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朱厚熜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朱厚熜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朱厚熜的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不久与目录
人物简介
朱厚熜(cōng)(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嘉靖帝, 湖北 钟祥 人。武宗于公元1521年3月病死后,由于武宗没有留下子嗣,又是单传,因此 皇太后 和 内阁首辅 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 嘉靖帝是明代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嘉靖帝继位之初,面对“正德危权”,励志效法 太祖 、成祖推行“新政”,做一位后世称颂的明主圣君。一是 大赦天下 ,抑制 宦官 ,整顿 朝纲 ,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 钱宁 、 江彬 等,使朝政为之一新;二是减轻租银,整顿赋役,赈济灾荒;三是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四是体恤民情,集异纳谏,勤于政务;五是征剿 倭寇 ,清除外患,整顿边防。这期间,“ 资本主义 ”开始 萌芽 ,文化科技空前繁荣,优秀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不过不久以后就爆发了“大议礼之争”,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 。
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生母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
这两件事可以说是议礼之争的导火索,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入继大统,因此他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这一点标榜尊崇先师孔子礼教的大臣们是无法同意的,众大臣表现的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世宗喘不过气来,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站了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一个忙,他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当时的反对大臣们称为护礼派)。
朝中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立,由于嘉靖皇帝的支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双方的斗争也日趋激烈,经过几回合的你来我往,终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护礼派群臣决定集体向皇帝进谏,于是包括九卿二十三人、翰林二十人、给事中二十一人、御使三十人等共二百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哭声、喊声震天,嘉靖皇帝派人将为首的几位大臣押入监狱,群臣情绪更加激愤,左顺门前出现骚动,世宗皇帝杀心顿起,将一百三十四人逮捕,八十六人待罪,一时间 锦衣卫 从四面八方围来,左顺门前血迹斑斑。左顺门,事件以皇帝的胜利,护礼诸臣的失败告终,嘉靖帝终于如愿地将父亲追尊为睿宗,并将神主入太庙,跻在武宗 朱厚照 之上。这次事件致使许多正直的大臣或死或引退,而佞臣却乘机窃取了朝政大权,使弊政重兴。通过这件事,嘉靖皇帝不仅实现了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的愿望,而且树立了新 皇的威信,开始了他的专制统治。
