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
1.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有:体温计、水温计、气温计等。
2. 水的反常膨胀:自然界中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3. 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4. 盐酸是一种腐蚀性的液体,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溅到皮肤和衣服上。
5. 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测试方法是: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画后没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
6. 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步骤:①采集岩石②砸新断面③洗净④晾干⑤编号⑥找出新断面⑦装盒固定⑧做标签⑨贴标签。
7. 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8. 实验名称:土壤成分分析实验。
9. 实验现象及结论:①土壤放进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②静置沉淀后,发现土壤大致分两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较细的黏土。说明土壤中含有沙和黏土。
10. ③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留下了污渍。说明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如盐类。④用火烧发现有水蒸气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水分;发现冒出烟来,并闻到焦糊气味,同时土壤颜色变浅,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11. 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壤土。
12. 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土壤中有含氮、磷、钾、钙、铁、锌、铜等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保护土壤最根本的方法是:植树造林。
14.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5. 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也有不同点:①平面镜所成像是正立的,凸面镜所成像是正立的,凹面镜所成像是倒立的。②反射景物的范围不同。凸面镜反射范围最大,凹面镜反射范围最小,平面镜居于两者之间。③三者所成像也不同:平面镜中的像和镜外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凸面镜内的像要比原物小些;凹面镜内的像要比原物大些。4、多个平面镜反射的光会聚到一点,会使温度升高。参与聚光的镜子所排列的形状是一个弧形时,镜子聚的光最强。
16.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彩虹常出现于夏季雨后初晴。彩虹最外围是红色,最内侧的是紫色,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形成彩虹的条件有:阳光和小水滴。彩虹形成的原因:雨后,空中有很多小水珠。阳光照射在小水珠上,这些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17.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淡蓝;红色+蓝色=紫色;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18.是个很大的球体。它的半径约为:6400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19. 16至17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20.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①观察海上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②每天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③观察月食时,发现落在月球上的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④观察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总是东升西落。
21.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将地球平分为东本两个半球。根据地面接受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经线相交的线叫做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间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
22. 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02-17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02-17
如何科学给宝宝补钙02-17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告诉自己我能行知识点02-17