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身份教育’

时间:2023-04-27 14:23:02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打破‘身份教育’

  ——大学生就业困境与高考制度改革

打破‘身份教育’

  (2009年7月4日在“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的演讲)

  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打破‘身份教育’——大学生就业困境与高考制度改革”,主要想谈谈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原因、高考制度与受教育者的选择权问题,并与大家一起探讨如果走出当前的就业与教育困境。

  一、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教育原因

  1、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4月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一季度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公布了一个比较模糊的数据,说大学生的就业与去年同等时间段的就业率基本持平,保持在二三成之间。而那个时候,一些地方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的数据,实际上比去年同期低50%,到3月底为止只有百分之十几。上一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再次公布最新大学生就业数据,比上一次具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45%,较去年同期下降三个百分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表示,虽然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各项政策措施力度大于往年,将有力保障就业率在7月达到70%以上,在年底达到88%,与往年持平。

  不容否认,国家有关部门和高校确实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花了大力气,而上述数字,也似乎可以让大家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今年大学生的就业难,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基本解决了。可是,武汉雅思突破班,上述数字,与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就业现实,却有出入——从媒体的报道、学生的讲述中,我们得知,一些招聘会,会场只能容纳一万人,但是却涌入了两三万人,在一些民工专场招聘会上,也有不少大学生、研究生的身影。而对数字本身进行分析,也颇令人惊奇。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数据,在3、4月两个月之间,大学生的签约率比一季度增加一倍,而按预测,在未来的6月,还要解决25%的大学生就业;根据一些地方的数据,在一季度尚只有10%多一点,而现在宣布已经达到60%。我觉得简直是飞速发展,比70码还快。

  今年大学生的就业与往年有一些不同,据我了解,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从去年10月份就已经知道面临金融危机,因此调整了自己的就业期望,于是只要有一个相对合适的机会到身边,就马上抓住,不再挑挑拣拣。也就是说,以前一些大学生会选择边找边观望,拖到4月份、5月份签就业协议,而现在,这些提前到3月份了,如果说1月份、2月份、3月份的就业率只有两三成,那么很难在6月份突然变成60%、70%,即便各个部门动足脑筋,扩大社会需求。要知道,对应于611万学生,10%的就业率,是60万个社会岗位。

  2、大学应对就业难的措施

  当然,我们特别期望确实有这么多岗位,让大学生们找到了工作。这里暂且不去分析社会所提供的大学生就业岗位情况,而来看看大学是怎样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

  其实,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今年开始的,从2002年开始,大学生就业难就进入公众视野,因为这是1999年扩招大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当年的大学毕业生数一下子比前一年增加30万,从115万扩大到145万。当年就有人士建议高校应关注大学生就业难,调整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但很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教育部门和学校仍旧不承认扩招与就业难有某种关系。诚然,截止2007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23%,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般为60%多。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确实不高,大学生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仍很低。但是,扩招的问题,从来不单是数量问题,而是教育质量问题和教育结构问题,在教育质量和结构上,高校存在严重的问题。

  本来,按照社会需求与大学培养的关系,面对大学生就业难,大学应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但是,我们却发现,近年来高校所做的积极的调整却不多。大学应对学生就业难,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

