹足类的厣的作用相当,在休息时,总会有几条触手负责警戒。在所有触手的下方,有一个类似鼓风夹子的漏斗状结构,通过肌肉收缩向外排水,以推动鹦鹉螺的身体向后移动。

  鹦鹉螺被 海洋生物 学家称为汪洋中的喷射推进器。借由水流不断通过动物体的'外套膜,然后经管状肌肉本身以及动物体膨胀软件而喷射往后方推进游行。鹦鹉螺的外壳由横断的隔板,分隔出三十余个独立的小房室,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间)房室就是动物体居住处。当动物体不断成长,房室也周期性向外侧推进,在外套膜后方则分泌碳酸钙与有机物质,建构起一个崭新的隔板。在隔板中间,贯穿并连通一个细管,得以输送气体(多为 氮气 )进到各房室之中,这样就像潜水艇似的,掌控着壳室的浮沉与移行。

  鹦鹉螺通常夜间活跃,日间则在海洋底质上歇息,以触手握在底质岩石上。生活在海洋表层一直到六百米深,气体的量必须能够调控,使鹦鹉螺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当动物死亡后,身躯软件脱壳而沉没,外壳则终生漂泊海上。它的名字事实上就是源自拉丁文“水手”一字,古代人们仅发现到成群鹦鹉螺的空壳随波逐流;而数学家们,更着迷于鹦鹉螺外壳切面所呈现优美的螺线。 鹦鹉螺的螺旋中暗含了 斐波拉契数列 ,而斐波拉契数列的两项间比值也是无限接近黄金分割数的。

专属分类

鹦鹉螺属(Nautilus)及异鹦鹉螺属(Allonautilus) 头足类 软体动物的统称,世界性分布,与章鱼有亲缘关系。  

  BD_BAIKE_TB20330136_TABLE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西南太平洋热带海区。 马来群岛 、 台湾海峡 和 南海诸岛 也有分布,中国发现1种。分布于西南太平洋热带海区,集中分布于 菲律宾群岛 南半部(据说是菲律宾的特产)和 新几内亚 的新不列颠岛海域, 澳大利亚 的 大堡礁 , 斐济群岛 海域也有分布;中国的 西沙群岛 、 海南岛 南部,从台湾东部沿着 琉球群岛 ,一直散布到 日本群岛 南部的 相模湾 ;向西则从西南太平洋一直散布到印度洋。

生活环境

 鹦鹉螺基本上属于 底栖动物 ,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岩石或 珊瑚礁 上。它们能够靠充气的壳室在水中游泳,或以漏斗喷水的方式“急流勇退”。在暴风雨过后,海上风平浪静的夜晚, 鹦鹉 螺惬意地浮游在海面上,贝壳向上,壳口向下,头及腕完全舒展。这类动物有夜出性,主要食物为底栖的 甲壳类 ,特别以小 蟹 为多。

生活习性

鹦鹉螺通常夜间活跃,日间则在海洋底质上歇息,以触手握在底质岩石上。生活在海洋表层一直到六百米深,气体的量必须能够调控,使鹦鹉螺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 

  在 奥陶纪 的海洋里,鹦鹉螺堪称顶级掠食者,它的身长可达11米,主要以 三叶虫 、 海蝎子 等为食,在那个海洋 无脊椎动物 鼎盛的时代,它以庞大的体型、灵敏的嗅觉和凶猛的嘴喙霸占着整个海洋。

  鹦鹉螺属于古老的软体动物,已有上亿年的生活史,素有“活化石”之称,在研究动物进化上有很高价值。鹦鹉螺与 乌贼 同属于软体动物头足纲,外形却与 腹足纲 普通的 螺 相似:具有单一螺旋形的外壳;它们将身体蜷曲于外壳中,通过壳室内空气的调节来控制身体的沉浮。它们昼伏夜出,在傍晚上浮于水表层觅食,经人工驯化后可在白天喂食,吃食冷冻的鱼肉、 鱿鱼 及虾等。

【鹦鹉螺】相关文章:

鹦鹉螺的子孙们07-27

我在鹦鹉螺号住一天作文(精选17篇)03-03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奥陶纪鹦鹉螺化石新材料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