嘉靖皇帝非常崇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术,一心求长生不老,他到处搜罗方士、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一些文人也因为给嘉靖皇帝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入阁成为宰相,当时民间就有“ 青词宰相 ”的说法。严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善于写青词,善于揣测皇帝的心思,因此尽管嘉靖皇帝对严嵩的贪赃枉法了然于心,可就是不舍得处理他,由严嵩主持朝政,自己则深居皇宫专心于成仙修道。在他在位的45年间,他竟然有20多年不上朝理事,由 严嵩 擅权达17年之久。严嵩立朋党,除异己,造成兵备废弛,财政拮据。 倭寇 扰掠东南沿海,蒙古 鞑靼 贵族大举入掠京畿,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明中叶,蒙古鞑靼部兴起,统一了蒙古各部。至俺答汗时势力强盛。屡次率军骚扰内地,当时明朝边将为保官升职,将诸边军粮大半贿赂了当朝内阁首辅严嵩。以致军士饥疲,无力抵抗蒙古鞑靼部的骚扰。同时驻在边关的兵卒一方面忍受不了将领们克扣军粮,另一方面厌恶了频繁的战斗,因此经常爆发边卒的叛乱和哗变。搅的明朝的北边几乎没有安宁过。特别是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鞑靼部 俺答汗 率军长驱直入北京郊区,烧杀抢掠数日,满意而去,史称“ 庚戌之变 ”。
在东南沿海,由于嘉靖帝的昏愦和权臣的误国,使得海防十分空虚,一些重要地段的士兵仅有原额的三分之一,战船十存一、二。致使日本海盗大举进犯。仅 嘉靖 三十一年(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倭寇杀害的就有数十万人。所以,嘉靖在位的四十多年间,是东南沿海倭患最为严重的时期。虽然最后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涌现了 戚继光 、 俞大猷 等著名抗倭将领,但也不能抵消嘉靖的过失。
而在北京深宫之内,却暴发了“壬寅宫变”。 明朝 嘉靖 年间的“ 壬寅宫变 ”,是历史上一起罕见的 宫女起义 。当时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求 长生不老药 ,命 方士 炼丹。当时皇帝迷信,认为未有经历人事的宫女的月经可保长生不老,因此大量征召十三、四岁宫女,并命方士利用她们的处女月信来制丹药。另外,为 保持宫女的洁净,宫女们不得进食,而只能吃桑、饮露水。结果,宫女们实在忍受不了,决定杀死嘉靖皇帝。
公元1542年12月21日深夜,以 杨金英 为首的宫女们决定起义趁 嘉靖帝 熟睡之时,用麻绳希望勒毙他。谁知在慌乱之下,宫女们将麻绳打成死结,结果只令嘉靖帝吓昏,而未有毙命。在这时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因害怕,报告给方皇后。 方皇后 马上领人来救驾,将宫女们制服,嘉靖帝被救下后吐血数升,但大难不死,宫女们全部被捕,几天后被凌迟处死。而且,连当时服侍嘉靖帝的端妃,也一并斩首。由于此事发生在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以后世史学家称之为“ 壬寅宫变 ”。
由于嘉靖皇帝一心求长不老术,国家兴衰得失,他全不管。有个 淳安 知县海瑞,刚被升任户部主事,他见嘉靖帝如此行径,就买好了自己的棺木,诀别妻儿,遣散家僮,写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上疏死谏,嘉靖执迷不悟,仍将海瑞逮捕入狱。
由于长期服用丹药,嘉靖皇帝不光身体越来越差,而且脾气越来越坏,许多大臣动辄被杀头或廷杖,人人自危。嘉靖皇帝为了修炼,又大肆建造宫殿,国库极度空虚。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这位醮斋皇帝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将皇位传给了他的第三个儿子裕王 朱载垕 。
为政举措
政治
加强集权
对于文官集团,明世宗通过大礼仪之争为其父母争名,加强皇权,打击文官势力,迅速摆脱了杨廷和的控制。重新建立了嘉靖初期政坛新的人事格局。整顿翰林院各项积弊,为了提高内阁大学士的行政能力,让内阁有了密奏专权,看似是权力提升,但几任内阁大臣都被他牢牢的捏在手里。
抑制宦官
明世宗从正德朝接受的最主要的教训就是防止宦官权力的膨胀。他撤回天下镇守内臣,基本不曾再设;宦官犯罪,则鞭挞至死,陈尸示戒。这并不是说宦官在政治舞台上丧失了作用。在某些问题上,甚至于对辅臣的评价,世宗都仍受到宦官的影响。严嵩与夏言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宦官所进之言决定胜负的。