  (1)“造”数字——通过各种手法编造就业率数据

  现在有不少媒体喜欢用就业率来评价学生的就业形势,但是就业率的统计实际上很不科学、很不客观。就业率是学校自己统计,然后上报给当地教育部门的,我知道,有的学校就是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先打探其他学校的就业率是多少,如果媒体报道是95%,我们就报95.4%吧,可能这个数据还不好,可以报95.42%,这样更精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编造数据是非常糟糕的。除了这种毫无依据的编造外,近年来一些学校公布的数据,基本上还是有一些“依据”的,就是发动学生做大量为数据提供依据的工作,因为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学校是怎么造数据的,因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强调签约就业率,而不单强调就业率——在大学的就业率统计中,包括签约就业(学生有就业协议书),还包括升学、出国(以及有出国打算)、自主创业、隐性就业、灵活就业等,现在学生开网店,也被认定为就业。政府部门为了防止学校做假,强调签约就业率。针对政府部门这一新要求,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一定要拿就业协议书来换毕业证书,如果不给就业协议书,就不给毕业证书,于是学生为了拿到毕业证,就开始想办法找公司,说我不来就业,你给我一个合同行不行。还有的学校主动出击,联系一些用人单位,请他们帮学校接纳学生,签就业协议,学生试用三个月之后你觉得不合格可以退出来,这个时候,学生与学校已经没有关系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光鲜的数据,而没有看到数据背后严重的问题,有的地方宣布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但是这背后的问题可能被被掩盖了,变成了不少学生其实是没有就业的。这些问题如果长期累积,会产生严重的恶果。

  (2)“压”指标——将学生就业与老师薪资、晋升挂钩,每人摊派解决学生就业

  学校所做的第二方面工作,就是围绕高就业率,给老师压指标,将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与老师的工资、晋升挂钩。今年就有几所大学,推出这种“创新”做法,比如某大学在软件学院等三个学院里,实行将研究生的就业和导师下一年的招生指标挂钩的做法,导师为了自己下一年能够招生,因此主动出击找关系给自己的学生找工作。如果这种方式能够行得通,可以预计,将会出现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情况,就是有可能这个导师会招一个企业家,招进来之后,告诉企业家今后为学弟学妹解决就业,这样各得其所,教育“空心化”的恶性循环也由此形成,不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是以就业为导向。

  (3)“做”动员——动员学生做普通劳动者、到基层

  第三方面,目前政府部门与学校在做大量的动员,动员学生转变观念去基层、去农村、到中西部。但是实际上,有关数据显示,现在中西部地区几乎任何一个基层岗位(比如农村教师特岗、村官),基本上有十个大学生去抢,大学生们并不是不愿意去基层,而是基层没有那么多的岗位,以及基层工作缺乏远景规划。只要基层有一个岗位出现,打破脑袋都会挤进去,学校还动员什么呢?说大学生就业观念有问题,不愿意去基层,这种情况可能在一些地方的高校存在,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不存在。我国东部地区、发达地区的高校,985高校的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就业观念问题,不愿意离开大城市到小地方,但是中西部高校学生就业观念方面的问题较少。只以发达地区的学生就业观念去看全国的情况,并要求各地采取一样的就业措施,这显然是失误的。

  (4)“改”定位——所有大学完全以就业为导向

  第四,面对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也意识到要调整定位,但是,不少学校调整定位,并不是积极的调整,而是反向调整。现在很多高校都叫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总体而言,高校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也可称为研究型大学),实行通识教育;二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也可称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今后主要是从事应用型岗位;第三类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即高职高专,主要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显然不能以就业为导向。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四年本科变成了三年,最后一年是就业年,在有的大学里,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就逃课到校外去实习、打工,美其名曰积累社会经验。高职高专也从三年变成了两年,而且被他们认为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让学生在外面找工作,自己找单位实习——这与德国的“二元制”模式完全不同,二元制绝对不是让学生“放养”一年,自谋生路——据说既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又可以节省学校一年的培养成本,对学校来说是最经济、最节约、最可持续的方式。高职高专三年变两年、大学本科四年变成三年,如此培养的学生缺乏长远发展的后劲,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工难并存的一大原因。

  为什么学校用上述方式来应对就业难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大学没有真正的竞争,没有面临真正的挑战。真实就业情况再差,学生培养质量再低,并不直接影响其生存。我国大学的教育,本质上说是一种“身份教育”,它回报给学生的是一种身份。扩招带来的严重问题,就是培养了很多具有大学生身份的人,但却没有大学生应有的质量。而我国社会无处不在的学历情结,恰恰又给“身份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教育部门对高校的要求

