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教育模式

时间:2023-04-27 14:11:48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活中的教育模式

所谓“数学家”,就是掌握数学学识并不断从事数学研究活动的人。把学生培养成“生活中的数学家”,并不是让他们去研究什么高深的数学,搞什么重大的发现、发明与创造,而是让他们具备以下数学学习品质:

生活中的教育模式

1、对所处的现实生活与现实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2、独具数学“慧眼”,能敏锐洞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有强烈的数学意识,能尽量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4、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习惯;

5、对解决数学问题“上瘾”,并相信自己一定能解决;

6、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数学家”的教育,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数学教育”,是一种“双基+应用+创新”的教育,它将改变数学教材忽视数学的“来龙去脉”、“掐头去尾,专烧中段”的现象,更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现代教学思想。它不仅关注着学生数学知识的接受与累积,而且更关注着学生学习情感、态度、思维、意识(思想)的“积淀”。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数学,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这比单纯学习数学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因此,为了使学生把数学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数学训练和应付考试,作为教师必须引导他们走向生活,勇于实践,在生活实践中触摸感知,体验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建构起极富个性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与情感模式,为他们今后学习、成长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学中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面向生活,在“触摸”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就是要求教者注重教学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多实践,多操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在这里,我们强调“触摸”而不是仅仅是“掌握”,是因为“触摸”是尝试性的,非一次完成的,是允许失败的,它不十分强调标准答案和一次过关的。因此,在“触摸”中掌握知识,符合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是实实在在的“目中有人”的数学教育,也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

影片《一个都不能少》中有个师生为了筹集车票钱而计算需要搬多少块砖的场面,这是一个精彩的“在触摸中掌握知识”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考试得分;答案在讨论的结尾而不是事先有“标准答案”;讨论是尝试的过程,允许失误和不同意见;师生在平等探索,没有什么权威。由于整个讨论过程超越了“掌握知识”而升华为“学会生存”,于是所有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这就是“问题情境教学”的威力,这就是“触摸知识”教育的威力。虽然这位老师并不知道自己上了一节高明的课,是生活本身的逻辑指引了她。

(二)注重实践,在“应用”中体验魅力

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构成了学习活动的两大部分。让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走向实践,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就从原来的封闭格局,一下子走向广阔的大千世界。于是,他们可以寻找到课本中数学问题的原形,学会用数学观点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和非数学问题,使学习活动由原来被动接受成为积极的主动建构,从而学会建立数量和空间关系的模型,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只有在成功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他们才能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感受数学的力量与真正。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开放式问题情境”。由于开放型问题的解决,一般需要学生去观察、试验、分析、类比、归纳、猜测、猜想、综合、验证或证明,与生活问题解决与科研问题解决的具体情况十分相似,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无疑具有促进作用。

(三)引导探究,在“建构”中发展能力

数学建模是沟通数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数学模型的桥梁作用,引导学生“构建”自己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

数学建模,简单地说,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二是分析数学模型,求出数学解。三是把数学解应用到实际中去,检验和评价。在数学教学、学习过程中可以逐步启蒙、渗透建模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把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二是用普通语言表达数学的结果,即“双向翻译”能力。

【生活中的教育模式】相关文章:

生活中的美03-01

生活中的发现10-19

生活中的数学09-06

生活中的启示08-26

生活中的诗意02-24

生活中的作文01-09

生活中的经典句子10-11

生活中的数学10-20

生活中的美10-18

生活中的发现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