整顿吏治
明世宗也比较注意以人品和才干选拔官员。他多次降旨,要两京大臣、科道及在外抚按官询访贤才,明世宗表示:“如果有才识优异堪当重任的,应当不拘资格,从公举荐,吏部如果遇到空缺,也应当酌情简用,不许避嫌推托。”多年以后,明世宗懊丧地对徐阶说:“选贤用人以尧舜和太祖做的最好,像严嵩这样的官员是朕亲自简拔的,竟然没有才能到如此地步。”应当说,明世宗是努力按照他的贤能的标准去任用人才的。
明世宗整顿朝纲还包括整顿朝仪。某御史弹劾某官员在奏事时咳嗽失仪,世宗认为,此人并非故意不敬,可以不追究。同时,他又说了“近来屡次下旨禁肃朝仪,廷臣有许多故意失态的”。禁城内不许吐唾,明初有规定。世宗把这一条提到禁肃朝仪的高度。
限制外戚
明世宗和张璁、方献夫在革除外戚世封的问题上也达到了共识,下令永远废除此制。嘉靖八年(1529年),吏部方献夫奏称:“明仁宗洪熙以来,开始封赐外戚,其后外戚一门出现很多权贵,他们的爵位大多世袭相传。”故而有大臣建议明世宗开始实行:已经封爵的贵戚只令其一人终身,其子孙不得再承袭爵位。今后皇亲、驸马,都不得再请求册封爵位。这项制度经世宗裁定后成为永制,即便是世宗之母蒋太后的娘家及陈皇后的娘家亦不准承袭世爵。
《明通鉴》编纂者说:“安昌伯钱维圻卒,其庶兄维垣请嗣爵,下吏部议。尚书方献夫等言:‘外戚之封,不当世及。’历引汉、唐、宋事以证。璁以为然,力主之。上善其言,诏:”自今外戚封爵者,但终其身,毋得请袭。’自是,外戚遂永绝世封。”
改革科举
明世宗继位后,张璁认为科举考试在当时存在着两大弊端,即应试文体不正和主考官不得其人,并认为这是改革科举制度的突破口。为此,张璁提出了两大对策,一是考试文体务必要平实尔雅,裁约就正。进行说理,一定要极尽事物的原理;议论事务,必须要通晓经济天下的道理。如果不是这样,必然不可用。二是各省乡试主考官应访查举荐翰林、科道、部属等有学识有人品的人,另外派遣二人为考官;在两京进行乡试的除了命题的主考官外,增添京官两三人作为分考,以及时弥补主考之所不及。一定要严敕各御史一同参加考试选拔,以保证选取的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遏制私自举荐的风气”。对此改革主张,明世宗予以全力支持。他要求礼部按照张璁的提议,选择学行兼优的京官或进士,每省派出二人,前去监察考试,但不得参与内部决定;两京乡试除了主考外,五经房仍然各加科、部官一员。派遣京官主考各省乡试,以维护考试的严肃性,这在明代历史上尚属首次。
嘉靖七年(1528年),明朝正式推行这一重大举措,如工科给事中陆粲、兵部郎中华钥前往浙江,礼部郎中丘其仁、国子监博士王庭前往山西,吏部主事王激、大理寺评事余前往广东,户部主事王嘉宾、行人李仁前往陕西。主考顺天府乡试的春坊右庶子韩邦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这一改革措施予以积极的肯定。他说:“当今圣上关注科考之事,对科场把握非常严格。”此次乡试因按张璁所定新制举行,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次年(1529年),张璁在阅完会试试卷后,对从各地乡试选拔的三千七百多人的考卷文风的崭新变化深表满意,并大加赞赏。张璁认为:“如今文人有如此大的成绩,都是因为当今圣上的决策正确。”在明世宗亲自批完廷试考卷之后而排列名次时,世宗并不以己意而定,而是要求张璁等人从公论定。
宗室管理
明朝宗室世代承袭,只享受优厚的待遇,但却无所事事,成为由朝廷供养的一群寄生阶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室人数不断扩大,朝廷的负担也就日益加重。面对严重的“宗藩”问题,明世宗采取一系列措施,企图予以解决。其中收效较为显著的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颁布实行的《宗藩条例》。它一方面限制诸王宗藩的请封活动,另一方面减少亲王的禄米,规定了数十条具体条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宗室贵族势力的膨胀,略为减轻了朝廷的财政负担。
嘉靖初年,明世宗在四郊新建了地坛、日坛、月坛。他将敬万神的天坛改为只敬天神,并兴建地坛、日坛、月坛,整个北京城被放置于一幅八卦图之中:南侧为天属乾卦,北侧为地属坤卦,东侧为日属离卦,西侧为月属坎卦。痴迷于道教的嘉靖还在皇城内大规模营造道教宫观,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宫观没有保存到今天,如位于今天中海以西的国务院机关办公地,就曾经是明世宗兴建的一组称为“大光明殿”的道教建筑群。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世宗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由于工期浩大,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得到明世宗的许可。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
