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遗憾的诗歌教学
遗憾的诗歌教学象断臂的维纳斯一样缺憾是一种美,但是如果诗歌教学只有单边的活动(侧重师或生或者问题或者情感或者形式或者内容)是一种病,这一种病不是西施捧心是东施效颦。
就唐诗杜甫《登高》教学来说,我自己交过几次,也听过其它老师的公开课,在网上看过韩军老师的执教,概括地说不外乎这么几种方式:或者以朗读为主,或者以分析意象为主,或者以边读过讲为主,或者以边分析边体悟朗读诗句为主,或者是以问题引领合作探究为主,或者以鉴赏你喜欢的诗句为主。以上属于教学方式的呈现,当然在这种呈现中就必然有对诗歌意象,文句情景,审美情趣,作者风格,学生感悟的把握。至今想起来这些课斧凿的成分过重了些,没有直击诗歌的本质特点。
诗歌是主情的文学,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展示。杜甫的感情是结怨的,像音乐一样,在世界各地,从古往今来引起人们的思绪都是一样的,读诗不可背叛诗人之音。情必有依,披文入情,情中见理,理中见人。究其原因还是对于杜甫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不透,对于杜甫这个人风格的来历把握不住,对于高考诗歌鉴赏标准意象情感技法语言的功利性过于看重了一些。
在这次看了培训视频之后,我觉得如果再教这首诗,我会这样设计我的教学;
第一步还原生活。先让学生整体了解内容,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填这样一个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看到听过想到了什么要做一件什么事。以此来把凝炼的诗句变成活的故事,让学生在头脑中幻化出一个人来,这样也就从感性上去接受一个人,从理性上去思考一个人。叶嘉莹老师所说,现在网上流传的,是缩写本,理性上是说清了,但是感觉上差多了。诗,以及真正讲诗,应当象古人吟唱诗词一样,大有语感,可供沉浸流连。
第二步角色定位。这个人通过这首诗站在你面前时,那么在这首诗里就要去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人怎么了,你从哪里面看出来?这时学生会去解读意象,把握情景的特征,会从一些主观性的词语上去看作者的情感体验,也会从杜甫这个人的背景去联系联想他的情感。这一步最重要的是不知不觉地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审美体验,而且自然而然地就把意象,意境,景物特征和作者情感联系在一起有了鉴赏作品的能力。学生已经解读出了一个诗人的情感特点,他们会说到悲苦,悲怆,悲凉,悲壮等词,老师要做的是把这种情感概括化:游子逐客之悲,羁旅孤独之苦,国破家亡之痛,忧国忧民之情,建功报国之渴,壮志难酬之伤。用这样的方法解读古诗,学生就把意象和情感自然的扭在一起,他们很快地把作者思想中的矛盾在现实和理想中找到依据。
第三步披情入理。这时要提出的问题是,他是谁?(提示从诗句内容主旨看,也可比较其他诗人作品)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回答,这是一个哲学的追问,你不能给学生哲学这个词但你知道这个题目回答的方向:诗圣,沉郁顿挫。这里面要有个比较思考。学生会分析诗句意象的特点气象雄浑,悲壮辽远,沉雄深厚,物象大又悲,自己小又怜;学生还会和李白比,杜甫就很少有浪漫夸张的诗句。这时候老师就要发挥点拨之功。李白和杜甫比较写作的一些倾向性看法,前者重自我感受后者重日常生活,前者重抽象说理后者重具体说事,前者重感叹后者重描述,前者重激情后者重冷静,前者重自我不幸后者重社会不幸,前者心雄后者心密,前者不羁后者羁绊。这是仙和圣的不同。如此看这一首诗杜甫十四字八种悲苦写得紧凑,凝练,丰富与复杂。鲍鹏山说,“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与语言的歧义模糊,思虑的滞涩艰深与用词的沉重黏稠,诸如此类,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真让人有体用不二之叹”。这就是风格特点:沉郁顿挫。关于“圣”还可以联系英雄史诗般的作品给学生介绍。然后再给他们总结这首诗可以看透杜甫。披情入理,以诗见人。
第四步朗读共鸣。诗是语言的音乐,音乐是诗的语言,惟有其吟诵才能感受诗歌之美,惟有其理解了诗歌之旋律才能体会到音乐之神韵。也许小孩子读诗先感性后理性,那么高中学生学诗先理性后感性未必不是一种好方法。至于读诗配不配音乐都不重要。
可以想见,这样教学仍然是遗憾的诗歌教学,但是是我现在最好的设想。
不揣冒昧,上书浅见。
教师评语:
诗歌可谓中华文化之瑰宝,需要我们好好传承。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步入诗的意境,感知诗的韵律,发现其无尽之美,进而汲取文学营养,提高审美情趣,得到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教然后知困,困然后反思,反思然后有飞跃。深有同感!佩服。
评定等级:优秀 郭静已在2011-11-13 12:06:33推荐!
【遗憾的诗歌教学】相关文章:
遗憾的作文08-03
遗憾的说说05-21
遗憾的句子05-01
遗憾的句子03-13
遗憾的作文03-18
遗憾的作文05-07
遗憾 作文05-12
诗歌大树妈妈教学反思10-10
品味遗憾的作文08-01
[热]遗憾的作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