  (1)就业率定生死

  对于高校的办学,教育部门有一个规定,是直接与就业相关的,即某一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低于30%,将停止招生或减招。对于这一规定,舆论有不同意见,一方面是因为,一刀切用就业率来评价所有学校、所有专业显然是不合适的,学校类别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就业率来评价一个专业存在的价值;更重要的则是,政府部门以30%为“限”,那么,几乎没有学校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前面所说的就业率造假方式,与这一规定不无关系。专业停招和减招,直接关系到不少人的饭碗,为了饭碗,他们能不拼命造假么?

  (2)本科教育评估

  教育部门对高校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意图是好的,希望能够通过评估促进建设,提高大学办学的质量,但是这种由行政部门组织,采取单一的、统一的指标,来要求每一个学校,非但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导致了广泛的形式主义与弄虚作假,严重伤害教育。去年,6名大学校长和一位女秘书合影的事件,广受关注,6位大学领导站在旁边,女秘书站在中间,令大学的尊严蒙羞,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女秘书代表着评估组,代表着权力,而且在评估中,秘书往往是很管用的,她要负责报告起草,可以通风报信传递专家信息。在有的学校,为迎接评估,内部设立很多组,除了公开的各个机构外,还有一些不能公开的,比如,情报组,负责及时汇报专家评估信息;答题组,负责在各个被专家抽查的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随即调查组,负责在校园游走,装着十分随机的样子回答专家的抽样问卷……与其说是评估,不如是一场表演。

  4、无法撼动的学校“江湖地位”

  难为了行政部门。为什么他们的努力,没有让大学引起对教育质量的重视呢?问题正出在由行政部门所制订的规则。我为什么说今天的大学教育是“身份教育”?就是因为学校是有“身份”的,他们的身份靠政府部门授予、靠政府部门确定的。仅从招生看,招生时有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高职高专批,这是谁决定的呢?是由学校的教育质量确定的吗?人们经常指责高职高专办学质量不高,只能招收到差的学生,可是,高职高专的录取,是必须在本科结束之后才进行。在有的地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安排在零志愿录取,优秀的学生不被他们“掐尖”才怪。这种录取规则,引导很多学校不是去考虑提高教育质量,而是努力做公关,希望把录取批次从二本搞到一本等等,还会用来宣传:今年本校整体在二本招生,今年本校整体在一本招生,以此表示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社会什么时候认同了?另外,现在的公办大学是有行政级别的,从副部级到正厅级、副厅级等等,民办学校没有级别。开会时,副部级的校领导端坐前排甚至主席台,而没有级别的民办学校,会有时也轮不到通知,参加会议往往安排在角落里,没有发言权。录取的先后、级别的高低、在教育中的地位,这些不是平等竞争的结果,更加重不平等的竞争。也可以说,如果从就业视角来看大学的办学,我们发现这样的事实:学校可以不顾就业压力、教育质量,因为他们有制度赋予的江湖地位,有象征地位的等级、有难以撼动的身份。

  二、大学生就业难为何难以引起社会看淡高考?

  1、高考降温了吗?

  今年高考中,有一个话题是高考降温了。其依据是去年高考的人数是1050万,今年的高考人数是1020万,高考报名数减少了30万。从数字上看,似乎降温了,但是简单从数字变化就得到降温,这样的判断太武断了,我们一定要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数减少。

  首先的一个原因其实是生源的减少,今年高中应届毕业生是834万,去年是849万,减少了15万。其次,是复读生的数量减少,为什么减少呢?是因为今年有11个省市实行新课改高考,因此一些学生去年没有选择复读。2007年的复读生规模为289万,今年复读生规模为270万。

  大家还关注弃考的数据,今年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弃考,武汉雅思保分班,但一个事实是,实际上2007年起,弃考就很严重,当年弃考学生是67万,而弃考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

  2、为何高考难降温?