军事
巩固海防
嘉靖中期以后,东南沿海海贼,倭寇活动更加猖獗,卫所海防体制无法应对严重的局势,军事改革势在必行,戚继光,俞大猷等先后招募,编练新军,在沿海建立水寨,打击倭寇。随着浙、闽等剿倭的军事胜利,自嘉靖中后直至万历初年,倭寇自闽突入潮、揭,与当地海寇吴平,许栋海盗等勾结,进攻潮州、揭阳、蓬州、新安、广海、双鱼、雷州等南海沿岸卫所,盘踞海岛,流毒海滨,南海地区成为海患发生的重点区域。在平定海患过程中,总督等广东官员逐渐认识到,如果朝廷集中兵力围剿,倭寇,海盗可以平定,但这种依靠临时征集省内外大军的征剿用兵方略,是权宜之计,难以保证沿海长治久安。
嘉靖十五年(1536年),总督钱如京根据海防形势奏请,将原设在广州的巡视海道副使(以都指挥体统行事)复设于南头,巡视全省海防。吴桂芳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任两广总督,即设总兵府衙门于潮州,调动狼土劲兵四万五千名,福兵一万五千名,以伸威营总兵俞大猷为帅,与倭寇相持两月,大破敌军。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总督吴桂芳奏请设南头海防参将府。南头参将兼理潮惠,统管省城以东海防.同时为加强闽广交界处海防力量,防止倭寇,流贼从潮州,南澳岛之间的海峡航道自闽突入广东沿海,"又会请添设守备一员,领兵一千二百名驻扎潮州柘林,以严东界门屏之守"。
东南抗倭
在东南沿海,海防十分空虚,一些重要地段的士兵仅有原额的三分之一,战船十存一二。致使日本海盗大举进犯。仅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倭寇杀害的就有数十万人。所以,明世宗在位的四十多年间,是东南沿海倭患最为严重的时期。最后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涌现了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著名抗倭将领,成功捍卫了帝国海疆安定,有力打击和扑灭了倭寇侵扰和海盗疯狂掠夺行为。
民族
明世宗时期,俺答几次要求通贡、互市。遭致世宗拒绝,游牧经济对农耕经济的需求致使明蒙关系不断恶化,明朝边患问题不断。嘉靖年间,蒙古族在其首领俺答的率领下频繁入掠,给明王朝的北部边防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进而酿成明代北边危机的第二次高潮——庚戌之变,并且终嘉靖一朝,北部边防一直处于刀光剑影的战争状态。
经济
明世宗在位45年中,减免赋税、赈济灾荒100余次。明世宗曾亲自到南郊耕田励农,皇后亲自到北郊养蚕,并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嫔妃、宫女们都参加了。
在嘉靖年间,贸易市场发展了,税务在国计民生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服匠役的劳动力可以用银两抵换,这是低级形态的劳动市场。
但商业的兴盛,也激起包括皇帝及各级勋贵的贪欲。皇帝营建"大工"、皇族毁商霸产、一笔又一笔永不偿还的巨大的"商欠"、以特权强权为后盾的官店、皇店、藩店、卫店、绅店的垄断经营、强权"和买取物",以及对民间商业的重税盘剥,都对此时商业的继续发展构成威胁和破坏。加之嘉靖嗣位以来政治形势的恶化,以及"南倭北虏"的入侵与直接破坏,使得原本兴盛活泼的商业,太为萎缩,商道淤塞,到嘉靖中后期,全面陷入衰败的境地。
文化
变革祭礼
嘉靖时期对国家祭礼进行了全面的变革,旨在追崇其父兴献王,塑造帝系正统,为自己藩王入主大统“伦序当立”的合法性作礼义上的论证。祭礼改制伴随着大批郊、庙等祭祀之所的建设,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同时,祭礼改制也激起了官僚体制内部的权力之争。可以说,嘉靖祭礼改制对当时政治、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
