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时间:2023-05-06 17:40:37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凌龙华  我教了20多年的书,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年适逢第一个教师节,离开教育岗位的前两年被评为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吴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属边缘性从政。回首教育生涯,遗憾不少,收获也很多。在此,想用两句话与青年教师共勉:一是为师当自立,二是教书先读书。  第一句话,为师当自立。古人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教师亦然。  首先,立德——教育之魂,教师之天职。教育的主体永远是“人”,是活生生的“这一个”,是活泼泼的“这一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只有“成长”了、“成人”了,才谈得上“成熟”与“成才”。面对缤纷的个性,特别是“独子时代”、“多梦季节”的孩子们,教师如何以人格陶冶人格、以关爱激发关爱、以责任带动责任,这是素质教育能否持续驱动的根本,更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两个为了”能否深入推进的保障。  其次,立功——教育之躯,教师之本职。教育必需教学支撑,育人还靠教书承载。教学如何有效?“有效教学”又如何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提升为“优效教学”?课堂是教师“立功”的主阵地,教学的功力也尽显于此。我曾用“三气”(底气、大气、灵气)来描绘我心目中的教师,也曾用“三有”来表达我的好课观——有生活的课,保持自然;有生机的课,保存问题;有生成的课,保留空间。  再次,立言——教育之脉,教师之潜职。“立言”绝非是要教师人人成专家,更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写论文做课题,而是要让教师激活研究因子,培育探究精神。教学就是研究,教师与生俱来就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开发者、反思者和建设者,是文化之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是一个既能“传言”又能“立言”的思想者。带着理念进课堂,教学才有风格;基于研究搞教育,教育才有品质。  第二句话,教书先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给青年教师最恳切的建议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我个人的体验则是“善教者必善学者”、“唯读书赢方教书胜”。  首先,义不容辞读好学科专业书。尽可能地备好教材,这是立足点,是谋生存,储实力。  其次,真心实意读好教育艺术书。尽可能地备好课堂,这是生长点,是谋发展,充活力。  再次,孜孜以求读好文化修养书。尽可能地备好学生这个“主体”,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增潜力、添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书就是读书,教师就是读书的先行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读书是“经典学习”,也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另类备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好文化的大功课,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大担当。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凌龙华  我教了20多年的书,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年适逢第一个教师节,离开教育岗位的前两年被评为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吴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属边缘性从政。回首教育生涯,遗憾不少,收获也很多。在此,想用两句话与青年教师共勉:一是为师当自立,二是教书先读书。  第一句话,为师当自立。古人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教师亦然。  首先,立德——教育之魂,教师之天职。教育的主体永远是“人”,是活生生的“这一个”,是活泼泼的“这一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只有“成长”了、“成人”了,才谈得上“成熟”与“成才”。面对缤纷的个性,特别是“独子时代”、“多梦季节”的孩子们,教师如何以人格陶冶人格、以关爱激发关爱、以责任带动责任,这是素质教育能否持续驱动的根本,更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两个为了”能否深入推进的保障。  其次,立功——教育之躯,教师之本职。教育必需教学支撑,育人还靠教书承载。教学如何有效?“有效教学”又如何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提升为“优效教学”?课堂是教师“立功”的主阵地,教学的功力也尽显于此。我曾用“三气”(底气、大气、灵气)来描绘我心目中的教师,也曾用“三有”来表达我的好课观——有生活的课,保持自然;有生机的课,保存问题;有生成的课,保留空间。  再次,立言——教育之脉,教师之潜职。“立言”绝非是要教师人人成专家,更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写论文做课题,而是要让教师激活研究因子,培育探究精神。教学就是研究,教师与生俱来就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开发者、反思者和建设者,是文化之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是一个既能“传言”又能“立言”的思想者。带着理念进课堂,教学才有风格;基于研究搞教育,教育才有品质。  第二句话,教书先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给青年教师最恳切的建议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我个人的体验则是“善教者必善学者”、“唯读书赢方教书胜”。  首先,义不容辞读好学科专业书。尽可能地备好教材,这是立足点,是谋生存,储实力。  其次,真心实意读好教育艺术书。尽可能地备好课堂,这是生长点,是谋发展,充活力。  再次,孜孜以求读好文化修养书。尽可能地备好学生这个“主体”,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增潜力、添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书就是读书,教师就是读书的先行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读书是“经典学习”,也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另类备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好文化的大功课,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大担当。