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孩子雇凶杀亲人问题孩子还是问题家长
一个身高一米八三、体重二百多斤的高三男生,一个法官的儿子,竟然雇凶杀了亲爸和亲姐。深更半夜,是他亲手打开自家院门,将凶犯领到他爸卧室门口。姐姐至死还想着要保护他,把他反锁在屋内。被逮审训时,他竟然能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这起命案,让人心里跟地震了一样:这也太有悖人伦、有违常理,不可思议!
大连市妇联婚姻家庭指导站,最近3年,曾接待过500多个家庭,为其做心理咨询辅导和家庭指导。雨杉是这个指导站的主任,聊起雇凶杀父这起案子,她也挺有感触。
“虽然这是极端案例,但这是一个家庭影响的结果。现在,不少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她的另一个观点,让我有些意外:“孩子的问题,归根结蒂是家长的问题。”当一个孩子出现问题了,并不单纯是这个孩子的事,在孩子背后,肯定有个问题家庭。
“现在,好些家长有意或无意中,把自己小时候没满足的需求、没实现的愿望,披着‘爱’的外衣,强加给孩子,让他们替自己达成。这不仅伤害了孩子,自己也伤痕累累,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不是“女儿杀了母亲”,而是“考生杀了家长”,这娘俩关系变了
黄倩是大连婚姻家庭指导站的一名志愿者。有天,一个同学跑来找她。
“你看报纸没?一个女儿把她妈妈杀了。这小丫头,也太狠了!”同学愤愤不平。
原来,一个上高二的女生,因为考了第二名,回家知道得挨她妈打,在妈还没动手时,先去厨房,操了把菜刀把妈砍死了。报上说,她妈只准她考第一,考第二就打,而且往死里打。
“你是心理咨询师,你给说说这事。”
黄倩说:“应该把标题改了,不是《女儿杀了母亲》,而是《考生杀了家长》。”她又解释说,这娘俩关系变了,如果角色单纯是女儿和母亲,不会这样,一个是身上掉下的肉,一个是养育之恩的妈妈,怎么可能发生杀戮?但家长,是一家之长,有要求有标准,而且有暴力作为家法,女儿成了规则之下的考生。
同学还是不解地问:“再怎么着,那也是她妈呀!她把你养大,给你吃,给你穿,供你念书,她不希望孩子好吗?”
“但是,当执行家法时,被打的孩子感受不到这些了。这就好比奴隶,受不了暴力,要以暴制暴,反抗奴隶主。”黄倩说。同学这才点了点头。
送走同学后,这件事还在黄倩脑子里挥之不去。她说自己又想起了童年的经历。
从小,她妈因为工作忙,把黄倩放到姥姥家,后来又有了妹妹,更没空管她。姥姥带她到6岁就去世了,姥爷接着带。直到14岁那年,她的老姨结婚,舅舅把姥爷接走。
“因为从小没在妈妈身边,我和妈妈一点儿不亲。小时候,我曾跟别人说过:我只要有姥爷、老姨就行了,没妈也成。”
黄倩也是一个经常考第一的孩子,妈妈要求极严,虽然在生活中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对于作为女孩子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学习等就特别严格。“妈妈对我太严厉,我怕她。虽说从来不用打,但她一个眼神,我就相当紧张了。以至于,只要她站在我旁边,我就不会思考。”
“好在那时,我有个避风港——与我家隔着一条街的姥姥家。姥爷被接走的第二天,我忘了,依旧往他家走,快走到时,突然想起来。当时的我,泪如泉涌,感到特别无助。”
高中时,黄倩说她已记不得妈对她的好,考大学主要是为妈考,其次是想离开这个家。因为压力大,高考考得不好,只上了一所普通的师范学院。再后来工作了,妈妈安排的,黄倩终于离开了家。
过了“该结婚”的年龄,她成了大龄剩女,因为恐惧婚姻。
一次,和单位的同事们一起吃饭,大家聊到结婚的事,黄倩说将来结婚,不要孩子,因为不知道如何给一个孩子幸福。一个男同事听了,一下子站起来,要和她喝一杯,说想法跟他一样。从那天起,他开始追求黄倩,很执着。到了30岁,黄倩就和他结婚了。为结婚而结的婚,可想而知,婚姻失败了。