“大礼议”的过程中,出现了《大礼奏议》《大礼集议》《大礼纂要》《大礼要略》《大礼全书》《明伦大典》等紧扣议礼而进行的系列礼书编纂活动,从个人倡导到国家行为,最终《明伦大典》以国家政典的形式刊行,为“大礼议”进行了一次官方理论总结,成为打击反对派、传播“大礼”定论的工具,显现出了朝内政争与官方史学之间的特殊联系。
重录《永乐大典》
明世宗继位以来,将《永乐大典》作为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在朝廷上引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火灾,火势危及文楼。火灾之后,明世宗萌生了将《永乐大典》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的念头。重录副本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方告完成,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完全一致。永乐正本移放到文渊阁,明亡之后下落不明。
崇道禁佛
明世宗在历史上以崇信道教而著名,是继宋徽宗之后的又一位"道君皇帝"。明世宗君臣的宗教活动中,有一部分祈神和修省行为是为了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明世宗以救灾为目的的宗教活动,使道教地位有所提高;也对朝中政治格局产生一些影响;还为整饬刑罚和吏治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他禁绝佛教,对明代佛教、社会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更定祀典
明世宗好标新立异,较少保守思想,强化君权、树立“英主”形象,嘉靖九年开始进行以清理封建祭祀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正祀典活动。改天地合祀粼天地分祀,去掉孔子王号,恢复“至圣先师”称号等一系列清理和改定的举措陆续实施。虽然这些与政治、经济改革关系极小,但却是嘉靖皇帝敢于变更祖制的结果。
明世宗在改正祀典中,将朱元璋制定的关于天地合祀,孔子祀典等多项规定改动了。这无疑动摇了祖制不得变动的陈腐观念,一定程度上为改革活动的开始清除了思想障碍。
历史评价
史书评价
《明世宗实录》:
①“上隆准修髯,威容若神,性明断,多大略,识达治体。正德之末,政在权幸,盗贼蠭起,海内骚动。上方龙潜藩邸,深鉴其弊。及入践大统,乃赫然发命,诛除巨奸,革去镇守内臣,清汰冗滥,诸凡弊政以次尽罢,海内欣欣,若更生焉。大礼议兴,廷臣各以所闻见,曹[嘈]起而争,其称引陶(汉定陶王刘康)、濮(宋濮王赵允让)故事者附丽尤众。上覃思礼典,观其会通,一以人伦天序为主,本而折衷于孔孟,然后群疑焕然,徽称宗祀之仪始定,礼官奔走受成事而已。尝念国家太平百余年,而礼文草创,未应古始,乃悉按三礼旧文,摘抉疑义。与时制不合者,自郊丘百神分合正配之位以及陵庙烝尝、帝后耕蚕、先圣贤崇祀诸礼,皆约会经义,内断于心,廪廪追三代而上之论者,谓明兴以来,文治之盛,未始有也。博综经史,尤深于《尚书》,殿亭榜额皆取《洪范》《无逸》字义名之,所著《敬一箴》《五箴注》及《钦天记颂》诸篇大抵渊源于虞廷之执中、伊训之顾諟,而纂言属意,直抒自得,往往有发前儒所未发者。初年勤于政治,每旦自问省两宫、延见群臣之外,退而惟思得失,孜孜以敬天恤民为务。或雨旸稍愆,则宵分露祷,深自谴责。贫民无告者,为设糜粥之,施药疗之。诏书数下,每言及有司酷刑苦役,上干天和,一篇之中,必三致意焉。尤重边防,四方有警,许所司以不时白奏,亲自筹决。内则更营制、戢叛兵,将吏功罪,一切无所贷假。用能北障胡氛,南清海沴,妖民豪酋,旋发而殪,盖实繇庙谟先定云。亲礼儒臣,平台召对,西苑赓歌,蔼然如家人父子,然终不少借以威福。群臣中虽素贵有宠者,不敢以隐情疑事尝试上前。……其他勋戚近侍,朝为肺腑,暮或谴诛,雨泽露而威风霆,虽四荒万里之外,廓如也。上神功盛德,不可缕指。综其始终大要,以严驭吏,以宽治民,以为经术为师,以法律为辅,以明作修内政,以安静饬边防,其于稽古考文之事,尤为备,而皆发之孝思,本之敬一,故功成制定,华裔卿向风,中兴大业,视之列祖有光焉。享国四十余年,追慕献皇、献后如一日,每遇时节忌辰,侍臣窃窥圣容惨怛,承享精虔,无不泣下者。晚年留意玄理,筑斋宫于西内居之,乃宸衷惕然惓惓,以不闻外事为忧,批决顾问,日无停晷,故虽深居渊穆,而威柄不移。升遐一诏,悔艾尤深,真可谓神圣不世出之主矣。”
②“躬秉圣资,出抚兴运,铲奸剔蠹,丕举王纲,肇修人纪。立极建中,肇修人纪。凡诸大政令之因革,大典礼之制作,咸稽谋于天,会通古今,经画自心,毅然独断,一洗俗吏牵迹,经生守文之陋。……君臣奔走以受成,万姓倾心而向化。卒之幽明协顺,中外敉宁,声教暨于交南,威灵于穷朔。盖举我太祖、成祖丕造之光烈而觐扬之,巍巍乎盛矣!”