  高考并没有随着就业难降温,这倒是一件奇怪的事。虽然说教育具有反经济周期作用,但是,大学生就业难对学生选择高等教育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道理很简单,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读了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那就不选择上大学了。国外也有这样的情况,不选择上大学,而是去接受职业培训,或者直接找工作,几年之后再上大学。但是,即便今天大学生就业非常困难,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还是一门心思选择高考这条道路,这反而是奇怪的事,而原因是:高考独尊。

  其实,普通高等教育只是教育中的一个选择,高等教育应该有多种选择,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电视大学、社区学院等,都是高等教育的丰富组成。高中毕业可以进入普通高校,也可以进入社区学院;可以选择高考,也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两年之后再来读书,这应该是受教育者的正常选择。但是,现在似乎只有选择高考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政府也鼓励大家这样。当我们发现高考成为“独木桥“时,我们告诉大家一定不要以大学作为唯一的成才途径,而当学生不选择上大学时,大家又惊呼:为什么这样?

  原因在于,教育本身存在着身份的界限。现在不管是教育部门,还是高校,以及社会用人单位,都是把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分门别类: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比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高人一等“,计划内招生培养的学生比计划外自学考试的学生“高人一等”,甚至有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明确提出不招自考学历学生。完全按照学生所在的教育品种、教育的种类,以及学生所在学校的层次来确定这个学生的质量,确定这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完全忽视了教育应针对人本身,而不是看外在的教育身份、学校身份。

  我曾经与一家著名的日本企业总裁对话,针对日本国内的名校情结,这家公司曾经在招聘新员工时做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就是把所有学生投来的应聘资料上的学生身份信息(包括学生姓名、所在学校、家庭等)全部覆盖掉,只给学生一个号码,让学生拿着这个号码去与招聘官员面对面沟通,招聘官员根本不知道他来自什么学校,就是看应聘者本身。这样的招聘,一下子吸引了超过以往十倍的应聘者,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有机会了,但实际上,最后的招聘结果发现,把盖子揭开,来自名校的学生还是居多,但是本着公平公正的立场,这种招聘完全打破了身份的界限,不是以身份为主,而是看你这个人本身。

  3、 高考改变命运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高考被赋予了“改变命运”的功能。其实我国的高考改革和国外的高考改革相比,难不在于设计高考改革方案,而是高考所承担的功能很不一致,我国的高考承担了诸多非教育功能。不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还进行初步的社会分工,更关系到户籍、社会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农村孩子只有通过高考才能获得城市户籍,享受基本社会保障;一个普通公民要获得更好的社会保障,就需经过高考的门槛,在就业中寻找一个收入待遇高的行业。社会赋予高考教育之外的功能,使高考的改革难以简单地按照教育本身的规律来进行。

  4、升学教育模式和学历就业模式

  高考改变命运的功能,加上目前的考试制度,使基础教育普遍采取升学教育模式。包括我国农村教育,也是如此。而具体到就业,与高考制度相对应,形成了环环相扣的计划体制。1993年大学生毕业就业实行自主择业,但真正自由的双向选择并没有建立,为了使高学历学生进入“好”的单位,人事部门制订了以学历为标准的人才评价标准,评价当年招聘是否成功,使用的是招收了多少博士生、多少硕士生、多少本科生,其中博士生占多少比例、硕士生占多少比例,今年研究生的比例比去年高出25%,等等评价指标。在这样的指标体下,招聘无疑看重学历。

  据我所知,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用人单位,基本上不用学历来评价学生,而是在相同的学历下,更愿意要低学历的学生,如果一名硕士生和一名本科生一起来应聘,考察发现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能力一样,大多会选择本科生,因为首先他的用人成本比较低(本科的起薪要低一些),而且,硕士生和本科生一样的水平,说明本科生有更好的发展潜力。但是,我们的用人制度不一样,两个人一样的水平,一定会要硕士生,因为硕士生的比例可表明这次招聘的成功。另外,几乎所有地方引进人才,博士和硕士有希望解决户口,而本科生基本上没有希望。有的单位招聘下来发现,最适合的学生是一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不行,但是组织部门说,一定要博士生,否则这个本科生的人事关系很难办理。