后来,单位解体,黄倩去了一家私立学校,做行政工作。在那儿的她如鱼得水。“这个工作太适合我了,我干得很好。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找到童年的自己,很多孩子都有和我一样的成长经历。”
但是,学校中发生的一起,改变了黄倩后来的人生:一个12岁的男孩,因为妈妈管教太严厉,自缢了。这事强烈地刺激了黄倩。思考一年后,她选择了辞职,开始学心理学。
这回,黄倩没和父母商量,第一次做了自己的主。回到父母家,听到这个消息后,连一向不管事的父亲也发火了,但黄倩没生他的气。母亲就不用说了,大怒。
她妈说:“你婚姻失败,还辞了工作,你想咋地?”一直是个乖乖女的黄倩,在外面有什么不顺,都不和妈讲,包括失败婚姻中的磕磕绊绊,但这一次,她也怒了。
“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我从小,很少和你在一起,在一起时,你就批评我,你总能找出我的毛病,鸡蛋里挑骨头。你让我没安全感,不自信。我的童年很痛苦,做的一切都为了让你满意。我不知怎样给一个孩子幸福,所以我的婚姻注定了会失败。我就是为了让其他的孩子不跟我一样,才辞职,去做心理咨询师,好让父母们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第一次被女儿这样冲撞,当妈的蒙了,愣了一下,说:“你好的地方还用说吗?不好的地方,当妈的不说谁说,我要不说你,你能那么优秀吗?”
“这是她第一次这样肯定我。我有些意外,也愣了一下。战争结束了。”
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黄倩记牢了一句话:童年决定一生。
在心底,那个让她产生不安全感的根,被找到了
还在大学教书的雨杉,一次收学生作业,有个女生画的画是这样的:一个女孩背对着大门,往学校里走;不远处,有个卖雪糕的老太太。雨杉了解到女生的身世,从小是个留守儿童,还没记事,父母就外出打工,她跟爷爷奶奶长大。
“你看吧,背对着学校,都没给正脸,对自己不认可嘛。”问为什么会画卖雪糕的老太太呢?女孩说,有一天,她买雪糕,老太太打开包装递过来时,她一摸口袋,才发现自己钱不够,她想道歉,不要了,但老太太还是把雪糕送给了她。
“我听了,觉得太可怜了。这就是她得到的爱。”雨杉发现,这个女生特别内向,平时在教室里从来听不到她的动静,跟不存在一样。
“老师,我特别不喜欢过节假日。”女孩告诉雨杉。
“为什么?”
“我不知道该去哪。”
“回爷爷奶奶那儿呵。”
“那不是我的家。”
“那就去看你爸妈呗。”
“不爱去,去了不知跟他们说什么。”
女孩跟父母间的联系,是一张银行卡,时间到了,看看打钱了没有。从小,她没体验到父爱、母爱,没有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爸妈对她来说,只是名义上的父母,情感世界里的陌生人。
聊起那个弑父的男孩,雨杉认为:他的典型特点是童年因为超生等原因,被东扔一家、西扔一家,不是在爸妈身边长大,跟家人没有建立情感连接,潜意识里他们不是一家人。
“不能被父母、家庭甚至社会接受,会让小孩感觉不到安全和被接纳,更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跟家人没有正性情感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积累对别人、特别是家人的怨恨。所以,在某种特定外在情境下,杀人就绝非偶然了。”
“一个健全的人格,与家庭、特别是母亲的爱,有极大的关系。父母的爱会让一个孩子感到安全、温暖,被接纳、被认可,感受到正能量,这是日后,孩子在人际关系里建立自信、融洽关系、激发潜能等的最好心理基础。”
但好多父母自己,从小就是在不健全的爱的环境中长大。大了,也没人教他们如何做个好父母。所以,他们会习惯性地、不由自主地伤害孩子,自己还浑然不觉。
比如说,母亲怀孕时的消极态度,为了某种原因想打掉孩子、妊娠期间遇到某种刺激引起不良的情绪反映等等,都是日后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这种先天不足,需要后天长时期的修复。采访中,雨杉现身说法,讲了自己的心灵成长故事。