张廷玉等《明史》: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夫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追尊立庙,礼亦宜之;然升祔太庙,而跻于武宗之上,不已过乎!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名人评价
河南道御史刘安:今明天子综核于上,百执事振于下,丛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气耳。
黄光升《昭代典则》:张孚敬奏革各省镇守内臣及清勘皇亲庄田,土官得行其志,黎庶得安其寝,天下鼓舞若更生,其功万世不可泯也。
何乔远《名山藏》:励精化理,湔濯海内观听,挈清政本,杜塞旁落,奋武揆文,网罗才实。至于稽古礼典,取次厘毖一切,创必表章,轶往宪来,赫然中兴,多孚敬(张璁)所翼赞。
海瑞:
①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及民之美,将不免于怠废,此谊所大虑也。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粟陈,几致刑措。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至谓遐举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为薄于夫妇。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
②陛下之误多矣,其大端在于斋醮。斋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垂训,修身立命曰“顺受其正”矣,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尧、舜、禹、汤、文、武,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术于陶仲文,以师称之。仲文则既死矣,彼不长生,而陛下何独求之?至于仙桃天药,怪妄尤甚。昔宋真宗得天书于乾祐山,孙奭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后得,药必制而后成。今无故获此二物,是有足而行耶?曰天赐者,有手执而付之耶?此左右奸人,造为妄诞以欺陛下,而陛下误信之,以为实然,过矣。
李乐:世宗皇帝继统,年龄虽小,英断夙成,待此辈不少假借。又得张公孚敬以正佐之,尽革各省镇守内臣,司礼监不得干预章奏。往瑾时,公卿大臣相见,无敢抗礼,甚有拜伏者。自张公当国,司礼以下各监局巨珰,见公竦息敬畏,不敢并行并坐,至以“张爷”呼之,不动声色,而潜消其骄悍之心。盖自汉唐宋元以来,宦官敛戢,士气得伸,国体尊严,未有如今日者,诚千载一时哉!
张居正:
①正德年间,政体紊乱。至世宗皇帝以聪明至圣入继大统,将以前弊政一切改正,以复我祖宗之旧,正今日所当遵守者。
②世庙承正德群奸乱政之后,又用威以振之,恢皇纲,饬法纪,而国家神气为之再扬。
③世宗禁革外戚封爵,乃“超世之见,同符二祖,非近代帝王所能仿佛其万一者。”
④振耀前猷,茂恢令绪,德总百王,规摹万世。以永凝佑命,启昌期,曷有纪极!
⑤臣等窃以为我皇上当英妙之龄,事事皆祗先猷,宪章烈祖。则太祖定制与世祖圣谕,正宜仰稽而效法者。
⑥世祖天纵聪明,继统之后二十年间励精图治,孜孜问学,其英谟睿断,诚有非前代帝王所能及者。
⑦乞敕下都察院,查照嘉靖初年所定宪纲事理,再加申饬,秉持公论,振扬风纪,以佐皇上明作励精之治,庶体统正,朝廷尊,而下有法守矣。
李维桢:世宗享国长久,本朝无两,礼乐文章,灿焉兴革。斋居数十年,图回天下于掌上,中外俨然如临,其英主哉!如终则新都(杨廷和)、永嘉(张璁)、华亭(徐阶)功大矣。吏治繁伪,兵政窳惰,民力虚耗,亦由是始。方之汉武,功不胜过焉。
朱国桢:宋元以来,风俗诡幻奢靡,大圣人出而更化一主于刚,太祖尚已,文皇遵之,先后五十余年,风行草偃,国势甚强,阅百年至正德而渐已极矣。乃有世宗一振起之,孝为之本,礼为之维,其作用全以刚德胜。刚必激,激必亢,于是柔奸稍稍得入,而要之体常健,其威常不测。能知人,能安民,奸亦卒无所容,中正之士乐为之用。腹心得人,元气自固,虽有夷虏盗贼,皆归扫刷涤荡中,而天下晏然有四维之固。至盖愆成美之诏,天下传诵,莫不咨嗟流涕,既凛凛于秋肃之威,更眷眷于春温之泽,真可谓善继祖武者矣。
谈迁:世庙起正德之衰,厘革积习,诚雄主也。因议礼自裁,好稽古右文之事,诸臣迎附,祗诤于仪节,反实政略焉。方士蚀其心,倭虏撼其末,饥盗岁见,而皇威四讫,驾御得人,则股肱之力为多。至政地寄腹,往往非其任,靡文塞责,先朝淳厚节俭之遗,荡然靡余。狡伪成风,吏民相沿,不以为非,亦一代升降之关也。好长生术,果享永祚。古人如汉武、唐玄、宋仁各有称,今治不及开元、庆历,而亦无天汉、天宝之失,庶几哉优于汉唐矣!