  面对如此旺盛的社会学历需求,大学还担心自己的教育质量吗?大学所想的是怎样不断培养高学历的人,创造更多有学历身份的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100万,而且规模还在持续扩大,我们也不知道这个社会到底需要多少硕士,但是因为大家都想读硕士,因此学校就大量培养“硕士”。

  三、身份教育与竞技教育

  1、高考对人身份的“确定”

  我国的教育与用人制度,特别强调一个学生所具有的外在的教育身份,而这种身份确认,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也不能选择高考之外的道路。如果说高考考进了一般本科或者是高职高专,在一些学生看来,会成为一辈子的“耻辱”,在未来发展中受到这种“身份”的限制。现在很多学生没有办法真正理性地选择学校,理性告诉我们,在选择大学时不要看大学的“身份”,不要一味追求名校,更应该注重自己的个性、兴趣与学校的培养特色相吻合,而现在的专家建议,不是看吻合不吻合,先进入一所好大学再说。

  2、身份教育和竞技教育

  我们的教育,归纳起来,就是竞技教育和身份教育。这完全背离教育的本质。所谓身份教育,就是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起,就在强调学校和学生的身份了,从好的幼儿园到好的小学、好的初中、好的高中,然后是好的大学,进入好的学校就是一种身份。教育的基本价值应该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让大家有平等的意识,而不是从小就有一种身份优越感。之所以中小学不能有重点校、重点班,学校里不要评三好,其原因就是要给每个学生平等发展的环境,而不能生活在不平等的教育环境之中。虽然《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中小学取消重点班、取消重点校,但在很多地方重点校、重点班依旧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不愿意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公平,另外一方面是老百姓还有“名校”、“重点”情结,希望有一条道路让孩子从小就拥有非常好的身份,从而最终拥有某种特权。

  异化了的教育在升学模式下可能是成功的,学生可能进入好的大学,在现在的就业模式下也会找到好的工作,但是无法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人才,没有公民意识、平民情怀,没有社会责任感。近年来不少人指出一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还有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越来越低,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竞技教育和身份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人格教育,忽视了对这个学生本身的成长关注。

  3、过高的期望与读书无用

  身份教育,造成目前教育的尴尬处境。如前所述,大学生就业很难,但是学生还是拼命上大学,大学的培养质量很低,但是学生却没有其他更多可选择的渠道(选择留学的毕竟是少数)。现在的城市家庭,孩子两三岁左右,就开始犯愁送孩子上什么好的幼儿园。孩子两三岁之后,就被竞技教育、应试教育绑架了,一直到他18岁,16年的时间无法逃避。

  当教育具备转变人的身份这一重要功能,必然出现两方面问题。其一,社会对大学生的定义,仍旧是“精英”人才,应该从事所谓“精英”岗位,去年年底时,有几条新闻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有大学生应聘去当淘粪工、卖猪肉,有一位农村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娱乐城当搓澡工,非常生气,大骂孩子给自己丢脸。现在的社会观念,还不允许大学生做“低档”的工作,而这种观点的形成,与一直以来的身份教育有关。其二,在身份教育中,如果大学不能向社会输送大家所理解的社会精英,上大学不能获得身份的改变,很多人会对学校教育失望,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读书无用论”。学校其实就是一个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地方,与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无关,你要获得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是要通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社会上公平、平等的竞争,而不是说一旦进入某一所学校就天然拥有了某种身份优势。但是完全颠倒过来,导致一个问题,即如果教育已经无法改变一个人身份,那么意味着我就不要选择这种教育了——上完大学之后找不到一个好工作,那么就不要上大学了吧;那么读高中也没有意思了;读高中没有意义,那么干脆初中也不要读了。但是小学还是要上的,孩子13岁之前体力有限,识字有限,还不适合外出打工。所以,在我国农村地区,初一初二辍学率是最高的。我们可以从一些“正面”的新闻里,可到有关初中辍学的“负面”报道,报道说,今年政府采取措施帮助一些学生回到课堂,帮助了多少学生,实际上告诉我们当地至少有多少学生辍学。这种情况在农村里回潮,导致的问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但是基本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普及。