小时候,她特别没有自信,敏感多疑,总觉得自己不够可爱,话很少,怕说多了别人取笑,还特怕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家里。从小她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烦死人了,走哪儿跟哪儿。”
按理说,她不该有安全感的缺失问题,因为她是在家人爱的包围中长大的。后来,学了深度心理学的理论后,才让她明白:这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自卑感,源自她胚胎时期的“记忆”。
雨杉出生在上世纪的饥荒年代,妈妈几个月没有生理周期,以为是饿的原因。五个多月后有了胎动,才知又怀上老四。“前五个月,我是被忽略的。那会儿,我俩哥一姐都吃不饱,饿得哇哇哭。妈知道又怀上了,想过很多办法,不想要我,要致我于死地呵。”
尽管出生后,家人对她很是宠爱,但胚胎的记忆,成了她不安全感形成的根源。“导致我不自信、自尊心太强、总想得到别人认可。潜意识里,老害怕自己不够好,妈妈会不要我。这种感受,如影随形,伴随我很多年,影响了我的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建立。”
读书时,她专注力不够,上课经常走神,跟别人沟通时,也像心不在焉。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无意的话,都会让她难受半天。到谈情说爱的年龄时,只要有人喜欢自己,她就挺满足了。有了孩子后,又常对孩子无缘无故地发火。
“比如,一点小错事,我就会歇斯底里,突然‘嗷——’一嗓子,儿子正玩着,吓得一哆嗦,呆呆地看着我。老公要是回家晚了,唉哟,我那个琢磨呵。别人说不得我一点不好。说了,我总会找个机会反击。还是自信心不够,没安全感闹的。”
雨杉的本科和硕士都是心理学专业,现在是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常去外地开讲座。大伙一起吃饭时,她总爱给人端茶倒水。别人说她:你不摆点专家、大教授的架子,也就算了,起码你也是宾客,张罗啥?
“我自己也明白,但控制不住。你瞅吧,坐不上一会儿,又起来了。为什么?讨好呗!用照顾别人来讨好,还不是安全感闹的呗!”她说。这种不自信或自卑感,同时也让她从小乖得很,眼里有活,以把活干好来讨得爸妈的认可和表扬。
后来,母亲被诊断出癌症,雨杉每天早、中、晚三次跑医院。其实,她妈住院既不用她送饭,也不需要她去护理,但是她必须去,哪怕去了,只在妈妈面前站上十几分钟就走人。
“别人说我妈,你这个老闺女,真孝顺呵!事后反省,其实,我所有的行为,都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看上去我是关心妈,其实是离不开妈,怕她真的离开我走了,那样,就是她真的不要我了。我去医院,就是为看妈一眼,确认她还在那里,我就踏实,感到安全了。”
母亲弥留之际,雨杉特别想对她说的一句话是:“妈妈,我爱你!”但她不善于、也从未有说这句话的习惯,所以,最终也没说出口,因此形成了很大的心结。
有一次,上催眠课时,雨杉突然顿悟:自己心里真正需要的,不是让妈听到这句话,而是希望妈回应她:孩子,我爱你!“是我心理上需要得到妈妈的认可,这不是我妈的需要,而是我的需要。”
催眠课上,虽然她再也无法听到母亲的声音,但记忆如影像,在她脑子里一一呈现:妈妈在给她梳头,端上热乎乎的饭菜,她躺在妈妈的腿上……她又重新体验着母亲的爱。慢慢地,她的眼角流出泪水。
她在心里说道:“妈妈,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很爱我。现在,就是在地下,你还在用你的爱,一直陪伴着我。”
在心底,那个让她产生不安全感的根,被找到了。明白了,也就解脱了。清楚了,也就释怀了。“母亲对一个孩子的认可,特别重要。她的包容、慈爱,给予的安全感,是一个孩子自信心的源头。”
喜欢和爱不是一回事,爱的那种深刻情感体验,他没尝过,不懂