谷应泰:
①世宗起自藩服,入缵大统,累叶升平,兵革衰息,毋亦富贵吾所已极,所不知者寿耳。以故因寿考而慕长生,缘长生而冀举。惟备福于箕畴,乃希心于方外也。惟备福于箕畴,乃希心于方外也。爰考初政,即设斋宫。及其末年,犹饵丹药。盖游仙之志,久而弥笃,未有若斯之甚者也。
②孝宗仁圣,麟趾不蕃。武庙盘游,前星失耀。再世衰微,古今至变也。当是时,重继嗣者私恩,重承统者大义。而世宗以臣绍君,以弟承兄。敷天臣民,谁忍孝宗之嗣一传卒斩者?既已斩焉,则忠臣义士不能复续,求其同气之近者立之,统在嗣亦在矣。所以武宗遗诏,不敢子视世庙也。既已兄称武庙,因欲并考孝宗,则孝以无孙反因得子,于义为诬;称子逼武,二统嫌孝,于理亦碍。况父子至亲,岂可隔世轶代,妄相附属?比之定陶、濮王生视寝膳,死视敛含,曾有鞠之恩,蚤定父子之分者,迥相判也。既不考孝,即考兴献,天下有无父之人乎?汉宣不皇其父,未尝不考皇孙;光武不皇其父,未尝不考南顿。既考兴献,即当皇兴献,天下有子为天子,父为列侯者乎?据称兵逆父,遂不敢皇,犹之舜不王瞍,禹不王鲧也。兴献以肇篆启圣,俨然皇焉。亦犹之周王王季,周王文王也。汤不王商癸,而周王王季;光武不王南顿,而世宗王兴献。踵事增华,礼以义起,孝子之至也。所疑者,考兴献,则疑于无孝宗;皇兴献,则疑于跻武宗。凭几弥留,奉迓入继,不能得世宗而延其嗣,反欲召兴献而乱其统,此举朝所以沸腾,百官所以号泣也。
雍正帝:明代自嘉靖以来,君臣失德,盗贼四起,生民涂炭,疆圉靡宁,其时之天地,可不谓之闭塞乎。
乾隆帝:嘉靖、万历、天启之昏庸逸乐,阿柄下移,以致权臣奸宦,相继而擅威福,乱政害良。此数君惟知蒙业而安,于国事懵然罔觉,虽未及身而丧,不数传而驯至灭亡。使有能奋然振兴,追念洪武之旧图,励精求治,未必不可挽回于未造,而晏安酖毒,终于不可救药。
昭梿:世宗虽委信权奸,任意施为,然用人之柄,不至下移。恶杨升庵终身,介溪不能包庇。立斥赵文华,诛丁汝夔,皆出己意,非若宋理、度诸君,委靡不振。故严嵩惟知迎合上意,以盗国政,与刘放、朱异相似,终非秦桧、贾似道之可比也。
张佩纶:嘉靖之喜独断,刑法偏颇已甚,尤莫奇于复套之狱。曾襄愍(曾铣)建复套之议,所陈八事……自是筹边伟略。帝既令夏言拟旨,优奖铣。铣意出师鸠兵缮塞,初无败衅之事,乃主眷潜移,忽然诟责,既不复套,言、铣罢职足矣,无故逮之杀之,诚不可解。……襄愍才足办此,既以庙算同心,即可坐收成效,特因严嵩、仇鸾浸润之潜,无故而加刃劳臣,纵敌长寇,以世宗之果于有为,而颠到[倒]是非如此,然则其色厉内荏,于军国大计茫然不辨而已。夫张经辈,虽杀之过当,犹曰倭患已深也。铣特以开边故,致并夏言就戮,则凡筹边计者孰不以因循粉饰为事,无怪乎明自嘉靖而益弱矣。
孟森:
①嘉靖一朝,始终以祀事为害政之枢纽,崇奉所生,已极憎爱之私,启人报复奔竞之渐矣。帝于大祀群祀,无所不用其创制之意,而尤于事天变为奉道,因而信用方士,怠政养奸,以青词任用宰相,委政顺旨之邪佞,笃志玄修,更济以独断自是,滥用刑辟,遂有权相柄国,残害忠良。议礼稍竣,而严嵩进用,始犹有相轧之夏言,言不得其死,而嵩独专国政十四年,正人受祸不知凡几,其影响皆由帝僻好神祇符瑞之事来也。
②世宗于议礼之后,继以奉道。议礼之摧折廷臣,以张璁、桂萼尸其祸,而璁、萼所未尽者,大抵由帝独断,而严嵩辈成之。至奉道之祸毒正人则尤远过于议礼。盖修道则务静摄,静摄则万几假手于阁臣,阁臣唯能以力赞玄修者,为所信任。嘉靖中叶以后,用事之臣固无不以青词邀眷,然用此以擅权固宠,以一念之患失,不得不与全国之正士为仇,此则以严嵩一人关系嘉靖中叶以后之朝局,迨其败,而世宗亦将弃世矣。