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凌龙华  我教了20多年的书,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年适逢第一个教师节,离开教育岗位的前两年被评为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吴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属边缘性从政。回首教育生涯,遗憾不少,收获也很多。在此,想用两句话与青年教师共勉:一是为师当自立,二是教书先读书。  第一句话,为师当自立。古人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教师亦然。  首先,立德——教育之魂,教师之天职。教育的主体永远是“人”,是活生生的“这一个”,是活泼泼的“这一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只有“成长”了、“成人”了,才谈得上“成熟”与“成才”。面对缤纷的个性,特别是“独子时代”、“多梦季节”的孩子们,教师如何以人格陶冶人格、以关爱激发关爱、以责任带动责任,这是素质教育能否持续驱动的根本,更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两个为了”能否深入推进的保障。  其次,立功——教育之躯,教师之本职。教育必需教学支撑,育人还靠教书承载。教学如何有效?“有效教学”又如何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提升为“优效教学”?课堂是教师“立功”的主阵地,教学的功力也尽显于此。我曾用“三气”(底气、大气、灵气)来描绘我心目中的教师,也曾用“三有”来表达我的好课观——有生活的课,保持自然;有生机的课,保存问题;有生成的课,保留空间。  再次,立言——教育之脉,教师之潜职。“立言”绝非是要教师人人成专家,更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写论文做课题,而是要让教师激活研究因子,培育探究精神。教学就是研究,教师与生俱来就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开发者、反思者和建设者,是文化之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是一个既能“传言”又能“立言”的思想者。带着理念进课堂,教学才有风格;基于研究搞教育,教育才有品质。  第二句话,教书先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给青年教师最恳切的建议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我个人的体验则是“善教者必善学者”、“唯读书赢方教书胜”。  首先,义不容辞读好学科专业书。尽可能地备好教材,这是立足点,是谋生存,储实力。  其次,真心实意读好教育艺术书。尽可能地备好课堂,这是生长点,是谋发展,充活力。  再次,孜孜以求读好文化修养书。尽可能地备好学生这个“主体”,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增潜力、添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书就是读书,教师就是读书的先行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读书是“经典学习”,也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另类备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好文化的大功课,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大担当。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凌龙华  我教了20多年的书,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年适逢第一个教师节,离开教育岗位的前两年被评为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吴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属边缘性从政。回首教育生涯,遗憾不少,收获也很多。在此,想用两句话与青年教师共勉:一是为师当自立,二是教书先读书。  第一句话,为师当自立。古人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教师亦然。  首先,立德——教育之魂,教师之天职。教育的主体永远是“人”,是活生生的“这一个”,是活泼泼的“这一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只有“成长”了、“成人”了,才谈得上“成熟”与“成才”。面对缤纷的个性,特别是“独子时代”、“多梦季节”的孩子们,教师如何以人格陶冶人格、以关爱激发关爱、以责任带动责任,这是素质教育能否持续驱动的根本,更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两个为了”能否深入推进的保障。  其次,立功——教育之躯,教师之本职。教育必需教学支撑,育人还靠教书承载。教学如何有效?“有效教学”又如何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提升为“优效教学”?课堂是教师“立功”的主阵地,教学的功力也尽显于此。我曾用“三气”(底气、大气、灵气)来描绘我心目中的教师,也曾用“三有”来表达我的好课观——有生活的课,保持自然;有生机的课,保存问题;有生成的课,保留空间。  再次,立言——教育之脉,教师之潜职。“立言”绝非是要教师人人成专家,更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写论文做课题,而是要让教师激活研究因子,培育探究精神。教学就是研究,教师与生俱来就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开发者、反思者和建设者,是文化之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是一个既能“传言”又能“立言”的思想者。带着理念进课堂,教学才有风格;基于研究搞教育,教育才有品质。  第二句话,教书先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给青年教师最恳切的建议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我个人的体验则是“善教者必善学者”、“唯读书赢方教书胜”。  首先,义不容辞读好学科专业书。尽可能地备好教材,这是立足点,是谋生存,储实力。  其次,真心实意读好教育艺术书。尽可能地备好课堂,这是生长点,是谋发展,充活力。  再次,孜孜以求读好文化修养书。尽可能地备好学生这个“主体”,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增潜力、添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书就是读书,教师就是读书的先行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读书是“经典学习”,也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另类备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好文化的大功课,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大担当。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凌龙华  我教了20多年的书,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年适逢第一个教师节,离开教育岗位的前两年被评为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吴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属边缘性从政。