沈润以前是个妇产科医生,她在临床中发现,好多病人来了,说自个儿这痛那痛的,可咋检查也查不出问题。“看表情,又不像是装的,确实难受,气色也不好。人常来,那就聊天呗,聊来聊去,反而把病给治好了。咦——我就纳了闷:怎么说话比药还管用?”后来,她转向心理学,退休了,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也到“家庭指导站”做志愿者。
学心理学时,沈润曾读过一个外国老太太写的书——《儿童的利益》。作者早年是个儿科护士,她说0~3岁的婴幼儿,其实啥都懂,是有记忆的。作者的一个重要主张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有父母足够的陪伴。
0~3岁前,孩子刚从子宫里脱离,但跟母亲的连接不能断。为啥要左侧抱孩子,就是让孩子能听到妈妈的心跳,能有像在子宫里那种母子一体的感觉。这时,是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关键期。
“孩子的身体是有记忆的。比如有的妈妈,因为生了女孩,受了很多气,不知不觉中,她会把气传递给孩子。当一个母亲生气时,她的乳汁是酸的,孩子尝不到甘甜的滋味,会很难受,但她必须咽下去,否则活不了。”沈润说。
有个奶奶跑到指导站告状,说儿媳妇“不奶孩子”。她家儿媳学历高,看书上说,乳头容易产生细菌,所以从不让孩子直接吮奶,全使挤奶器。儿媳本来奶水很足,挤来挤去,挤出了乳腺炎。
“小婴儿能含着母亲的乳头,听着妈妈的心跳,闻着妈妈的气息,那种心贴心的肌肤之亲,被温暖包裹着的爱抚,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建立起母子情感连接。现在的家长,光知道喂母乳、进口奶粉好,却不知道给足了母爱,对孩子更重要。”
等孩子长到18个月以后,知道吃的大姆指是自己的,妈妈之外还有爸爸,开始看世界了,他与母亲是渐行渐远的分离过程。
这种分离,是渐进、缓慢的,如果硬性分离,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焦虑。人在发育过程中,假如在不恰当的时候,让他面临无力承受的、特别是与情感有关的问题时,心理发育受阻,就会形成心结,造成心理问题。
“在孩子心里,最大的恐惧是被遗弃。”沈润强调说。
“你看小孩,玩着玩着,回头一看,妈还在那里,他就会又跑去玩了。要是回头一看妈不在,肯定会哭。有些家长,孩子一哭闹,就吓孩子:再闹,妈妈不要你了!这话对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就好像成年人,两口子一吵架,就喊离婚一个样。”
现在,“姑娘生,姥姥带,爷爷奶奶来欣赏”,隔辈带孩子现象很普遍。“大人们说,姥姥、奶奶也是亲人呵,谁带孩子都一样,还能对孩子不好吗?孩子可不这么认为,他要的是妈。小孩不懂事,他会认为是妈妈不要他了,是自己不可爱。人生一开头,就先把自己否定掉了。”
沈润又解释道:从小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长大的孩子,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回到父母身边后,始终和爸妈不亲,跟家人不和,情感疏离,对爸妈防御、抗拒。爸爸、妈妈的情感,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
“无论是实际的遗弃,还是心理上的疏远,都为幼小心灵的成长,埋下了定时炸弹。那个弑父弑姐的孩子,就是从小跟父母没有建立起情感连接,没有被人无条件地呵护过,被丢来丢去的,他不认为自己重要,也不认为别人重要,人生就这么一回事。虽然事后,他也说后悔,自己挺喜欢老爸和姐姐的,但喜欢和爱不是一回事,爱的那种深刻情感体验,他没尝过,不懂。”
“假如没有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所做出的一切,他都不会接受,会造成逆反。”
都为你们活,还活不活他自己?做父母的,你是真爱孩子,还是爱你自己?