③自武宗大为不道,而士大夫犹补苴其间,所受挫折未甚。世宗英断,资质之可与为善,自非武宗所及,然终身事鬼而不事人。
④帝又以坚僻怙过,拒谏立威,廷杖之事,习为故常。小小舛误,一申饬可了之事,亦用杖刑。摧辱言官,其忤意被杖者可想。
⑤明开国以来节俭爱养,藏富于民之意,久而不渝。至宪宗晚年渐不如昔,孝宗稍复前规,及武宗则不知祖训为何物,但祖宗所养之士,类以守法为事,武宗及其所昵之群小,尚不能力破纲纪。至世宗因祷祀而土木,糜费无限,遂开危亡之渐。
⑥盖取民之制,至世宗而坏,一切苟且,多取以济急,而实暂赢而绌于永久,愈多取乃愈匮乏。祷祀与土木相连,古来帝王之奉道奉佛皆然,逼取人民之膏血,以媚神佛,谓可求福,无不得祸。古云:“四海困穷,天禄允终。”理不可易。明祚中衰,以正德、嘉靖为显著,当时尚无人民负担加重,即事业开发加多之学说,其奢俭之为得失,犹易考见。至新学说行,则当问取之于民是否用之于民,民不拒官之取,是否能监视官之用于民事与否,则读史者所应借鉴而知之也。
毛泽东:炼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几年天下,就是不办事。
王家范:
①明世宗相信方术到入迷的地步,以至走火入魔。
②嘉靖修斋孤居而不忘独断朝纲,与其说是“无为”,不如说深得法家之刻薄阴狠,将帝制的专横发挥到了极致。
毛佩琦:实际上在我们看来,明世宗嘉靖皇帝在整个明朝17个皇帝中,他是应该有作为的皇帝,他上朝不久就发动了一个大礼仪。
南炳文、汤纲:
①他热衷于“议大礼”、改祀典,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满足;迷信于方士巫术,妄想成仙长生,永享荣华富贵;对臣下则察察为明,刚愎自用,爱好虚荣,果于刑戮,从而培植了阿谀奉承的歪风,败坏了吏治,搞得朝政一团糟。这些腐朽的东西,早在其即位之初“锐意求治”时,即有存在,但其弥漫开来,则在“锐意求治”的“昙花”现过之后。
②明世宗威福任情,锦衣玉食,迷信方士,幻想通过方术得到长生、成为神仙。
卜键:
①嘉靖朝思想、文化走向繁荣,出现了大批杰出人物和优秀作品。世宗既有倡导引领之力,又有宽容和保护之功。
②家国牵羁,六趣牵缠,世宗的生命旅程因之错综芜杂,也因之增色减色,因之充满希望与失落,充满追求与幻灭,充满期待,也不乏惆怅。
③要之,这是一位禀赋甚高的帝王,是一个学者化的皇帝,一个有责任心、敢担当的君主。世宗人品端正,才情卓著,只是多走了些人生和治国的弯路。
当年明月:他是明代有史以来最为聪明的皇帝,在明代的十几位皇帝中间,如果要按智商水平排序,他至少在第三名,他的聪明,丝毫不比朱元璋差,而且非常狡猾,也善于控制大局;嘉靖白天是在潜心修道,晚上他在改奏章,这是他能控制群臣的关键。晚上改奏章直到凌晨五点,他才躺下睡一会儿,他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控制群臣的机会。自古以来做皇帝的是有蠢人,但明代没有蠢皇帝,嘉靖修道是为了多活两年,因为他掌握了做皇帝的规律,没有人能动摇他,这是修道的根本。
【朱厚熜】相关文章:
厚积厚发作文11-30
蒙厚10-26
隩厚10-25
哀厚10-26
江西理科状元:高考是厚积厚发10-31
纯厚(純厚)10-25
嘴唇厚了作文08-20
朱灯(朱燈)10-26
朱弦(朱絃)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