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蜥

时间:2023-04-29 15:17:43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鳄蜥

鳄蜥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身体可以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尾5个部分。头部较高,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则又很像扬子鳄,所以被称为鳄蜥。

目录 简要介绍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收缩展开 简要介绍

  1928年―1929年间, 中山大学 生物系考察队前往 广西大瑶山 ,在今广西 金秀县 罗香乡琼 武村 采得28条似 蜥蜴 ,尾巴却像 鳄鱼 的爬行动物。其中2号送给 德国柏林动物博物馆 ,1930年由德国人Ernst Ahl发表为新科、新 属、新种,拉丁学名是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1930。属名由Shin和saurus两字组成,Shin是当时野外工作领队教授 辛树帜 ( S.S.Sin )的姓氏,saurus是蜥蜴,表示对 辛树帜 教授崇敬之意。种名crocodilurus以此种蜥蜴外貌颇像鳄鱼而名。由于鳄蜥发现于瑶山,故以后多以 瑶山鳄蜥 相称。

形态特征

  鳄蜥的全身为橄榄褐色,侧面较淡,染有桃红或桔 黄色并杂有黑斑,背部至 尾巴 的端部有暗色的横纹,腹面呈乳白色,其边缘带有粉红色或桔黄色。头部前端较尖,后部为方形,略呈四棱锥形,顶部平坦,平铺着不显著的细鳞,近吻端的鳞片较大,颅顶部的中央有一个明显的乳白色小点,称为颅顶眼。口宽大,内有1个舌,1对内 鼻孔 ,咽部有喉头。颌的边缘密布有同型细齿。舌为肉质,十分肥厚,先端为黑色,呈浅叉状。眼睛大小中等,瞳孔为圆形,孔的周围有金色圆圈,也有活动的上下眼脸和透明的瞬膜。在眼睛的后方,头侧的颈沟前方有明显的鼓膜。头侧部由眼睛辐射出8条深色纹,眼后1条较长,眼下方3条较粗,体侧后端黑纹不规则,腹面浅黄有黑短斑纹。尾部有黑色与棕绿色相间的横纹11—12条,每条约占2节。

  颈部明显,并且与头部之间有明显的纵沟分开,在颈沟的后背面有数行较大的凸起棱鳞,中间夹有颗粒状的小鳞,颈侧棱鳞半稀,有灰、黄、粉红色,于前肢的 上前方颈侧有一个显著的圆形黑斑。背腹略扁,背部鳞较少,只有颗粒状的细小鳞片散布在大的棱状鳞片间,棱峪状鳞片近似纵行于体背排列,并延伸到尾部,行至后肢处则形成规整的两行排列于尾背两侧。体背有6一7条暗黑色的较宽横纹,横纹到达体侧时又分为二,在叉状横纹间为桃红色,红周镶黑。老年个体的靠近腹面的体侧普遍为桃红色、桔黄色,并夹杂着黑色的棱峪状鳞片。

  尾部侧扁,在尾巴背面的两侧各具纵行排列的大形棱峪状鳞片,中间凹陷似深沟,梭峪状鳞片在尾巴的基部相距较宽,往尾端伸延则逐渐变窄,但并不汇合。尾巴上有明显的分节现象,大约有35节,前13节每节的背侧有1枚棱嵴状鳞片,后20节则每节有2枚。尾侧及腹面共有8条棱线,向尾端延伸。尾部有10—11条暗黑色横纹,全身则有明显的16条宽条纹,躯干上有5条,胸部和腹部的界限不明显,年老的个体的横纹间略为粉红色。

  鳄蜥的四肢较为粗壮,趾端的爪尖细。前肢的上臂较前臂略短,为橄榄褐色,靠体侧一面密布突起的粒状细 鳞,颜色为黄白色。指背有小鳞片数行,呈“人”形排列,指长顺序为4、3、2、5、1。后肢的上下两段几乎等长,趾长顺序为1、3、5、2、1。后肢稍后有横裂状的泄殖孔,周围的鳞片呈方形,雄性泄殖腔内有2枚交接囊,雄性和雌性的泄殖腔内均有一对性腺,开口在泄殖腔的外缘,可以分泌特殊气味的液体。

  鳄蜥天生不爱活动,当地人喜欢称之为“大睡蛇”,它们可以一个月不吃不喝而不影响生存。

分布范围

  鳄蜥是我国的特产 物种 ,在地理分布上极为特殊,我国最新曾在 广西 大瑶山一带的 贺县里松乡姑婆山 、昭平 九龙乡 、北陀乡和 金秀瑶族自治县 的罗香乡的平竹、罗莲、 罗丹 、罗香、琼伍大队部分冲沟附近,以及广东 韶关 曲江罗坑镇发现鳄蜥,而广西大瑶山发现的鳄蜥又名 瑶山鳄蜥 。2007年,座落在广东省信宜市思贺镇 双垌 范围内的茂名市 林州 顶自然保护区里,当地居民开始陆陆续续发现疑似野生鳄蜥的 踪迹 ,2008年经过 华南 濒危动物研究所及多方研究人员的鉴定确是鳄蜥。这是 中国 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生活在 北回归线 以南的鳄蜥,这一重大发现使鳄蜥的 种群 数量及分布图被重新改写。当地有关部门立刻着手展开救护工作。在已救护的250多只鳄蜥中,还发现了约50只鳄蜥“准妈妈”,因此该区域的鳄蜥数量还将有大幅增长。 林洲顶 的鳄蜥种群极可能是目前已知鳄蜥种群中数量最大的。作为唯一分布在热带的鳄蜥种群,林洲顶的鳄蜥与其他地区的鳄蜥相比可能会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林洲顶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在建设一处约6000平方米的鳄蜥救护繁育基地,建成后这里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鳄蜥繁育基地。但据 科学家 前一段时间进行的普查中发现全世界鳄蜥最多不过950条,而要想繁衍一个物种群至少要有500条才能发展壮大,情况仍不乐观。

生活习性

  鳄蜥栖居于海拔760米以下的沟谷中,一般都是溪流不大的积水坑。周围怪石嶙峋, 灌木 丛生,树叶叶缘多为锯齿 形,与鳄蜥尾部的缺刻类似。溪沟阴湿,岩石及树干的色泽也与鳄蜥的体色类似。这些都为鳄蜥隐藏其中提供了良好的掩蔽作用。 生活在山间溪流的积水坑中,晨昏活动,白天在细枝上熟睡,受惊后立即跃入水中。鳄蜥的脑子是爬行动物中最小的,说起来也很可怜,只有花生米那样大小。白天它不吃不喝只管大睡,到了晚上它的精神头来了,出洞觅食。

  鳄蜥在爬行的时候最为有趣,它一步三摇令人可笑。也许有人士替它担心,如果碰到敌害,它一步三摇如何是好。这没关系,只要它一发现有敌情,它就能迅速地逃跑掉。

【鳄蜥】相关文章:

蜥鲸04-29

砂鱼蜥04-29

帆蜥鱼04-29

湾鳄04-29

祭鳄台04-29

恐龙对决之似鳄龙PK帝鳄04-26

恐龙对决之似鳄龙PK帝鳄04-29

鳄龟作文04-30

扬子鳄作文07-17

扬子鳄作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