  四、解决就业难的教育途径:改革高考,打破身份教育

  通过对就业难、高考热,身份教育和竞技教育带来的各种弊端的分析,我认为高考改革是一个解决上述问题和弊端的途径。高考改革不是简单的考试内容改革和录取方式改革,而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最根本的就是保障学生选择教育的权利。

  1、受教育者的选择权

  赋予学生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权利,这是改革高考制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转变。如果这所大学的教育质量、教育服务不好,那么学生就不会选择你。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是在四天之内,一所大学全部招满,全中国1900所高校在两个月之内全部搞定招生,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招生成本,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配置到相关学校里去了。而这意味着学生对学校无法选择,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对学校和专业都不感兴趣。可不管满意不满意,适合不适合,只能陪着学校慢慢到老。现在转大学太难了,一个学生读到大学三年级,由于有多门课不及格,学校要他退学,这个学生面临的结局是,必须退到高三进行复读再考大学,这太荒谬了,他为什么不可以从这所大学退出来转到其他的学校读三年级呢?为什么不可以?我们现在不允许他转,是因为当初高考有录取分数、有招生计划限制。现在有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但学校还是不能转,理由是自主招生的学生没有高考成绩作参照,更不能转。

  学生在高考时可以选择学校,在大学教育时可以选择学校,这才有大学教育的自由竞争。我们的建议就是,受教育者可以拿到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选择学校。比如说拿到北大、清华、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等大学的通知书,根据学校录取的专业、提供的奖学金进行确认,这时是我选择学校,而不是学校选择我。如果大学都是录取达官贵人的子弟,可能他能再办五年就非常不错了。为什么大学的自主招生非常重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2、各类教育平等竞争

  改革一定要促进各类教育平等发展,不能是高考独尊,不能是普通高校独尊,应该是所有的教育公平竞争,所有的教育都是大家值得选择的教育,没有什么门户之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今天学生普遍选择高考,就是因为成才之路太窄,如果将路拓宽,很多问题可以解决。假如今后有自由转学制度,学校与学校之间可以转学,甚至职校的学生也可以转到普通高校,目前二本学校的学生也可以转到一本学校去,教育的通途才能打开。如果各类教育一直不平等的话,那么大家将一直追求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而与之对应的是用人制度的改革,要改变目前用学历高低、学校层次来选择人才这样一个过时、守旧、完全不科学的用人标准,只有改变用人标准,真正关注学生本人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促使教育的真正平等。

  3、用改革的实践来推进改革

  社会对高考制度改革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有一套高考制度,能一下子解决现在存在的所有问题,并以这样的标准来评价高考改革方案。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很多记者来采访我,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实行这样的制度,高考的竞争会降低吗?大家就不去争夺名校了吗?在任何国家,都会有名校竞争,关键在于竞争是否良性,是否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而不是相反。对于我国高考 相关的主题文章:

自从进了城市达人群 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权有势之人可以大胆的无顾忌的玩弄女 针对有200课时的学员

【打破‘身份教育’】相关文章:

打破早读的瓶颈10-19

打破常规作文07-07

打破砂锅歇后语07-11

玻璃打破以后作文11-09

打破常规作文[推荐]02-08

不!不要打破神秘作文11-19

身份的人作文12-13

网络身份:网络身份的五大要素03-23

[经典]打破常规作文9篇04-21

公开红颜身份的说说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