这天,一个母亲来“家庭指导站”,说儿子让她受不了。
平时,娘俩关系还行,没啥大的冲突。妈妈事无巨细,对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儿子考上了浙江的一所名牌大学,行李收拾妥当后,平时不吭不哈的儿子,突然口气强硬地说:不准到学校送我!只能送到机场。上飞机前,儿子又对妈说:不许给我打电话,有事我会给你们打。
当妈的哪能甘心,还想着查岗、遥控,不停地发短信,上QQ,儿子不理她。又过一阵子,儿子打了个公用电话,说手机丢了,干脆不联系了。冬天,南方没暖气,妈怕儿子冻着,颠颠地跑去寄了棉被和羽绒服。但没隔多久,包裹又原封不动地寄了回来。
“我最受不了的是,我不知道他现在都干嘛!”一直被自己掌控在手心里的儿子,完全失控了,这让这位母亲很失落。雨杉给了她很多指导,母子关系才得以缓和。
沈润刚接了一个个案,妈妈抱怨孩子,在家老是关门,啥也不跟她说。“你看,我还是个优秀教师呢,说人家孩子头头是道,回家对自己孩子,就不好使。”
快人快语的沈润,也没客气:“医生也一样,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在家里,孩子要的不是模范教师,要的是妈。他在学校,天天面对老师的叨叨,都烦死了。家里还有个老师,训这训那,他还喘不喘气,还活不活?都高中生了,你还像对三岁小孩那样,吃也管,拉也管,学习也管,啥都管,能不烦吗?你得承认,孩子到青春期,成人了,是独立的个体。”
有媒体调查说,现如今,很多家长是通过微博、微信来了解自家孩子的。有五成学生,会在网上与父母“躲猫猫”。豆瓣网上有个讨论小组,名字竟然叫“父母皆祸害”。其中的网友多为80后,他们最不能忍受的父母行为有:不鼓励,常打击、贬低、嘲讽子女;常拿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家孩子;永远把子女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认为自己总是对的。
“不尊重孩子的感受,这是眼下好多家长的通病。”沈润认为。
“你看80后,独生子女,从小到大一路都是学习。考上父母期望的大学,毕业了,又面临房子、就业、工作、社会等压力。还没喘口气,爹妈开始催婚、逼婚了。而且,不少80后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体还倍儿棒,坐家里,急吼吼地等着抱重孙。”
“都为你们活,还活不活他自己?有时间干他喜欢的事吗?能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吗?什么梦想呵,看世界呵,还有那个精力和闲心吗?埋怨80后老气横秋,能不老吗?”
“做父母的,你是真爱孩子,还是爱你自己?当你让孩子干这干那时,先不妨问问:这是我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沈润噼里啪啦地说道。
一对儿80后男女,来找沈润咨询。男的今年31岁,想跟同来的女孩结婚,但他妈死活瞧不上。第一次去他家,女孩给他妈买了一大包好吃的。一进门,他妈就指着他说:你真行,这种女人你也要,看她以后怎么败家吧!
男孩的妈妈是单亲母亲,自己的情感生活是空白,把儿子既当孩子养,又当老公待的。“现在,儿子找了个对象,家里又来了一个女的,等于多个小三嘛。”
沈润问女孩:要是跟这个婆婆一起过,你行不行?
女孩马上回答:“我坚决无法忍受!”
接着,她又问男孩:你是要妈,还是要老婆?
男孩说俩都要。“我妈太不容易,我不能扔。我都这么大了,也该结婚了。”
“那不行,你既不能娶俩媳妇,也不能伺候俩娘。你得想清楚,结婚到底跟谁过。你跟问题不解决,日后跟你媳妇,也会充满矛盾。”沈润提议,让男孩回家把妈叫过来,一块儿做咨询。
男孩回去,怯怯地请妈。他妈一听就火了:我又没病,去那儿干嘛!
沈润认为,人的成长,大致是依恋母亲——自我独立——成功分离的过程。这个男孩,跟妈还没形成分离,没完成独立,很难与另一个女人,建立起有质量的亲密关系。当妈的则要明白,尽管自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要接受它。儿子有属于他自己的生活,需要建立新的亲密关系,走他的人生之路。你遥遥地看着,当他需要你时,上前;当他不需要你时,原地待着,过好自己的日子。
“好多家长说自己是牵挂孩子。我说,你把‘牵’字拆开了写,看看是什么?上边一个‘大’,下边一个‘牢’嘛。你牵挂谁,谁就难受。首先,我的地位比你高,要呵护你;其次,我不信任你,你啥也做不了。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啥都做不好时,他会有自信心吗?他会长大吗?他有动力,创造自己的未来吗?”
一旦走出这种起副作用的“牵挂”怪圈,很多问题其实也就解决了。黄倩在分享体验时,这样写道:
“看着不和谐的家庭变得和睦,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重要的是,通过个人成长,我和母亲的关系转变了,我感受到了她对我的爱,虽然那爱,伴着伤害,但我仍能体会到她的用心良苦,她的不容易。”
一个人,不管他多大年龄,他感到了痛,他想改变,就可以改变
沈润第一次去“家庭指导站”,雨杉问她,你要不要做沙盘游戏?