回首教育生涯,遗憾不少,收获也很多。在此,想用两句话与青年教师共勉:一是为师当自立,二是教书先读书。  第一句话,为师当自立。古人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教师亦然。  首先,立德——教育之魂,教师之天职。教育的主体永远是“人”,是活生生的“这一个”,是活泼泼的“这一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只有“成长”了、“成人”了,才谈得上“成熟”与“成才”。面对缤纷的个性,特别是“独子时代”、“多梦季节”的孩子们,教师如何以人格陶冶人格、以关爱激发关爱、以责任带动责任,这是素质教育能否持续驱动的根本,更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两个为了”能否深入推进的保障。  其次,立功——教育之躯,教师之本职。教育必需教学支撑,育人还靠教书承载。教学如何有效?“有效教学”又如何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提升为“优效教学”?课堂是教师“立功”的主阵地,教学的功力也尽显于此。我曾用“三气”(底气、大气、灵气)来描绘我心目中的教师,也曾用“三有”来表达我的好课观——有生活的课,保持自然;有生机的课,保存问题;有生成的课,保留空间。  再次,立言——教育之脉,教师之潜职。“立言”绝非是要教师人人成专家,更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写论文做课题,而是要让教师激活研究因子,培育探究精神。教学就是研究,教师与生俱来就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开发者、反思者和建设者,是文化之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是一个既能“传言”又能“立言”的思想者。带着理念进课堂,教学才有风格;基于研究搞教育,教育才有品质。  第二句话,教书先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给青年教师最恳切的建议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我个人的体验则是“善教者必善学者”、“唯读书赢方教书胜”。  首先,义不容辞读好学科专业书。尽可能地备好教材,这是立足点,是谋生存,储实力。  其次,真心实意读好教育艺术书。尽可能地备好课堂,这是生长点,是谋发展,充活力。  再次,孜孜以求读好文化修养书。尽可能地备好学生这个“主体”,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增潜力、添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书就是读书,教师就是读书的先行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读书是“经典学习”,也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另类备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好文化的大功课,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大担当。 ·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  我教了20多年的书,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年适逢第一个教师节,离开教育岗位的前两年被评为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吴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属边缘性从政。回首教育生涯,遗憾不少,收获也很多。在此,想用两句话与青年教师共勉:一是为师当自立,二是教书先读书。  第一句话,为师当自立。古人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教师亦然。  首先,立德——教育之魂,教师之天职。教育的主体永远是“人”,是活生生的“这一个”,是活泼泼的“这一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只有“成长”了、“成人”了,才谈得上“成熟”与“成才”。面对缤纷的个性,特别是“独子时代”、“多梦季节”的孩子们,教师如何以人格陶冶人格、以关爱激发关爱、以责任带动责任,这是素质教育能否持续驱动的根本,更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两个为了”能否深入推进的保障。  其次,立功——教育之躯,教师之本职。教育必需教学支撑,育人还靠教书承载。教学如何有效?“有效教学”又如何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提升为“优效教学”?课堂是教师“立功”的主阵地,教学的功力也尽显于此。我曾用“三气”(底气、大气、灵气)来描绘我心目中的教师,也曾用“三有”来表达我的好课观——有生活的课,保持自然;有生机的课,保存问题;有生成的课,保留空间。  再次,立言——教育之脉,教师之潜职。“立言”绝非是要教师人人成专家,更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写论文做课题,而是要让教师激活研究因子,培育探究精神。教学就是研究,教师与生俱来就应该是一个教育的开发者、反思者和建设者,是文化之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是一个既能“传言”又能“立言”的思想者。带着理念进课堂,教学才有风格;基于研究搞教育,教育才有品质。  第二句话,教书先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给青年教师最恳切的建议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我个人的体验则是“善教者必善学者”、“唯读书赢方教书胜”。  首先,义不容辞读好学科专业书。尽可能地备好教材,这是立足点,是谋生存,储实力。  其次,真心实意读好教育艺术书。尽可能地备好课堂,这是生长点,是谋发展,充活力。  再次,孜孜以求读好文化修养书。尽可能地备好学生这个“主体”,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增潜力、添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书就是读书,教师就是读书的先行者、组织者和帮助者。读书是“经典学习”,也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另类备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好文化的大功课,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大担当。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相关文章: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04-30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04-16

魏书生给青年教师的建议心得04-02

对青年教师写手写式教案的建议04-25

读《给青年教师的建议》心得: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教师这份工作(精选9篇)08-28

建议04-30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优秀06-04

青年教师心得05-17

青年教师联谊会服务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论文05-02

养生的建议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