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与学习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教师能否把握好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能否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我认为数学教学反思就是对数学教学的反思性活动,指我们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数学内容,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对经验的认识,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的活动过程。即“教学的反思”与“反思的教学”二者有机的统一。
全国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于漪提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现在的说法就是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行动后反思)。下面我们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特点,从课堂的三个环节: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来对教学反思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论述。
课堂教学前的反思就是教师课前计划、设计自己的教学,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是教学的前瞻性行为,避免经验主义。课前反思包括我们在课前围绕教学工作的一系列行为,如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考虑教学环境因素、教学对象等等。,每位老师都明白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即对教学对象的反思。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应积极关注“主体”的发展变化,然而备学生也是一个不可或却的环节,如果不了解学生,就很难上好一堂课。但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往往把备课表现为备教材,很少有老师会去备学生。这样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脱节,降低教学效果。
那么备学生应备哪些内容呢?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的“已知”,即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只有探明学生的“已知”,教学才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在各自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小测验或与个别学生的交谈获得所需的信息。
例如:在上“乘法的估算”前可以先做小测试加法的估算,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基础,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有一个复习的过程,岂不是一举两得。其次是要了解学生喜欢怎样的上课方式,或者说学生认为怎样方式才能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对于陌生的班级,数学老师在刚开始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上课形式,然后进行比较反思,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作业情况,也可以找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喜欢怎么样的上课方式既可以轻松学习又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课堂中的教学反思就是观察课堂中所发生的行为,借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教师在课堂反思中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因为这一阶段的反思强调解决发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问题。
在老师们的眼里,很大程度上这种反思是考老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即使你备课很充分,考虑问题很周全,在课堂中也随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前课堂中的反思就要看一个老师的教学经验是否丰富,是否具有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即教育机智。
我在听一堂数学课时,突然一个小学生把牛奶倒了,老师刚开始有些火,但很快平静了说:“老师想知道哪位小朋友最乐于助人。”三四个小朋友立马开始行动,没一会儿就打扫干净了。在“除法的笔算”时,一位学生突然提出:“加法、减法笔算的写法和除法为什么不同?”当时我一愣,为指导老师着急。老师却说:“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个问题就留给你们作为课后作业,你们好好讨论讨论。”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由此可见,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艺术的高度表现,也是教育机智的重要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教学管理、组织、策略、学生的身心等全面审视课堂,课堂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有序进行,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作出判断与应急处理,以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同时把课前的准备与课中的思考结合起来,修正与完善教学方案,让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也是我们课中反思目的所在。
课后的教学反思就是分析课堂中所发生的事情,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相对于前面两种数学教学反思,课后教学反思对广大教学工作者应该更为熟悉。有评点批注法、实例分析法、心得体会法、教学日记、集体会诊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在又出现了很多的反思方式。如:
1、Blog教学日志
Blog是教师反思的新工具。Blog,是Weblog的简称,可以理解为“网志”,在国内常被音译为“博客”。 Blog于1997年在美国出现,最初是一种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在新闻出版业采用较多。此后在全球迅速发展,目前已有很多行业和领域在使用Blog,教育领域也开始大量应用。我在实习期间也发现学校里的很多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直接在网上备课,课后又把反思写在网上,供本校的老师参考、评价、交流。
2、作业批改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一般来说,错了的打“×”,对的打“√”我觉得那个红色的“×”是学生永远都无法订正的“错”,学生每天做作业,面对以前那个“错”,会挫伤积极性。数学作业也可以加一定的评语,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一边笔批,一边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语评。例如:对作业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老师可以说:“你很认真!”“你真快!”抑或是一个简单的“好!”也胜过那个无言的“☆”;对中等生,老师就可以鼓励说:“如果你速度再加快一点,字写得更好点,就太棒了!”对潜能生,老师可以激励说:“嘿,不错,有进步!”“把这道题更正了,就真的是一个进步大的学生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试问:有什么书面评语能胜过老师面对面的亲切语言亲切的爱抚?!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潜能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老师的爱,从而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3、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它强调由实践者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同一个情境中进行应用,从而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反省洞察其教学理论与日常教育实践的联系,意在将研究行为整合进教育背景,使研究能够在改进实践的过程中起到直接而迅速的作用,并帮助实践者成为研究者,缩短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的距离。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那么不同教学进程中的反思有着怎样不同的作用呢?
⑴课堂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是教师走向成功教学的前提。
⑵课堂中的教学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是教师提高素质,进行成功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想法、做法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就印证了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观点。
⑶课堂后的教学反思是对活动后进行反思,这是教师在行为完成之后(课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思考;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课后的教学反思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为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并且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将从中学会教学和学习,教师的定位就会发生变化,从职业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变,实现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尚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影响反思性课堂教学的因素,反思性教学技能的形成等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对这问题研究的脚步不会停止。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在这领域的研究会越来越多,反思的方式也会逐步增多,反思也会越来越科学。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把潜意识的活动纳入有意识的活动,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提问教学策略探讨论文05-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05-0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反思(1)05-05
如何设置课堂教学提问地理教学反思05-02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05-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05-0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04-0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论文05-05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论文04-29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对象、本质及其价值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