“啥破玩意儿,哄孩子玩的。”沈润心里说。“但是,我只做了一次,就有感觉了。咦——挺神奇的,沙盘上呈现出的东西,跟我当时的心理状态,挺吻合的。”如今,她已陪伴40多个孩子做过了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方法。它营造的是一个宽松、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孩子只要不伤到自己、不伤到老师、不损坏沙具,想干什么都行。在玩的过程中,小孩能把心中的焦虑、愤怒、恐惧等情绪,释放出来。
“好多孩子刚做时,沙盘上乱成一锅粥,等做了几次、十几次后,慢慢就秩序井然,自己把自己捋顺了。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内在节奏,好多家长根本不懂,不尊重这个小人儿,自己太急迫,一味责骂,家长自己先要慢下心来。”
在陪孩子做沙盘游戏时,沈润说自己时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些孩子,玩着玩着,就玩到你怀里来了,就在你面前蹲着,不走。这些孩子太可怜了,太需要父母关注、陪伴了。家长要做的,就是无条件地包容、忍耐、理解、尊重。当你给足孩子这一切的时候,他特别享受。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爱。否则,孩子就成熟不起来,被卡住了。”
有个来做沙盘游戏的小孩,情绪好两天、坏两天。一天,孩子又不对劲了,沈润打电话一问,家里又打起来了,她把孩子爸妈全叫了过来。
孩子爸说:“沈老师,你不光管我孩子,还管我们俩的事,真不好意思呵。”
对还在怄气的两口子,沈润道:“你俩问题不解决,孩子能好起来吗?”
“现在,干啥都要培训、考证,就是当家长不用,生完孩子就上岗。”沈润又接着说,“好多家长,孩子要的他们不给,孩子不要的,他们硬给。家庭氛围、夫妻间情爱的表达,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一天到晚,花钱上这个班、那个班的,没用。”
但是,来指导站咨询的家长,假如跟他们说,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你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他们是不会接受的,有人干脆转身就走。
雨杉曾接待过一个特有钱的父亲,他的富二代女儿,今年17岁,天天不学习,泡夜店、酒吧,五马六混。打骂已经不起作用,这个富爸说自己快愁死了。
雨杉让他一家人,一起来做沙盘游戏。
父亲在沙盘里,先放了一个女孩,然后,抓过来一辆车、一条船放边上,又在女孩身后摆了一栋房。女孩在沙盘里,先放了一个女人,边上又放了个男人,在不远处房子边上,孤零零地摆了个小人儿。
分享沙盘时,父亲认为女儿沙盘里,站一块儿的男女,是女儿和她男朋友。轮到女孩解释时,她说那俩人,是爸爸和妈妈,远处跟房子在一起的,才是她。
接着,做沙盘调整,女孩碰也没碰她爸的沙盘,什么车、房呵,她一样都没拿。她只是在自己的沙盘里,把那个小人儿,放到爸妈跟前,让妈搂着她,让爸站她身后。摆到最后,女孩的妈妈忍不住哭起来,父亲也特别感慨:我总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从没想过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雨杉越来越觉得,作为“家庭指导站”,对“合格家长”的培训,才是当务之急。
“家长通常会来反映孩子的问题,其实,这正是父母自己问题的一种投射。孩子小,不会表达,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以小孩的方式,来反映父母的问题。这正是伤害与被伤害的一种循环。”
“好多家长,虽已为人父母,但他们的心理,还是小男孩、小女孩,并没长大。必须通过学习,把心里那个小孩养大。家长要学会自我觉察,必须成长。否则,他们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
对那些曾受到过伤害,已经长大的孩子,该咋办?
