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洲随笔:教师角色转变系列3

时间:2023-05-01 19:41:59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洲随笔:教师角色转变系列(3)

金洲随笔:教师角色转变系列(3) 2007-02-04 19:26, 郑金洲, 1211 字, 0/107, 原创 | 引用 教师角色转变的第三个方面,是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转变为知识批判性分析者,将分析、评判、甄别、评论、批评当作对待知识的主要的形态。

由知识传授者转向知识批判性分析者

金洲随笔:教师角色转变系列(3)

郑金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师说》中的教师角色描绘,支配了教师行为壹千多年之久。好像,作为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传授知识,将自己“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获取的学识,传递给学生。传递活动结束了,教师的教学也就完成了。这一角色的确适合农业经济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因为在那样的场景中,知识的总量是有限的,一个人年龄越长,掌握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也就越有资格调教未成年人。年龄与知识成正比,与权威成正比。而从农业经济,历经工业经济,我们迎来的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总量的急剧扩张,知识的交换、沟通、创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知识经济年代,信息是弥散性的,每个人都可以占有大量的信息;信息是不确定的,总有一系列信息需要进一步进行探寻;信息是瞬息万变的,总难找到确定不移、恒定的事物。处此情景,教师如果还是一味传授知识,不仅传授知识本身已落伍,而且传授知识的资格权威也受到挑战,同时学生也难以在走上社会以后适应信息化时代变革的需求。

这里的批判性分析,是一个中性词,而不是贬义词。批判,有分析、甄别、评判、批评、评论的含义,郭沫若先生的《论十大批判书》中的“批判”就具有这样的意蕴。所谓的批判性分析者,就是要求教师能够不以知识权威、知识化身的角色出现,而是与学生一道,共同探究分析要学习的知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与先前的学习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何关联,与后续学习内容构成一种怎么的联系,该知识产生的背景以及发展走向,该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何联系,该知识如何为学生所探究,如此等等。不依循已有的认识,不固守自己的知识传授,将知识看作动态的存在,看作与学生有密切关联的事物,是体现批评性分析角色的基本要求。

批评性分析,无论对教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美国曾有学者分析,为什么美国学者有如此多的人获得诺贝尔奖,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美国雄厚的研究实力,研究经费充足,研究条件优越,研究团队成熟,可以吸引世界上最富有睿智的科学家到美国去做研究;二是从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分析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没有颠扑不灭的真理,没有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没有不可挑战的权威。美国的做法,并不见得完全适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但对学生来说,敢于质疑,用于挑战,乐于接受新事物,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尤为如此。

由知识传授向知识批判性分析,这一落差是较明显的。而对于这种角色变化,目前尚没有一幅清晰的画面。我们对于教师如何对知识进行追根溯源式的分析,如何以保持一定距离的姿态客观地评判知识,如何与学生一道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等,还不甚了了。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去探究,去思考,去提炼。

【金洲随笔:教师角色转变系列3】相关文章:

大学生角色转变的方法11-23

油污赔偿:货主角色悄然转变04-26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课堂角色转变刍议04-28

浅析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04-28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角色转变04-29

新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促进教师角色转变08-10

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04-30

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04-30

高职教师如何在教学改革中实现角色转变04-29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精选8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