沈润讲了两个故事。
有个女孩,她的母亲本身心理不健康。记忆里,打小她妈从没把她抱在怀里,从没亲过她。大了,不是打就是骂。这让女孩一直活得很痛苦,内心充满了愤怒,还有很多很多的恨。别人不能跟她提“母爱”这个词,一提就反感。
在她妈死之前,女孩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把憋在心里的话,全倒了出来。
“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我拯救。”
还有个女人,得了子宫疾病,吃啥药都不见好,而且越来越严重,眼瞅着人快不行了。有一高人给她点拨:回家给你妈洗脚,而且要跪下来洗。这个女人一辈子,都跟母亲抗拒,并为此纠结、痛苦,她哪能干呵。
“如果想活,你就洗!不想活,你就不洗!”
回家了,她硬着头皮,给妈洗脚。心里那个恨、那个怨呵,人哪里跪得下?她挣扎着,跪下,洗脚。洗过几次后,终于有一天,跪在母亲跟前的她,放声大哭。她心中积聚多年的情绪,得以喧泄、释放。没了阻断,母女关系顺畅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再去医院检查,她的病,不治自愈。
“真正的治疗,是自愈。”这是沈润行医多年的经验。
“当一个人,真正接受自己、接受母亲,你就能接受一切,接受你的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现实生活,而且什么都很顺;有的人,一辈子都跟母亲抗拒,他的一生就不顺利。好多人活一辈子,就是为了向父母证明:我是有能力的!可从小到大,父母到闭眼那一刻,孩子也没听到一句认可的话。”
有个男人,在事业获得成功后,专门跑到父亲墓前,大哭一场,并把埋藏心底多年的话,全吐了出来,跟父亲“做个了断”。从那天起,他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开始活他自己了。
沈润给出的建议是:一个人,不管他多大年龄,他感到了痛,他想改变,就可以改变。越来越多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到这些人。心理学的价值,就是给你一些渠道,发现最真实的自我,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让自己活得快乐。
“真正的慈悲为怀,首先是对你自己。自己的缺陷、不足、阴暗面,你全能接纳的话,那接受别人,还在话下吗?一个人,能跟自己很好地相处,那他跟任何人相处,都没有问题。一个能让自己舒坦的人,也会让别人感到舒坦。人真正的成熟,就在这里。”
相关链接:
两成居民自测心理健康不良
一项对本市5010名居民的调查显示,居民自测心理健康得分80.88分,达到良好水平;但仍有20%的居民表现出自测心理健康不良倾向,其中31岁至40岁、月收入8001元至10000元、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三类人群,自测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分别只有79.52分、75.42分和76.62分。
昨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其中公布《北京居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北京居民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心理辅导体系有待完善。
蓝皮书主编王俊秀博士表示,三四十岁的人群经济社会压力偏大,在国内外都是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群。研究报告显示,在18岁至72岁的受访者中,31岁至40岁年龄段人群的自测心理健康得分,要比18岁至20岁的人群少了5分多,也比61岁以上人群少了1分多。
研究者认为,30岁以后人们个体的自我期望、社会期望都比较高,个人在家庭社会各方面的责任较重,个体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容易让自我效能感降低即产生“无力感”,压力感也较强,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收入角度来看,心理健康自测得分最高的是月收入2001元至4000元的人群,为81.58分;得分最低的是月收入8001元至10000元的人群,只有75.42分。“维持较高收入水平的群体,可能要付出更多会影响心理健康的努力,比如更长的工作时间、更少的休闲时间、更少与家人相聚的机会等。”研究人员分析道。
硕士以上学历的自测心理健康水平得分,要比本科学历人群低3分,比其他学历人群低5分左右。研究报告认为,高学历人群对个人记忆力、精神集中力、思考能力等评价较高,但更强烈地体验到孤独、焦虑、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而较少体验满意、幸福、安全、生活信心等积极情绪。“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较大,由此易产生较强的挫折感。”心理失衡是影响高学历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同时也反映了挫折教育缺失、责任感教育缺失等问题。
研究人员表示,应当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开展居民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完善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内容,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的人才培养等,还要建立针对社会应急的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机构,以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
【孩子雇凶杀亲人问题孩子还是问题家长】相关文章:
有关孩子的吃饭问题12-18
没妈的孩子心理问题03-03
家长指导孩子填报高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0-21
怎么才能解决孩子做事慢的问题02-10
我们还是孩子作文09-21
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作文09-11
其实我们还是孩子作文12-10
我还是个孩子作文11-12
我还是个孩子作文【精选】11-12
我还是个小孩子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